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阅读辛弃疾-走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作家

侯体健,刘晓旭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侯体健,刘晓旭 著  

页数:

237  

内容概要

  潜心读一部好的文学家传记就如同与文学家进行一次心灵对话和思想交锋。优秀的文学家传记作品具有无可替代的审美意义和教育价值,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应该读一读文学家传记。阅读文学家传记,我们可以回溯他们的生命历程,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我们可以在与文学家的真情对话中体味人生真谛,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从而引导我们对人生、对历史做出更广阔更深刻的思考。

作者简介

  侯体健,湖南永兴人,1982年生。2010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旋即留系任教,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的教学,特别关注中国诗歌史与宋代诗文研究,著有《刘克庄的文学世界——晚宋文学生态的一种考察》等,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复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刘晓旭,河南洛阳人,1988年生。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在读研究生。

书籍目录

走近辛弃疾1.“壮岁旌旗拥万夫”:少年豪杰2.“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平戎万字3.“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经营滁州4.“平生塞北江南”:讨捕茶寇5.“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辗转为官6.“青衫匹马万人呼”:飞虎将军7.“带湖买得新风月”:十年退隐8.“使世相忘却自难”:绍熙再起9.“知我者,二三子”:闲居铅山10.“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英雄空老11.“赢得生前身后名”:稼轩词气走进作品青玉案·元夕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清平乐·村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名家视角缪钺:论辛稼轩词叶嘉莹:从一首《水龙吟》看辛弃疾词一本万殊之特质王水照:苏、辛退居时期的心态平议(节选)辛弃疾年谱辛弃疾年谱

章节摘录

  在宋孝宗即位的第二年夏,主战派枢密使(军事最高首领)张浚任用李显忠和邵宏渊为正副主帅,渡过淮河开始北伐。起初进展比较顺利,占领了今安徽省境内的多座城池,似乎胜利来得太容易,军帅志得意满,骄傲轻敌,未能继续团结协作,却开始争相邀功,甚至演变成内讧。先是李显忠与金人在宿州(今安徽宿县)激战时,邵宏渊非但不来积极援助,还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按兵不动,致使李显忠节节败退。退回宿州符离城后,又有部将数十人逃跑,李显忠和邵宏渊两人的斗争公开化,李显忠孤军难守,遂率部夜逃。在这种情况下,军心涣散严重,士兵完全失去了斗志,上下级之间谁也不听谁的,于是金军到来之时,宋军不战自溃,金军趁机追击,大军及丁夫13万人拼命南逃,被杀的、饿死的、踩踏死的不计其数,宋人多年积攒下来的人力、物力可谓一战耗尽,粮草物资拱手送给了金军。  这一次北伐仅仅持续了20来天,宋军先胜后败,以狼狈逃窜而结束。因溃败之地在宿州符离这个地方,所以史称“符离之败”。符离之败后,宋孝宗下诏罪己,第二年,也就是宋孝宗隆兴二年,南宋不得不再与金国议和,这就是“隆兴和议”。北伐失利后,主战的官员陆续被排斥出中央,主和的论调渐渐甚嚣尘上。  就在以张浚为首的主战派陆续被排挤出朝廷的时候,辛弃疾的江阴签判任满了。宋代的官员是三年一换岗位,这次任满之后南宋政府似乎没有授予他新的官职,有学者考证,辛弃疾从江阴签判卸任到通判建康府这几年问是在吴楚一带漫游的。  不过,不管南宋政府再怎么不重视辛弃疾,辛弃疾仍然热切地关注着时局。在主和派重掌朝纲的情况下,辛弃疾对宋金对峙的形势和作战方略作了一番分析,于乾道元年(1165年)奏进了十篇文章给朝廷,这就是著名的《美芹十论》。“美芹”的典故,出自《列子》一书,说有个很喜欢吃芹菜的乡里人,极力向富豪推荐芹菜如何好吃,富豪取来一尝,却感觉口中发麻、腹中恶心。后来就以“美芹”或“献芹”来谦言自己赠品的菲薄或建议的浅陋。这十篇文章,虽然取了个谦虚的名字,但内容却并不谦虚。辛弃疾在这组文章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它们不仅是一组逻辑严密、情感饱满的文学散文,更是一组高屋建瓴、议论精辟的军事论文,充分体现出辛弃疾卓越的战略思想和出众的政治才能。南宋中后期的著名文人刘克庄就曾评价辛弃疾的文章说:“文墨议论,尤英伟磊落,乾道、绍熙奏篇及所进《美芹十论》、上虞雍公《九议》,笔试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八《辛稼轩集序》)  前三篇文章《审时》、《察情》、《观衅》是分析金国的情况的。他说金国实际上外强中干,北伐是能成功的,金人不是不可战胜的。具体而言,金国虽然地方大,但容易出现内部割据分裂;虽然有南宋送去的岁币,但岁币是金帛,不能养兵,等于没用;虽然人多,但人心不齐。金国开战的目的其实是要和,必不敢与宋死战。中原百姓也都向着南宋,南宋可以和中原义军遥相呼应夹击金国。  后七篇分别名为《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是分析南宋应当怎样进行作战准备的。他认为首先应当破除“吴楚之地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的谬论,然后准备迁都金陵,停止交纳岁币,这样才能使将士们有进取的士气。其次说明了两淮地区在军事防御方面的重要性,应屯兵于山阳、濠梁、襄阳三处。主张破除对“归正人”的歧视和不信任,将北方南来的军民安置在两淮,家给百亩,加以训练,无战事时种田为农,有战事时则上战场。对军士的赏罚要分明,主将要视民如子,与下级同进退,这样才能“致勇”,减少将士临阵逃跑的几率。广纳天下贤明之士,信任武将并让他们在任上充分发挥才干,不应一时受挫就更换武将。最后,他主张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敌人攻入,更具体地提出从山东进攻,山东的民气劲勇,而金国在山东的防御薄弱,若南宋出兵山东,那么义军就可以作为内应,这样攻下山东再进取幽燕,也是有可能的事情了。  在将这十篇论文进呈给皇帝时,辛弃疾还写了一篇《进(美芹十论)割子》,附在《美芹十论》之前,相当于给皇帝的一封短信,概括地指出在当时的形势下,个别战役的挫败不可改变甚至放弃恢复中原的根本大计,应该再图北伐。我们现在来看《美芹十论》,说得是非常有道理的,尤其是辛弃疾对两淮地区军事地位的重视,独具战略家的眼光。可惜的是,《美芹十论》虽然精辟,却过于大胆,其中的许多建议都不太可能实现,譬如“久任”一节中指出的要信任武将并长期让他们担任某职,这是不合宋朝“守内虚外”的“祖宗家法”的。武将苗傅、刘正彦发动的“苗刘兵变”才过去几十年,高宗、孝宗哪敢轻易把军政大权交给武将?再者,孝宗甫一北伐就遭遇符离惨败,朝中上下无不一片主和之声,辛弃疾此番的慷慨陈词自然是激不起什么反应的。  ……


编辑推荐

  大学者为小读者写书,让阅读更精深更精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阅读辛弃疾-走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作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