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教育史(上下)

陈青之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陈青之  

页数:

809  

字数:

67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人类社会的意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程度而前进,也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形式而变迁,故一切意识形态莫不以经济为基础。教育属于意识形态之一种,也是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它是社会的产物,不是与生俱来的,某一种教育思潮之风起,必有当时的社会情形为背景;某一种教育制度之制定,必有当时的经济组织为基础。离开了社会及社会里面的经济组织,则无所谓教育,即无所谓教育史。故研究某一地方的教育,必要对于该地方的社会情形及经济组织,有一个相当的了解;研究某一时代的教育。

作者简介

陈青之,(1891—1943),又名炎联,号春阳。湖北沔阳(今仙桃市)彭场镇木兰口人。1917年入读北平高等师范(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科。1919年五四运动中被捕入狱。1921年高师毕业后取道朝鲜赴日本考察教育。有日本人以“中国教育史将由日本人撰写”相讥,陈当即愤然回应:“中国有自己之教育史,吾回国后,当寄汝。”1923年,陈自感学力太浅,复人母校教育研究科进修两年,毕业后受湖北旅京同乡会之托,于北平创办群化中学。并在中国大学、师范大学兼课。与此同时,开始撰写《中国教育史》。十年寒暑,焚膏继晷,毫无懈怠,至1934年7月,洋洋五十四万言的《中国教育史》终于完成。陈青之的学术研究是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最高成就之一。1936年4月,本书作为“大学丛书”之一,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经问世,即受到读者的欢迎,尽管时值国难深重之际,仍再三重版。此次出版。即以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为底本。

书籍目录

编前语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3500B.C.—1123B.C.)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西周(1122B.C.—771B.C.)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第四章 后人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第二期 东周(770B.C.—222B.C.)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
第一期 秦汉(221B.C.—219)
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
第九章 两汉学风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220—588)
第十二章 魏晋六朝之政局与民族
第十三章 魏晋六朝之学风
第十四章 魏晋六朝之教育
第十五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589—959)
第十六章 隋唐之国力与士气
第十七章 隋唐学风
第十八章 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第十九章 隋唐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二十章 唐末及五代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
第一期 宋(960—1276)
第二十一章 宋之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第二十二章 宋代学风及学派
第二十三章 宋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二十四章 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二十五章 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二期 元(1277—1367)
第二十六章 蒙古帝国之政治经济与教育
第二十七章 元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二十八章 元代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三期 明(1368—1643)
第二十九章 蒙古帝国瓦解与汉族主权恢复
第三十章 明代学风之三变
第三十一章 明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三十二章 初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三十三章 中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三十四章 晚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
第一期 清(1644—1911)
第三十五章 满清帝国之政治与教育
第三十六章 清代学风之复古
第三十七章 清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第三十八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一)
第三十九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二)
第四十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三)
第四十一章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四)
第六编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 自英法联军至中日之战(1862—1894)
第四十二章 社会之变迁与新教育之产生
第四十三章 萌芽期的新教育之趋势及种类
第二期 自甲午之役至辛亥革命
第四十四章 外力之压迫与新教育之勃兴
第四十五章 本期教育思潮与宗旨
第四十六章 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
第四十七章 学校制度及实施
第四十八章 学部成立后学堂教育之推进
第四十九章 留学教育
第五十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三期 自民国建元至欧战告终(1912—1918)
第五十一章 民国成立后七年内之教育背景与教育
第五十二章 教育思潮与宗旨
第五十三章 本期教育制度
第五十四章 小学教育之改制
第五十五章 本期教育之实际情形
第四期 自五四运动至三一八惨案(1919—1926)
第五十六章 一九一九年之解放运动
第五十七章 教学法之进步
第五十八章 教育制度之改造
第五十九章 三种教育之运动
第六十章 结论
第五期 自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至现今(1927—1934)
第六十一章 国民革命与教育
第六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之教育宗旨及教育政策
第六十三章 国民政府之教育制度
第六十四章 现今教育之趋势
第六十五章 中国教育今后之出路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用,通万物皆有一定的法则,又谓之道了。所谓性与神,神与道,其名虽异,其实就是一物。张氏所谓“体之谓性”,不是很清楚的指天地之性说:万物同出一源没有差别吗?既然如此说法,何以反对告子的“生之谓性”?纵令抛开告子所说本于生理作用不备。则“生之谓性”何常不可与“体之谓性”同一以“天地之性”来解释呢?总之,宋儒是信仰孟子的性善说的,是主张人与禽兽有分界的,所以无人不反对告子,无人反 对荀子。 人性既有两种,惟圣人至减才与天地合其德。至于一般人多半为气质所偏,只见有气质之性了。然则怎样才可以去掉气质之性,而存着天地之性呢?工夫在于“善反”,所谓“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正蒙•诚明篇》)善反的工夫有两种:一要“尽性”,二要“成性”。把已有的天地之性尽量的发展,所谓“通极于道”,谓之尽性。用教育的工夫把后来的气质之性设法去掉。以回复本来的天地之性,谓之“成性”。尽性的工夫,第一在养气,培养自然的天地之气,所谓“养其气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诚明篇》)第二在至诚,所谓“人能至诚,则性尽而神可穷矣”。 (《乾称篇》)何以能够至诚呢?在于穷理。张氏往往把“穷理尽性”所以并说的,即谓穷理可以尽性;能尽性,才可以至于天,才“知生无所得,则死无所丧”。 (《诚明篇》)所以他说: “生有死亡,而性无死亡。”盖性即天理,天理是与宇宙并存的。 三 心理说张子对于心的本体只说了两句,对于心的作用之解释较为详明。他说: “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正蒙•太和篇》)又说:“心统性情者也。” (《性理•拾理》)这是他对于心的本体之解释。我们若是拿今语来翻译:心是吾人精神作用的总名,在此总名之中,有性情、有知觉、有其他的精神活动,而统名日心。以上所说的性,不过为心之本体中最高的一部分。至于心的作用他分为两种:一为广大的,一为狭小的。凡耳、目、口、鼻等感官之能感觉,由于心的作用。但耳、目、口、鼻所能感觉的只限于有形的物质,不能察及无形的道理,谓之心的狭小一方面的作用。这种狭小作用,为感官所限制,囿于见闻,不能体会宇宙一切,不是吾人所能满足的。吾人所要求的,是心的广大作用,要心有广大作用,则不可“以耳、目见、闻累其心”,务须“尽其心”, “大其心”。所以他说: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正蒙•大心篇》)大其心不仅不可以囿于闻见,并不要有人我的私见,须要眼光放大,合人我为一体,则心胸才能阔大而参透一切,才谓之尽心。尽心的工夫在于“虚心”,所谓“虚心然后能尽心”。虚心的状态如赤子之心一样,毫无成见,毫无习心,毫无物质的障碍,是灵通的,是虚空的。因为是虚空,所以无一物不体;因为是灵通,所以无一处不感。所体所感的知识,谓之“德性之知”,超乎闻见以上,超乎表象以外。能够如此,则耳目适足为启发道德之要,而于大道无所不感,自能窥透一切了。这种本领,唯圣人才有,吾人应当勉力的。


编辑推荐

《中国教育史(套装共2册)》作者陈青之,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史家。其主要著作除《中国教育史(套装共2册)》之外还有《中国历史朝代图》《中国疆域变迁图》等。中国教育业滥觞甚古,把中国教育史作为独立学科研究则较晚,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史研究才有长足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专门著作,其中陈青之的《中国教育史》被公认为影响最大,学术成就最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教育史(上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