第一图书网

伯格曼的电影

[美]杰西·卡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杰西·卡林  

页数:

254  

Tag标签:

无  

前言

  央格玛·伯格曼的电影生涯起步于1943年3月,24岁的他成为了瑞典斯万克电影公司(Svensk Filmindustri)的编剧。他的第一部剧本是关于少年如何长大成人的故事,交给了公司的艺术总监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Victor Sjostrom,瑞典电影的奠基者之一)。维克多则把这个剧本交给国际著名导演阿尔夫·斯约堡(Alf Sjostrom)拍摄,这就是1944年10月2日首映的影片《狂乱》(Torment)。影片极富表现主义色彩,讲述了禁忌之爱和失望之恨的男女故事——即使今天看来,这个故事仍令人感到激动。《狂乱》引发了瑞典媒体的一番争论,焦点集中在片中对教育体制的攻击和对一个抑郁家庭的描写(事实上,人物原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社会上的某位大人物)。

内容概要

伯格曼,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导演之一,拍摄的电影以思想深邃、富含哲理见长,经常表现一些存在主义主题,本书作者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全面分析伯格曼的一些经典之作以及一些不为大众熟知的作品,深入解析伯格曼电影的意义,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伯格曼众多电影作品之间的丰富联系,也能窥见这位银幕哲学家的思想底蕴和精神高度。

作者简介

杰西·卡林(Jesse Kalin)是哥伦比亚大学瓦萨学院的人文和哲学教授,也是《哲学与文学》杂志的副主编,同时也是《伦理学》、《美国哲学季刊》、《哲学研究》等刊物的撰稿人。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引子:心灵地图  1. 审判  2. 遗弃和第一次死亡  3. 受难  4. 求助  5. 羞耻  6. 幻觉  7. 死神和魔鬼:心灵地图第一部分:50年代的影片 第二章 原始的观看:《小丑之夜》  1. 逃出马戏团  2. 安妮和弗兰斯  3. 阿尔伯特和阿格达  4. 野兽和家畜  5. 小丑之夜  6. 小丑的下午  7. 生命与艺术 第三章 旅程:《第七封印》和《野草莓》  《第七封印》  1. 沉默的上帝  2. 上帝无所不在  3. 最后的审判  《野草莓》  4. 噩梦  5. 父母和孩子  6. 转向的轴线  7. 醒来  8. 肖像  9. 野草莓 第四章 狂欢的舞蹈:《夏夜的微笑》  1. 细节的秘密  2. 家庭照片  3. 女人和男人  4. 行骗的艺术  5. 夏夜的微笑  6. 狂欢的舞蹈第二部分 第二种思想 第五章 梦的演出:《羞耻》  1. 可怕的图景  2. 梦的演出  3. “但是我忘记了那曾是什么”  4. 木偶般的生活  5. 儿童  6. 政治和艺术  7. 另一种景象 第六章 文盲:《呼喊与细语》和《婚姻生活》《呼喊与细语》  1. 回忆和梦境  2. 卡琳和玛利亚  3. 艾格尼丝的幻觉  4. 心灵内部  《婚姻生活》  5. 文盲  6. 最后的微笑第三部分 最后一瞥 第七章 小世界:芬妮与亚历山大  1. 小世界  2. 艾米丽和主教  3. 拯救孩子  4. 宝座上的中国女皇  5. 另一个哈姆雷特?  6. 可怕的冬天  7. 共享的大剧院  8. 结语后记伯格曼传简评:伯格曼与存在主义伍迪·艾伦评注参考文献影片年表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最终,世界变得沉默,好像是一片沙漠。在伯格曼的电影中,这种精神世界的荒凉通常用黑白电影的拍摄手法来呈现,色调中就包含了孤独和内在的贫瘠。《犹在镜中》的故事发生在大海环绕的小岛上,海天一体;《冬日之光》的背景时间是初冬,万物都是灰色的,将会被大雪覆盖,而雪花就象征着白色的空虚;《沉默》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不知名国家的火车上或者旅馆中,这个国家有着奇特的风俗,街上有着残暴的士兵,大部分市区都有宵禁令,说着无法听懂的语言。  这样的场景在伯格曼电影中十分常见。孤岛和岩岸是《假面》、《羞耻》、《狼之时刻》、《第七封印》的背景,特别是《第七封印》的开头和结尾都发生在瘟疫肆虐的一片土地上。《野草莓》的故事发生在汽车上,《呼喊与细语》的故事发生在一栋房子的几个房间内。《女人的期待》的场景是开放式的,发生在巴黎和斯德哥尔摩两地,事件的发展始终局限在孤岛房间的封闭空间内。遗弃的世界变得凋零,人的眼中只能看到自己。生命之花永远无法绽放,丧失了任何的快乐,只能感受到无时无刻不在的痛楚。  这种“先天的毁灭”正是被他人遗弃的原因——丧失了爱和信念,不再得到关心、保护、支持。人们之间不再有忠贞,丈夫、妻子、情人都离开自己(《野草莓》中的伊萨克);或者是另一种更普遍的情况,感到身边的人无法理解和满足自己,同样会产生遗弃感(《第七封印》中布洛克[Block]的妻子卡琳[Karin],《女人的期待》中的每一个女人)。有时,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挫折——爱人不幸溺水(《夏日插曲》)或者父亲因病逝世、女儿变疯(《沉默》中的父亲,《犹在镜中》中的卡琳[Karin])。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伯格曼的电影 PDF格式下载



「伯格曼的电影」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文馆·艺术」系列丛书之一。与另一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培文电影·作者导演」丛书「英格玛·伯格曼」也可以称作为姊妹篇,书中全方位介绍了英格玛·伯格曼这位天才导演的从影经历。


伯格曼的书国内一直未出基几本,所谓电影馆那一套鸡肋并不在少数,不知这个怎样。哎,市场经济的推力之下还有什么值得过高期待呢


雖然可能會讓你的思維稍微平面化
但你得到的一定比你失去的多

伯格曼很神奇
看了書也不見得看的懂他的電影


因为有关于他的纪录片,才认识了这个电影大师,也就收集了关于他的一切。书还是不错的。


也不知道是作者写的好呢,还是伯格曼太牛逼了?哈哈,见仁见智吧


文章写得一般,对电影的解析也一般。


  生后就是死。你所知道的就是这些。悲伤和恐惧可以去教堂忏悔,郁闷和无聊会导致自杀。。。上帝死了,或者被打败了,反正就这样。生存就是在生死之间行走的一条残酷和诱惑之路。不需要美与丑,不需要怜悯和意义,只是一场大笑而已。


  这本书详尽描述了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艺术生涯。伯格曼电影中的核心概念是描述人类的生存状况,正像一场不断追寻人生意义的战争。对于伯格曼来讲,这个意义的实现并非是来自任何绝对的道德律,而是不断自我反思的结果。伯格曼一生的众多电影中,多次探究六个存在主义主题:审判、遗弃、磨难、羞耻、幻觉,及其对他人的依赖/离开,作者通过对八部电影的仔细分析,展示了伯格曼是如何在影像中探讨这六个主题。重要的是,这八部电影既包括熟知的《野草莓》、《第七封印》、《夏夜的微笑》、《芬妮与亚历山大》,也有影响稍小但同样重要的《小丑之夜》、《羞耻》、《呼喊与细语》和《婚姻生活》。


  上午在王府井书店看见了杰西卡琳的《伯格曼的电影》,没犹豫就买。从前在《世界电影》上读到过自此书中选译的两篇文章。书的定价贵了点,区区二百多页竟要到三十八块钱。
  我从不倾向于对他的电影做出解释,但还是愿意读一些别人的心得,聊作补充。
  艺术这东西的毒性太大,总有麻醉作用,让人沉浸之余忽有错觉,在唏嘘感慨中以为自己良心未泯,比他人更有灵魂,进而自怜自伤,又为自己在现实里的无奈与无耻寻找托词,将之皆归咎于生活的胁迫,自己顶多做了从犯。如此这般画饼充饥一番,等再抽身回到现实里,又继续蝇营狗苟,早把自己当时那副业已略有觉醒的灵魂抛诸脑后。
  我每回看伯格曼,总难免被一些问题阻梗,噎在心头,进退失据。却又仿佛自己心里某处被悄悄占领,是心甘情愿的,于是有了被守护住的安全感觉,这瞬间再也不需喜怒哀乐挣扎自苦,自有他为我梳理这些情感。等这阵如雾如露的感觉过去,又陷入踌躇,如此往复。
  可是,这一切的意义何在?
  我不知道。
  
  走路回来的时候,看见公路边上躺着一只蛾子,停住脚步,用手指轻捏住,将它放在路旁的树上。它看上去了无生气,四肢都是灰白,带有黑斑的黄色翅膀被风吹得左右扇动,很艰难地在树上挪动,我想它大概是要死掉了。
  冲着它发了一会呆,扭头走开了。


他們也只是搬出一條板凳讓你歇歇腳,路還是要自己走。這種反復即使像魔咒一般也要相信有破除的一天。不要回頭。


楼主注销了啊,不知道你找到意义没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