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力资源能力区域异质性研究

周文斌 中国经济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中国经济  

作者:

周文斌  

页数:

315  

内容概要

  《人力资源能力区域异质性研究》的核心观点是,人力资源能力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具有整体异质性。这一判断,经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实证是可以成立的。温州人不去刻意追求“知而后行”、“学而后行”,重视“干中学”和不屈不挠的自我挫折管理,这些要素对于创业成功和企业经营管理有积极的、直接的正向影响。而在士农文化倾向明显强于工商文化的西安地区有显著的地域差异表现。这一论题及其带有探讨性的结论,提出了“因地而异”的管理理念,特别是采取与地区整体人力资源特征相适应的开发、管理、激励方法;对于像西安这样科教文化十分发达的大都市,如何加长人力资源能力中的“短板”要素,进而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持久活力,有一定的应用性意义;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有一定的提示性意义。

作者简介

  周文斌: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曾出版合著3部,专著1部,发表文章多篇;学习和研究的专业领域主要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区域经济(测重人力因素研究)。

书籍目录

引言一、选取本论题的缘起二、研究的方法和资料来源三、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四、本书中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使用说明五、基本思路和逻辑框架第一章 研究的依托:两个典型区域的案例一、选择温州和西安的典型意义及推广意义二、温州案例的基本情况三、西安案例的基本情况四、温州、西安案例的简要对比——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假说第二章 区域发展差异的一般理论解释一、区域发展差异的有关假说二、区位与区域发展差异的讨论三、人力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人力资源能力区域异质性研究四、对上述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第三章 人力资源能力异质性的引出一、人力资本、人力资源与异质性问题的引出二、“异质性”原本是生物学术语三、国外异质性问题的一些相关思想四、我国学者对异质性问题的研究五、国内异质性理论在企业的应用研究六、人力资源能力的异质性第四章 人力资源能力异质性的区域表现(一)一、唯实事功、不重“标签”的超强发展欲望二、不顾机会成本、极强风险偏好的争先创新气魄三、重行动、“干中学”、遭遇挫折不屈不挠的自我管理四、重商轻迁、随处为家的日常生活方式五、割瘤断腕、忏悔新生的区域整体自省意识六、群体表现出天生财商非凡的行为特征第五章 人力资源能力异质性的区域表现(二)一、皇城情结和官本位观念使群体商业意识欠浓二、强内控而弱外向、弱风险偏好的陆路式思维倾向三、重知识学历、轻个体创业和“干中学”的行为习惯四、人力资源能力结构可能存在“绿色沙漠”效应第六章 人力资源能力区域异质性的成因分析一、山与海的逼迫——地理环境因素二、先辈的“工作经验”——东瓯区域文化传承三、个体间相互示范——区域学习乘数效应四、西安可能存在“先发悖论”、“资源悖论”与正统文化下的创造力温和第七章 人力资源能力区域异质性的进一步归纳一、关于人的异质性人力资源能力区域异质性研究二、资源基础论与资源的同质性、异质性三、人力资源能力及其同质性、异质性四、企业家精神与人力资源能力异质性五、能力、胜任性特征与人力资源能力异质性六、区域人力资源及其能力异质性第八章 人力资源能力区域异质性的比较应用(一)一、一个对两地人价值目标的调查问卷及其分析二、管理文化理论与霍氏五维度体系三、对温州与西安的实证分析第九章 人力资源能力区域异质性的比较应用(二)一、行为、动机与激励二、人力资源能力文化维度差异对员工激励的影响:研究假设三、人力资源能力文化维度差异对员工激励的影响:实证分析四、验证结果及讨论结语 研究结论及应用意义一、基本结论二、一些创新三、应用意义四、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的三点具体建议五、反思我们所习惯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参考文献附录1.人力资源能力积累和建设的相关思考2.有关温州的一些基础性学术资料3.有关西安的一些基础性学术资料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人力资源能力区域异质性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