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的民族化与现代化
2010-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黄科安
355
《中国散文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围绕着“中国散文的民族化与现代化”议题,或以宏观视野的学理探讨,或以历史脉络的系统构建,或以作家文本的审美批评,为人们提供了散文批评的多重艺术视角和多元文化的诠释。 研究者一方面着重于中国散文如何延续古代文学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以及如何保留民族艺术形式等;另一方面则强调当代中国散文作家、学者应着眼本土放眼世界,与世界发展大趋势相激荡、相融合,不断创新并关注当代社会现实。因此,民族化与现代化都应成为散文研究者关注的重心,文学变革并不是使散文完全回到传统中去,而是要寻求到真正具有中国特质的现代性转型,以推动中国散文向现代化进程不断迈进。
20世纪中国散文理论之变迁 重建中国现代小品散文理论的言说空间 散文理论的春天什么时候到来?’——对散文核心范畴的一种阐释 “讲真话”:当代散文的一个学术命题——关于当代散文中“讲真话”的阐释 “丰富”何以成为我们的“痛苦”——新世纪散文创作与理论态势的一种谱系学分析 从文体自觉到生命沟通——论现代散文的艺术建构与审美接受 走向塔尖——京派纯散文理论研究 京派散文批评的文化美学意蕴 俞平伯散文理论的古典资源 朱自清和俞平伯:京派散文的两极 论鲁迅散文与司马迁《史记》 鲁迅杂文及其文体考辨 鲁迅的转变与“小品文的危机” 解放区杂文类型论 《青色魇》——沈从文40年代对佛经故事的重说 从文化塑形看沈复与林语堂的文化情怀 被“言说”的“角色期待”与“角色真实”——张爱玲散文文化意味的复杂性 大陆近20年文史游记的发生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学者散文的内涵与审美特性 20世纪90年代后“后鲁迅风”随笔杂文的“文化批评”主题 21世纪初随笔筒论 诗化散文、文化散文与任蒙散文 文化会通:奇妙的思维方式——浅论金克木晚年散文随笔 诗化散文与现代性——以余光中为例兼和杨朔比较 中国台湾岛20世纪的变迁容颜:黄春明散文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王鼎钧作品在大陆研究和传播过程的考察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