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死囚

丁一鹤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9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

丁一鹤  

页数:

260  

Tag标签:

无  

前言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倪寿明  丁一鹤的这套《解密案卷》系列丛书,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真实不但是新闻的生命,更是纪实文学的生命。为了强化这种真实,丁一鹤向我们展示了案件形成过程中的一些最原始的材料,这些鲜为人知的供词、笔录,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真实得令人震撼!  法制纪实作品的生命就是真实!丁一鹤谈起他的法制纪实作品时,常常说他文章的情节“无一处无出处”,所有情节都来自于他采访的素材和案件卷宗。真实难吗?当然很难。有些新闻记者说,那个案件我也采访过,可没有发现丁一鹤所写的那些细节!其实不是没有!是你的采访不深入。丁一鹤关注一个案件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不是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无论旁听庭审、采访当事人、查阅卷宗、采访法官等等“功课”,他做得都很认真。熟悉丁一鹤的法官都知道,他是最不好应付的记者,他一定要看到卷宗、采访到当事人或者被告人才可以。当然,丁一鹤本人是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有便利的条件,能够相对容易地得到法官的批准,查阅案件卷宗。这就保证了作品的真实性,也为《解密案卷》系列中引用一些判决书和与案情相关的其他材料提供了方便。正是这些材料。在他的梳理下比较充分地展示了案件发生和审理的全貌,让读者看了十分过瘾。  真实并不一定就能保证作品好看好读,还要加上作者独到而细致的观察和判断。一个线索,能从陈旧的表面现象背后看到新鲜独到的东西,这就是判断的功力!一个案件,你能从不同的线条中找到一个别致的主线。这就是选择的功力!把一件真事写得具有新闻性、传奇性、可读性,还要有提炼主题、选择角度和结构文章的能力!没有深入的采访和敏锐的触角,是难以做到的。这需要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热爱,投入心血。在个别案件中,由于关注点不同,涉案人员的有些人生经历,法官不一定完全清楚,丁一鹤却要梳理清楚主人公的成长轨迹和案件的来龙去脉,所以他在采访中常常挖出许多别人没有发现的故事和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为他的文章增光添彩。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  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  丁一鹤是我的朋友,嘱我为这套书写几句话,无法推辞,写上点滴感想,是为序吧。   沉重的话题  丁一鹤  两年前人民日报出版社曾经出版过我的第一本《死囚档案》,当时市场上一下子出现了五六种盗版图书,有的盗版图书甚至比正版还精致,全国几十家报刊和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予以连载和转载,甚至到现在那本《死囚档案》还在新浪网读书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我没想到的。估计是“死囚”这两个字太刺激眼球了,所以这本新书干脆就叫《死囚》。  这本书在时间上延续了上一本《死囚档案》,收录了2005年到2007年北京法院审理的死刑案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15个案例。这些案件都在北京甚至全国产生过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是,与上一本书不同的是,从这本书中你看到的肯定是你不知道的一些案件内情。因为这本书的内容不但全部来自我对这些死囚们的亲自采访和相关案卷,而且对部分卷宗内容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我敢保证这些案件的内情和卷宗内容是读者朋友首次看到的。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我不想说得太多,我只想就死囚说几句。  一是他们天生不是罪犯或者恶魔。这个问题我想拿崔英杰为例,崔英杰是一个退伍兵,一个乡下孩子,为了生存来到北京谋生,却在与城管队长李志强争夺他谋生的三轮车的时候,用一把切烤肠的小刀扎死了李志强。崔英杰和李志强都是好人,但这两个好人却在一个错误的地点相遇并做出一件轰动全国的错误事情。因此,李志强殉职,崔英杰也变成了死囚,将在监狱里用他青春最美好的时光,来补偿他轻率挥出的一刀所造成的后果。崔英杰是卑微的、弱小的、善良的,但是,谁又能阻止一个弱小善良的人在瞬间变成一个死囚呢?  我们不能怀疑崔英杰的善良,也无法阻止他变成死囚。坐下来慎重地想一想,如果被收缴谋生工具的那个时候,崔英杰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会怎样做?  二是他们成为死囚事出有因。关于这个问题,王衍芳的遭遇可能是最好的注解。王衍芳连夺两命,而且在光天化日之下杀死了他的两位领导。按照法律来讲,王衍芳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彰显法律的严肃。但是,王衍芳内心的痛苦我们谁能够去设身处地体会一下呢?当一个男人失去了工作、家庭,甚至做人的尊严的时候,他能够做到的也许就是与他的“假想敌”一起“同归于尽”。当然,还有很多死囚都是在无奈、无助的情况下作出错误选择的,但那个时候,我们所认为的错误选择,却恰恰是死囚们认为最好的选择。  我们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选择,但谁能够保证在人生的关键处,我们总能作出正确的决择呢?  三是他们或多或少地刺激过我。这本书中的案件的死囚们,有很多与我面对面交谈过,也有的是我在刑场上听到他们留在人世间最后的话语、看到他们最后的活动的身影,也有的因为罪行较轻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也就意味着他们有了活下来的希望。死去的我们就不说了,我们说活着的。人活着很好,可是,对那些被判处死缓的人,仅仅想象一下我们就会不寒而栗,人生最精彩的四分之一甚至更长的时间要在监狱里度过。  四是他们是我们所有人的镜子。这个问题很简单,我把死囚们的犯罪过程写下来,目的之一就是给读者包括我本人一个警示。对于别人的警示能够达到什么效果我不敢说,但对于我本人而言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我曾经是一个胆子很大的人,但在我采访死囚的8年多的时间里,我越来越胆小,小到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程度。比如昨天我去北京站买票的时候,一个票贩子插队买票时我提醒了一句让他按秩序排队,没想到他竟然扭头恶狠狠地骂了我。面对那个瘦弱猥琐的票贩子,我什么话也没说,任凭他骂咧咧地走开。很多朋友不知道,我有着12年的陆军生涯,当过野战部队的连长,军体拳什么的也会比划两下,我知道只要我一出拳,那个瘦得像小鸡一样的小子肯定会乖乖趴下。可是,我没有,我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那个猥琐的票贩子骂了却没有任何动作。  如果我出拳呢?如果那些票贩子的同伙们群起而攻之呢?如果他们的手中或者我的手中有一把刀呢?  我们不惧怕邪恶,但是,对付邪恶应该有更好的办法。

内容概要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作者简介

丁一鹤,曾用名丁潍河、丁培军1970年生于山东诸城市,1987年入伍历任保密员.新闻干事、编辑记者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大学法学院现为北京市高级法院《法庭内外》杂志社编辑.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发表作品800余万字获首届老舍散文奖等60余项文学.书法、新闻奖著有《北京大案》《北京重案》《北京要案》《死囚档案》《中国大禁毒》“解密北京大案》《解密中国大案》系列3部,《丁一鹤解密案卷》系列10部,共25部。

书籍目录

总序一 真实的震撼总序二 人性的审判第一卷 激情殇第一章 血色黄昏,小贩挥刀杀城管第二章 图穷匕现,复仇血溅研究院第三章 法网恢恢,逃进监狱也枉然第四章 同根相煎,北大学子横刀向第五章 纵子成虎,愚昧父亲成帮凶第二卷 镜花缘第一章 掐断孽缘,缱绻诀绝杀女友第二章 激情外遇,百刀斩断情妇路第三章 孽债血偿,情人脚步留不住第四章 血腥婚姻,上门女婿杀岳母第五章 疯狂索爱,甜瓜也不能强扭第三卷 贪欲劫第一章 高速腐败,亲信搞垮毕玉玺第二章 宁死不招,铁齿铜牙杨彦明第三章 震动京城,商业贿赂第一贪第四章 跨国豪赌,三光主任张宝经第五章 金融皇后,下岗女工骗千万后记沉重的话题

章节摘录

  简要案情  2006年8月11日下午4时50分,随着无照商贩崔英杰那把带着烤肠热度的尖刀刺入北京市海淀区城管副队长李志强的脖颈,一起城管与商贩之间查抄与反查抄的对抗,酿成了北京市城管部门成立8年来第一起因公殉职案,李志强也因此成为北京市城管部门成立8年来因公牺牲的第一人。  2007年4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崔英杰死刑缓期2年执行。这个判决结果受到了各界的关注,绝大多数人表示尊重法院的宣判结果,包括北京大学法学院著名法学教授贺卫方在内的一些法学专家都认为,死缓是能够取得的最好判决结果。  城管副队长李志强最终因抢救无效永远离我们而去,用生命换来了铁面无私好城管的美名。尽管他成为北京城管行列里第一个死在工作岗位上的烈士,但他突然抛下的孤儿寡母和年迈父母,却要痛断肝肠。而身陷囹圄的崔英杰远在乡下的父母,又何尝不是整日以泪洗面。  我只是在法庭上认识当过兵、干过保安和卖过烤肠的无照小贩崔英杰,他的年轻英俊让人心痛。我也只是在照片上看到已经成为烈士的城管副队长李志强,他淡然宽厚的目光让人心碎。本来,他们的生死和我毫无关系。可是,在亿万人民关注“小贩杀城管”案件时,作为法院系统的政法记者,我觉得有必要更多地了解详情,更准确地告知大众案件真相。况且,我对崔英杰和李志强总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因为我和他们都生活在北京,这个北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北京,就像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祖国一样。  而且,我的一段人生经历和崔英杰类似,都是从一个农村孩子喊着响应祖国号召的口号、怀揣着改变人生、追求富贵的私心献身国防,都曾在济南军区部队服役,也都曾经是优秀士兵受到过上级嘉奖,后来都为了更好地像人一样地活着,来到不是我们家乡的北京。而被崔英杰杀死的城管副队长李志强来自河北唐山,他和来自河北保定的崔英杰是河北老乡,他们来到北京的目的也都是为了活得更好一些,更有尊严一些。  李志强这位戴着眼镜、身材魁梧的城管副队长面目和善、文质彬彬,现在却只能被定格在遗像上了。李志强之死被媒体广泛传播后,舆论在对其殉职表示哀悼的同时,也经由此案郑重反思历时10年,争议重重的城管制度。但是,我不想去讨论城管制度的问题,我更不想刻意地把李志强和崔英杰放在“猫”与“鼠”的角度去分析。我只想从人性的角度,或者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提供一个人与人如何和谐共存的血腥标本。  沸沸扬扬的“小贩杀城管”案告一段落,但我多么希望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很多年之后的某一天,小崔英杰和城管副队长李志强在天堂里相遇,媾是一片多么和谐的乐土啊。高楼林立的中关村依然车水马龙,除了金碧辉煌的商场、酒店、科贸大夏,还有留给崔英杰这样的小商贩一块小小的热门场地,城管副队长李志强不时帮助崔英杰维持着秩序,而崔英杰快乐地拿出自己刚刚做出的热乎乎的烤肠招呼着城管哥哥李志强。在那里,李志强和崔英杰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在天堂的一个三轮车支起的烤肠小摊上,他们正在一起喝着二锅头……  那是多么和谐的一个场面啊,那时候,再也没有人把李志强当作猫了,崔英杰也不会把自己当作时刻逃跑的老鼠。  在讲述2006年8月11日那个血色黄昏之前,我们必须梳理一下崔英杰和李志强的前尘往事,因为这对于忠于职守的城管副队长李志强和勉强生存的乡村青年崔英杰来说,实在是不得不说的故事。  河北省阜平县平阳镇各老村,是崔英杰的家乡。1983年7月15日崔英杰出生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山沟里。所谓“各老”,当地土语即“偏僻角落”的意思。崔英杰的家乡虽然山清水秀,同时也是一处穷乡僻壤。60多年前,八路军在这里转战太行,跟日本鬼子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毛主席带领中央领导机关在这大山的皱褶里,指挥解放军进行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至今,在太行山区的这个小小村落,老百姓依然很穷,唯一能够让当地百姓看到希望的,是那个地方还有几处小煤窑,出产少量的煤。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崔英杰患有心脏病的母亲时常在附近的小煤窑帮人挖煤,以贴补家用,回家的时候,除了牙是白的,别的地方都是黑的。而他患有高血压的父亲在农闲时给人做短工,收入也极其可怜。  崔英杰是家中老四,他的一个姐姐是聋哑人。初中毕业崔英杰就辍学了。他有两条路可以走出重重叠叠的大山:一是外出打工,二是当兵。  崔英杰选择了当兵,对于崔英杰来说,当兵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太行子弟对于国家的责任,而对于他本人而言,更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经过层层选拔,崔英杰来到济南军区某电子干扰部队服役,成为一名报务员。在服役期间,崔英杰表现良好,平时训练刻苦,成绩突出,荣获“优秀士兵”称号,多次在军人大会上作为典型被点名表扬,并获嘉奖一次。  两年后,崔英杰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的崔英杰发现,家乡变化很大,别人家都盖了新房子,但他的家依然没有任何变化,全家依然挤在低矮的破房子里。而且,随着兄弟们年龄的增长,娶媳妇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可是,家贫如洗如何娶上媳妇啊。眼下要紧的是要挣钱改变家里的现状,给家里修房子成为当务之急。  崔英杰决定外出打工,他选择的去向是北京。他的哥哥崔英豪已经先期到了北京打工。但是,除了一副好身板和一身好力气之外,只有初中文化的崔英杰并没有什么特长在城市立足。最后,他像其他退伍的战友一样,选择了当保安。  崔英杰当兵是为祖国站岗,而当保安就难说给什么人站岗了。尤其是在一些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当保安,这让曾为军人的崔英杰感到一些不快,但是,为了生存,他只能尽职尽责。2006年4月,崔英杰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的一家餐饮娱乐城上班。公司提供两顿饭,但是公司要每月扣100元饭费。到2006年8月之前,崔英杰在这里一共干了4个月,却只发了2次薪水,大概1800元。  拿到手的工资崔英杰很快就拿去还债了,因为他还要付房租和支付其他费用。北京的花销高,房租也很贵,尤其在中关村,他那点工资除了消费之外,几乎连房租都交不起。  但是,崔英杰觉得,只要能吃苦,有上进心,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压垮自己。崔英杰当保安的上班时间是凌晨2点到早上10点,下班过后大家都去睡觉了。他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就在下班之后另找了一个送外卖的活挣钱。跟他一起干的小保安们看到他那么能吃苦,都很佩服他。在崔英杰的启发下,好几个保安都开始下班去送外卖挣点辛苦钱。  但是,送外卖赚钱还是很少。崔英杰发现在中关村的核心地带海龙大厦和科贸大厦附近,有一些蹬着三轮车卖烤肠和煎饼果子的小摊,生意非常火爆,一天下来能够赚几十块钱。脑子灵活的崔英杰就打起了卖烤肠的主意。很快,崔英杰买来一辆三轮车,又买来炉子,他的烤肠摊就支起来了。听说崔英杰下班之后去卖烤肠,他的保安朋友们都去看。娱乐城的一位主管得知后,常常当着其他保安夸奖崔英杰,这小伙子不简单,这么年轻的小伙子不好意思在大街上卖东西,而且经常被城管追着跑,一般人都拉不下这个脸。  当一个人还在饿肚子的时候,再谈面子问题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就这样,每天上午10点下班后,崔英杰换掉保安服装,骑上自己的三轮车去进货,中午12点赶回中关村,然后开始串烤肠到下午2点,随便吃点饭后就到下午4点了,这时候崔英杰骑着他的三轮车出来在海龙大厦和科贸大厦一带摆摊卖烤肠,直到晚上10点左右收摊,吃点晚饭赶紧睡上2个小时再到娱乐城上班。  虽然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虽然每天只睡2个多小时,但崔英杰还是非常知足,因为这样就有了不错的收入。买三轮车和炉子等卖烤肠的工具,崔英杰欠了同事1000多块钱的债,他要多卖点烤肠尽快还债。  在北京生存很难,但依然有很多人来到北京闯荡,这其中包括崔英杰的战友。那些部队里的好兄弟们跟崔英杰一样都来自农村,刚来北京没有钱,崔英杰二话不说,拿起钱就塞给战友。甚至娱乐城后厨的一个小伙子,刚来北京工作还没拿到工资,没有钱花也是崔英杰给的钱。虽然只有十块二十块的生活费,但对他们来说已经解了燃眉之急,这些钱都是崔英杰每天卖烤肠赚的。  崔英杰是个看不得别人可怜的人,有一天他正在卖烤肠,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小女孩呆呆地站在他的摊前。崔英杰望着那饥饿的眼神,连忙递给那个小女孩一根热乎乎的烤肠,看着小女孩狼吞虎咽地吞下,崔英杰又递过去一根,直到小女孩打起饱嗝之后,崔英杰才说,小妹妹,你帮我卖烤肠吧,我给你钱,让你吃饱饭,小女孩感激地点点头。从此之后,崔英杰的小摊前多了一个帮着卖烤肠的小女孩。  尽管崔英杰在城市的夹缝中品尝了生存的艰难,但是他能吃苦,他开朗的性格影响着周围的人,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同事们在当保安之余,也纷纷出去打工赚钱。在这个别人的城市里,崔英杰只想踏实地赚点钱,他不想也不敢惹事。在崔英杰打工的娱乐城,因为刚刚上班的前两个月的保安都没开工资,有人要闹着去找老板要钱,也让崔英杰给拦住了。  这些困难对于崔英杰来说,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来自城管的查抄。崔英杰知道,跟他一起卖烤肠和煎饼果子的人,都是无照经营,也影响城市环境。但是,崔英杰没有能力像一个真正的商人那样填一大堆的表格、办理一大堆的证件、交一笔又一笔的费用,他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钱能够堂堂正正地办理好所有的手续再去卖烤肠,他只能像过街老鼠那样在城管赶来的时候四处逃窜。  崔英杰的烤肠摊从2006年7月开始支起,前后被城管抄了三次。第一次他跑得快,基本没损失什么。但第二次比较严重,那天他的手机、钱包都放在三轮车上,结果不知道是不是小偷偷了,还是被什么人拿了,正在崔英杰在发呆的时候,城管就来查他的摊。崔英杰使劲说好话,但是没起作用,城管最后还是抄了他的摊,收了货,收了车,那时候崔英杰几乎一无所有了。  那次查抄对崔英杰打击很大。他钱包没了,手机都没了,车也没了,货也没了,甚至连希望都没了。被抄摊那天,房东又催交房租,崔英杰连交房租的钱也没有了,只好四处借债,以至于连续两天都没到单位上班。他的保安同事们看他没来上班,就去他的出租屋去看他,为了劝慰崔英杰,大家一起喝酒。崔英杰一边喝着酒,一边在同事们面前号啕大哭着说:“我每天只睡两个小时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像人一样活着吗?我不想这样,可我又该怎么样?”  但是,仅仅过了两天,崔英杰开始重操旧业了,因为他给老家打电话的时候告诉父亲,自己在干保安之余还支了一个烤肠摊,收入很不错。不久,父亲从老家打电话来说,他要来北京看看儿子的生意。崔英杰只好再次找同事们借了1000块钱,花500多块钱买了车,又买了炉子和香肠,准备迎接父亲的到来。2006年8月10日下午,父亲从河北阜平老家来到北京,看望在北京又当保安又做生意的儿子。听说儿子在北京做买卖,父亲甚至还带来一个亲戚家的女孩来找崔英杰,让他帮着找个工作。  为了让父亲高兴,崔英杰把自己在北京遇到的委屈统统掩饰起来,快快乐乐地当起了他的烤肠摊摊主。安顿好父亲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006年8月11日下午4点多,崔英杰带着第一天来找工作的小女孩来到中关村科贸大厦楼前,准时出摊了。正是这重打锣鼓另开张的日子,崔英杰遇到了李志强,他们两人的人生也由此发生了大逆转。  宽厚随和,城管副队长李志强  接下来我将讲述城管副队长李志强的故事。  李志强的年龄在2006年8月11日被永远定格在36岁。李志强母亲说起儿子的童年时说,李志强是个宽容、随和的人,性格内向,小时候属于文静可爱的孩子,他很少吵架,读书的时候不吵,执法的时候也没有吵过。李志强刚刚当城管的时候,连邻居们都不理解这么文静的人怎么能去当城管。不少邻居问李志强的父亲说,你儿子是干什么啊?又不是警察,怎么整天站在街上。父亲将问题转给儿子时,李志强笑了笑,回答说,自己是为老百姓维护环境。  李志强整天露天执法让父亲心疼,特别是下大雨的时候,回家累得精疲力竭。父亲曾经动过给儿子调动工作的念头,但是李志强说既然干了城管,就要干好,不准备再换工作。  李志强的父亲有到公园锻练的习惯,一天早上回家时,老人家发现玉渊潭附近桥下有一名男子带着一个小姑娘,当时天有些凉,但两人衣着却很单薄。回到家,父亲提起了这个事情,李志强就问女儿说:“人家很冷,你看应该怎么办?”女儿想了一想,就走回自己的屋子,拿出一些衣服抱给爷爷。当晚,李志强的父亲将衣服给了桥下那个小女孩。回到家,孙女还不停追问衣服人家收了没有,穿上是不是合身。李志强还曾向全家人提议,捐助了4名贫困学生。  回忆起丈夫,李志强的妻子使用了宽容这个词。妻子的年纪比李志强小,在妻子发火的时候,李志强从来都是哄劝,从不生气。一天晚上,妻子看到屋子有些脏,让李志强拖一下地,但李志强工作很累就没有动。妻子发火了,李志强便不声不响地起来,拿起拖把开始拖地。妻子回忆起这件事时抽泣起来:我应该让他多休息一下啊!  李志强还是个孝顺的孩子,李志强的岳父曾经在香山被马蜂叮了,脸肿得很厉害,岳母打电话过来说晚上不方便,让李志强夫妻第二天再过去,但李志强坚持连夜过去,陪着岳父输液。李志强的母亲很清楚地记得,几年前她生病住院,李志强在城管分队里尽管很忙,但是每天中午都准时将盒饭送到病床前,还不停问她输液的情况。医院的护士们都说,李志强这儿子像姑娘一样细心。  2006年8月6日,李志强的父母到北戴河,当天他们在北京见了儿子最后一面。8月10日父母回京时,李志强连打了4个电话准备去接站,但父亲都没让接,因为他不想让儿子知道自己回京的具体时间,不想耽误儿子的工作。但不想就此生死永别,白发人送黑发人。提起儿子的殉职,李志强的父亲忍不住痛哭,因为李志强去世的那个时间本来是到车站接父母的。  那个时间是2006年8月11日16时50分。  2006年8月11日16时50分,这是城管副队长李志强和小贩崔英杰相遇的时间。这个时候,36岁的北京城管海淀分队副队长李志强参加城管组织的联合整治行动,城管车队从海龙大厦前兜了一个圈,来到科贸大厦西北侧。这是北京城管组织的联合整治行动的第三天,距离这次行动结束时间18时只剩下1小时10分钟。  此时,23岁的崔英杰刚刚出摊,正在科贸大厦门前卖烤肠,城管的出现让他措手不及。3个月前刚刚调任海淀分队担任副队长的李志强和他的同事们封堵了崔英杰的去路。但是,崔英杰并不甘心自己新买的三轮车和炉子被没收,他苦苦哀求着,手里拿着用来切烤肠的小刀。  十几名城管人员围绕在崔英杰周围,崔英杰手里紧握小刀舞动着,他双手紧紧拽住三轮车,哀求的口气很软弱:“把车给我留下吧,其他你们什么东西都可以拿走,这是我刚刚借钱买的啊。”但是,这种司空见惯的哀求没有打动城管人员,他们提醒崔英杰说:“你把刀放下,把刀放下!”但是,崔英杰并没有放下右手中的刀,而是紧紧拽住三轮车哀求着:“什么东西都可以拿走,请把我的三轮车留下吧!”最终,崔英杰的哀求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城管收缴成功开始回撤。之后,崔英杰放弃了努力,退回到巷子中。  当城管队员协助李志强把三轮车抬到城管的卡车那一刻,崔英杰心痛了,那是他刚刚花500块钱买来的新车。眼看着装载着三轮车的城管车队马上就要准备离开,这时,崔英杰从人群中再次冲了出来,反手握着那把切烤肠的刀走向李志强。崔英杰曾经亲眼看到过新疆卖哈密瓜的商贩经过苦苦哀求要回了自己的三轮车,他非常心痛自己的新车,他想最后试一试。抱着这个想法,崔英杰就又冲了上去。  就在崔英杰和李志强擦肩而过时,李志强的手和崔英杰的手碰了一下,崔英杰以为李志强要抓他,接受过良好军事格斗训练的崔英杰挥动着自己手中的尖刀,本能地随手朝李志强挥去。  对于曾为军人的崔英杰的这一致命动作,李志强还没来得及表现出应有的恐惧和反抗,崔英杰就已经把刀子扎在他的锁骨与咽喉之间,血柱立刻从咽喉处喷出了一尺多高。此时,崔英杰的手中只剩下了一把红色的刀柄,10.5厘米长的刀片深深地嵌入了李志强的身体里。李志强本能地用手按住伤口,但是喷涌而出的血在指缝间汩汩涌出。  城管队员迅速将李志强送往海淀医院,但是,尖刀深深嵌在李志强的脖子里,这把刀直接刺在了颈部主动脉,刀口断在了李志强身体里面。刀长10.5厘米,宽2.3厘米,李志强的气管、颈动脉被割断,体内大量淤血,伤势十分严重,虽然医院全力施救,仍未挽回李志强的生命。最终,李志强因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崔英杰将尖刀插入李志强的脖颈之后,他当然知道自己闯祸了,他扔下手中的刀柄,迅速向小巷跑去。因为城管队员当时都着急送李志强去医院,虽然派人围堵崔英杰,但还是让崔英杰跑了。  崔英杰逃离现场后,因为手上没钱,他很快找到自己的朋友借钱,并在朋友的安排下逃到了天津。到达天津之后,崔英杰曾经发短信给朋友询问李志强的伤势状况,但他并没得到确切的消息。8月12日早上5点30分,在逃亡了11个小时之后,崔英杰在天津塘沽区被警方抓获。


编辑推荐

  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死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