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
2009-12-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潘国旗
300
《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以江浙沪为例》运用历史学、财政学、统计学等理论和方法,以近代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的地方公债为切入点,对近代中国的地方公债进行系统的梳理,力求探寻地方公债发行、偿还、交易和管理等运行的规律性,以对中国今天地方公债政策的制定起到宝贵的借鉴作用。
潘国旗,男,1961年出生,浙江临安人。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成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财政史与公债史研究。已出版的专著和合著有《国民政府1927-1949年的国内公债研究》、《近代中国国内公债研究(1840-1926)》、《民国浙江财政研究》、《国民政府外债与官僚资本》(合著)、《新中国外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著)等。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国国内公债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浙财团研究》,主持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国内债研究》、《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民国时期浙江财政研究》、《新中国国债研究》等。在《近代史研究》、《财政研究》、《抗日战争研究》、《浙江大学学报》、《经济研究参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导论 一、概念的界定 二、地方公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一章 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的起源 一、直隶公债 二、湖北公债 三、安徽公债 四、湖南公债 五、邮传部赎路公债第二章 近代江苏省的地方公债 一、近代江苏省的财政概况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江苏省地方公债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江苏省地方公债 四、近代江苏省公债的特点第三章 近代浙江省的地方公债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浙江省地方公债 二、国民政府初期的浙江省地方公债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浙江地方财政及省公债的结束 四、近代浙江省公债的特点第四章 近代上海市的地方公债 一、近代上海的财政概况 二、近代上海地方公债的发行 三、近代上海地方公债的特点 第五章 民国时期其他各省(市)地方公债概览 一、民国时期除江、浙外的其他各省公债概况 二、民国时期除上海外的其他各特别市公债概况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房产不行了,真不知道,地方上不发点公债行不行
刚收到书,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