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南海渔业资源与渔业管理

邱永松,曾晓光,陈涛等 海洋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海洋  

作者:

邱永松,曾晓光,陈涛等  

页数:

255  

内容概要

  《南海渔业资源与渔业管理》共分四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南海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的关系,比较和分析了南海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南海全海域渔业资源状况和变化趋势;全面系统分析了新时期南海渔业发展的需求、南海渔业资源的承载量、捕捞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对策;介绍了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渔业状况,提出共享资源管理与海洋权益维护等对策。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渔业生态环境1 自然地理环境1.1 南海概况1.1.1 海区形态1.1.2 地理位置1.1.3 周边国家1.1.4 海岸1.1.5 岛屿1.1.6 主要入海河流1.2 南海的地形、地貌和地质1.2.1 地形1.2.2 地貌1.3 南海的主要生境类型1.3.1 大陆架海区1.3.2 大陆沿岸和离岛的岸礁1.3.3 珊瑚礁海区1.3.4 深海盆地2 海洋气候2.1 影响南海的主要天气系统2.1.1 冷高压2.1.2 副热带高压2.1.3 热带气旋2.1.4 热带辐合带、冷锋和华南静止锋2.2 主要气候要素2.2.1 气温2.2.2 风2.2.3 降水2.2.4 晴、阴天2.2.5 雾3 海洋水文和水化3.1 海洋水文3.1.1 海水温度3.1.2 海水盐度3.1.3 水系与水团3.1.4 海流3.1.5 潮汛与潮流3.2 海水化学3.2.1 氧含量3.2.2 海水pH值3.2.3 三态氮(N)3.2.4 活性磷酸盐3.3 重要海洋学环境与渔场的形成3.3.1 渔场海洋环境3.3.2 渔场的形成4 海洋生物环境4.1 浮游植物与初级生产力4.1.1 初级生产力分布与季节变化4.1.2 叶绿素a的分布与季节变化4.1.3 浮游植物4.2 浮游动物4.2.1 总生物量基本概况4.2.2 饵料浮游动物生物主要类群的组成与优势种4.2.3 饵料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分布与季节变化4.3 底栖生物4.3.1 总生物量的时空分布4.3.2 主要类群生物量的季节变化4.3.3 主要类群的生物量组成4.3.4 主要种类5 海域污染状况和渔业生态环境5.1 渔业环境现状与变动趋势5.1.1 南海北部浅、近海污染要素现状5.1.2 渔业环境变化趋势5.2 栖息环境与渔业关系5.2.1 陆源污染严重5.2.2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5.2.3 渔业环境的恶化是造成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5.3 沿岸海区及重要渔场环境评介5.3.1 台湾浅滩渔场5.3.2 珠江口渔场5.3.3 北部湾渔场5.3.4 西沙群岛、中沙群岛渔场5.3.5 南沙群岛渔场5.3.6 南沙西南陆架区渔场第二篇 渔业资源状况与变化趋势6 南海渔业资源的类群与分布6.1 南海渔业资源结构的特点6.1.1 渔业资源生态系统多样性6.1.2 鱼类资源生态结构特点6.2 底层鱼类6.2.1 近岸河口类群6.2.2 浅海类群6.2.3 深海类群6.3 近海中上层鱼类6.3.1 近岸河口类群6.3.2 浅海类群6.4 金枪鱼类等大洋性洄游鱼类6.5 岩礁、珊瑚礁鱼类6.6 头足类6.7 经济甲壳类6.7.1 近岸虾类6.7.2 浅海虾类6.7.3 深海虾类6.7.4 蟹类6.8 贝类、藻类及其他种类6.8.1 栖息于潮间带的重要经济种类6.8.2 5m以浅浅海海域的经济种类7 渔业资源的生物学特征7.1 物种的多样性7.1.1 物种数7.1.2 多样性和均匀度7.2 渔业资源的组成结构7.2.1 南海北部200 m以浅海域的渔获组成7.2.2 北部大陆斜坡7.2.3 大陆斜坡虾场7.2.4 西南大陆架海域7.2.5 南沙中北部岛礁水域7.3 资源结构的年间变化和种类更替7.3.1 北部大陆架海域7.3.2 北部湾7.3.3 资源结构变动的原因和趋势7.4 分布洄游与渔场鱼汛7.4.1 分布洄游7.4.2 中上层围网渔场7.4.3 底拖网渔场7.4.4 虾场7.5 生长特性7.5.1 体重与体长的关系7.5.2 Von Berlalanffy生长方程7.6 繁殖习性7.6.1 性成熟早7.6.2 产卵期长7.6.3 生殖力强7.7 食性与食物网结构第三篇 海洋渔业状况8 海洋捕捞作业量及其变化8.1 渔船数量和功率8.2 沿海海洋捕捞作业量分布8.3 渔船捕捞能力的变化8.4 捕捞作业量评价9 海洋捕捞作业结构9.1 捕捞作业类型9.2 捕捞作业分布格局9.3 捕捞作业结构的变化10 海洋捕捞产量10.1 海洋捕捞产量及其历史变化10.2 各种作业类的产量10.3 各区域捕捞产量11 渔业资源的变化趋势11.1 南海北部陆架区11.2 北部湾第四篇 渔业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12 渔业资源管理现状12.1 渔业管理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2.1.1 法制管理与机构建设12.1.2 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渔业资源12.2 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2.2.1 捕捞强度过大,渔具渔法不规范,作业结构不合理12.2.2 海洋环境受到污染,渔业生态遭受破坏12.2.3 违法作业屡禁不止,禁渔区线作用日渐势微12.2.4 渔业权益斗争纷繁复杂,作业渔场不断缩小13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13.1 渔业资源管理的目标13.1.1 最大持续产量(MSY)13.1.2 最大经济产量(MEY)13.1.3 最适持续产量(OSY)13.1.4 总许可渔获量(TAC)13.2 南海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13.2.1 渔业资源恢复和可持续利用13.2.2 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14 共享资源管理与海洋权益维护14.1 港澳台的渔业状况14.1.1 香港和澳门14.1.2 台湾省14.2 南海周边国家渔业状况14.2.1 越南14.2.2 泰国14.2.3 马来西亚14.2.4 新加坡14.2.5 印度尼西亚14.2.6 菲律宾14.3 共享资源的管理对策14.3.1 北部湾14.3.2 南沙海域14.4 南沙群岛海域渔业的发展14.4.1 西南部陆架区底拖网渔业14.4.2 岛礁海域渔业14.4.3 大洋性中上层鱼类14.4.4 养殖渔业14.4.5 海洋生物药用资源开发14.4.6 热带观赏鱼资源开发附录A 南海水产研究所历次渔业资源调查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式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南海渔业资源与渔业管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