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2009-8
武汉大学出版社
吴俊培
366
无
“公共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是由“财政学”演变过来的。“财政学”是英文“public finance”的译名,直译是“公共财务”,似乎和“企业财务”①(business finance)相对应。“财政”最初是日本学者在“明治维新”时期引进西方文化的译法。这一译名可能是出于“公共财务”和政府、政治相联系的考虑,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沿用了日本的译法。 现代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②并没有把“财政”作为学科处理,而是从国民财富性质的角度来研究政府的职能的。“工业革命”③以来,科学研究的学科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把“财政学”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并单独成书最早可能在1832年出现于欧洲大陆④,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20世纪中叶。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主要内容有:市场经济中的公共部门、外部效应、政府规则、公共选样、公共产品等。
第一部分 公共经济原理 第一章 公共经济学导论 第二章 公共经济职能第二部分 公共商品的经济分析 第三章 公共行频效率供给 第四章 公共选择第三部分 社会公平的理论和实践 第五章 社会公平第四部分 公共支出的理论和实践 第六章 公共支出 第七章 政府预算 第八章 政府预算体制 第九章 振幅预算经常支出 第十章 政府预算建设之初 第十一章 社会保障支出 第十二章 政府预算外资金管理第五部分 公共收入的理论和实践 第十三章 税收原理 第十四章 中国税收概况 第十五章 我国商品劳务收入税 第十六章 我国生产要素收入税 第十七章 我国财产税和其他税收 第十八掌 使用者费收入 第十九章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第六部分 宏观财政和经济发展 第二十章 财政宏观调控 第二十一章 财政赤字和国债 第二十二章 经济发展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公共经济原理 现代科学可以说发端于“文艺复兴”,成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期。现代科学都是在那一时期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不过二百多年的历史①。所谓成型,实际上是研究方式的范式化。 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建立专门的概念来表达。这些“概念”就形成该学科的“专业术语”,因此可以说“概念”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各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形成科学体系,因此需要对各种概念进行分类,“范畴”是对“概念”分类的“类概念”。因此,“范畴”实际上是对世界本质理解的反映。这个“本质”就是分类的标准,“范畴”一经形成就成为社会的“思维模式”,也可以说是“思维定势”。 “社会”和“自然”就是对世界本质认识的两个范畴。前者的本质是“人性”,对“人性”的认识产生“社会科学”;后者的本质是“物性”,对“物性”的认识产生“自然科学”。如果是这样,那么似乎只有两大类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但不全面,例如“哲学”和“数学”在两类学科中都存在。因此,我国分为“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西大类,现在似乎流行“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划分。这都是想调和.“哲学”和“数学”这两个特殊学科的矛盾的结果。
无
课本,没什么多说的~
书还可以,送货也快
上课要用,不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