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灵魂居住的地方

盖明生 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

盖明生  

页数:

28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盖明生这位被称为“中国的洛克”的作者对洛克作了振聋发聩的点评。他既肯定洛克在国际纳西学界的重要地位,但同时也对其贵族式的、救世主式的、旁观式的纳西文化研究学风作了抨击,尖锐指出了洛克的文化侵略性。盖先生对洛克的批评不能不引起纳西学界的注意,因为纳西学长期笼罩在殖民主义的阴影之中,以洛克之是非为是非,以洋人之正误为正误是不能确立纳西学的本体的。 不可避免,盖先生的《灵魂居住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他将东巴经中有关居那什罗神山的描写与贡嘎山的自然景象一一实证化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如他仅凭40余个象形符号便断定摩梭(纳日)人有文字系统的做法有失妥当;如他对纳西族西部地区的考察仅限于大研古城,而将广大乡村,尤其是奉科、宝山、大东、鲁甸、塔城等置于视野之外,大大影响了他对纳西文化的广度把握与深度解析;如他对极个别“纳西学者”的言论审察不慎,从而使自己的个别论述带有一定的硬伤。不过,瑕不掩瑜,这仍然是国内外所出版的以横断山脉为对象,以纳西文化落笔的众多作品中最令我亲近、最令我感动的一部。 正因为上述种种理由,我及整个纳西族人民、纳西学界都不能不祝贺这本《灵魂居住的地方》的正式出版,不能不感谢盖明生先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我们衷心期待着盖明生先生写出更多揭示中国少数民族命运的好作品。

作者简介

  盖明生,共和国同龄人,毕业于辽宁艺师专业,结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专业。
  历任大连市少年宫美术教师,市青联副秘书长,市文联部副部长。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等职。
  从一九九五年起,开始横断山脉人文考察。发表了数十篇以横断山脉为题材的专题图文报道。
  个展:《日苏印象》大连.沈阳,《盖明生写真展》日本·扎幌,《追迹摩梭人》平遥摄影节,《山里人的纪念照》都匀摄影节。
  著名《在路上——一个摄影人横断山脉的经历》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灵魂居住的地方》中国工人出版社。
  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大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找到了那个地方(1996年5月-9月·泸沽湖) 摩梭女娜珠和尤姆 深入摩梭人的世界 温泉,达巴的葬礼,神秘的摩梭文字 谁走进了泸沽湖的记忆 接近活佛 正在消逝的女儿国第二章 生死神山(1996年9月-11月·理塘·贡嘎山) 木天王的边疆—一理塘 温泉迷宫里的金色男孩 在格聂神山上 和死神握手后再告别 狼走进了帐篷 灵魂出窍的地方 贡嘎迷踪第三章 还乡可有去路?(1997年3月-7月·西双版纳·凉山) 忧伤的旅途 走出南贡山 大象的故事 “察尔瓦”和杜鹃第四章 我看见了灵魂的翅膀(1997年8月-9月·丽江·金沙江) 听风五风楼 香格里拉和入侵者 祖居地、白沙细乐和热巴蹉 记忆的传承者们 送魂者谁? 寻找金沙江岩画 古老的纳西在这里第五章 在生命的根上(1997年9月23日-10月·怒江与澜沧江): 贡山,香格里拉? 过高黎贡山 住在树洞里的人 文面的独龙女人第六章 谁在前面唤我? 同路人 消失的阿墩子 不接受外人的神山 贡嘎寺奇遇 雪山绝唱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我找到了那个地方(1996年5月~9月·泸沽湖)摩梭女娜珠和尤姆娜珠告诉我。摩梭人的住宅有很多讲究,比如屋里的两个柱子,门口的柱子是妈妈的柱子,而里面的是舅舅的柱子。那么没有爸爸的柱子?这个问题我没有问。屋里那块大石头称作石祖。是他们的图腾。在冥冥之中,我走近泸沽湖,这个镶嵌在中国西南横断山中的高山明珠。后来我感到命运其实在那时就已经暗中牵住了我的手,只是我一直还浑然不觉。认识娜珠和尤姆这两个摩梭女孩子其实就是那个重要的开端。清晨,我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之城西昌的一个旅馆里醒来,吃过早餐后,开始紧张地收拾着自己的设备,这时,一辆白色的大巴已经出现在院子中间。五月的高原上仍然充满了凉意,透过有一层薄薄水汽的玻璃,我看见了王瑛。今天是西昌地区组织的泸沽湖摄影创作考察活动的第一天,我将随着这个团一行几十个人赶往四川的盐源县泸沽湖一带。在西昌,我们已经活动了几天,尽管我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成员,但是参加这次活动不是我的目的,我只能算是混迹在其中的一个摄影人而已,而且我还带着自己灰颓的心情,这是我一直隐藏着的心情,没有人觉察。背着我沉重的座机出门,王瑛老远就开始对着我们笑。王瑛是盐源县分管旅游的副县长,在几天的旅行中,已经成为我们的朋友。她是彝族人,爸爸是一个老红军,王瑛本人热情开朗,特别能开玩笑,她的玩笑使几天的旅途都充满了笑声。王瑛是舞蹈演员出身,退役多年,但是身材仍然很好。但是,今天王瑛的笑容别有内容。她站在车旁,对着我们迎上几步,对我说:盖先生,今天,我们的旅途不同喽,内容丰富了。看见我有些不解的样子,她接着说:今天的两个向导是两个摩梭姑娘。摩梭姑娘?这倒是我十分有兴趣的。来大西南的时候,关于摩梭人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有的人曾经饶有兴趣地给我讲起过摩梭人的母系氏族状态下特有的婚俗,在那位先生的口气里,仿佛摩梭人是极其开放的,正和今天某些内地人的性观念暗合。我在他的口气里,感到了一种我不是很能够接受的意味。什么意味呢?兴奋?好奇?暖昧?我说不清。上车以后,因为我受不了山路的颠簸,王瑛特意让我坐在第一排。一会儿,随着一阵笑声传来,我们今天的两个摩梭族向导上车了。王瑛指着先上车的一位姑娘对满车的人说:这位是摩梭姑娘娜珠!娜珠有些腼腆地对着大家笑了一下。这时,我开始认真地打量这位摩梭少女。她穿着鸭蛋青色裙子,黑色的大襟上衣,头上缠着摩梭人特有的头饰:萝萝。她长着一张圆圆的脸,脸色黑黝黝的,浓重的眉毛和大而黑的眼睛。她向每一位介绍过的人灿烂地笑着,天真而又纯洁的样子让我这个来自城市的人心动。我还注意到,她笑的时候,还露出一颗金牙,这颗金牙镶在上牙的侧面。我想这肯定是他们这个民族的习俗了。接着上车的那位姑娘比娜珠还要黑,这种黑是在高原生活,长期接受紫外线照射的结果。这位姑娘长得十分丰满,直鼻子,红脸膛。她的面孔结构十分清晰,十分大气,是那种山野间毫无雕琢的大气。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摩梭人,还是女孩子,真令我叹为观止。王瑛继续为大家介绍说:这位就是尤姆。我看见尤姆的样子,忽然想起了一张熟悉的面孔。那就是观音的面孔。我于是和王瑛说:你看这个孩子,像不像一位观音?车上的人沉默了一下,接着大声附和起来:像,真是很像!尤姆在人们的笑声里大方地坐着,显然也是十分高兴。从西昌到盐源县,是一整天的路程。车开出西昌不久,就上了金沙江畔的公路。公路修在立陡的山坡上,而下面就是滔滔的金沙江水。我有恐高症,根本不敢向下看,扫一眼,我的头皮发麻。车爬得越来越高,路也越来越颠簸。好在车上有两位摩梭姑娘,车刚开一会儿,她们就开始唱歌,她们的汉语说得不好,只会一些简单的会话。歌是用摩梭话唱的,虽然一句都听不懂,可是歌的旋律十分优美。这样车里的气氛一直十分活跃。姑娘肆无忌惮地唱着,我们一阵又一阵地鼓掌。因为车上的座位太少,而人又很多,王瑛坚持站着。在姑娘唱歌的间歇,王瑛开始认真地为我们讲述起摩梭人的婚俗。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至今还保持着母系家庭婚姻形态。其中,婚姻方式是走婚。这是一种延续了很多年的婚姻方式。摩梭人男女一旦相互爱慕,就确定了情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摩梭人里被称为阿肖。而在云南的纳西人中则被称为阿夏。总而言之都是情人的意思。男女确定了情人的关系以后,始终是在绝对秘密的状态下进行接触的。只有女孩子的母亲知道那个男人是谁。他们的约会方式十分特殊!都是男人到女人的家里,而且都是晚上。男人来到情人家的门外,向女子所住房间的顶上扔一块小石子,听到了这个声音,女孩子就会悄悄地下楼打开房门,让男人进来过夜。第二天一大早,趁人们都没有起床,男人早早地起来,悄悄地走掉了。这很像是我们生活中男女的一般恋爱状态。可是在摩梭人中,这就是永远的爱情生活方式。这种阿肖关系,就是固定的感情关系。一旦男女中的任何一方不再爱另外一方,则只要把对方的爱情信物交还给对方就算是表明了态度。这样解除了阿肖关系的双方就可以寻找和确定新的阿肖。在摩梭人的情感生活里,他们恪守着这样的准则,那就是决不同时结交两个阿肖。只有一个结束了,另一个才开始。在这样的婚姻状态里,如果女孩子生了孩子,这个孩子就由女方自己抚养,女方照旧住在自己的家里,而男人也是。这样男人对于自己的孩子没有任何抚养的义务。而孩子只有在过成人节那天,母亲才把孩子的父亲接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年这种婚俗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随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而变化的。即阿肖的关系可以公开,男人可以入赘到女方家里,女人也可以嫁到男家。可是在泸沽湖,原来的风俗仍比较完整地保存着。走婚依然是重要的婚姻方式。我想起了那位向我说起过泸沽湖走婚习俗的朋友的表情,当时那个朋友馋嘴猫似的表情,曾叫我莫名其妙。现在我知道了那种表情的内容,是想入非非。王瑛在讲完以后开始开大家的玩笑,她说:你们这一车都不是一般的人,今年到了泸沽湖,肯定会撒下种子,明年你们再来一定要带上一车奶粉,后年再派一批老师来,这里肯定有一批摄影家的后代了。坐在车后的一位年轻人问道:王县长,怎么才能够走婚哪?王瑛说:我要告诉你一个诀窍,泸沽湖摩梭人最重要的活动是跳锅庄舞,男女手拉手一起跳。如果你的手心被哪位姑娘抠了一下,那就是姑娘在暗示你可以和她成为阿肖关系。当天晚上你就可以到她家的屋前去扔石子了。可是我告诉你们,可不要让很多女孩子抠你的手心。这样就行吗?王瑛肯定地说:就这样简单。大家开心地笑了起来。我留意了一下那两个摩梭女孩子,想,这样来调侃她们的生活方式,会不会让她们反感?可在她们的脸上,我没有看出反感或其他。相反她们对王瑛的话不断地点头赞许,脸上都挂着笑容。这倒是让我更加惊讶了。在日落的时候,我们抵达了盐源县的左所乡。左所临近泸沽湖,在泸沽湖的东北方,隔着泸沽湖和云南的宁蒗县的落水遥遥相望。左所和落水,多么有意思的地名!高原上的落日惊心动魄,在灿烂的彩云衬托下,硕大的落日将余晖投向千山万水。高原的落日毫无遮拦,雄浑而又壮烈,真如一位诗人所说的,像“英雄的感叹”。车一停稳,人们就着急要去拍泸沽湖草海的落日。草海是泸沽湖的一角,因为长满了草而得名。人们想知道的是在草海之上的落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行人住在了左所招待所。我不是一个专心致志地一定要在这次考察中有什么实在收获的人。我说过我的内心里隐藏着自己的想法。那天晚上,我睡觉之前,没有问第二天会有什么活动。结果清晨起来,招待所差不多空空如也。站在招待所的院子里,就可以听见山上传来一阵阵低音螺号的声音。声音传得十分遥远。还可以看见山头上冒起几十米高的浓烟。我想起来了,今天是信仰本教的摩梭人的朝山会。本教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分支,每逢初一和十五,这里的人们都要到山上祭祀山神。

后记

走进横断山已经有七个年头了,对于我来说,时间概念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因为横断山将是我后半生最为重要的内容了。七年里,我踏遍了川北高原、大小凉山、云南高地、岷江流域、甘南地区和青藏高原,那里的很多地方我都反复地到过。从我的第一本书《在路上——一个摄影人在横断山脉的日记》到本书的完成期间,我又多次从岷江向北经甘肃到青海,去寻找古羌人的迁徙线,并且西向青海高原,到达我灵魂的栖居地——古格王国;去年我又从川藏线环行昌都、甘孜地区完成了横断山西区的考察。此间我又多次往返丽江和泸沽湖,参加东巴文化研讨会和每年度的回访。我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完成澜沧江中部地区和无量山脉地区的考察。直到今天,我仍然不能说我已经走完了横断山。从地理的意义上说,那里也许是可以走完的,但是从精神的意义上说,是永远都走不完的。因为那里的文化意蕴是动态的、深厚的;同时,每一次来到横断山我都发现,它对于我来说都是不同的,她像一位千面女神,引导我走近她,接近她。我的精神家园就掩藏在那里。我的香格里拉,是一个隐秘的世界,只有在那里,我才感受到了灵魂的存在,才会感受到身心的和谐和安详,才会感到灵魂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幸福。这就是我激情的根源。因此,我拖着危机四伏的身体,拄着拐杖,带着双轮拖车,和患难与共的马帮和向导,走进了热带雨林;徒步穿过了贡嘎山南麓的无人区;跨越了数十座海拔一万英尺以上的大山峻岭……那时我的包里有一张只有我能够看得懂的地图,心里有着无穷的遐想。两年以前,当我发现自己已经行囊空空时,才不得已回到了大连老家。


编辑推荐

《灵魂居住的地方》是国内外所出版的以横断山脉为对象,以纳西文化落笔的众多作品中最令我亲近、最令我感动的一部。——国际纳西学学会会长 白庚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灵魂居住的地方 PDF格式下载



第一次如此激动地读到一个摄影人用其灵魂振颤的文字和触目动魄的图片,谱写出一曲女儿国深刻内涵的纯美民歌。作者是一个弃官从艺的严肃摄影人,本书不仅是一本图片极其美妙的影像著作,也是一本文字简洁平时而又深刻的民俗民风研究专著,大有西方文明在地理大发现时代所产生的那些名著的风范,读起来不仅有趣,还更多的是留给我们读者去独自思考和感悟的空间。首先,可以定位的是这是一本半图册性质的纪实性游记,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散文色彩,可读性很强,故事性和思考性交融一体,让读者一旦开读便难以释手;第二,作者将其特意的审美情趣主要集中在大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民俗民风和生活形态、文化源流上。特别是纳西族、摩梭族等民族在文化传承和演变关联等方面,进行了发掘、思考和考证,很有学术价值;第三,作者在这片山高水阻的广大区域里,待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扎扎实实地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之中,从典型个人到家庭、村落,作了一个摄影人兼人类学者的深入考察。其间的故事,非常精彩有趣。如荒野被困、藏獒袭击、相机被抢、野狼入帐、喇嘛走婚以及火葬山祭等等,可读性很强;第四,作者对西方人所谓地理大发现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对美国人洛克找寻香格里拉进入木里等一系列活动,做了精彩的点评。他既肯定洛克在国际纳西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狠狠地抨击的他那种贵族式的、救世主式的、纯旁观者式的研究作派,还尖锐地指出了洛克的文化侵略性,使得一直笼罩在殖民主义色彩中的纳西学研究受到重击;第五,作者本就是一个地道的摄影家,所用的大画幅照相机,虽然传统甚至老调,但出来的画面绝非当今红极的数码可以望其项背。书中照片很多,读者可以大享其美。所有照片全部为黑白,因为采用了技术相机的移轴功能,画面秋毫毕露,细腻无比。这些照片,构图严谨,用光老道,选点精妙,很有视觉冲击力。总之,品其图,韵味无穷。


非常好看,真想背起行装也出发去寻找我的宗教,看到作者拍摄贡嘎的经历,我激动的都要流泪.


书虽然旧,更想是二手书,但是内容好。重拾对香格里拉的回忆~~


还是以前的好


已经很久难静下心来看书 但是这本书 可以让你静下来


大学时候看的书,很是喜欢,就买来收藏了


多读书,内心充实,向往之。


对这种神秘的地方很好奇。书也没让我失望,装帧精美,墨香四溢。


走过很多地方,读他的书,像重走了一遍


很用心、很有深度的一本履行散文,值得一看。如果要比较的话,我觉得《结,起点亦是终点》更震撼,内容更丰富。


可以让人静静思考的一本书


封面那个赤裸全身的小男孩很是令人震撼。摩梭族、纳西族等地区的风土人情都可以看到。只是觉得作者经常在有意无意地炫耀自己的能耐,与大家之作相比还是有相当一定的距离。估计是涵养问题了。书里的图片是挺漂亮的,但是与洛克相比,盖明生还是差了点。文稿校对不是很好,有错别字,而且提要的英文翻译很差。


但相对 于 内容的深度 这本书 稍显贵


最早购买这书的第一版(工人出版社)是在北京西单新华书店,挤在不起眼的角落。买了,是因为07年认识了盖明生老师。多次泸沽湖、两进独龙江,真实的情形与读书的感受交替。在那里,你能找到了自己的魂灵。


以前买过这本书,这次买来要送人。刚收到书大概翻了下,没有太大问题。但今天才发现书内扉页上竟然贴著北京某学院图书馆的电子条码,这啥情况啊?亚马逊销售的正品行货新品竟然会出现这情况?无法置信,已經過了退換期无法更换,下次收货要多留意。


很不错的 是正版的书呢


书绝对正版噢,就是书的好几个边角都有磨损好桑心


当做生日礼物送给朋友,说是很喜欢,我本人自己也很喜欢~ 是心灵旅行必备的书籍。


书的封面就给人无限遐想 ,心都跟着飘走。内容简洁,引人。书内插图也忍俊不住多看几次。


还行,,比较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