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审计学

熊睛海 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熊睛海 编  

页数:

342  

前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我国政府审计体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我国的内部审计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发布在我国审计界发挥了较大作用。随着我国审计法制的不断完善、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宽、审计队伍的曰益壮大,社会对高层审计人员的渴求也更加强烈,这更增强了本课程在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专业及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地位。  本书共有17章,分别为:审计概论,审计人员的管理,我国审计准则,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审计计划,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审计标准、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抽样审计方法,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特殊交易与事项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终结审计。本书有以下特点:首先,本书按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教材内容从概念、分类到方法的选用,进行了全面更新,使教学与现行法律法规同步。  其次,结构合理。在教材结构上,本书是根据审计学的内在逻辑规律和认知规律来安排的,全面地阐述了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各方面内容。审计实务内容按业务循环编排,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若干循环,分别对各循环进行审计。同时,注重教材基础性功能,力求教材内容简明、系统,阐述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核算方法,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点。每章均配有学习要求、学习目标、关键概念、复习思考题等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  本书由熊晴海副教授任主编,由熊细银教授、徐湘屏教授和王文冠老师任副主编并审稿。各章分工如下(按章节顺序):熊晴海编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熊细银编写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徐湘屏编写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马龙凤编写了第十五章:王文冠编写了第十六章;陶文香编写第十七章。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资料(包括网络资料),得到了江西财政厅熊根泉厅长、南昌财政局余群处长、南昌铜制品厂黄东印厂长、江西经管学院熊运儿书记和喻晓飞主任、江西工贸学院邓小红院长的帮助,得到了南京大学出版社、江西农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经管学院、江西工贸学院、蓝天学院、南昌理工学院的支持,在此,我们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紧迫、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内容概要

  随着我国审计法制的不断完善、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宽、审计队伍的不断壮大,社会对高层审计人员的渴求也更加强烈,这更增加了《审计学》在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专业及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地位。《审计学》共有17章,内容包括审计概论、审计人员的管理、我国审计准则、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抽样审计方法、生产循环审计等。  《审计学》可作为高校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和审计专业的教材,也适用于经管其他专业学生,同时也可以作为在职财务、会计人员及审计人员的培训、考试的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第1章 审计概论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1.1 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1.2 西方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1.3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1.1.4 现代审计的特征及其局限性1.2 审计的含义与特征1.2.1 审计的含义1.2.2 审计概念的特征1.3 审计主体与审计任务1.3.1 审计主体与审计任务1.3.2 政府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任务1.3.3 内部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任务1.3.4 民间审计组织及其审计业务1.4 审计客体与审计目标1.4.1 审计客体1.4.2 审计的基本目标1.5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1.5.1 审计的职能1.5.2 审计的作用1.6 审计的种类1.6.1 按审计内容分类1.6.2 按审计对象性质分类1.6.3 按执行审计的机构分类1.6.4 按法律义务分类1.6.5 按检查范围分类1.6.6 审计的其他分类复习思考题第2章 审计人员的管理2.1 审计人员2.1.1 审计人员的概述2.1.2 业务范围2.2 会计师事务所2.2.1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2.2.2 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与审批2.2.3 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限制2.3 注册会计师协会2.3.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介2.3.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2.4 继续教育制度2.4.1 继续教育制度的目的2.4.2 继续教育制度的形式和内容2.4.3 继续教育的组织与实施2.4.4 继续教育的考核复习思考题第3章 我国审计准则3.1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体系3.1.1 业务准则体系的构成3.1.2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3.2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3.2.1 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和作用3.2.2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3.3 业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关系3.3.1 业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联系3.3.2 业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区别复习思考题第4章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4.1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4.1.1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概念及重要性4.1.2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基本准则4.1.3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4.2 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4.2.1 有关责任和审计的固有限制4.2.2 导致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原因4.2.3 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种类4.2.4 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对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规定4.2.5 审计人员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复习思考题第5章 审计计划5.1 初步业务活动5.1.1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和作用5.1.2 签约前的准备工作5.1.3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5.2 审计计划5.2.1 审计计划的含义和作用5.2.2 开展初步业务活动5.2.3 审计计划的层次和内容5.2.4 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5.3 重要性5.3.1 重要性的概念5.3.2 重要性的确定5.3.3 何时考虑重要性5.4 审计风险5.4.1 审计风险的概念及审计风险模型5.4.2 审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5.4.3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审计证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复习思考题第6章 风险评估6.1 风险评估概述6.1.1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概述6.1.2 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讨论6.2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6.2.1 了解被审计单位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6.2.2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6.2.3 了解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6.2.4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6.2.5 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3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6.3.1 内部控制概述6.3.2 了解控制环境6.3.3 了解信息系统与沟通6.3.4 了解控制活动6.3.5 了解内部控制的记录方法6.3.6 了解对控制的监督6.3.7 在整体层面对内部控制了解和评估的总结6.3.8 在业务流程层面了解和评估内部控制6.4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6.4.1 识别、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6.4.2 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6.4.3 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6.4.4 对风险评估的修正6.5 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及审计工作记录6.5.1 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6.5.2 审计工作记录复习思考题第7章 风险应对7.1 进一步审计程序概述7.1.1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内涵和要求7.1.2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7.2 控制测试7.2.1 控制测试的含义和要求7.2.2 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7.3 实质性程序7.3.1 实质性程序的内涵和要求7.3.2 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复习思考题第8章 审计标准、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8.1 审计标准8.1.1 审计标准的含义8.1.2 审计标准的类型8.1.3 适当的审计标准应当具备的特征8.1.4 审计人员对审计标准适当性的评价8.2 审计证据8.2.1 审计证据的概念8.2.2 审计证据的作用8.2.3 审计证据的种类8.2.4 审计证据的特性8.2.5 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8.2.6 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8.2.7 审计证据的鉴定8.3 审计工作底稿8.3.1 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8.3.2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8.3.3 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8.3.4 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与编制要求8.3.5 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复习思考题第9章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9.1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审计的影响9.1.1 信息技术对审计对象的影响9.1.2 信息技术对审计工具的影响9.1.3 信息技术对审计责任的影响9.1.4 信息技术对审计风险的影响9.2 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9.2.1 电子商务的含义9.2.2 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考虑电子商务的目的9.2.3 电子商务对审计人员知识和技能的要求9.2.4 电子商务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影响9.2.5 电子商务对审计人员识别经营风险的影响9.2.6 电子商务对内部控制的影响9.2.7 电子记录对审计证据的影响复习思考题第10章 抽样审计方法10.1 审计抽样的含义与种类10.1.1 审计抽样的含义10.1.2 审计抽样的种类10.2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方法10.2.1 样本的设计10.2.2 样本选取的方法10.3 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10.3.1 控制测试中属性抽样10.3.2 实质性测试中的变量抽样10.3.3 对样本审查与评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复习思考题第11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11.1 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11.1.1 销售与收款中主要业务活动11.1.2 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11.2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11.2.1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11.2.2 销售与收款的控制测试11.3 营业收入审计11.3.1 营业收入审计目标11.3.2 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11.4 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审计11.4.1 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审计目标11.4.2 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11.4.3 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11.5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11.5.1 应收票据的审计11.5.2 预收账款审计11.5.3 应交税费审计11.5.4 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11.5.5 销售费用审计11.5.6 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的审计复习思考题第12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12.1 购货与付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12.1.1 购货与付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12.1.2 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账户12.2 购货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12.2.1 了解和描述购货与付款交易的内部控制12.2.2 初步评价购货与付款交易内部控制12.2.3 测试和评价购货与付款交易的内部控制12.2.4 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12.3 应付账款审计12.3.1 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12.3.2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12.4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12.4.1 固定资产审计12.4.2 累计折旧审计12.5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12.5.1 预付账款审计12.5.2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审计12.5.3 工程物资审计12.5.4 在建工程审计12.5.5 应付票据审计复习思考题第13章 生产循环审计13.1 生产循环概述13.1.1 生产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13.1.2 生产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13.1.3 服务循环概述13.2 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13.2.1 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13.2.2 生产循环的符合性测试13.3 存货成本审计13.3.1 存货成本的审计目标13.3.2 存货成本的实质性测试13.3.3 对存货实施分析性复核13.4 存货审计13.4.1 存货监盘13.4.2 存货计价测试13.4.3 存货截止测试13.5 相关账户的审计13.5.1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13.5.2 存货成本的审计13.5.3 营业成本的审计13.5.4 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第14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第15章 特殊交易与事项审计第16章 货币资金审计第17章 终结审计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审计概论  1.4 审计客体与审计目标  1.4.1 审计客体  审计客体也称审计对象,是由审计实体和审计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审计的实体是指被审计单位,即特定的经济主体;审计内容是指审计实体的经济活动及其记录经济活动的各种资料。所以,审计对象可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资料。  在审计客体的概念中有两点需要说明:  一是被审单位为特定的经济主体。这里所说的经济主体通常也是法律主体,即独立的法人单位,如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某事业单位等。但有时经济主体可能不是法律主体,如审计某集团公司时,这一特定的经济主体是若干个法律主体的集合体;或审计某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某一个部门(办事处、车间、职能部门)时,这一特定的经济主体小于法律主体。在实际审计实务中,外部审计的审计客体大多为法律主体或多个法律主体的集合体,内部审计的审计客体大多为法律主体或小于法律主体的内部单位。对审计对象的这一限定有利于明确审计的范围和审计工作量的确定,以便制定审计计划、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分工协作。  二是审计的内容,即审计实体的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经济活动是关键,记录经济活动的各种资料,即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是审计对象的现象,其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审计对象的本质。审计所涉及的资料主要为会计资料,如各种会计凭证、成本费用计算单、分配表、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但并不局限于会计资料,还包括各种法律文件和管理制度等,如公司章程、各种经济合同、协议、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各项管理制度(用工制度、考勤制度、奖励分配制度、商业信用制度)等。由此可见,审计的范围超出了会计范畴,这也要求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高于会计人员,但也并不是要求审计人员样样精通,必要时可以通过有关专家解决过于专业或技术问题。以上资料的审查,关键是要查明特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为与其有相关经济利益的团体或个人提供与其经济决策有关的经济信息。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记录经济活动的各种资料,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日趋复杂,辨认和确定哪些是必要、充分的记录资料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详见本书审计证据有关章节的介绍。  ……


编辑推荐

  《审计学》面对当前教育教学规划的新形势,为了继续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更深入地解决课改与教改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精工细做的食粮。我们不仅提供优秀的纸质主教材,还提供电子教案、教学大纲、实验录像、视频演示、网络课程等教学配套资源,形成纸质出版物、电子音像与网络出版物等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解决方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审计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