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口原理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页数:

268  

译者:

王惠惠  

Tag标签:

无  

前言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5-1834),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他的《人口原理》自问世,便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尔萨斯生于伦敦附近萨里郡的鲁克里,他的家庭是当地一个土地贵族,属于当地的名门,祖先之中出过皇家医生、牧师和军官。其父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与休谟、卢梭有过交往,是一个思想激进的绅士。马尔萨斯最初从父受教,既长又师从格雷夫斯、韦克菲尔德等人。1784年,他进入牛津大学耶稣学院,1788年获得文科学士学位,同年,他加入英国国教会,并在萨里郡的奥尔伯里做过牧师。后来,马尔萨斯又进入剑桥大学继续深造,1791年获得文科硕士学位。1805年,马尔萨斯开始担任东印度学院的历史和经济学教授,该学院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设立的,他一直担任这个职务,直到1834年去世。  马尔萨斯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领域写下了大量著作,主要有:《地租的性质与发展》(1815)、《有关东印度学院的演说,用事实驳斥近年来在所有法庭上对它的指责》(1817)、《政治经济学》(1820)、《价值的尺度》(1823)、《政治经济定义》(1827)。  但使马尔萨斯饮誉世界的是他的《人口原理》一书,该书出版于1798年。当时,马尔萨斯的父亲把葛德文的名著《研究者:教育、习俗及文艺的评论》(1797)介绍给他,父子俩对此书的理解不一,辩论之时,马尔萨斯“最初想出了他的理论”,这便是本书的缘起。  《人口原理》第1版的书名为:《人口原理,人口对社会未来进步的影响,兼评葛德文先生、孔多塞先生和其他著述家的推测》,其主要思想是根据人的生存和生殖的两个法则,引申出二者之间的失衡,以此探讨和解决人口增殖和人口过剩方面的问题,它的著名观点是:只有增加人口的死亡率才能抑制人口的增长。《人口原理》在马尔萨斯生前出过6版,除第2版与第l版差别较大之外,其余皆相差无几。第二版分为四篇,由匿名著作变成印有著者真实姓名和头衔的著作,篇幅为第一版的四倍,书名改为《人口原理对于人类幸福之过去及现在之诸影响的考察。附考察将来关于消除或缓和由人口所生的弊害的研究》,其基本思想亦有重大变化,主张通过降低人口出生率来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内容概要

  许多学生、教师和经常来访的朋友们对我的协助,可说是一种无可估量的贡献,是他们使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成为一个真正令人愉快和令人鼓舞的地方。要开一张详尽的名单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里我只能举出几位最有直接影响的人士,他们是格雷姆·多兰斯、戴维·芬奇、简·格雷夫、弗兰德和多萝西·哈恩、弗里德里克·海叶克和拉尔夫·特维。同时我非常感谢马库斯·弗莱明先生、普罗菲索·卢茨先生和卫纳先生三位教授的批评和建议,《人口原理》的修订大多是以他们的意见为依据的。我也感谢帮助我核对校样和制订索引的理查德·昆特先生。读者们肯定会注意到,《人口原理》中许多论点同利特尔先生的《福利经济学评论》的观点或哈维里莫在《非自愿经济决策论》(《计量经济学》,1950年1月号)中的分析有很紧密的联系。我的原稿在上述两文付印之前已基本完成,只是有几条简明的注释和参考使我满意,因此仓促添进拙著,这倒是毋庸讳言的。不妨这样说,能与他们不谋而合,结为文字之交,本人不胜荣幸。

作者简介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0bert Malthus)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1784年,进入牛津大学耶稣学院,1788年获得文科学士学位。l791年获得剑桥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805年,开始担任东印度学院的历史和经济学教授,直至去世。著有《人口原理》、《地租的性质与发展》、《有关东印度学院的演说,用事实驳斥近年来在所有法庭上对它的指责》、《政治经济学》、《价值的尺度》、《政治经济定义》等作品;其中以《人口原理》最负盛名,一经出版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影响。

书籍目录

导读/1第一章/3第二章/8第三章/13第四章/17第五章/22第六章/30第七章/33第八章/42第九章/46第十章/50第十一章/60第十二章/62第十三章/70第十四章/74第十五章/78第十六章/84第十七章/90第十八章/96第十九章/102附录一人口原理概观/109附录二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147导读/149序言/151第一篇 外部经济论的推广/152第一章 引论/152第二章 某些早期的讨论/157第三章 理想产量问题/161第四章 理想产量(续)评价与建议/191第五章 积极追求利润/202第六章 作为准则的竞争/208第七章 失业均衡及其有关问题/216第八章 国家关系中的一些问题/221第九章 论点的推广:两种说明性的应用/225第二篇 走向国家的一种经济学说/234第十章 关于理想的含义/234第十一章 理想与非理想情况的稳定/242第十二章 经济理论与国家学说/247第十三章 不充分的知识/262第十四章 结束语:福利经济学的毁灭/266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分立的两派严重对立,使这一问题几乎不能指望得到解决——否认人类和社会的可完善性这一基本论点,从未得到过圆满答复——人口会带来什么样的困难——概述本书的基本论点。  近年来,伟大的、出人意料的发现在自然哲学领域不断涌现出来:印刷术的普及加速了一般知识的传播;执著而自由的钻研精神在整个知识界乃至非知识界空前盛行;新奇的政治见解令人头晕目眩、不知所措,尤其是政治领域发生的法国大革命,惊天动地,如同一颗炽烈燃烧的彗星,看来注定要给地球上畏缩不前的居民注入新的活力,或注定要把他们烧尽灭绝。所有这一切,使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我们正跨入一个充满重大变革的时期,人类的未来命运将在某种程度上被这些变革决定。  人类究竟是从此会以加速度不断前进,前景远大得不可想象呢,还是注定要永远在幸福与灾难之问徘徊,尽管作出种种努力,仍然距离想要达到的目标无限遥远。据说,这是当前争论的重大问题。然而,尽管一切人类之友都渴望结束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尽管勤于探索的人热切希望借助每一道光亮以洞悉未来,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争论这一重大问题的双方,却彼此冷眼相视,看法大相径庭。他们从未心平气和地思考对方的观点,总是漫无边际地争论不休,看起来,在理论上取得一致是根本不可能的。  思辨哲学家一派总是被现有秩序的辩护者视为一群耍阴谋诡计的无赖,认为他们鼓吹乐善好施,描绘更为美好的社会蓝图,只不过是为了便于他们推翻现有制度,便于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把他们视为头脑有毛病的狂热分子,任何具有理性思维的人都不值得注意他们的愚妄想法和怪诞的理论。  人类及社会可完善性的辩护者则不仅如此,而且他们还以更为轻蔑的言词反唇相讥,斥责现存制度的辩护者为最可怜、最狭隘的偏见的奴隶,把他们说成是由于受益于现存制度便为社会弊端辩护的人,说他们或者是为了一己私利而自欺欺人,或者是因智力低下,无法理解任何崇高的事物,鼠目寸光,根本不能容开明人士的见解。  在这种混合着谩骂的争论中,真理必将会受到损害。争论各方真正的好论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各方都固执己见,都不愿取对方那里之长补自己之短。  现有秩序的盟友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一切政治思辩,连屈尊思考一下社会可完善的理论的基础都不愿意,更不愿费力去公正而不带任何偏见地揭露其荒谬之处。  相同的是,思辨哲学家也在做损害真理的事情。他们的双眼只是盯着更美好的社会,用最迷人的色彩描绘这种社会将给人类带来的幸福,变本加厉地用最恶毒的语言谩骂一切现有制度,而不运用自己的才智思考一下是否有铲除弊端的最好、最稳妥的方法,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即便在理论上也仍存在着一些巨大障碍,它们阻碍着人类向自我完善境地的迈进。  在哲学上,有一条公认的真理:正确的理论要由实验来证明。可实际上却会出现许许多多阻力,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细微小事,即使知识最广博、最富有洞察力的人也几乎无法预见到它们,因此在极少数问题上,未经过经验检验的理论也可以宣称是正确的。但是,人们在尚未充分考察所有相反的论点和在没有清晰而彻底地驳斥相反论点之前,不能宣称一种未经检验的理论是有根据的,更不能宣称它是正确无误的。  我已经见过一些关于人类和社会可完善的理论。这些理论所描绘的诱人图景,让我颇感兴奋和愉快。我热烈地期望能实现这种给人类带来幸福的改良。但据我看来,改良的途中必将会有一些巨大而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的目的在于说明这些困难,但同时我还要说,虽然这些困难是一种击败革新派的因素,但我对此却并不感到丝毫的高兴,相反,我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到这些完全消除困难。我所要提出的最重要的论点,并不是什么新论点,这是毫无疑问的。它所依据的原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由休谟作了说明,并已经由亚当?斯密博士作了更为详尽的说明。华莱士先生也曾提出过这一论点,并把它应用于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一问题,虽然应用得也许并不是恰到好处,或者有从最强有力的观点应用它。也许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著述提出过这一论点。因此,如果有人已经相当令人满意地回答了这一论点,那我决不会再提出它,即使我要从另一个角度提它出来,这种观点也会多少与我迄今所见到的所有观点都不相同。  人类可完善性的辩护者为何会忽略了这一论点,已经难以清楚地说明。我不好怀疑像葛德文和孔多塞这样的人的才智,也不愿怀疑他们的真诚。在我以及大多数其他人看来,这种困难似乎是难以克服的。可是这些公认的才智超群、眼光锐利的人却不屑于注意它,坚持按自己的思路思考,热情丝毫不减,信心丝毫不减。毫无疑问,我没有资格说他们故意紧闭双眼,不看这种论点。相反,如果这些人不正视它的话,则无论它的真实性给我留下多么深的印象,我都应怀疑其正确性。不过,必须承认,我们大家都很容易犯错误。如果我看到有个人频频向另_个人敬酒,而后者却毫不理会,那我很可能会认为他是个瞎子或太不懂礼貌了。然而更为公正合理的哲学或许要告诫我说:宁肯认为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其实根本不像我想象的有敬酒那回事。  在讨论这一论点之前,我必须声明,所有纯粹的假设都被我加以排除,那些假设就是无法根据正确的哲学基础推论出来的假设。某个著述家也许会跟我说,他认为人类最终将变成鸵鸟。我无法适当地反驳他。不过,凡是有理性的人都不会同意他的看法,除非他能够证明人类的脖子在逐渐变长,嘴唇在逐渐变硬,愈来愈往前突,腿和脚的形状每天在变化,头发也开始变成毛管。在没能证明人类可能发生如此奇异的变化之前,就说他们变成鸵鸟会如何如何幸福,说他们能跑得飞得如何快,说他们将蔑视一切小家子气的奢侈品,只采集生活必需,以致人人的劳动都将减轻,人人都将享有充裕的闲暇。毫无疑问,那是徒劳的。  我认为,我可以正当地提出两条公理。  第一,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第二,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维持现状。  自从我们对人类有了一些了解,这两条法则,似乎一直是关于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既然迄今为止它们未有任何变化,我们也就无权断言,于今日为然者,于将来当不为然,除非当初安排了宇宙秩序的神对此进行某种直接的干预。然而在目前情况下,为了创造物的利益,神仍然按照固定法则支配着世问的一切。  在这个地球上,人类最终将可以不依靠食物而生存,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著述家设想过这个前景。但葛德文先生却推测说,两性之间的情欲总有一天会被消除。不过,既然他声明他著作的这一部分属于推测,所以我在这里对此不想多加评论,而只想说,支持人类可完善性的最好论据,是人类已摆脱了野蛮状态而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且很难说这种进步会止于何处。但在消除两性问的情欲方面,迄今却尚未取得丝毫进展。两性间的情欲今天仍同两千年或四千年前一样强烈。现今同以往一样,也有个别的例外。然而,那些个别因为这种例外的数字似乎没有增加,因此,如果单就存在着个别例外而推论例外最终将成为规则,规则最终将成为例外,那么,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推论是很不讲究辩论的哲学方式的。上述两项公理如果被接受,那么,我就可以说:“人口的增殖力是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提供生活资料的能力的。”  如果不抑制人口,它便会按几何比率高速度地增加,而生活资料却只以算术比率增加。稍通算术的人都会知道,与后者相比,前者的力量有多么巨大。  “食物为人类生活所必需”这是一条有关人类本性的法则,根据这条法,必须使这两种不相等的能力保持相等。这就意味着,获取生活资料的困难会经常给人口施加强有力的抑制,这种困难必然会在某地发生,很大一部分人口也必然会强烈地感到这种困难。  大自然在整个动物界和植物界极其慷慨地播撒生命的种子。但她在给予养育生命种子所必需的空间和营养方面,却一直较为吝啬。我们这个地球上的生命种子,如果得到充足的食物和空问,经过几千年的繁殖,会挤满几百万个地球。但贫困这个专横且无处不在的自然法则却可以把它们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植物与动物都受制于这一伟大的限制性法则。人类虽有理性,却也不能逃避这一法则的制约。在植物和动物当中,自然法则表现为种子不发芽,害病和夭折;在人类当中,自然法则表现为苦难与罪恶。苦难是贫困的绝对必然的结果。罪恶也是贫困很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看到罪恶遍及各处,但也许不应把罪恶称为贫困的绝对后果。可是我们可以通过历练道德,使一切罪恶的诱惑受到抵制。  人口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不等是自然的,然而伟大的自然法则却必须不断地保持它们的作用的相等。我认为,这就是阻碍社会自我完善的不可克服的巨大困难。跟它比起来,所有其它困难都是次要的,微不足道的。这一法则制约着整个生物界,我看不出人类怎样能逃避这一法则的重压。任何空想的平等,任何大规模的土地调整,都不会消除这一法则的压力,即使仅仅消除一百年也不可能。因而,让全部社会成员都过上快乐闲适的幸福生活,不担扰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无论如何那都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的前提如果是正确的话,那么,由此得到的结论必然是全体人类的可完善性否定。  我所提及的论点大概如上所述,下面我还要仔细地加以考察。我想,经验作为一切知识的真正源泉和基础,无疑将证实这个论点的真实性。  第二章  人口增长和食物增加的比率是不同的——这两种不同的比率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由此而使社会下层阶级的生活境况经常发生摆动——这种摆动为何不像预期的那么明显——本书基本论点所依据的三个命题——根据这三个命题来考察人类迄今所经历的各种不同状态。  在第一章我说过,如果不抑制人口,它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则是以算术比率增加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承认,直到现在还没有哪个国家(至少就有记载的国家来说)的风俗会如此淳朴,生活资料会如此充裕,以致能够丝毫不抑制早婚——下层阶级不会为此担心家用不足,上层阶级也不会为此担心生活水平降低。因此,就我们所知道的无论哪一个国家而论,人口增殖力从来没有完全不受任何约束地发挥过作用。  无论婚姻法存在与否,在天性与道德的驱使下,男人似乎总是倾向于及早爱上女人。即使择偶不成功而又会有重新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只要不是没有限制或者是极其不道德的,就不会对人口产生影响。况且在我们现在假设的社会中,人们几乎不知道什么是罪恶。  因此,在一个国家中,如果谁都权利平等,道德风气良好,风俗淳朴,有非常充裕的生活资料,谁都不担忧家人的生活,人口增殖力就可以不受抑制地发挥作用,那么,这个国家人口的增长速度就会比迄今已知的人口增长速度要大得多。与欧洲任何近代国家相比,美国的生活资料一直较为充裕,风俗较为淳朴,所以也较少地抑制早婚。正因为如此,我们发现,该国的人口每二十五年就翻一番。  这种增长率虽然尚未达最高的人口增殖力,但却是实际观察到的结果,我因此要把它看作一条规则,即人口若不受到抑制,将会每二十五年增长一倍,或者说将以几何比率增加。  现在,我们对地球的任何一部分作些观察,比如某个岛国,看看它所提供的生活资料能以什么比率增加。我们可以先看看这个岛国现有耕作状态下的情形。如果我假定,通过实施尽可能好的政策,开垦更多的土地,大规模地鼓励农业,在第一个二十五年里,这个岛国的产量可以增加一倍。那么我想,这便是所能做的最为乐观的假设了。  在第二个二十五年,假设产量能增加到原来的四倍是完全不可能的,对土地性质的全部了解,不允许我们这样假设。我们所能想象的最大增加幅度,是第二个二十五年的增加额,或许会同原产量相等。这无疑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但我们且把这看作是一条规则,也就是假定,通过作出巨大努力,该岛国每二十五年可以按最初的产量增加其总产量。即便是最富有激情的思辨家,也不能想象有比这更大的增加额了。以这样的幅度增长,几百年不到,这岛国的每一亩土地就会被耕种得如同菜园一样。  可是这种增加比率显然是算术比率。  所以,完全可以说:生活资料是以算术比率增加的。现在,我们把这样增加比率导致的结果放在一起做些观察。  据统计,我国的人口约为700万。我们假设现有产量刚好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在第一个二十五年,人口将增加到1400万,食物也将增加一倍,生活资料与人口的增加相等。在第二个二十五年,人口增加到2800万,而生活资料仅仅能养活2100万人口。在第三个二十五年,人口将增加到5600万,而生活资料只能养活一半的人口。到第一个一百年结束时,人口将增加到11200万,而生活资料只能养活3500万人口,其余的7700万人口将无法得到任何生活资料。  如果有大量人口由一国移居他国,那么显而易见的,是因为这个国家发生了某种不幸的事情。这是因为,除非原居住国使人实在不能安居乐业,或移住国有可能给人带来巨大好处,否则,很少有人会愿意离弃他们的家族、亲戚、朋友和故土而定居异国他乡。  为使我们的论点普遍性更大,受移居现象的影响较少,我们对整个世界而不是一个地区的情况加以考察。假设人口增长受到的抑制已被完全消除。假设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生活资料每二十五年增加一定数量,增加额与目前整个世界的产量相等。这一假设就等于承认土地的生产力永远无限,而且这种增长率要比我们所能想象的人类努力使生活资料能够达到的增长率大得多。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口原理》是不必再经过任何证明、可以自行成立的“公理”。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关于马尔萨斯先生的《人口原理》,我在这里能有机会表示赞扬,不胜荣幸,反对这部伟大著作的人的攻击只能证明它的力量。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我对《人口原理》的作者抱有真诚的赞许和敬佩。他的论据的总的风格充分说明作者思想上的真正豪放——他进行争论,好像是除了研究证据、发展真理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企图。  ——英国政治哲学家威廉·葛德文  《人口原理》毕竟是第一本重要的人口著作。把这些早已被别人表达过的思想放到一个更大的体系中去,并详细证明人口增长同经济和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马尔萨斯在这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位先驱者,甚至超过了他们贡献的总和。  ——美国人口学家威廉·彼得逊


编辑推荐

  《人口原理》从1798年发行第一版以来,到1872年共发行了七版。这足以说明这部著作由于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而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1985年于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人口统计学大会上,来自全球六十多个国家的三百多名代表,以99.8%的赞成票,通过了再版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现在,我们有幸将这一人口学的著作推荐给您,希望您能从中感受到马尔萨斯先生对于人口理论的感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口原理 PDF格式下载



人口原理


老马的原著


好书、经典,价格也便宜~


多读点名著


一直很想读读马尔萨斯的书


  篇幅太长没读完,两个论点干了一本书,真狠。个人理解就是自然选择优势劣汰的人类专题版,貌似是先有这本书才有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应该是历史意义比较大所以备受推崇。可是对于熟悉生物学,而偏于猎奇的我来说,没有吸引力。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658.html
  
  1. 马尔萨斯说了什么?
  
  马尔萨斯说:除非受到抑制,人口将呈几何级数增长。那么,什么东西会抑制人口的增长呢?马尔萨斯认为,决定性的因素是生活资料,理由是:在边际上,劳动力的进一步投入将带来越来越少的产出增量。所以他又说:人口总是被抑制在生活资料所允许的水平之下。
  
  当然,马尔萨斯也没有忽视战争、瘟疫、自然灾难等其他抑制因素,但他把这些因素视为偶发的,并且一定程度上是生活资料压力所带来的后果。
  
  在马尔萨斯的模型中,主要变量是土地、劳动、人口、生活资料产出。随着人口增长,土地首先成为不变量,这意味着所有可用的土地都已被开垦;人口继续增长,起初,这可能带来某种规模效益因而增加边际产出(虽然马尔萨斯本人没有提到这一点,但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修正,而这一修正可以回答迄今对马尔萨斯的大多数批评);随后,当人口进一步增长,越来越多的劳动被投入固定量的土地,规模效益最终被耗尽,边际产出开始下降;最后,在均衡态,人口受到抑制而达到极限——马尔萨斯极限。
  
  马尔萨斯理论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推论是:除非均衡被某个偶然事件所打破——比如发现一块新大陆,重大技术创新,一次大规模战争或瘟疫刚刚消灭大量人口,等等——,人口总是处于当时的土地面积和技术条件所决定的马尔萨斯极限附近。而这又意味着:无论文明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在均衡态上,人口最贫困部分的生活水平永远不会高于最低生存标准,任何试图改进底层人口生活水平的努力的唯一结果是将更多的人推向极限边缘,而这将逐步摧毁阶梯状结构的文明社会。——马尔萨斯以此作为反对济贫法的理由。
  
  2. 以往的质疑
  
  对于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基本图景,对于理解发展的动力和支撑社会和文化结构的基础,马尔萨斯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贡献迄今未被充分消化。《人口原理》从发表之初起就面临种种误解和质疑,在经济学界,马尔萨斯被视为斯密传统的对立面而遭受批判和摒弃,特别是在罗马俱乐部那份声名狼藉的报告之后,在某些国家推行的臭名昭著的计划生育政策被外界所唾弃之后,马尔萨斯,连同他那曾给予达尔文伟大启示的思想,仿佛已被扫入垃圾堆。
  
  然而,仔细检查你会发现,马尔萨斯理论和斯密传统并没有根本的冲突。首先,马尔萨斯并未否认分工可以带来效率,也没有说边际产出在一开始就下降,或者在投入产出曲线的任何部分都是下降的,他只是说,最终,当接近人口极限时,在边际上,追加劳动带来的产出增量将越来越少;其次,马尔萨斯的人口压力和斯密的自由竞争殊途同归,都为经济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效果相似的动力学解释,斯密(和他的继承者)用人类无止境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在竞争中达致均衡来描述经济系统,其中的动力源是欲望这一形而上学概念,而马尔萨斯把动力源落实到了具体的人口数量,用不断趋向于扩张的人口和有限生活资料在压力中达致极限来描述经济系统。
  
  两种模型各有千秋,斯密模型通过价格机制和边际分析可以推导出完美的一般均衡,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经济运行的微观原理,而马尔萨斯模型可以有效地描绘系统的边界和结构特征。
  
  近代以来历次技术和产业革命浪潮,经济腾飞,和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普通提高,让马尔萨斯理论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首先,城市生活、避孕技术和更长的教育年限,把生育率降到了接近甚至低于替代水平;其次,创新的速度之快似乎超越了马尔萨斯周期,使得每一波创新后的增长还没来得及走入边际产出下降阶段(或者用经济史学家的话,叫内卷化阶段),新一波创新浪潮又开始了,从而使系统长期远离马尔萨斯极限。这两种境况,在有文字记载以来,都是史无前例的。但所有这些,与其说是马尔萨斯理论的失败,毋宁是马尔萨斯当初应用其理论描绘世界时所基于的那些现实条件改变了。
  
  或许,我们有必要在新的条件下,对现实和未来作出新的评估,但是从世界范围看,条件并未完全改变,那些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同时也是拥有最多人口的地区,人口依然在快速增长,其中不小的部分甚至仍然处于马尔萨斯极限边缘。经济体系全球化的同时,社会阶梯结构一定程度上也全球化了。
  
  3. 真正的困难
  
  但马尔萨斯模型的确存在致命的缺陷,虽然迄今为止的批评者们并未抓住这些缺陷。自《人口原理》发表以来经济史和人类学研究所积累的经验证据,给马尔萨斯理论造成了一些重大困难,我准备讨论其中两个方面。
  
  第一,人类学家发现,许多部落种群生活在食物丰富的丛林或湖泊附近,人口却长期稳定在极低水平,很难相信他们的人口受到了基本生活资料的限制。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生活在一些北美大河流下游的印第安部落,当最初的欧洲移民遇见他们时,惊奇的发现那里的鳟鱼多得吃不完,随手一捞就可供数人饱餐一顿,根本不用费心练习捕鱼技术。诸如此类的发现对马尔萨斯理论是严重打击——在这些部落里,即使最贫困的人,看上去也并未被生活资料所迫。
  
  第二,东西方社会形态的巨大差异,给每一位观察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西方观察者眼里,东方,似乎永远和稠密的人口,过度开垦的土地,连年累月的饥荒,根深蒂固的专制传统,联系在一起。几代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被这个巨大的差异所困扰,他们为此提出各种假说和理论,最终却发现难以将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社会纳入同一个逻辑一致的分析和解释框架中。
  
  看上去,东方的情形更契合马尔萨斯的模型,人口压力显而易见,但问题是,同样经历了长期农耕社会的西方,为什么是另一番景象?
  
  一种解释是东方的中央集权和官僚体系造就了一个扁平化的社会,消除了中间贵族阶层,因而单位土地供养了更多人口,而其中绝大多数是下层人口,生活在马尔萨斯极限边缘。这一假说似乎能解释中国的情况,马尔萨斯本人似乎也如此认为,但它马上面临一个困难——印度。印度历史上很少有有效的中央政权,社会远非扁平化,相反,那里有比任何其他地方更复杂更牢固的层次结构,但那里的人口和经济状况表现出同样典型的东方特征。
  
  看来我们需要一种更好的解释,为此,要么对马尔萨斯模型作出必要的修正,要么抛弃它另谋他途。
  
  4. 扩展的模型
  
  回到马尔萨斯的核心论点,他认为,抑制人口的决定性因素是生活资料(马尔萨斯将此等同于食物)。但是,为什么?人类生存所需的条件有很多种,其中成为瓶颈的为什么一定是食物?而其他条件,比如生育能力、体质和健康、卫生条件、社会安全等等,一定不会比食物更匮乏以致成为瓶颈,至少不是长期决定性的瓶颈?好像没有特别的理由作如此判断,这看来更像是一种直觉。
  
  受马尔萨斯启迪的达尔文,却并没有拘泥于马尔萨斯的这一判断,相对于生活资料限制,达尔文更多的关注生物个体之间的竞争关系所造成的数量限制,包括食物和空间的争夺,捕食和被捕食,寄生和共生关系,交配机会的竞争,等等。这些关系既有物种内个体间的竞争,也有物种间个体的竞争。
  
  首先,对于一个种群而言,其数量常常既被其捕食对象的数量和防御能力所限制,也被其捕食者的数量和捕食能力所限制,当然,它自身的捕食和防御能力也是决定性的。
  
  其次,物种的生理构造,发育模式,婚配和生殖模式,甚至社会组织模式,也可能成为种群数量的限制因素。从进化史的时间跨度看,这些内在的限制必定被它们在其他方面带来的更多的增殖优势所补偿,否则物种将难逃灭绝的厄运。但是人类以千年计的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对于进化而言只是一瞬间,所以这些“短期”有效的因素也不应忽视。
  
  简言之,种群数量,在长期,由其与食物(捕食对象或寄生宿主)和天敌(捕食者或寄生物)之间的力量对比所共同决定。但是,捕食能力所决定的数量和防御能力所决定的数量之间没有相关性,除非巧合,两者并不相等,因此,在每个均衡点,种群数量受限于上述一种或两种力量对比。当其中一个限制因素起作用时,另一个因素进入松弛状态,比如,当数量受限于天敌时,即使在边际上,食物也是充裕的,反之亦然。
  
  在短期分析中,上述模型可以进一步一般化为如下形式:假设限制一个种群数量的所有可能因素为集合R,其中有n个元素,每个限制因素r对应一个极限数量q,在每个均衡点,种群数量Q等于全部q的最小值,此时,q值等于Q的那些因素,叫做紧张因素,而其它则叫松弛因素。在进化史长期,集合R只有两个元素:捕食能力和防御能力。这就是我对马尔萨斯模型所做的修正和扩展,姑且成为扩展马尔萨斯模型。
  
  你可能会说,人类处于食物链顶端,没有天敌,因而扩展模型等价于原有模型。果真如此吗?
  
  答案是:食物链没有顶端,因为所有的食物链都是封闭回路。无论大型猫科动物,老鹰,还是人类,都难逃寄生物和细菌的猎食,就在此时此刻,你的身体正在与上百、成千、甚至数千亿的线虫、螨虱、原生物和病菌搏斗。这场搏斗从数十亿年前我们的单细胞祖先那时就开始了,迄今从未停歇过。
  
  5. 饥饿与疾病
  
  在近代卫生和医学技术革命之前,人均寿命始终低于40岁,妇女在性成熟之后,绝经或死亡之前,平均有20年多的生育期,每个孩子9个月的孕期加2、3年的哺乳期,扣除两次生育之间的随机间隔和流产,生育率大约在4到7之间,而孩子在性成熟之前的死亡率高于50%,照此推算,即使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总和有效生育率(即存活至生育年龄的孩子数)也并不比替代水平高出很多(远低于马尔萨斯所认为的4),因此,在与寄生物和疾病的对抗中,人类的境况十分脆弱,稍有闪失或不测,人口便可能因此受到抑制。
  
  如果上面的估算能够成立,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猜测,或许在人类历史上的某些阶段中的某些社会,在与寄生物和疾病的对抗中,长期处于这样一种均衡状态:其有效生育率在替代水平附近波动。果若如此,这些社会将表现出与马尔萨斯的预期迥然不同的特征,那里,即使最低阶层也有充裕的生活资料,因为疾病把人口抑制在远低于生活资料所能供养的水平之下。姑且把这种社会叫做疾病型社会,而把马尔萨斯所描绘的那种叫做饥饿型社会。
  
  这样的猜测或许显得太过大胆甚至轻浮,但却能逻辑一致的同时解决上面提到的两个困难:吃鳟鱼的印第安部落,可能是重度的疾病型社会(这里的轻重是指人口水平低于食物供养水平的程度),西欧,轻度疾病型社会,印度和中国,饥饿型社会。
  
  上述猜测背后的含义是:在与疾病的对抗中,东方比西方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要么是西方所面对的敌人更凶悍,要么是东方在身体免疫系统,或卫生措施,或医疗技术上发展出了更有效的对抗手段。
  
  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可能性,古代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世界性流行病传播事件,都是从东方传向西方,并让后者遭受了灾难性后果,一次是14世纪由蒙古入侵者带给欧洲的鼠疫,一次是19世纪殖民者从印度带回欧洲的霍乱,但是,我没有发现重大的方向相反的传播事件(一个小小例外是欧洲人从美洲带回,又带给亚洲人的梅毒,但这种病对人口影响极小)。
  
  如此几个孤例当然算不上是论证,但我们可以期待其他学科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更有用的证据。目前的考古学技术已经能对骨骼化石进行病理学分析,获得有关健康状况和死因的信息,卫生医学史特别是流行病史的研究也能提供辅助证据,当然,最直接而有力的证据将来自免疫系统和相关基因的比较研究。如果来自这些领域的证据能有力的支持上述猜想,那将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对历史和社会的观感。
  
  6. 多彩的瓶腹
  
  在短期(比如几百或几千年),对人口的抑制因素更多,如气候恶化,频繁的战乱,程序化的杀戮制度(如阿兹特克帝国),等等。当其中一个或几个变成紧张因素的同时,可能有更多的因素成为松弛因素。当任何非生产性因素成为紧张因素时,生活资料将变得相对丰裕。
  
  生存压力在某些方面的松弛对于行为和文化重大意义,我在另一篇文章《人性:策略的遗骸》曾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当某方面的选择压力减弱时,原先设计用来对付这些压力的那些策略性行为模式,便可能脱离其原先所服务的生存和繁衍总目标,自我膨胀,游离为一些独立的行为模式,或者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偏好。
  
  人类之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个体间的行为方式和“偏好”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从而使人类的行为和文化表现的纷繁多样,五彩斑斓。
  
  一方面,人类社会存在等级结构或阶层差异,那些处于上层结构的富人或权贵,在获取和保持其地位上面临巨大压力,但在生活资料上,则十分丰裕,这种松弛使行为和文化多样化成为可能;在扩展马尔萨斯模型(如果它是对的)下,如果非生产性因素成为瓶颈,那么,在其余松弛部分,我们就有望看到类似的松弛所带来的多样性——一个多彩的瓶腹。


  这是原著读本系列,马尔萨斯和马寅初绝对可以列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代【学者】,有些学者也许是从精神上影像了历史进程--绝属凤毛麟角,而马寅初则是实实在在的影响了我们几代人。
  
  改变我们的家庭结构、形成了现在所谓的【孤独】的文学市场。
  
  话题转回,这是3年前粗浅读过的一本经济学著作,整篇文章叙事角度宏大,从原始人讲起,一直讲到工业革命的英国,期间竟还涉及到中国的人口问题。
  
  整篇理论由两个假设性命题构成:
  
  1、人口增长成指数增加
  2、农作物的增长为线性增长
  
  结论也很简单,两个曲线相互制约,导致资源必定会对人口形成约束。
  
  约束的结果即,战争,饥荒,疾病等。
  
  而人类社会也会对此做出积极反应,比如积极避孕,禁欲主义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几乎无需什么数学基础,高中的水平即可,第二,如果你真心实意得去看过这本书,就会明白,当初对他的很多批评相当的虚妄,马尔萨斯本人是一个非常真诚的学者,他是出于非常真诚的初衷,带着疑惑来讨论人口问题的,绝对没有什么所谓的道德上的问题。
  
  看经济学著作,一定要学会不要太较真
  
  马尔萨斯提出的哪两个假设,在该书的后面,马寅初的文章里已经指出了,他忽略了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里的,技术进步这一条,所以说,农业产出也许是线性的,短时间内,但是技术进步可以使农业产出非线性增长的。
  
  至于,马尔萨斯根据他的结论得出的政治学上的政策建议是否是资本主义,是否是灭绝人性,是否是不道德的。
  
  这是可以争论的
  
  作为学者,他值得尊敬,他是第一个敏锐的提出这些问题,推演完成之后,在自己的结论之上做出的政策性建议的学者
  
  讨论他的功过时,真得要就事论事。
  
  千万别像红卫兵一样
  
  动不动就从道德制高点出发,把马尔萨斯直接批判成反动派了
  
  毕竟,经济学模型本身,建模错误,那是学术讨论的范畴;他自己坚信自己的模型是正确的,并提出的政策性建议,既是在大部分人看来是不道德的,也不能说这个人不道德。除非他在学术上有意识的省略了一些事实,除非一个学者故意歪曲事实,那么在讨论他的是非功过时,最好是就事论事的好。
  
  事物往往像这个世界一样的复杂,这个世界虽然有那么一种近似于普世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认同,不过除却那少有的几个普天认同的道德律之外,其余的道德,都太过于多元,谁人也不能强迫他人去接受别人的道德规范。
  
  多元相对主义者最大的绕口令就在于,多元相对主义者甚至不能强求他们人去接受【多元相对】这个理念本身,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否定之否定,让自己也着了一元主义者的道道
  
  所以最好的方法也许便是变得缄默起来


   我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读完了《人口论》的主要内容,其过程并不连续,对内容的领会亦是粗浅,不过这里仍有些想法可记。
  
   一者在于作者的学术态度。如其在序言中所言:“他的人生观,虽有忧郁的色彩,但他觉得,他画这黑暗的颜色,并非因为他的目光怪癖,或生来有忧郁的性向。”纵观全书,马尔萨斯提出了一些前人不易接受的观点,但这观点,乃是基于自明的前提和逻辑的推理所得,纵使这些观点与推理不免受了时空的局限,仍不妨碍其绽放理性的光辉。明辨是非的确不是易事,或真如费曼所讲,真理本来既是相对的。
  
   二者,看人口论是很累的,这是一种看鲁迅作品时亦会存在的感觉,这种困难来自语言的异同。译者郭大力先生于1933年为译作写序,正文想必是译于早些时候,其中的语言很见功夫,不是轻易可学来的,但我再看书中50年代马寅初先生的材料时已无甚障碍。我不禁惊讶于国人的言说方式在几十年间的巨大变化,亦感慨于自己对母语的生疏,我们这些对于中文如外文一般生疏的现代人,又如何去接应文字背后之所达?
  
   此外,要让一种思想融入到一个全然不同的民族中去是何其艰难!人口论从其出版到被译为中文,到被国人僵硬接受,再到其发展为可以自然地被国人接受,这经历了一个长久而曲折的过程。自近代以来中国的学术即也是这样,它走过太多的弯路,直到现在学术气氛虽优于过往,但要让学术真正回归于学术,还不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禁要想,文明间的交流何尝不是如此?只因成年人往往是不可教育的,也许,他们只想在自己创造的体系中保有幼时在母亲怀中的安宁与自在,而且这并无对错之分,只是我不免有些紧迫之感,容纳人类精神的胸怀要多宽广,才能让它真的安宁一点呢?
  
   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
  


  他用一整本书,阐述一个数学题,告诉我们人口的指数增长和食物的非指数增长不可能匹配。
  他的理论,使“该扎不扎抓人抄家,该流不流扒房牵牛”在红朝推行数十年。
  可是,为什么食物不是指数增长?
  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食物,无论动物性的还是植物性的食物,其繁殖特性都和人类没什么不同,“春种一颗粟,秋收万粒籽”。
  好吧,据说食物,也就是人类食用的动物和植物,它们的生长受到环境限制,不能无限增加。那么人类本身呢?
  假如没有政策限制,人类真的就会无限制的生养后代吗?
  要真是这样,西方国家为什么会为低生育率忧心忡忡?
  从鱼类一次产百万颗卵,到大象一胎生一个,在食物链里的等级越高,繁殖策略就越倾向于“少而精”。在我眼中,自然界已经很好的回答了上面的问题。
  如果父母们要担忧孩子们能不能平安存活长大,那么,再生一个,多生几个的冲动,就会在他们心底深处反复发芽。
  到今天,最穷的山村里,孩子们有最多的兄弟姐妹,这是因为愚昧,还是因为智慧?假如环境不能保证已经出生的孩子活着长大,继续生养,增加延续后代的机会,难道是错的吗?
  人多力量大,人多机会多,如果想活下去是这么的不容易,人类,作为这个星球上适应力最强的生物,就会象鱼儿一样,把携带着自己基因的种子,尽可能多的播撒。
  只生一、二个孩子,并悉心教养的,至少是小康之家。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关于人口的学术著作。一气读完之后,感叹从数学专业出生、以政治经济学为业的马尔萨斯能够写出这样一本和他专业联系并不怎么紧密的著作,并且引发了当时社会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甚至达尔文和华莱士都深受其影响。而我们如今的青年人对于本专业的知识尚且一知半解,对比国外那些大师级通才,不禁汗颜。
   本书自古以来受到的推崇不在少数,许多读者甚至将其中不少观点奉为人口学领域的真理。在读完本书后,除由衷的佩服之外,我也产生了诸多疑问与怀疑。
   的确,本书的学术价值不可否认,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中的观点就没有丝毫的错误。马尔萨斯自己也说过,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反对社会改革,而有了政治立场的学术研究从来都不可能是完全公正客观的。可以明显看出漏洞的即这本著作的一个基本思想:如没有限制,人口是呈指数速率(即:2,4,8,16,32,64,128等)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线性速率(即:1,2,3,4,5,6,7等)增长(马尔萨斯在书中使用的相对应术语是几何增长和算术增长),按此推论,食物的增长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人口增长,故必然产生人口过剩。人口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命题,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生物、人伦等各个层面,马尔萨斯用一个如此简单的小学算术来为他的理论进行论证,未免显得有些可笑。
    不过,讨论一本学术著作的价值不仅要从其阐释的思想和观点来衡量,还要将放在它产生的特定时代和环境里评估。在18世纪,古代国家人口稠密是著名的争论主题。关于英格兰人口究竟是递增还是递减也有许多讨论。再者,贫困问题很吸引人们的注意,一部分是由于产业革命,另一部分则是由于战争,对于这些问题马尔萨斯都对其直截了当地加以论述。再加上此前人口问题一直未被正式搬上台面来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问题讨论研究,因此《人口原理》一出版便获得巨大成功便不足为奇了。
   在陈列我的怀疑和疑问之前,我要首先承认的是,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颇具价值的思想,我的许多观念也因此被颠覆。比如,在批判英国当时现行的济贫法案中,马尔萨斯认为济贫法有几大弊病。首先是它使具有购买能力的人增加,导致供不应求,粮食价格于是上涨,如此循环便回到原点;第二是济贫院使更多的人以救济为生,而他们消费的食物却减少了更为勤劳、更有价值的社会成员本应享有的食物份额;其次还有教区救济削弱人辛勤劳动的愿望,客观上鼓励及时行乐以及弱化了人们预防性抑制生育(马尔萨斯认为有两种情况会抑制人们生育,一是预防性抑制,二是积极性抑制)的观念。他说:“社会上应该形成一种风气,把缺少自立能力而陷入贫困看作是一种羞耻,尽管这对个人来说似乎近乎残酷。然而,对于促进全人类的幸福来说,这种刺激是绝对必要的,任何企图削弱这种刺激的用心,不论其本意多么好,总是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
   这个观点与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相悖,乍一看让人不敢苟同,但细细琢磨似乎不无道理。当社会救助使穷人的生存状态获得基本保障之后,极度贫困之人免于受到生存威胁,久而久之,这部分人便会失去凭自己劳动挣饭吃的斗志,表面看来有利于穷人,实际上他们的处境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然而,它是否完全否定了社会救济或社会福利致力于社会完善的意义呢?
   从我们能够观察的现象看,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这一点不仅说明社会救助和福利符合历史潮流,还说明它们确实在发生作用。当社会分配不均的状况比较严重的时候,通过社会救助或福利将富人的小部分财产转移到穷人会产生莫大的效益。新的福利经济学观点可以说明这一点,富人的小部分财产边际效用低,而这部分财产用于穷人将产生极高的边际效用,从而带来社会总效用增加。不怕贫而怕不均,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正是我国现如今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一大屏障。所以,在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生产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相适应的社会救济和福利制度对于社会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马尔萨斯整部著作得以展开和延伸的依据是他自认为颠扑不破的两条真理。一是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二是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这两条公理本毋庸置疑,但马尔萨斯依此推理出来的结论却让我不敢苟同。马尔萨斯认为,人的情欲的存在决定了人口繁殖的持续性,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过剩人口的产生。读到这里实在匪夷所思。葛德文在《政治正义论》中曾经提出,随着理性的进步,人类将会控制两性间的情欲。葛德文从理性说明问题当然并不完全具有说服力,但他预言人的性欲可以自我控制已为几百年来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所证实。依据马尔萨斯的说法,只要社会条件、物质条件允许,那么人们必然会选择继续生育而不是节育。然而,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双收入无孩子的丁克家庭已越来越多,他们选择不生育孩子的原因并不是马尔萨斯所说的担忧经济条件低下无能力抚养,这类人群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居于社会上层阶级,他们由于追求更高的自身价值的实现,或者追求高质量的自由生活而选择只生一个孩子甚至不生,这构成了对马尔萨斯理论的挑战。
   马尔萨斯还认为,“在对一切享受(无论是肉体的还是智力的)的追求中,理性即我们能够计算的结果的能力,都是适当的矫正者和指导者。因此较高的理性往往可以防止纵欲过度,不过它绝不会因此而灭绝这种快乐……任何国家下层阶级的人民永远都不可能完全摆脱贫困和劳动,而获得智力的高度发展。”我的理解为,该论证意在指出下层阶级人民无力获得智力的高度发展,也就不可能理性地削弱情欲对人类的支配。可他在第十一章几乎全篇都在论述性爱的激情同理性或美德并不矛盾,即智力和理性程度与抑制情欲的能力无关,这不是逻辑混乱么?
   为了说明自己人口原理的正确性,马尔萨斯不惜搬出上帝的威严。“为了经常不断地刺激人类,为了敦促人类精心耕种土地以促使上帝的神圣构想得以实现,上帝一下了这样的命令:人口的增长将远远快于事物的增长。毫无疑问,正如前文所指出的,这个一般法则产生了许多局部的恶,但稍微思考一下,我们也许会看得很清楚,这个法则产生的善远远超过了恶。”信仰上帝无可非议,抑或这也许只是马尔萨斯独具个人特色的文风,但一本学术著作在论证过程中把上帝也牵扯进来帮着自己振臂高呼,其可信度和严谨性大打折扣。
   马尔萨斯的重农轻商观点也是很明显的。他多次强调发展农业,并将其作为社会完善的主要手段。这一点也许是时代的局限,马尔萨斯生活在18实际中期到19世纪早期,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并未完全普及,农业生产依然是食物的主要来源,土地高产是增加生活资料的主要思路。要想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根本上需要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所以农业受到马尔萨斯的过度重视。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工业产出发展一日千里。封建社会经济构成以农业生产为主,而今天,几乎在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农业在三大产业中的经济贡献所占比重是最小的。今天的生活资料不仅来自于农业,更多的来自工业加工。和平年代,新的科学技术使农业产出迅速增加,生活资料多样化使供养更多的人口成为可能。
   除此之外,针对马尔萨斯的另外一些观点,我的不解和疑问至今仍未解开,这与我极其匮乏的社会学、人口学、生物学、经济学知识储备有关。不过,以上批判性观点,仅为愚下拙见。对于这本人口学的开山之作,以及马尔萨斯这位享誉世界两百多年的学者,我依然会用敬仰的态度伴以谨慎的眼光去看待。
  


  马尔萨斯的论证充满蛊惑性 这是他身为牧师的又一明证 作为大地主和传统势力的捍卫者 人口论的根本目的或许并不是为了节约资源实现发展 而仅仅是卸下压在特权者头上的道德重负 无论如何 这本书对历史产生了影响 直到不久之前 还有人在叫嚣中国会使世界挨饿


   《人口原理》是马尔萨斯的早期著作,但却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1797年,父亲把英国政治哲学家葛德文的名著《研究者:教育、习俗及文艺的评论》介绍给32岁的马尔萨斯,但父子对此书理解不一。辩论时,马尔萨斯“最早提出了他的理论”——富有戏剧的结果是,这就是本书的源起。
   初看导读我以为此书并非学术作品,因为它并非始于研究,而是辩论;它可能也不是建立在自己的科学逻辑上,而将许多的观点和内容用来反驳别人。从这些方面说,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太认同马尔萨斯写它的诚意,这种想法甚至影响到我对这位大师的崇敬之情——这是我第一次读马尔萨斯的作品,而他已经享誉世界三百多年了。
  读完第一章,我发现那种仰望大师的崇敬之心分毫不差地回到了我的身上。人口,这个词是多么复杂的状况,可能我从来就没有认真的思考过,竟然还有可以称为“人口原理”的东西。中国的人口、亚洲的人口、世界的人口,它们都遵循着某些原理?第一章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是马尔萨斯提出的两条公理,显而易见,它们是不必受到质疑的:
   第一,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第二,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维持现状。
  马尔萨斯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人口原理》的所有观点都是建立在这两条不言而喻的公理上的。从极其简单的公理推导出复杂的结论,在数学领域,我佩服的是欧几里得;在社会学领域,我折服于马尔萨斯。
   逐条叙述原作的内容没有意义,这篇读后感的重点会放在针对一些重要观点的理解和讨论上。
  
   一,人口与食物不同的增长比率带来动荡的下层社会。
   根据马尔萨斯的观点,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长,这一点不需要特别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人口增长的基数是多么小,由于其令人吃惊的增长速度,如果没有任何社会限制,理论上人口总数将变得非常巨大。另一方面,食物增长的速度是缓慢的,劳动者的勤劳可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大局上于事无补,因为土地会受到限制。于是,社会生活资料的总量会随着时间被快速增加的人口总量超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社会内在的平衡机制将发生更大的作用。社会制度如婚姻制度中禁止早婚、社会现象如弃婴等将对人口增长起抑制作用。同时,过多的人口造成生活资料的短缺,贫困和犯罪将长期困扰下层社会,直到人口总量同生活资料总量重新达到平衡。
  
  二,人口增殖力大于生活资料的增长力——解释人口迁移和饥馑灾荒
  马尔萨斯以此解释了欧洲人口北迁大潮的原因,而我联想到了到中国历史上的北人南迁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饥荒。中国历史上一直在发生的一个现象就是北人南迁,而历史老师自然多从经济文化角度解释,经济方面是南方封建经济对北人的吸引。这一点解释北方的汉人迁往南方比较恰当,但更北的少数民族持续不断地迁往南方应该还有其他原因。有理由相信历史上北方的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长,而北方相对贫乏的土地,畜牧的方式不足以提供生活资料,所以北人南迁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人口增殖的压力。饥馑和灾荒通常是抑制人口过多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通常都是自然或社会运行的结果。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迅速增加,而食物供给严重不足。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量的人死于饥荒,从人口和生活资料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社会自我平衡的结果。
  
   三,人口增长的两种抑制
   人口增长有两种抑制
   预防性的抑制:即人们对养家糊口的忧虑;
   积极性抑制:一些下层阶级实际所处的困难境地,使他们不能给予子女原本应有的食物和照料。
   人口的两种抑制可以解释人口为什么没有在两性情欲没有发生显著改变的情况下爆炸性地增长,而这种解释从社会学方面看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四,《济贫法》,社会救济或者社会福利不能使社会下层阶级完全摆脱匮乏的压力
   从人口原理可以得到结论,《济贫法》是多余的。一个经济上的解释是,将富人的钱转移支付给穷人并不能提高穷人的购买力,因为社会生活资料并没有增加,《济贫法》导致穷人购买更多,这种情况下物价上升,穷人的生活水平不能显著改善,而富人的生活水平却会下降。从人口原理可以得出估算人口的最好尺度是社会生活资料,更确切地说是环境容量,即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可以容纳的最佳人口。一旦人口超过环境容量,生活资料的不均必然困扰下层人民,贫困和犯罪反复发生,成为人口抑制的主要方式。
   社会救济或者社会福利同样如此,它们并不能显著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一旦人口超过最佳环境容量,下层社会的人民将长期在贫穷和犯罪中,直到人口和生活资料重新平衡。然而,由于人口负增长或者缓慢增长的困难,生活资料增长的缓慢,重新平衡的过程将会比较漫长。
   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缓慢增长或者负增长,那么解决贫困或犯罪——主要的社会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发展经济,增加生活资料。从这个方面可以解释当前中国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坚持发展经济路线的选择。
  
   五,马尔萨斯的局限
   马尔萨斯多次强调发展农业——将其作为社会完善的主要手段。马尔萨斯生活在18实际中期到19世纪早期,这一点也许是时代的局限。当时资本主义大生产并未完全普及,农业生产依然是食物的主要来源,土地高产称为增加生活资料的主要思路。要想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根本上需要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所以农业受到马尔萨斯的过度重视。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工业产出发展一日千里。封建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而今天,几乎在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农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例是最小的。今天的生活资料不仅来自于农业,还有许多来自工业加工。和平年代,新的科学技术使农业产出迅速增加,生活资料多样化使供养更多的人口成为可能。所以,现在地球上出现了庞大的人口。
  
   六,人口原理将长期作用于人类
   人口原理基于两点公理,如果这两点公理不发生实质性改变,人口原理就会作用下去。从古至今,这两点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食物依然是人类生存必需,人类性欲也依然同过去一样强烈。这两点在我们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也就是说,人口将长期受制于生活资料,人口增长速度受到生活资料增长速度的抑制。在人口过多的社会,无论采取何种社会政策,社会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
  
   七,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意义
   《人口原理》出版的第二年,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放弃了颁布新的《济贫法》。马尔萨斯认为《济贫法》不仅无助于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还破坏了英国农民的自立精神,所以《济贫法》是无用的。致使社会完善的主要途径是增加生活资料,使它与人口完成合理的配置;或者减少人口,抑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去匹配资源。这个观点无可厚非,然而,它是否就完全否定了社会救济或社会福利致力于社会完善的意义?
   从我们能够观察的现象看,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这一点不仅说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符合历史潮流,还说明它们确实在发生作用。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都是无用的。当社会分配不均的状况比较严重的时候,通过社会救助或社会福利将富人的小部分财产转移到穷人会产生莫大的效益。新的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可以说明这一点,富人的小部分财产边际效用低,而这部分财产用于穷人将产生极高的边际效用,从而带来社会总效用增加。所以,在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生产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制度能够带来社会效用增加,对于社会完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由于翻译年代较为久远,虽然是白话文,但是语言习惯还是与今天有些出入,可能造成阅读上的一定障碍,但还不是一本难读的书。作为课外阅读还是可以一读的。内容有些杂,不像今天一读到一本书就能确定是哪个专业领域的,但这也正反映了学理内涵本质上是先于学制划分的。
  马寅初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所投降!


  这翻译,跟谷歌翻译有的一拼。 不像是现代汉语的句式。
  
  随便找一句:食品与制造品,(其原料极丰饶)有一个本质的差别,这是应当常常记得的。
  
  明显是按英文的顺序硬翻过来的。 照现在的话,像是找了几个研究生翻的


  
  对于中国人而言,马寅初和马尔萨斯这两个人犹如命运的双子星,无法分割,对于马寅初而言,马尔萨斯这个名字则彻底是出杯具,实际上,即使马寅初与马尔萨斯毫无关系,他的新人口论也注定不容于60年代的中国。由于鸦片战争以来整个民族遭受的悲惨遭遇,以及抗日 抗蒋 抗美 等一系列的成功,整个民族不可避免的滑向了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中,在集体的洪流面前,个人的努力不过沧海一粟,个人的命运更是犹如浮萍,即使如郭沫若那样惊才绝艳,明哲保身之流,也逃不过郭世英去世的命运,更遑论马寅初。马寅初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唯一安慰,就是介绍了一部经典学术名著,即使在某些论证上尚有瑕疵,但在学术的领域,提出问题的价值永远不低于解决问题的价值。
  
  
  
  人口论的核心思想很简单,两个公理其实可以归纳为一条,即土地所能产生的生产资料(马尔萨斯单指食物)永远是有限的,而人类情欲是自然不可消灭的,导致的后果就是无休止的人口爆炸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进而引起人口的大量消失,(因为人口呈几何数增加而食品只会以线性数率增加)马尔萨斯对此称为自然的平衡机制。
  
  
  
  马尔萨斯指责把失业归于社会制度,指出失业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人口过剩,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马尔萨斯看来只有两种抑制,前一种马尔萨斯成为积极抑制,即战争,瘟疫等,后一种是道德抑制,如避孕,晚婚。同时马尔萨斯强化了对“有限增长”条件下“生存挣扎”的观察。由于马尔萨斯理论,达尔文认识到了生存竞争不仅发生在物种之间,而且也在同一物种内部进行,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同,马尔萨斯更是明确的指出对于穷人的救济毫无用处,他明确的指出人口数量严重受限于生存手段,对穷人的救济并不能使穷人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因为对穷人救济的资金其实已经是一种通货膨胀。这不仅毫无用处,反而会使得穷人自以为自己的生活条件改善而生出更多的人口,其结果不言而喻。
  
  
  
  人口论自出生以来便争议不断,最令人捧腹的莫过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批评,恩格斯称马尔萨斯的理论“……是现存最冷酷无情、最野蛮的理论,一个摧毁了爱人如己和世界公民等所有美好词汇的、绝望的系统。两种为法西斯主义提供思想源头的先驱为自己的正统争吵不休,在我看来,无疑是出极为出色的黑色幽默。
  
  
  
  马尔萨斯在人口论并没有提供一个有效分析人口增长率的模型,但其结论本身毋庸置疑。1921苏联大饥荒与三年自然灾害对中国影响早已证明。尽管天主教百科全书写道,“……他对人类的知识和福祉没有任何贡献,……扩散人口过度增长的恐惧,……适当的解决方法是寻求更好的社会和产业方式,更好的医疗保障,促进道德和宗教教育。”然而,新教提倡节育和人口控制,却与马尔萨斯的手段相同。套一句钱锺书的话,这是思想对思想的乌龙。
  
  


  几个月前,当我读到一些五四时期知识青年们(胡适、蒋梦麟、高一涵等)早在一百年前发表的,关于个人与集体、国家与法律之间观点(例如“国家为个人而设,非个人为国家而生”)时,再联想到我们目前主流媒体鼓吹的一些言论,对比之下,我不禁感到汗颜不已:他们刚从旧社会封建专制的桎梏中挣脱,便有了如此民主而独立的意识。为什么百年后,我们还在与社会上下或明或暗的专制做无休止的斗争?
  
  时间再向前推至1798年,英国的马尔萨斯曾在他的《人口原理》小册子里提出过一些至今对于我们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尚不失为一剂良药的观点。那时,社会上充斥着一批激情洋溢的革新派,试图在全国推行他们的新主张、新改良。马尔萨斯于是把矛头对准了以葛德文与孔多塞为首的,“智慧、有才干的人”(本书中反复强调了这一点,稍后将加以论述),以清醒理智的逻辑推理对他们所持有的观点逐一进行反驳。
  
  在目前这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马尔萨斯关于人口的基本论述如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这些反驳以及论述过程却言犹在耳,不断提醒着我们不忘怀疑精神,警惕统治者、上层阶级、“贤明之士”们打着所谓仁慈的骗人的招牌,然后在普通人民间推行暴虐与专制。
  基于上述原因,这本《人口原理》经久不衰,至今已出版八次,多年以来深深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
  对比马尔萨斯所在的时代与我们经历过的时代,从历史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场革命发起前后,领域内总是存在对立的两派。现有秩序的辩护者认为革新者鼓吹美好的愿望,描绘完善的社会蓝图,只不过是为了便于推翻现有制度,便于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后者则斥责前者为可怜、狭隘的偏见的奴隶,由于受益于现存制度便为社会弊端辩护,为了一己私利自欺欺人。
  双方都争执不下,却都不愿承认自己的观点中有失偏颇:现有秩序的盟友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一切政治思辨,甚至不肯屈尊思考社会可完善理论的基础,更不愿费力达到公正而不抱偏见的态度。革新者们则只盯着更美好的社会,用最恶毒的语言谩骂一切现有制度,而不运用自己的才智探索铲除弊端的更好、更稳妥的办法。通常,前者运用旧秩序下占有的优势打压后者,但一旦后者取得“翻身”,事态就完全逆转过来了。可是在这种前提之下,无论双方的身份怎样转换,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曾发生过变化,视新旧完全对立。
  假如这发生在推翻极度黑暗的专制统治时代(如我国的五四运动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态度与过去彻底对立作为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策略,是无可厚非的(在这种情况,保守等于自取灭亡,激进才有生存的机会)。但局势开始趋于稳定之后,就不该继续摒弃一切继承下来的制度,而丝毫不思考其合理性。
  毕竟能够存留下来的制度,总是有一定的道理,或是与某种环境相契合,或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具有认同感。而任何制度的完善过程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没有绝对的完美。所以取精华去糟粕的做法更为合适。另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才能使综合后建立起的新制度逐渐趋于真理。
  
  在批判英国当时现行的济贫法案中,马尔萨斯认为:“社会上应该形成一种风气,把缺少自立能力而陷入贫困看作是一种羞耻,尽管这对个人来说似乎近乎残酷。然而,对于促进全人类的幸福来说,这种刺激是绝对必要的,任何企图削弱这种刺激的用心,不论其本意多么好,总是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
  这不禁让我联想起一句俗语“笑贫不笑娼”,贫困者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按常理来讲是要予以保护的。而马尔萨斯却说要把陷入贫困看作羞耻,乍一看令人不能苟同。
  但想起曾经看过一些关于贫困乡的报道,那些地方的镇政府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向上头要补助,却不把这些钱投资到可持续、长远发展的项目上。这种做法导致的惟一后果就是越给钱越穷。且不论被贪污掉的部分,从人的本能心理推测,一旦该贫困区域人民发现自己不工作即可获得补助,自然便懒惰了,甚至以善款玩乐,过一天算一天。这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所致,虽然仍然有自立自强者,却很难抵挡那样的大趋势。
  这样看来马氏的观点又似乎有合理之处,我想,应该把济贫一事一分为二地看待,完全缺乏劳动能力者,由政府福利部门无条件赡养。其他则给予一定补助,重点在培训技能、传授经验。用中国的俗话说,由“授人以鱼”渐变到“授人以渔”。这样既不致将贫困人群推至绝境,又鼓励他们自力更生,摆脱处于社会边缘、靠人接济为生的状态。
  (这后面一段是老生常谈了,不过马氏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济贫法案巨大而根本的缺陷是有助于增加人口,却并不增加养活人口的生活资料。所以要通过鼓励人们开垦荒地,耕种新土地,竭尽全力鼓励农耕而不是畜牧或制造业。读到这里我想起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即开始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反倒阻碍了封建社会末期民间资本力量的发展。看来农业与工商业的大力提倡真是各有利弊,要视时代背景方能加以判断啊。)
  在后面的章节,他又说到:“虽然我完全赞同葛德文先生关于认为艰苦的劳动是一种罪恶,但我仍觉得,艰苦的劳动同依附于他人相比,是一种较小的罪恶,不会使人类心灵堕落得那么厉害,而且我所读过的全部人类史都确切无误地表明,让一些人持久地握有权利是极其危险的。在当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有人需要劳动时,某人为我干一天活儿给予我的恩惠,和我给予他的恩惠是同样的。我拥有他需要的东西,他也拥有我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友好地互相交换。穷人可以由此而感到自己的自立,可以抬起头走路,雇主的心灵也不会被权力欲所玷污。”
  
  马尔萨斯在反驳孔多塞关于人类完善自身的无限可能性时,作出了一段极其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改良是有限度的,虽然暂时不能明确划界。例如繁殖优良的莱斯特绵羊品种时,虽然后代的头和腿在逐渐缩小缩短,虽然不能标明改良无法逾越的限度,却可以很容易指出改良无法达到一点。“我可以果断地认为,即使这种羊的繁殖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莱斯特绵羊的头和腿也绝不会像老鼠的头和腿那样小”。
  即我们只能从我们所知道的方面进行推理,不能仅仅因为看到了某些局部的改善,就推论这种进步是没有限度的。对于为什么要对孔多塞等革新派提出反驳,书中的注脚清楚地指出:
  “然而,如果一种谬论是由智慧、有才干的人提出来的,置之不理,绝不能使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他们正以其知识广博和宏大、其见识广、内容丰富自夸,如果置之不理,他们会把这看作是同时代的人不愿作精神上的努力、眼光短浅的一种表现;并且只会认为,世人尚未就接受他们的崇高真理做好准备。
  相反,坦率地研究这些问题,并为采用已由正确的哲学证明的任何理论作好充分的准备,也许会使他们认识到,他们作出不可能实现的、没有根据的假设,不但不能扩大,反而会缩小人类科学的范围,不但不能促进,反而会妨碍人类理性的进步;这种假设使我们几乎重新退回到知识的摇篮时代,或许是由于近年来各门科学都有重大而出乎预料的发现所引起的。并不断削弱哲学探讨方法(在它的帮助下,近来科学获得了十分迅速的进步)的基础。
  现在人们热衷于作任意而漫无目标的推测,这好像已成为一种精神狂热。对由于有这种成就而得意洋洋、忘乎所以的人们来说,似乎一切事物都是人类所能理解的;在这种幻想的支配下,他们将尚未取得任何进步的学问,同已取得显著的、明白无误并且得到公认的进步的学问混淆在一起。
  如果他们能够接受劝告,以少许严肃而纯净的思想使自己的神志清醒过来,他们就会知道,用轻率的幻想和未经证实的断言代替孜孜不倦的研究和确凿的证据,只能使真理和正确哲学的目的受到损害。”
  
  这一段话同时应用于我们现在身处的环境,实在是再恰当不过的描述了。各领域争先恐后地想要取得新进展,狂热地幻想毫无任何现实依据的事物,与“大跃进”时期的“放卫星”做法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另有一段关于葛德文对两性间情欲描述的论述,也展示出马尔萨斯不凡的眼光。葛德文推测,情欲将来会消失,但马氏认为,性爱的激情同理性或美德并不矛盾。他说:
  “每个时代已届晚年的人们都激烈反对自己感觉不到的情欲,但却没有多少理由,也极少成功。那些生来性情冷淡、不知性爱为何物的人,当然完全没有资格判断情欲对于生活中愉快感觉的总和可以作出多大的贡献。而年轻时纵欲过度,因此年老后身体虚弱、内心充满悔恨的那些人,也很可能指责这种愉快空虚无益,无法使人永久满足。
  其实,纯粹性爱的快乐,与最进步的理性和最高尚的美德并不矛盾……理性的快乐超越肉体快感之处,与其说是在于它较为真切和根本,不如说是在于它持续时间较长,牵涉面较广,并且不易使人满足。”
  同时,他补充道:
  “在对一切享受(无论是肉体的还是智力的)的追求中,理性即我们能够估算结果的能力,都是适当的矫正者和指导者。因此,较高的理性往往可以防止纵欲过度,但它绝不会灭绝这种快乐。”
  这样看来,一些虚伪的道德卫道士们在马氏面前大概会抬不起头来……孟子的时代梁惠王还能比较客观地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虽然听上去有些无耻),等到了宋明理学的学术带头人朱老夫子高声疾呼“存天理,灭人欲”的时候,国内社会已经虚伪得不成样子了……
  
  对于真理的传达,马尔萨斯有这样一席话:
  “在葛德文信念中,理智快乐优于感官快乐是一条基本真理。若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我倾向于赞同他的观点;但我怎样把这一真理传达给一个从未感受到理智快乐的人呢?这就如同要向瞎子说明颜色的样子,即使我有无比的耐心,不厌其烦地、反反复复地劝导他,我也绝不可能达到目的。
  在我们之间,缺少衡量事物的共同尺度。我不能做到一步一步地使他明白,因为这是一个从性质上说根本无法加以证明的真理,我所说的只是,一切时代的大仁大智者都无一例外地将理智快乐置于非常崇高的地位;我自己的经验也完全证明他们的决定是正确的;我发觉声色口腹之乐是毫无意义、转瞬即逝的,经常让人感到乏味和恶心;而理智上的快乐却似乎有一股清新之气,总是我感到年轻……如果他相信我,那只是出于对我的尊敬和对我提及的人物的尊崇,这是信赖而不是信服。我所说的不能使他真正信服。这并非推理所致,而是牵涉到经历。
  他也许会回答说,你所说的对你自己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来说也许是真理,但就我自己来说,我在这件事上却有与你们大不相同的感受。我晚上拿起书来读,常常是读着读着就睡着了,但若是参加舞会,或陪漂亮女人玩,我却精神抖擞,感到真正享受了人生。”
  
  看到这段话时我犹如再逢知音:他说出了我一直深有同感却难以表达出来的感受。有时我们寻求到了理性的乐趣,试图传达给友人,却不被理解,这件事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马氏于是说:“在这种情形下,推理和论证是毫无用处的。也许在未来某个时候,他会真正对感官的愉悦感到厌腻,或某一偶然事件会唤醒他的潜在的智慧,这种经历在一个月内所起的作用,是40年最为耐心细致的劝导也甭想做到的。”
  细细咀嚼这几句话,能感觉到万千苦涩的情怀。我不知其他读者是否也觉察得到,或许这种感觉只有感同身受之后才能心领神会,微微颔首或是击掌长叹,不言自明。
  
  不过这也给予教育学另一个启发:尽管我们有时叹息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但是如果持之以恒地作一些适当的引导——注意,并非灌输——当有一天,教育的对象开始意识到一些事情(比如理性、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蓦然回首时,感激之情会多于懊悔。马尔萨斯那段话的表达或许过份强调了“唤醒”的一瞬,然而那种智慧要想得到应用,却少不了先前漫长的、近乎无意识的积累。
  是为补充。
  
  最后,再让我们回到马尔萨斯对于社会目标的看法。对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积极建设XX,迈步进入XX社会”所带来的,以浮躁冒进为首的一系列副作用,实在不失为一味强大的解药。
  
  “常有人说,虽然不能期望任何事情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但在眼前树立起一尽善尽美的模式,总是有益无害的。这种观点表面看来似乎有些道理,但实际上却远非如此……如果我们所追求的完美模式不同于并优于自然存在的模式,我们肯定会朝这种完美模式有所迈进,不过,由于我们的双眼紧盯着这个无比完美的模式,我们在其他方面的进步很可能会因此受到阻碍。”
  
  在两百年前的《人口原理》面前,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现代人的渺小。如果没有这些巨人的肩膀,简直要沦落到鼠目寸光、井底之蛙的地步。不过无论如何,所幸我们如今可以读到这样的真知灼见,一想到不少人同样能够在阅读此类著作中体会到理性思维带来的巨大乐趣,便觉得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很多努力还是有意义的。
  不管怎么说吧,谨以此文向马尔萨斯先生,以及他的前辈,休谟、亚当·斯密等人,致敬。
  
  
  
  李修竹
  09.10.4


  小震撼了一把
  
  因为自己专业的关系,
  要接触完全陌生的产业研究
  这是我作为背景研究的第一本书,
  
  书中的观点很有启发性,
  很多看过之后都觉得对现在的社会同样适用.
  
  但是翻译过来的书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就是译版序中会把书中最主要,最精华的予以呈现,
  
  如果想偷懒的话,
  就只看序吧
  
  如果想安安静静的沉寂下来,
  也挺好,也挺有心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写个书评。
  
  用了两个周的时间,把《人口论》看完了。说实话,这也算是第一本我看过的经济学原著了,以前看的多是课本,虽然这本书是C部而并非F部。
  
  全书共十九章,如果你想大体了解一下人口论和马尔萨斯,看看前七章就可以了。包括他最精华的两个级数理论,都是在这之前提出的。从第八章开始,马尔萨斯对当时流行的一些理论进行了批驳,主要是孔多赛和葛德文,可怜的葛德文(Godwin)先生,感觉被马尔萨斯批的一无是处,从第十章到第十五章一直是在批判葛德文,以至于我都有看看葛德文先生原作的冲动,跑去查一下,他的政治正义论居然有三卷……等有时间再看吧。
  
  第十六、十七章写的是一些经济学的情况,包括对亚当·斯密理论的一些看法,然后到了十八十九两章,又是一些关于神学的东西,看的很眼晕。不过最诡异的问题是,郭大力先生的用词,太古了。原来看傅雷先生的译本,就很吃力,有些名词动词早已不用,但是郭大力的这个本子,更重要的是,都是一些专有名词……天启是什么意思啊,话说我只是知道这是一个年号……还知道这是红警里面的一种坦克,可以对着天发炮,价格很贵……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有时间看看原著,挺好的。原来上某著名教授朱先生的课,他讲到马尔萨斯是代表地主阶级的,但是看上去,他对平民也不是那么的反动,比如提到国家财富的增加,并不代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还是对人民很有益处的观点啊,斯密先生就没有这个觉悟,可人家是代表资产阶级的……
  
  另外,某朱教授讲到的让工人生活在水塘旁边容易得传染病,没看到Malthus写上啊……是不是在别的著作里面?
  
  过几天再看几本人口学的书玩玩,感觉马尔萨斯最重要的一个失误,还是低估了科技的作用,丫的我们广西柳州水稻亩产13万斤,马先生您失策了!
  


  马尔萨斯《人口论》中的两个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这边是很久以前的书吧,估计那时避孕工具很少,作者没想到对情欲有着不变需求的人们可以在满足情欲的时候不用搞出副产品——孩子。这是老龄化问题来临了。
  
  可以当作历史书来看,看看当时的中国在一个西方人眼中的形象。


   中学以来的政治课一直将马尔萨斯当作庸俗经济学家,并且严厉批判了他的理论为成战争狂人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此书一直没有进入我的视野,或者总是一眼带过。最近四川的地震,让人悲痛的同时,也会思考人类的脆弱。记得马尔萨斯说过 战争和灾害是调节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矛盾的两大手段,忽然想起来应该买来读读。
   这本书是一本严肃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作者文笔优美,富有激情,现在的经济学著作很难见到写作者的激情。
   他的基本理论很简单,很多人都清楚。但是他的推论很有意思。注意作者的第16章,讲述中国的部分。作者预测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民进城之后自身的地位精神状况的变化,以及穷人在城市化过程中不能分享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虽然经济收入增加,但是福利和社会地位越来越差。同时城市化会引发粮食食品的涨价。同时对西欧猪肉和牛肉等产品的涨价的论述也挺有意思,完全可以套用来来解释今天的中国发生的事情。如果我早点读他,我会对现在的社会了解更深。可惜,那个年代没有人来告诉我真正的马尔萨斯理论。
   没想到,200年前写的东西,现在在中国很多得到了验证。这才是经典!


  透明的天空*生活馆
  
  出售各种二手图书,全部为正版图书,有意者请与本人取得联系。
  
  本店的网站链接:http://shop33114101.taobao.com/
  
  联系方式:
   联系人:戴小姐
   电话:010-81422635
   邮箱:crystalskypark@yahoo.com.cn
   MSN:followingme803@hotmail.com


看上去,东方的情形更契合马尔萨斯的模型,人口压力显而易见,但问题是,同样经历了长期农耕社会的西方,为什么是另一番景象?
  
  一种解释是东方的中央集权和官僚体系造就了一个扁平化的社会,消除了中间贵族阶层,因而单位土地供养了更多人口,而其中绝大多数是下层人口,生活在马尔萨斯极限边缘。这一假说似乎能解释中国的情况,马尔萨斯本人似乎也如此认为,但它马上面临一个困难——印度。印度历史上很少有有效的中央政权,社会远非扁平化,相反,那里有比任何其他地方更复杂更牢固的层次结构,但那里的人口和经济状况表现出同样典型的东方特征。
====================================
1 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其人口——食物生产模式好像和天朝差不多。
2 关于印度,有学者提出:印度很早就产生了一种需要高人力资源投入的经济模式。
《印度均衡》


怎么说呢,食物绝对不是指数增长的,这个是肯定的。
而人也不一定是指数增长,河北某县从八七后开放生育,也未引起人口爆炸。而。。未必有参考意见。
生孩子多少,是环境决定的,这是个成本、收益问题。农村,养孩子成本很低,而收益颇高。城市恰恰相反。
于是。。。这个有人做过专门研究。


這是理論增長和實際增長的差異。
指數增長是理論增長,就是僅僅計算繁殖潛力而不考慮環境制約因素。從這點看,食物和人其實沒差。
要考慮環境制約因素的話,食物受制約,人也一樣受制約。
農業產出在農業技術進步到一定程度後,再增長就會很困難,但是,技術進步對農業勞動力意味著什麼呢?很明顯,技術進步對農業勞動力來說意味著他們需要接受更多的訓練。
這就是說,農業技術的發展一方面帶來養大更多兒女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兒女成長為合格的下一代勞動力的成本。所以不僅僅在城市裡有養孩子成本高收入低的問題,在技術進步的過程中,受影響的任一區域都會逐漸出現生育率降低的現象。
而在生活困苦的地區,人們遵循的是另一套規則。過度缺乏食物和缺乏安全感似乎會啟動一種生育機制,讓人們盡可能多繁殖後代以增加基因傳遞的機會。


ff,你有些想当然了。。。
这东西得要数据支持。。。才能出漂亮的结论的。
乾隆之后,人口爆炸。。出了不少事情。。
当然,作为儒教徒,我是反对强行堕胎,甚至一般意义的流产的。


當然,我所說的只是推斷而不是實際調查。我也沒這個條件去做調查。但是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養大一個孩子,使之成為成功就業的新勞動力成本很高,而家庭又沒有改變多生的策略,結果會如何呢?
很明顯,結果就會是多生的孩子不能(至少不是全部能)成為成功就業的新一代勞動力,他們就會在自立、成家方面遇到困難。最多一代以後,他們就會成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
乾隆之後人口爆炸的情況其實符合我的推論。那個年代文字獄也不少,人們雖然不缺乏食物卻相當缺乏安全感,農業技術的進步又沒有把受教育需要推高到能啟動生育率降低機制的程度。


對人口問題的思考,我覺得要回答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窮人越窮越要生,二是為什麼西方國家富了沒人搞計生反而不肯生。
國內把人口過多歸咎於窮人覺悟低,我覺得這才是真的想當然。人窮,受教育機會少,覺悟當然低,但是你不讓他生他就能富了嗎?計劃生育搞了這麼多年,成效不能說不顯著,打掉的胎兒應該是數以億計了吧,為啥貧困縣還是貧困縣,脫貧的群眾這麼少呢?反倒是大城市裡,丁克家庭慢慢多起來了。
我接觸過基層計生事務,知道生二胎及以上的,正好是中國社會的兩極,一邊是最窮的邊遠農村來深打工者,一邊是住豪宅的大富之家,中間階層超生者極少。尤其受教育程度高又不屬大富的,多丁克而少超生,倒是知道有幾家收養孤兒的。
中國計生工作在基層一向搞得很殘酷,據我所知確有把足月胎兒捅死在產道口的作法。在這樣嚴厲的手段之下,窮人還堅持要超生,這又是為了什麼呢?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生育的衝動如此強烈?如果說是性,那麼避孕知識老實說真的已經相當普及了。如果說是愚昧,那麼宣傳、教育搞了這麼多年,少生優生家庭的示范,也該讓他們醒悟了。
在我看來,只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才會如此強烈,才會讓這麼多的人不顧一切。超生家庭在他們所處的環境下,可能是非理性的,直覺的,但絕非錯誤的感受到,多生才能得到幸福!在非洲,這可能是因為在過高的死亡率下,生少了的人將無兒無女。在中國,這可能就是因為憂心忡忡的父母們總想為基因多作一個備份。
事實上中國父母的擔心並沒有錯。結##石和川##震都證明了這一點。
好了,再說就水產了,打住。


嗯。分析的很好。


清朝人口增加得益于 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 玉米 土豆 红薯等
多子多福 传宗接代 重男轻女 的农业思维 重来没有醒悟过


嗯,对的,现在大家闹哄哄的谴责底层人民的巨大生育量,其实忽略的是2个背景,一个历史背景是我们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文明,从来都是被游牧民族象稻草一样定期收割,再加上频繁的内部战乱,对后代延续的紧张感已经深深的刻在基因里了。一个就是今天,对于生在底层的人来说,靠自己改变人生的机会已经很小的时候,多生绝对比少生带来的利益可能要大。凤凰男的现象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嘛,很多农村出来的大学生都是靠着几个弟妹兄姐辍学打工才有高等教育的机会。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当已经有其他资源的时候,提升生活水平的方法多的是,操作方式可以灵活选择。但是一穷二白一无所有的时候,那就拿人命来博出路。
这就是一场底层对上层发起的生存战争。
如果站在中层上层的角度看,不如就当肉弹,那种既鄙视又同情的纠结心态,反倒不知什么时候把自己拖下水


我的思想深度在你面前真的是相形见秽。MG,我连评论都看不下去。


其实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挺打脑袋的,毕竟业不在此,但这篇评论真的写得很无趣很枯燥啊,我现在再看一遍都无语了,年轻时写的东西真不能再回头看…你看原著一定比看这个来得实在。
好久没你消息了,突然看到你的名字有些小激动呀,哈哈~


其实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马尔萨斯的年代,人流、避孕套还不像现在这样普遍。而这些避孕措施又跟日后的妇女解放运动有直接的联系,马尔萨斯恐怕做梦也没想到,节育工作可以像现在这样简单方便。


回楼上:是的。也就是说,马尔萨斯论述人口的两个要素:生活资料与情欲,后者的影响力在今天已经被大幅度削弱了。


非洲那些小国战乱不断的原因。生活资料的争夺。


马尔萨斯的书没有读,你文章中归纳的他的观点都是完全正确的。
恩格斯曾经这么评价他的人口论?太杯具了!


人口论自出生以来便争议不断,最令人捧腹的莫过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批评,恩格斯称马尔萨斯的理论“……是现存最冷酷无情、最野蛮的理论,一个摧毁了爱人如己和世界公民等所有美好词汇的、绝望的系统。两种为法西斯主义提供思想源头的先驱为自己的正统争吵不休,在我看来,无疑是出极为出色的黑色幽默。


天主教会提倡节育和人口控制
-------------------------------------------
楼主你有搞错,天主教反对节育,反对避孕。提倡节育的是新教
马恩的反对全是 情绪词汇 没有任何意义


“国家为个人而设,非个人为国家而生”
非常同意


非常精彩的一篇评论,对原书的引用之间充满着作者的真知灼见。
两百多年过去了,时间流逝,社会发展,但现在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头开始的,一个全新的人,理性的智慧思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毕竟在遍地是欲望和满足的环境里面,如何能够放弃物质上的追求,静下心来,纯粹的思考本质上的道理并不容易。
建国到现在的社会,所谓的发展我一直持保留意见,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独特思想只是海市蜃楼。


感谢楼上的赞许。
不过突然想起我借的那个版本,属于旷世名典系列的其中一个合集,把《人口原理》、《通往奴役之路》、《对劳动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法》三部作品放在一本书里,我于是一直在怀疑编辑是不是别有用心……暗示着“讲..道理你不听,就会走向..最后只好用..来补救”,真是唏嘘啊。。


老毛的数学不及格。


老猫眼里只有数量,没有数量的载体——人。


《人口原理》这部著作当然是本学术名著,其意义和学术价值无人否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观点全都正确无误,马尔萨斯自己也说过,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反对社会改革,而有了政治立场的学术讨论从来都不可能是完全公正客观的,最明显的便是这本著作的一个基本思想:如没有限制,人口是呈指数速率(即:2,4,8,16,32,64,128等)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线性速率(即:1,2,3,4,5,6,7等)增长。注意:马尔萨斯使用的相对应术语是几何和算术。人口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命题,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人伦等各个层面,马尔萨斯用一个如此简单的小学算术来为他的理论进行论证,未免显得有点可笑。
当然,我无意指责马尔萨斯及他这本著作,不管怎样这本书对于我们中国目前的社会多多少少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不能因此而认定其绝对真理性。


您说得很好。我们现在重提他,也是倾向于其中的启蒙意义,敢于挑战主流、传统观点的这样一种精神。而即便是现代最尖端最前沿的科学,也不敢说自己是绝对真理。推崇的更多是马尔萨斯的求实与怀疑精神罢了。


刚才因为查《自由与繁荣的国度》,看到楼主一篇好文。从那篇链接至这里,又惊呼了一把。能看出来,这些文章都是认真写出,历时不短。字里行间洋溢着“理智上的清新”。读来酣畅淋漓。感谢分享。
英国美国日本都出现过穷人反抗的历史,甚至反抗至今。但终究如陀螺一样,斗争时就转转,不打了就歇歇。我开始觉得,这种历史性的变革,并非一群人与另一群人的斗争。而是所有人与“历史规律”的斗争。这历史规律,大概就是正态分布曲线吧,有其自身起伏时刻。
我们,绝大多数,是既看不清复杂社会生活,也难以牺牲眼前利益的百姓,都是落水者。我们能做到的也就仅仅是尽力随着潮起潮落,让自己在大海中略有尊严。


人均资源太少负担不起卑微的尊严


睡觉了……不早了……


天启就是神示啊,呵呵~


哦,我还百度了一下,没有结果……


貌似楼主很喜欢甘地。


阿哈哈...天启坦克。
天启: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5%90%AF


对,这是其两个假设前提。


那个时候貌似不允许避孕~~~


可不可以转载?我先斩后奏吧...


应该读一下滴
人口
说起来我头就大的问题
那一千个人的考研辅导班啊


更想看了


看了又看的书 不错的


书确实不错,但还是感觉语句读起来绕口了点,为什么不考虑重新翻译一遍。


马尔萨斯最没有想到的一点,就是,现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力。谷物的价格是可以被政府控制的,呵呵。


马,似乎是早已述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所制造的最大泡沫——人口泡沫,而无数经济领域的泡沫都不过是人口泡沫上的小泡珠罢了


6848,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你再看看剑桥医学史,作者论述得更清楚。科技的发展能让人类突破土地农作物产量的束缚,人口会随着基因农药和杂交水稻快速增长。但是病菌和癌症顽固的跟随人类,强烈抵抗排斥人类数量的扩张。以前武松打虎成了英雄,现在打虎会成为罪犯。人口泡沫会伴随更厉害的传染病毒来刺破泡沫,来平衡地球的承载力。谢谢你的关注。


我次奥 牛叉- -!
怪不得zf死命把持粮食价格


更厉害的传染病毒 就不要想了 难道还有艾滋厉害
艾滋一样挡不住 繁殖的热情
我觉得更可能是 资源耗尽 大混乱 来平衡地球的承载力


人能控制自然,但控制不住自己。这些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嘲弄跟报复。人类的敌人就是人类自己。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