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麦凯恩评传

周光凡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周光凡  

页数:

182  

字数:

165000  

内容概要

选个美女做搭档 2008年总统大选,麦凯恩选了个美女莎拉•佩林做副手,有人分析了一大套,说是用佩林来夺走希拉里落选后空出来的女性选民市场,这种说法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麦凯恩骨子里有点浪漫情怀,是“爱江山又爱美人”的,麦凯恩最爱看的是悲剧电影,悲剧英雄往往是崇高的,他们会为了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牺牲生命。骨子里不乏浪漫主义情怀的麦凯恩曾表态说他“宁愿自己输掉选举也不愿美国输掉战争”。2008年大选,麦凯恩是宁愿输掉选举也不愿放弃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 选个美女陪自己竞选,一路上选民簇拥,佳人相伴,能当4年甚至8年总统最好,即使只能玩到2008年11月4日的大选,也不虚此选了。 麦凯恩竞选总统选个女副手,其实在年轻时就曾打下伏笔。 麦凯恩出身军官世家,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海军上将,分别叫做约翰.希德尼.麦凯恩一世和约翰•希德尼•麦凯恩二世,他一生下来就被称为约翰.希德尼•麦凯恩三世。麦凯恩可是含着“银匙”出生的,这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同凡响。 生在这样的富贵之家,容易培养一个人张扬自我的个性,麦凯恩长到18岁,毫无悬念地入读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后学习驾驶战斗机。他经常将战斗机开到老远的地方去,但并非都是去训练,有时候是去约会。开着战斗机去“泡妞”,这世上有几个人能摆这种酷?有一次,麦凯恩参加军方组织的巴西度假活动,在短短的几天里,麦凯恩和一名巴西女郎打得火热,回美国后还给她写过热烈的情书并向她求婚,遭到拒绝后伤心欲绝。 1965年,29岁的麦凯恩娶回了一个美女模特卡罗尔,不久就去参加“越战”了。 在越战中,麦凯恩第23次执行轰炸任务时被击落,他从驾驶舱里被弹出来,落入越南人民军手中,做了5年半的战俘。 等他1973年回到美国,发现原来身材高挑的卡罗尔因为车祸而残疾,身高也矮了十几公分,从此就移情别恋了。在这段时间里麦凯恩到底有多少次外遇目前还不得而知,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外遇。后来他干脆抛弃了残疾的原配,和比他小18岁的富商之女、大美人辛迪再婚。 知道了麦凯恩有这样的历史,再来看他今天偏偏挑个美女做副总统候选人就不足为怪了。在别人还在为他推荐其他男性人选的时候,当罗姆尼、朱利安尼以及一群男性州长议员们还在望眼欲穿地渴望被麦凯恩青睐的时候,麦凯恩的眼睛早就锁定了年轻漂亮的“冰球妈妈”莎拉•佩林,其他所有人的副总统美梦注定是要成为泡影的。而希拉里的退选则正好给麦凯恩提供了选择佩林的更充分的理由。

作者简介

周光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居上海浦东,现任教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著有《传统与现代化的戏剧性冲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领导者的媒体驾驭能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奥巴马:我的梦》(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译有《团队

书籍目录

1 麦凯恩的铁血基因 一、“含着剑刃出生” 二、“在越南战俘营中两次服软曾想自杀” 三、“江山常有美人伴” 四、“我宁愿自己输掉选举,也不愿美国输掉战争”2 拒绝当副总统 一、“我所见过的最肮脏的竞选” 二、“把奥巴马捶成牙膏皮” 三、“猪涂了口红还是猪” 四。“麦凯恩背后同样是石油军工集团”3 王道乎?霸道乎? 一、“乡村路,带布什回家” 二、“华尔街把烂苹果混在好苹果中卖给全世界” 三、“带一批对俄罗斯强硬的人回来”4 中国是个核心挑战. 一、当年即使我没在越南坐牢,恐怕也会在中国坐牢” 二、“中国的崛起将是美国下一任总统面临的核心挑战” 三、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四、中美应互相确保对方在21世纪取得成功”附录 麦凯恩的简历 麦凯恩的经历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 麦凯恩的铁血基因  一、“含着剑刃出生"  一门两上将。四代皆从戎  “告诉尼克松,巴拿马不是越南”  去越南寻求出人头地的机会  送儿子上伊拉克战场混资历  一门两上将,四代皆从戎  1936年8月29日,麦凯恩在巴拿马出生,小名“乔尼”。麦凯恩出生于当时美国占领的巴拿马运河地区一个名为可可索罗(Coco Solo)的美国海军基地,当时他的父亲作为海军军官正在那里服役。麦凯恩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美国海军上将。麦凯恩家族的从军史起源于苏格兰高地,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当时麦凯恩的一位先辈曾在乔治?华盛顿手下服役。  麦凯恩的父亲小约翰·席德尼·麦凯恩(John Sidney McCain Sr)和祖父老约翰·席德尼·麦凯恩(John Sidney McCain sr.)都是美国四星海军上将,他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对父子海军上将,共同成为编号为DDG-6的亚历·柏克级驱逐舰“约翰·麦凯恩·席德尼”号(USS John S.McCain)的冠名缘由。  约翰·席德尼·麦凯恩一世出生于188,4年8月9曰,1902年9月25日入读马里兰州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u.S.Naval Academy),1906年2月12日毕业,随后加入美国海军,先后在“俄亥俄”号战列舰、“巴尔的摩”号巡洋舰等多艘舰艇上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凯恩一世参加了美国海军为运输船队护航的工作。1922年,他在“康涅狄格”号战列舰上随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进行了环球航行。1936年,已经是舰长的麦凯恩一世又成为一名海军航空兵飞行员。1941年2月,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并成为两座海军航空兵基地和“突击者”号航空母舰的指挥官。1942年5月,他又担任美国海军南太平洋航空兵的司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晋升为海军中将,并在1944年夏被派往太平洋战区,担任第2快速航空母舰大队司令和第38特混舰队司令。在战争中,他因保护受重创的巡洋舰“休斯敦”号和“堪培拉”号通过战区回国而获得海军“十字勋章”。1945年3月,麦凯恩一世指挥了著名的;中绳战役中的海军航空兵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麦凯恩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出席了美日停战仪式。参加完日本投降仪式4天后,麦凯恩一世猝然去世。  麦凯恩一世可以含笑九泉了,因为他亲眼看到了日军的投降,他的死让人联想到公元前490年希波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马拉松战役后的报信人。当希腊联军在马拉松平原通过激战击败波斯军队后,为了把胜利的喜讯尽快告诉雅典人,联军指挥官派士兵斐力庇第斯去完成任务,当他以最快速度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中央广场,对着望眼欲穿的人们高喊一声:“大家欢乐吧,我们胜利了!”之后,就倒在地上猝然身亡。后人为了纪念他,遂将他这次奔跑的路程(42.195公里)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马拉松比赛规定的里程。麦凯恩一世的去世也有点类似于斐力庇第斯的鞠躬尽瘁。他在死后被追认为海军上将,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约翰·席德尼·麦凯恩二世于1911年1月17日出生,1927年同样进入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那年他才16岁。1931年5月1日毕业后,他被派到“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上服役。随后,他试图进入海军飞行学校,但是因心跳杂音没能如愿。于是麦凯恩二世转而报考海军潜艇学校,这次他终于如愿以偿。从潜艇学校毕业后,麦凯恩二世回到他的母校一安那波利斯美国海军学院担任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麦凯恩二世指挥3艘潜艇在太平洋与日军作战,并获得“银星奖章”和“青铜星勋章”。战后,他继续在海军服役,先后担任潜艇分队遣司令和其他各种职务,后被授予上将军衔,升任为大西洋舰队两栖部队司令,并且担任驻联合国军事代表。在越南战争期间,麦凯恩二世负责指挥所有在太平洋服役的美国海军军事力量。1968—1972年,他被任命为美国海军欧洲战区总司令。1981年3月他乘坐的军用飞机从欧洲返航时不幸坠毁,死后也被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1994年7月2日,美国海军在缅因州巴斯钢铁公司为“约翰·席德尼·麦凯恩”号驱逐舰举行了隆重的服役仪式,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主持了仪式并发表了演讲,亚利桑那州参议员约翰·麦凯恩三世夫妇也出席了服役典礼。“约翰·席德尼·麦凯恩”号的母港最初位于夏威夷的珍珠港,后来转到驻日美军横须贺海军基地。  麦凯恩的祖父曾对自己的儿子说:“孩子,没有怀基基海滩什么比为信仰而献身更加伟大——无论是为国家还是为了一切你信奉的东西。”由于这样的家族传统,麦凯恩一出世就被取名为约翰·席德尼·麦凯恩三世。1986年5月2日,麦凯恩和辛迪的第二个孩子,也是麦凯恩的第一个儿子出生,麦凯恩立即将其取名为约翰·席德尼·麦凯恩四世(John Sidney MeCain IV),以示这个孩子将继续继承其海军世家的传统。“告诉尼克松,巴拿马不是越南”麦凯恩父子为什么出现在异国他乡的巴拿马运河地区呢?事情缘起于美国1903年对巴拿马地区的干涉和操纵,当时巴拿马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隶属于哥伦比亚。  自19世纪以来,美国就有在中美洲兴建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运河的打算。当时美国东西两岸的船只往来,必须绕过美洲南端的合恩角(Cape Horn),需耗费漫长的时间。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老罗斯福,1858一1919)继任美国总统,他奉行“门罗主义”,以军事力量作为后盾,积极介入美洲事务。正是这位老罗斯福总统使美国攫取了巴拿马运河地区的控制权,直至20世纪末叶巴拿马才完全收回对运河的控制权。  在描述欧洲殖民者和美洲大陆的关系时我们不能再使用“发现”一词,这是对美洲原住民的蔑视。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巴拿马和北美大陆一样,是印第安人的家园,因此,任何“发现”北美大陆或巴拿马的说法  都是荒谬可笑的,这正像今天没有人可以开着一条船溯流来到纽约港,就可以声称自己自动拥有那些被“发现”的高楼大厦一样。因为本来那里就已经有人居住了。  最早侵入今天巴拿马地区的冒险家是西班牙人巴斯帝达斯(Rodrigode Bastidas,1460-一1527),他于1501年闯入今天的巴拿马地区。1509年,西班牙派遣远征队征服当地的印第安原住民,命名了一个地方叫“黄金的卡斯提亚”(Castilla del Oro,包含今日的“巴拿马”、哥斯达黎加与尼加拉瓜地区),并设置总督进行统治,巴拿马成为西班牙殖民地。“巴拿马”一词的由来,源自当地的总督巴尔博(Vasco Nillrlez de Balboa)于太平洋建立的名为巴拿马的港口,其含义在印第安语中为“渔夫”之意。  在美国人产生在巴拿马地区修建运河的念头之前,16世纪西班牙的冒险家赛伦(Alvaro de Sarvedola Selon)为了将从秘鲁掠夺的黄金运回西班牙,便提议在中美洲地峡挖掘运河,使大西洋至太平洋间的航程缩短,以节省时间,降低风险。然而当时的西班牙对于殖民地采取掠夺的态度,根本无心建设,菲利普二世曾说:“假如上帝希望有运河,那他老早已造好了。我们不想妨碍上帝的工作。”  真正开始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是法国人费迪南·德雷赛(Ferdinand deLesseps,1805—1894),他是一位曾担任法国驻埃及外交官的儿子,年轻时期在埃及度过,曾担任法国驻埃及的外交人员。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凿完工,他得知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计划,于是在巴黎成立新公司,募集资金,向控制巴拿马的哥伦比亚政府购买运河开凿权。  1881年,工程正式动工,1888年宣布失败,费迪南·德雷赛的公司宣告破产,法国人退出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并寻求愿意接手的下家。美国人认识到巴拿马运河的兴建对美国在军事与经济上的战略意义,开始插手巴拿马运河的开凿事务。  1903年,美国要求与哥伦比亚签订条约,将巴拿马地峡部分划归北美联盟,遭到哥伦比亚的拒绝。于是,西奥多·罗斯福派遣战舰“纳什维尔号”登陆巴拿马地区,逮捕并杀害了当地的军事领袖,宣布巴拿马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随后,美国扶持成立了一个傀儡政府,并与这个傀儡政府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条约规定,在即将建成的运河两边设立美国区,这样就使得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干预合法化,让华盛顿可以真正控制这个新“独立”的国家。  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该条约竟然由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和组织运河工程的另一名法国人菲利普·布诺一瓦雷拉签订,没有任何巴拿马人参与。巴拿马运河重新开工后,最多时有4万工人同时投入工程建设,其中以印第安人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黑人为主,工程建设中前后共有4万多人死亡,可说是当时世界上最浩大的工程。1914年,巴拿马运河完工,根据美国与巴拿马傀儡政府签订的条约,美国以一次性支付1000万美元及每年缴纳区区25万美元的代价,即获得了16.1公里宽的运河区的租借权。从此,巴拿马运河与运河区成为美国的管辖区域。  此后,巴拿马由一个亲美的富裕家族统治,他们维护美国的利益并支持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在北半球的所有反动活动,向洛克菲勒家族的标准石油公司和被乔治·布什家族收购的统一水果公司提供便利。  在巴拿马,20世纪70年代一度出现反美情绪的高潮。一位美国前“经济杀手”约翰·珀金斯在《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一书中写道,1972年4月的一天,他来到巴拿马,看到当地的情景是:“破烂的房子就像停泊在肮脏的水塘里的废弃破船,腐败的垃圾和废水的恶臭顿时充满了我们的车厢,光着身子的小孩子们追着我们的车子跑。”“墙上到处都是涂鸦”,大多数的涂鸦都是些怨十艮谩骂美国的标语:滚回家去吧,外国佬”、“别在我们的运河里放屁”、“山姆大叔,奴隶主”、“告诉尼克松,巴拿马不是越南”。其中最让人心惊胆寒的是这么一句:“为自由而献身是通往天国的道路。”  197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民主党人吉米·卡特(Jimmy Carter,1924—)和巴拿马重新谈判并签订新的运河条约《托里霍斯一卡特条约》,规定运河区永久中立。  可是卡特卸任后,继任的里根总统对前任的缓和决策不屑一顾,美国内权贵集团对巴拿马领导人恨之入骨,随后就发生了巴拿马领导人被暗杀的事件。1981年7月31日,曾迫使美国将巴拿马运河物归原主的巴拿马领导人奥马尔·托里霍斯在一起空难中不幸遇害,死时年仅52岁。此事在立美地区掀起轩然大波。托里霍斯在世界各地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坚持与里根政府分庭抗礼,从不退缩,在他领导下的巴拿马为受政治迫害的流亡者提供避难所,他甚至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哀悼这位伟人,他们齐声声讨华盛顿。“中情局暗杀!”的大字标题出现在世界各地报纸的头条上。  明眼人都知道,托里霍斯得罪了美国的当权派,这些人包括前总统里根、副总统布什、国防部长温伯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以及许多在巴拿马有特殊利益的有权有势的大企业的老板。《托里霍斯一卡特条约》中的那些规定美方关闭设在巴拿马的军事和生活设施的条款深深地激怒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政企首脑。  可是反抗的声音是不会消失的。巴拿马人的口号是:“奥马尔的理想是自由,能扼杀自由理想的导弹无人能造。”  1999年12月31日,在又一位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的手里,美国将运河主权交还给了巴拿马,巴拿马才得以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主权国家。  麦凯恩出生的1936年,正是美国已经稳定地控制了巴拿马运河区的时候,此时也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美国海军力量在持续发展,巴拿马运河业已成为美国觊觎太平洋地区的咽喉要道。  刚刚出世的麦凯恩肯定是不受巴拿马人欢迎的,因为在巴拿马人眼里,麦凯恩的父亲和所有美国军队的官兵一样是入侵者。巴拿马人视美军的占领为他们的耻辱。因此,可以想象,幼年时期出现在巴拿马人视线中的麦凯恩肯定曾被受欺压的巴拿马人咒骂过。1937年5月,麦凯恩的父亲回美国本土任职,年幼的麦凯恩告别了异国他乡回到美国本土。  2008年初,在美国总统选举两党候选人初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有人对参议员麦凯恩是否有资格当美国总统进行了仔细考证。亚利桑那州大学法学教授加白利(Gabriel J.Chin)总结道,无论是麦凯恩于1936年在巴拿马运河地区出生,还是他父母是美国公民这个事实,都不足以满足宪法对总统的要求——“天赋的美国公民”。  1937年,美国颁布了一项法令,这项法令授予所有在1904年后出生的、且父母是美国公民的孩子以美国公民身份,而不管孩子的父母把孩子生在哪里。这一规定让麦凯恩在1周岁生日之前成为合法的美国公民。不过,该法令对于让麦凯恩成为一名天然的美国公民来说显得晚了一点,因为在麦凯恩出生时,美国还找不到法律依据可以确保麦凯恩具有美国公民身份。  在以后的人生岁月中,麦凯恩将同他小时候在巴拿马一样,不断耳闻目睹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对美国的谩骂和攻击——从作为一名受伤的战斗机飞行员在北越被俘虏,到见证2001年9月11日两架飞机撞击纽约世贸大厦。这些国家和这些人为什么要痛恨和攻击美国?这恐怕是出身于军人世家的麦凯恩本人从未认真反思过的问题。  去越南寻求出人头地的机会  麦凯恩的童年生活漂泊不定,他从小就和他的姐弟一道随父亲在美国本土和太平洋地区的海军据点来回迁居,麦凯恩总共呆过约20个不同的学校。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可能是造就麦凯恩独立不羁的个性的因素之一。正如他自己所言:“每到一所新学校,我都急切地、不揣冒昧地去结交新朋友,以取代失去的老朋友……每到一所新学校,我就愈发不可救药地讨人嫌。”直到1951年,一家人才定居弗吉尼亚州北部,麦凯恩这时就读于亚历山德里亚的一个私人预备寄宿学校——圣公会中学,并于1954年毕业。1954年秋天,麦凯恩承继家庭传统,履行“别无选择的承诺”,追随祖父和父亲选择的道路,进入美国海军学院就读。4年后,麦凯恩顺利毕业,自此开始了海军航空部队22年之久的服役期。  麦凯恩祖孙三代还有许多类似之处,他们身材都不高大,看起来都比较严厉且有点冷漠,此外还都好斗和酗酒。就麦凯恩个人来说,他还是一个不愿墨守成规的叛逆者,自高中以来他就以一个凶狠、娴熟的摔跤手而小有名气。在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他的表现都很优秀,但当年作为军校的一年级新生,麦凯恩除了酗酒外,还参加赌博,性格也极其狂放不羁。他挑战每一个公认的礼节,曾是海军学院里被记过最多和学习成绩最差的学员之一,好几次差点被开除。1958年,他在同期894名学生中排名倒数第五,蒙混过关。年轻时的麦凯恩个子虽然瘦小,但却做了3年的拳击手。他的拳击技术虽然不高,但是比赛时从来就不知道后退。  从安那波利斯毕业后,麦凯恩被任命为海军军官进入设在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的海军飞行学校接受训练,并获得飞行员证书。他的生活方式改变不大,常常驾驶一艘护卫舰,与很多不同的女人约会,并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酒吧和沙滩聚会上。  ……


编辑推荐

  一门忠烈,四代从戎;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美国国会中最后的越战老兵,在战俘营中矢志不移战胜自杀欲念。  两次拒绝当副总统,被小布什称为既不是共和党又不是民主党的独行侠。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麦凯恩评传 PDF格式下载



精彩绝伦,惟妙惟肖,一个了不起的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