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哲学30年

李景源 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景源 编  

页数:

418  

Tag标签:

无  

前言

发展初期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就,但后来由于没有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体制和机制逐步僵化,导致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至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面临严重的困难。而在此同时,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抓住新技术革命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自己的体制和政策,缓解社会矛盾,表现出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势头。另一方面,从国内背景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遭遇了极大的挫折。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后,极大地发展了经济社会等项事业,但也走了弯路,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失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度停滞,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性挑战和压力。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下,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和发展社会主义双重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深刻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进程中面临如此巨大的挑战和困难,而资本主义为什么在发展进程中又起死回生,表现出新的发展势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怎样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发展起来,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引出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引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走改革开放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抉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者们来说,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这就必须首先回答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又要依次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而上述三个问题最终归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这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期执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归结起来,就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依次提出,而又依次得到回答,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又不断地得到新的解决。历史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已经创造性地并将进一步深入地回答这一系列重大历史性课题。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做一阶段性的描述和总结。所涉的对象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东方哲学、逻辑学、美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和文化哲学11个部分。全书以当代学术发展史的视野,梳理哲学各级学科30年以来的基本发展脉络,主要包括学科的基础研究、学术热点、重大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创新、总结与点评等。本书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李景源,1945年7月生,天津宝坻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2年定为助理研究员,1988年评为副研究员,1993年7月晋升研究员职称,从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哲学年鉴》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书籍目录

前言 树立“中国特色”范式,推动哲学理论创新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节 基础研究 第二节 学术热点 第三节 反思与评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一节 基础研究 第二节 学术热点 第三节 理论研究的突破创新与展望第三章 中国哲学史 第一节 基本状况及其特点 第二节 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热点和理论创新 第三节 简要的结语第四章 西方哲学史 第一节 基本状况及其特点 第二节 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热点和理论创新 第三节 简要的结语第五章 现代外国哲学 第一节 基础研究 第二节 学术热点 第三节 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第四节 总结与点评第六章 东方哲学 第一节 基础研究 第二节 学术热点 第三节 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第四节 总结与点评第七章 美学 第一节 基础研究 第二节 学术热点 第三节 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第四节 总结与点评第八章 逻辑学 第一节 基础研究 第二节 学术热点 第三节 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第四节 总结与点评第九章 伦理学 第一节 基础研究 第二节 学术热点 第三节 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第四节 总结与点评第十章 科技哲学 第一节 基础研究 第二节 学术热点 第三节 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第四节 总结与点评第十一章 文化哲学 第一节 基础研究 第二节 学术难点 第三节 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第四节 总结与点评

章节摘录

第八章逻辑学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逻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的30年。若从新中国成立算起,我国逻辑学研究与教学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的逻辑学界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大学文科逻辑学教材的编写和翻译,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传统形式逻辑、辩证逻辑以及中国逻辑史,从事现代逻辑研究的队伍很小,研究成果不多。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在毛泽东主席的推动下,逻辑学界曾就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场“大讨论”延续十多年,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形式逻辑的性质。这场讨论基本局限在逻辑哲学领域,由于大多数参与者缺乏现代逻辑的背景知识,使讨论的水平受到很大限制。但值得肯定的是,经过激烈的争论,广大逻辑学工作者初步明确了形式逻辑是在纯粹状态下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的一门科学,这正是由弗雷格奠定始基的现代逻辑的精髓,也正因如此,逻辑学才能广泛应用在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为现代逻辑在我国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但从总体上说,我国逻辑学研究被国际逻辑发展的潮流抛在了后头。第二阶段是十年“文革”时期,逻辑教学与研究工作进入停滞状态,逻辑学的队伍几乎被解散。第三阶段即“文革”结束以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逻辑学研究步人大发展时期。逻辑学研究的队伍被重新组织起来,并有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逐步加入进来。1978年、197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发起并召开了第一、二次全国逻辑讨论会,成立了中国逻辑学会。在这两次大会上,针对我国逻辑教学和研究水平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的实际状况,有些学者提出了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的主张。此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逻辑学会关于“实现逻辑教学和研究的现代化,与国际逻辑教学和研究的水平接轨”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国广大逻辑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为我国逻辑事业发展的主要组织者,中国逻辑学会及其下属的十余个专业委员会坚持“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两个方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有力推动了多层次逻辑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正如现任中国逻辑学会会长张家龙所指出的那样,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逻辑教学和研究的现代化、与国际逻辑教学和研究水平接轨的发展目标已经初步实现,正在向全面实现迈进。其主要标志是:中国逻辑学界已经有一批达到国际逻辑研究水平的成果;有一批具有丰硕成果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有一批具有现代逻辑素养的逻辑学博士和硕士;有一批出国深造留学归国的逻辑学者;有一批能进行国际逻辑学术交流的学者。这为我国逻辑事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节基础研究20世纪是西方逻辑发展史上的第三大高峰期,逻辑学发展成为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以及地球科学、空问科学、生命科学等相并列的基础学科?这是20世纪科学系统演化的重大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对此予以确认。后来在该组织发布的“科技领域国际标准命名法”中,更把逻辑学列为一级学科之首。但这种学科进化并未体现在我国的学科建制上。在我国通行的学科划分上,“逻辑学”被列为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而“数理逻辑”被列为数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三级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逻辑事业的发展。但是通过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对国际逻辑发展状况的了解与研究,我国逻辑学界在如下问题上逐步达成了共识:20世纪逻辑学的重大发展首推演绎逻辑的长足进步,传统演绎逻辑与现代演绎逻辑是同一门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不是以往许多学者理解的不同学科;由弗雷格奠定基础并由罗素、希尔伯特和哥德尔等人所完善的一阶逻辑,是整个当代逻辑大厦的基石;形式系统方法是现代逻辑研究的基本方法,四论(集合论、证明论、模型论、递归论)为现代逻辑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工具;尽管四论的尖端研究属于狭义数理逻辑的范畴,属于数学家的研究领域,但其基本思想与方法是任何从事当代逻辑研究的学者所应当掌握的。我国哲学学科的逻辑学博士点与硕士点已普遍把“打好数理逻辑基础”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往曾出现的哲学专业逻辑学教授反对自己的学生学习数理逻辑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陈迹。我国数学界与计算机学界活跃着一支数理逻辑基础研究队伍,他们在老一代数理逻辑学家莫绍揆、胡世华、王世强、吴允增等人的带领下,在逻辑演算与四论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有些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另有一批数学出身的学者加入到哲学界逻辑学研究队伍中来,也在逻辑基础研究上做出了许多独特贡献,例如沈有鼎的“初基演算”、“所有有根类的类的悖论”,胡世华的“递归算法——递归算法论I”、“核函数——递归算法论II”(与陆钟万合作),莫绍揆的“有穷模态系统的基本系统”、“模态系统与蕴涵系统”,王世强的“命题演算的一系公理”、“一种逻辑电路演算的构作”等。张清宇创制了不用联结词和量词的一阶逻辑系统,对括号作了独到处理,使得括号能兼具联结词的作用也有替代量词的作用,这是继卢卡西维茨以后又一新的逻辑符号和记法系统。在逻辑语义学方面,有学者首创一种“嫁接”方法,建立了一种新型模态逻辑语义框架即“嫁接框架”。嫁接框架由通常的克里普克关系语义框架作接本和相干逻辑的语义框架作接穗组合而成。在嫁接框架的基础上构造了嫁接模型。进而又给出典范的嫁接框架和模型及其一些性质的证明,从而得到刘易斯的sl系统的完全性。对S1完全性的证明,解决了现代模态逻辑自创立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国际公认的逻辑难题。嫁接框架的建立也是一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有学者在总结逻辑系统的各种语义学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绝大多数命题逻辑的邻域语义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各种逻辑中许多类型的问题、结果和方法,在邻域语义学中作统一处理,得出更多的一般性结果。又将这些结果应用到具体逻辑系统(直觉主义逻辑、相干逻辑、模态谓词逻辑等)中,建立它们的框架和讨论它们的完全性问题等。有学者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hang氏模型c研究”,并且和德国H.Klein Btining教授合作研究极小不可满足公式,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对可数无穷长语言的可构成模型c进行了较为系统深人的研究。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30年(1978-2008)》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30年丛书中之一,该套丛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征:第一,丛书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创新、丰富、发展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二,全面展示了3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丰富内容;第三,作者编者均为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研究阵容强大,使丛书达到较高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准。 《中国哲学30年(1978-2008)》为该丛书之一,主要是阶段性地描述和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哲学学科的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哲学30年 PDF格式下载



适时地对过往研究做了一次总结与反思。


我以为还会等上几天,比我预想的还要快,,满意


在现在,中国的哲学能有发展吗?马叉叉是不容置疑的对真理?还研究个毛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