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初中衔接教材-新课标
2009-7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组织编写,范存丽,吕宝珠 主编
112
据新浪网开展的一项题为“升入高年级你有不适应吗”的网上调查发现,回答“作为新初一、新高一学生,升入高年级后感觉自己学习表现如何”的问题时,竟然有81.25%的学生回答“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各学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短时间内难以调整、适应。
(1)在教学内容方面,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延伸和扩展。从小学到初中,数学内容的难度加深了,范围变宽了,呈螺旋上升。总体来说有三大内容的变化:从算术数到数与式;从算术解法到方程、不等式解法;从实验几何到推理证明几何。
(2)在教学方法方面,小学数学内容较少,教师讲得多,练得多,多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初中数学内容相对较多,教师讲得少而精,注重难点的把握、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多采用以讲授为主的理解性抽象思维教学。
(3)在学习方法方面,小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习惯于直观的形象思维,模仿性强,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而初中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
为了使更多的学校做好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为了让小学毕业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和数学教研员精心编写了《新课标小学初中衔接教材数学》。
本书设计了“跟我来归纳”、“跟我找联系”、“跟我来分析”、“跟我来总结”和“自己做一做”五个栏目。其中:“跟我来归纳”以“语言叙述+知识框图”的形式归纳、整理了小学数学知识点。“跟我找联系”揭示了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之间的衔接点、联系点。“跟我来分析”包括小学例题和初中例题。黑体例题为小学例题,题目难度中等偏上,“分析与解答”既注重知识的讲解,又注重方法的点拔;彩体例题为初中例题,题目比较简单,“分析与解答”注重揭示中小学数学相应知识点的联系,引导学生尝试性地进行初中数学的学习。“跟我来总结”强调学好小学数学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必要性,旨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以及中小学数学之间的联系。“自己做一做”设A、B两组试题。A组为小学试题,题目难度中等偏上,是小学数学知识点的复习、巩固;B组为初中试题,题目难度中等偏下,是小学数学知识点向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延伸。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不仅能巩固已学的内容,而且也能为初中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此外,“第六章综合测试”安排了三个综合测试,每个综合测试分为I卷和Ⅱ卷。I卷为小学试题,旨在检测小学数学的学习程度;Ⅱ卷为初中试题,旨在检测学生尝试
性学习的效果以及对初中数学相关内容的准备情况。书后还附有参考答案,一些题目还给出了相应的思路提示和方法点拨,以便于学生自我学习与评价。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曾得到热心的教师、家长和有关专家的建议和指导,在此谨表谢意。对使用中发现的不当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和家长批评指正。
第1章 数与代数
第一节 数的认识
第二节 数的运算
第三节 式与方程
第四节 量与计量
第五节 比和比例
第2章 空间与图形
第一节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第二节 图形与变换
第三节 图形与位置
第3章 统计与概率
第一节 统计
第二节 概率初步认识
第4章 实践与综合应用
第一节 “数与代数”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
第二节 “空间与图形”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
第三节 “统计与概率”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
第5章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节 消去问题
第二节 对应法
第三节 分类讨论
第四节 假设法
第五节 图示法
第六节 转化法
第6章 综合测试
综合测试(一)
综合测试(二)
综合测试(三)
附录 参考答案
放假了,为了升初中必看的
书比较好看,对女儿应该有帮助。
头一回上网购书,方便、实惠,解决了夏天不爱出门的问题
印刷好,实用
在书店看好才来当当买的
很好,很快就收到了。
妈妈给我买来的,不过,对于学生来说,我不太喜欢。
比较凑合。。。
比预想的薄,很适合孩子。
感觉作为衔接教材不是太好,对孩子帮助不大!
练习的数量稍微少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