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冯雪松 编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冯雪松 编译  

页数:

372  

字数:

369000  

前言

  说起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谓如雷贯耳。这部伴随了我们父辈几乎一生的前苏联作品,在现在这个时代仍有着较大的吸引力。那么,它到底有什么魔力,能使我们一代一代人都从中获取精神的营养呢?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年),前苏联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作家,自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以来,他就同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起,成了世界上千千万万有志青年的朋友和楷模。190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贫苦工人家庭,在他的一生中,他艰苦奋斗,在共产主义事业的大潮中,贡献了自己的一切。正如同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说的那样:“只要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党有用的人。”  保尔·柯察金是他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所树立的主要光辉形象。他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革命战士,保尔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残酷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宁死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英勇奋战;在与令人绝望的病魔的搏斗中,他更是多次令死神铩羽而归,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可以说,保尔以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崇高的道德风尚、高昂的战斗激情和顽强的生命活力,谱写了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事实上,“保尔”这一英雄形象也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一生顽强拼搏的写照。  作者把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原型,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自传。在他看来,“我这个长篇首先是一部艺术作品,在这个长篇里我使用了虚构的权利”。作者的意图是“要在作品中创造一种典型,一种在我们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青年革命者的典型”。  对我们而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我们能从中明白生活的道理,能从中感悟生命的坚强,能从中知道人生的意义,也能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翻开本书,您一定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内容概要

  《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保尔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作家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基础来描写保尔的。因此,保尔的动人事迹不是艺术上的虚构,而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惟其真实,所以更加感人。但作者又反对把这部小说完全看成作家的自传,因为“这是小说,而不是传记”。他在保尔身上集中了他同时代许许多多同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他说:“在这本书中,我写的不是保尔.柯察金一个人,而写的是千百万柯察金,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而奋身投入战斗的千百万男女!”保尔的形象既是自传性的,更是梗概性的,是社会主义青年一代中最光辉最典型的代表。

作者简介

  贾平凹(其中凹读wā),中国当代作家。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商州初录》《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天狗》《黑氏》《美穴地》《怀念狼》《病相报告》等。曾获得全国文学奖三次,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其作品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余种版本。长篇小说《秦腔》获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章节摘录

  第三章  站在敞开的窗户前,冬妮亚有些闷闷不乐地望着面前那熟悉而亲切的花园,花园四周的挺拔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白杨沙沙作响。她现在还仿佛是在梦里一般。离开自己的家园已经整整一年了,可是她仿佛昨天才离开这个自小就熟悉的地方似的,今天又乘早车返了回来。  这里和以前一模一样:一排排修剪得整整齐齐的树苗茁壮成长,按几何图形布局的小径两旁依然种着妈妈喜爱的蝴蝶花。花园里的一切都是那样干净利落、优雅美丽。但是这些干净的、图案似的小径却使冬妮亚感到无趣至极。  拿了一本正读了一半的小说,冬妮亚打开通外廊的门,下了台阶,走进花园。可是她没有停留就推开油漆的小栅栏门,缓步朝车站水塔旁边的池塘走去。  走过一座小桥,她上了大路。这条路与公园里的林荫道很相似。右边是池塘,池塘周围长着垂柳和茂密的柳丛。左边是一片树林。  她刚想到池塘附近的旧采石场去,忽然看见下面池塘岸边扬起一根钓竿,于是就好奇地停住了脚步。  她用手拨开柳丛的枝条,从弯曲的柳树上面探过身去,看到下面有一个晒得黝黑的男孩子光着脚钓鱼。他的裤腿一直卷到大腿上,身旁放着一只盛蚯蚓的锈铁罐子。那少年聚精会神之下,没有发觉冬妮亚在注视他。  “这儿难道能钓着鱼吗?”她忍不住问。  被吓了一跳的保尔生气地回头看了一眼。  只见一个陌生的姑娘站在那里,手扶着柳树,身子探向水面。这是一个穿着领子上有蓝条的白色水兵服和浅灰色短裙的姑娘。一双带花边的短袜紧紧裹住了她晒黑的匀称的小腿,脚上是棕色的便鞋。栗色的头发梳成一条粗大的辫子。  保尔拿钓竿的手轻轻颤动了一下,报警用的鹅毛鱼漂轻轻地点了点头,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了一圈圈波纹。背后随即响起了她那焦急的声音:“咬钩了,瞧,一条鱼咬钩了……”  略微有些出神的保尔顿时慌了手脚,急忙拉起钓竿。钩上的蚯蚓打着转转,蹦出水面,带起一朵水花。  “这回还能钓鱼吗?真是倒霉,跑来这么个人。”保尔恼火地想。为了掩饰自己的心慌,他把钓钩甩到更远的水里。  这下比刚才还糟,钓钩落在两支牛蒡的中间,这里恰恰是不应当下钓的地方,因为鱼钩极有可能挂到牛蒡根上。知道钩下错了地方,保尔头也不回,低声埋怨起背后的姑娘来:“你瞎嚷嚷什么,把鱼都吓跑了。”  出乎他意料,保尔立刻听到上面传来几句连嘲笑带挖苦的答话:“得了吧!单是您这副尊容,鱼儿们也早被吓跑了。再说,大白天能钓着鱼吗?瞧您这个渔夫,多能干!”  保尔一直在试图保持礼貌,可是对方的话实在有些过分了。他站起身来,把帽子扯到前额上,尽量挑选最客气的字眼,说:“小姐,您还是靠边呆着去,好吗?”  冬妮亚感兴趣地望着这个少年,微微一笑,说:“难道我妨碍您吗?”  她的声音里已经没有嘲笑的味道,而无疑是换成一种友好与和解的口吻了。保尔本来想对这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姐”发作一通,现在却发现有气没处发了。  “也没什么,您要是愿意看,就看好了,反正这里坐的地方多的是。”说完,他坐了下来,重新看他的鱼漂。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鱼漂紧贴着牛蒡不动,显然是鱼钩挂在根上了。保尔不敢起钓,心里嘀咕着:“钩要是挂上,就摘不下来了。还要下河去弄!这位肯定要笑话我。她要是现在走掉该多好!”  然而,不知所以的冬妮亚却在一棵微微摇摆的弯曲的柳树上,坐得更稳当了。她把书放在膝盖上,看着前面这个晒得黝黑的、黑眼睛的孩子,他先是那样不客气地对待她,现在又故意不理睬她。“真是个粗野的家伙”,姑娘这样想着。  与此同时,保尔也从镜子一样的水面上清楚地看着那姑娘的倒影。  她正坐着看书,没有注意陷入困境的保尔,于是他悄悄地往外拉那挂住的钓丝。鱼漂在下沉,钓丝绷得紧紧的。  “真挂住了,倒霉!”他心里想,一斜眼,正好看见水中有一张顽皮的笑脸在看着他。于是,保尔的脸更红了。  水塔旁边的小桥上,有两个年轻人正一起朝这边走来,他们都是文科学校七年级学生。其中一个是机车库主任苏哈里科工程师的儿子。这个愚蠢而又爱惹是生非的家伙,今年十七岁。由于他长着浅黄头发,一脸雀斑,所以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麻子舒拉。  他现在手里拿着一副上好的钓竿,神气活现地叼着一支香烟。和他并排走着的是维克托,律师的儿子。  果然,苏哈里科侧过身子,朝维克托挤眉弄眼地说:“瞧!前面那个姑娘像葡萄干一样香甜,真是别有风味。这样的,本地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我担保她是个浪——漫——女——郎。嗯,我知道她在基辅上学,读六年级。现在是到父亲这儿来消夏的——她父亲是本地的林务官。她跟我妹妹莉莎很熟。我给她写过一封情书。我说我发狂地爱着她,战栗地期待着她的回信。为了打动她,我甚至选了纳德森①的一首诗,抄了进去。”  “那么最后结果怎样?”维克托兴致勃勃地问。  说到结果,苏哈里科有点狼狈,说:“这些娘们还不是装腔作势,摆臭架子……说什么别糟蹋信纸了。不过,你知道,这种事情开头总是这一套。干这一行,我可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我不愿意没完没了地跟在她们屁股后面献殷勤。晚上到工棚那儿去,花上三个卢布,就能弄到一个让你见了流口水的美人,比这要好多了。而且人家还放得很开。你知道铁路上的那个工头瓦利卡·季洪诺夫吗?我们俩就去过。”  对他伙伴的行为,维克托不由得轻蔑地皱起眉头,说:“舒拉,你还干这种下流勾当?”  舒拉·苏哈里科咬了咬纸烟,吐了一口唾沫,反口讥笑:“你倒装得像个一尘不染的正人君子,其实你干的事,以为我们不知道吗?”  维克托马上打断了他的话,问:“那么,你能把我介绍给她吗?”  “当然没有问题,趁她还没走,咱们现在快点去。昨天早上,她自己也在这儿钓鱼来着。”  说着,两个狐朋狗友已经到了冬妮亚跟前。苏哈里科取出嘴里的纸烟,看上去挺有派头地鞠了一躬。  “您好,图曼诺娃小姐。怎么,您在这里钓鱼吗?”  “不,我在看别人钓鱼。”冬妮亚回答。


编辑推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问世以来。激励和鼓舞了无数人,并仍将带给我们激励和鼓舞,小说中的主人翁保尔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正直和坚强的象征,成为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象征。“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曾经被无数中国人当作座右铭的话,今天读起来仍然让我们充满激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培养下,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崇高的道德风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