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

周汝昌,叶嘉莹 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周汝昌,叶嘉莹 等著  

页数:

216  

字数:

220000  

前言

品读名作 余香在口 赵学文 2010年秋天,《名作欣赏》度过了它的30周年生日。 在座谈会上,前几任主编都说,30年来,《名作欣赏》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文章,构建起了文学欣赏的理论框架,许多文章都因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如果能编辑出版《名作欣赏》名人名篇的精选本,从杂志到书,既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收藏要求,又能对《名作欣赏》有个回顾总结。作为现任主编,我很赞成他们的看法,于是,从当年年底开始着手组织力量进行“《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我出生在60年代,曾是《名作欣赏》多年的忠实读者。从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品读,再到众多学界名家的赏析品位,《名作欣赏》如一泓清泉沁入我们的心田,照亮了我们的读书行程,所受教益自然是融汇于血液里,渗透在学养中。1986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师范学校任教语文,《名作欣赏》又成为我语文讲坛上撷英咀芳的丰富源泉。许多年后,我担任了《名作欣赏》的主编,面对这样一份曾经滋养过自己的刊物,我的这种惶恐几近僧人见到佛祖吧。 办刊几年来,作为刊物主编,我常常被读者对《名作欣赏》的厚爱所感动。2010年《名作欣赏》举办30周年社庆,当我们寻找拥有30年全套《名作欣赏》杂志的读者的启事刊出后,一时间电话、来函充盈编辑部。30年,对于个人来说可谓岁月漫漫,然而数百读者孜孜订阅,精心呵护,细心收藏,这份执着令我们办刊人心生温暖,倍感骄傲。社庆时,我们邀请了西安的杨德盛先生参加,杨先生至今仍一字不落地阅读每期《名作欣赏》,对历年来的好文章、好作者,如数家珍,令人感佩。在《名作欣赏》编刊,与学界同仁交流,许多人都说自己是读着《名作欣赏》成长起来的,特别是中老年学者,几乎无人不知《名作欣赏》。2012年,杂志社组织了一次“‘80后’作家小说派对”活动,黑龙江儿童文学作家黑鹤推却了很多事,千里迢迢赶往太原,只为了却一桩心愿,见见《名作欣赏》的编辑。她的母亲是《名作欣赏》的一位忠实读者,她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名作欣赏》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与结实的黑鹤举起原浆汾酒一饮而尽,那种在《名作欣赏》工作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编辑“《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过程,对于我们,也是重新认识过去,从过去印迹的追寻中重识《名作欣赏》独特价值的过程。虽然今天已然是出版过剩、阅读过剩的时代,书店里各种读物应有尽有,轻击键盘便可任意找到各种经典作品,但惟有作品品读的独有见解是随时的、个别的。30年的《名作欣赏》留给我们许多名字熠熠生辉的学界大家以名作推介和普及为己任的学人精神,更留下了他们舍弃八股学术文风的隽永的品读文字和言常人所未言的精辟见解。这些独特的品质,对《名作欣赏》的老读者来说,仍余香在口;对《名作欣赏》的新读者来说,无疑是欣赏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入门之径。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即将与读者见面了,令我们不能不遗憾的是,这个选本远远不能容纳《名作欣赏》曾经刊出的众多好文章。那些伟大的古今中外作家和闻名遐迩的当代作家、学者,因其思想艺术的贡献而会被我们铭记。我们也感谢把半生精力倾注在《名作欣赏》杂志的首任主编张仁健先生。第二任主编解正德先生、第三任主编原琳先生继往开来,成绩为人称道。胡晓青先生老骥伏枥,在丛书编辑过程中超负荷工作,个中滋味是不亲历其事者难以想象的。我的挚友北京大学出版社周雁翎博士对该选题的热情和他身上的北大人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令我敬佩。出版精品图书需要的是慢功夫,在历时两年之后,编辑人、出版人付出了很多努力,该丛书终于付梓,辛苦地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后的释然,对所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的人来说都是极好的宽慰。 谨为序。 (赵学文,《名作欣赏》杂志社现任社长、总编)

内容概要

《名作欣赏》杂志创刊于1980年,以鉴赏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培养文学和艺术欣赏趣味、提升人文素养为宗旨,以发表名家赏析名著的经典之作为特色。
杂志闻名于全国文化界、文学界、教育界,无数读者说,我们是看着《名作欣赏》长大的,许多业已功成名就的学者更是说,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名作欣赏》上发表的。这些文章如一泓泓清泉沁入我们的心田,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也为许多作者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创刊三十余年来,《名作欣赏》获得过无数荣誉,是全国唯一以鉴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为内容的大型期刊,曾蝉联首届、第二届、第三届政府最高奖一国家期刊奖,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丛书荟萃《名作欣赏》杂志三十余年精选篇章,将四百余篇名家所写的赏析中外文学名著的经典文章,以古今中外为经,以文学体裁为纬,分门别类编辑成书,共十二分册。《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为分册之一。
周汝昌、叶嘉莹
等所著的《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所辑篇目,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值得珍藏。

书籍目录

纵横排界转掉自如
杜诗《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赏析
笔底波澜。变幻神奇
杜甫《北征》赏析
“当以是为首”
杜甫《望岳》赏析
穷年忧黎元浩歌惊千古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赏析
黄鹤凤凰谁更美
崔颢《黄鹤楼》、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古来万事东流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一曲浩歌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赏析
拨开云雾见青天
唐绝偶评
因象寄兴,情景交融
唐诗赏析三题
景切情挚思深意远
赵嘏《江楼感旧》赏析
超迈古今的想象
贺知章《咏柳》绝句赏析
含蓄蕴藉寄托遥深
张九龄《感遇》二首赏析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
司空图《退栖》诗赏析
气高而不怒,力劲而不露
皎然《冬日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觐叔父》赏析
制题之妙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超世拔俗的心灵“桃花源”
柳宗元《江雪》赏析
古诗哲理意义的新创造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借景讽喻寄寓遥深
韩愈《晚春》诗赏析
呕心沥血的苦吟之诗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感旧化怀委婉情深
杜牧《张好好诗》赏析
“多采”与“休采”
王维《相思》赏析
虚实得当臻于神境
王维《辋川集》绝句赏析
合著黄金铸子昂
陈子昂《感遇》(三十四)赏析
超脱、宁静的意趣
孟浩然《春晓》赏析
优婉柔丽。意味无穷
王昌龄官怨绝句赏析
逐胜归来雨未睛
冯延巳《抛球乐》赏析
一曲心弦两股张力
李商隐《无题》诗二首赏析
春江花月夜的沉思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王勃五绝三首赏析
天下名楼任神游
唐人鹳雀楼诗赏析
君爱菖蒲花。妾感苦寒竹
乔知之爱情悲剧诗赏析
吟坛声苑的千古绝唱
《忆秦娥》赏析
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词赏析
特立独行。力行不惑
韩愈《伯夷颂》赏析

章节摘录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灏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杜甫这首七言律诗,作于唐代宗宝应二年(763)。李剑州,生平无考。从诗看,知他当时任剑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前一年,杜甫到过那里,和他有了交谊。这年,杜甫曾经准备离蜀东行,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在唐代诗人中,杜甫是位“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今人之所独专”的各体皆长的全能作家,尤其是律诗的圣手,这是历来诗论家所一致承认的。杜甫自己说,“觅句新知律”(《又示宗武》),“遣辞必中律”(《桥陵诗三十韵》),“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在律诗艺术的锻炼上,他曾经下过呕心沥血的工夫。 律诗是唐代新兴的诗体。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它是有自身的特点的。“律诗取吕律之义,为其和也;取律令之义,为其严也。”它和古体不同,篇有定句,旬有定字,在声韵和对仗方面有严格的要求。从这个意义来说,律诗难于古体,而七言律又难于五言律。因为七言比五言句子长,受到声律和对仗的束缚,就更容易流于板滞平衍,萎弱拖沓,“声谐语俪,往往易工而难化”。可是读了这诗之后,它给我们总的感觉是:纵横排再,转掉自如,句句提得起,处处打得通,而在挈掷飞腾之中,又能见出精细的脉络。这秘密在哪里呢? 杜甫的七律是丰富多样的,然而作为他七律风格的基本特征,则是他能在尺幅之中,运之以磅礴飞动的气势,而这磅礴飞动的气势,又是和精密严整的诗律乳水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工而能化”,“中律而不为律缚”。杜甫七律高出盛唐其他名家之上,而成为这一诗体百代不祧之宗,乃在于此。从本文所论之诗,便可窥见其一斑。 诗的前半篇写李,热情地歌颂了他“能化俗”的政绩,为他的“未封侯”而鸣不平。然而这不平乃是诗人有感而发的。就李本人来说,他勤勤恳恳替朝廷办事,哪里计较个人宦途的升沉得失呢?诗从“高义”和“寥落”生发出这两层意思,从而见出李思想境界之高,使人对他那沉沦州郡的坎坷遭遇,更加为之惋惜。“文翁”和“李广”,用的是两个典故。诗歌中的用典,是借古喻今的一种类比手法。既然是类比,自然要比得贴切,富有启发性和暗示作用,这是用典的基本要求。可是诗人的能事,并不仅仅停留在这基本要求上。文翁的政绩流传蜀中,用以比拟李之官剑州刺史,未封侯的李广,则和李同姓。“文翁能化俗,李广未封侯”,典故是用得非常贴切的,然而也仅仅贴切而已。在“文翁能化俗”的上面加上个“但见”,在“李广未封侯”的上面加上个“焉知”,“但见”和“焉知”,一呼一应,一开一阖,运之以动荡之笔,精神顿出,有如画龙点睛,立即破壁飞去。不仅如此,在历史上,李广对自己屡立战功,而未能封侯,是时刻耿耿于怀,终身引为恨事的。这里却推开来,说“焉知李广未封侯”,这就在用典的同时,注入了新的意义,改造了典故,从而提高了诗的思想性。就语言艺术来说,从这种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杜甫是怎样把七言歌行中纵横挥斥的笔意,创造性地运用、融化于律体之中。杜甫歌行里,像“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醉时歌》)之类的句子,和这不正是波澜莫二吗? 下半篇叙身世之感,离别之情,境界更大,感慨更深。诗人完全从空际着笔,写的是意想中的自己“将赴荆南”的情景。 “路经滟预”,见瞿塘风涛之险恶⑤,“天入沧浪”,见江汉烟波之浩渺。这是他赴荆南途中所经之地。在这里,诗人并未诉说其迟暮飘零之感,而是以“一钓舟”和“沧浪”、“双蓬鬓”和“滟预”相对照,构成鲜明的形象,展示出一幅扁舟出峡图。倘若说,这是诗中之画,那么借用杜甫自己的另外两句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来说明这幅画的画意,是颇为确切的了。 到了荆南以后又将怎样呢?尾联用“仲宣楼”轻轻点出。诗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命运,即使到了那里,也还不是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粲一样,仍然作客依人,找不到归宿之地。而在此时,回望蜀中,怀念故人,想到兵戈阻隔,相见无期,那就会更加四顾苍茫,百感交集了。P2-3


编辑推荐

获荣誉无数,以古今中外为经,以文学体裁为纬,分门别类编辑成书,《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为12分册之一。作者阵容大师云集,群星璀璨,以别样的视角引领读者进入古今中外的文学殿堂。周汝昌、叶嘉莹 等所著的《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所选收文章,主要标准是:被欣赏文章为公认的名篇;欣赏文章的作者为学术界、文化界知名人士;欣赏文章为言之成理的新观点、在某一学术领域上的新贡献或在文学欣赏理论上的新创建;文章发表之后得到广泛好评的。所谓:名篇,名人,名文。这样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参考和吸收。当然,这些标准并不需要绝对符合,只是选文时的重要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 PDF格式下载



喜欢名作欣赏,当然喜欢这套丛书。


中华文化到了隋唐就达到了巅峰,其文学作品更是不可估价。此书所选均为名作


很喜欢叶嘉莹老先生讲古典文学,触及诗歌的生命,让人感动。


唐的富贵华丽亦体现在文章中,辞藻、文风,如华清池畔飘逸的舞姿


有周汝昌的一篇,其他的人也写得很好


因为喜欢才买的


认真看,就会有收获。


喜欢周老的灵性


好,大师制作,喜欢。


随便翻了翻,觉得各方面都还不错,很喜欢


内容很细致,深入浅出,闲来阅读很不错。


不错的书,要是有一套更系统的就好了


很有文化底蕴的一位大师,写得书都那么精彩


非常不错的一本鉴赏书


挺好,还没有细读,好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