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袁珂  

页数:

403  

Tag标签:

无  

前言

  沈雁冰先,生早年在《中国神话研究》一文里这么说过:“中国神话不但一向没有集成专书,并且散见于古书的,亦复非常零碎,所以我们若想整理出一部中国神话来,是极难的。”二三十年以来,也颇有学者在中国神话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从荒地上开辟了一些约略可行的路径,但是却一直没有人来做整理中国古代神话成为专书的这项工作,而这又实在是很重要而必须做的一件工作。  在我童年和青年时代,一直就很喜欢童话、神话、传说……这类人民的口头文艺创作,以后涉猎到了古书里的一些神话资料,一方面惊讶其丰美,同时又不能不惋惜其零碎。

内容概要

  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撰写的一部全面叙述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专著。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帝俊、帝喾和舜,羿和嫦娥的故事,鲧和禹治理洪水,远国异人,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碎中国神话作了最全面、完整、通俗的讲述。这次出版选配了近一百五十幅与内容有关的图画,全部为古图古画,使本书具有了收藏价值。书后附有袁珂之子袁思成撰写的怀念父亲的文章“缅怀父亲袁珂”,回忆了袁珂先生的生平和治学情况。

作者简介

  袁珂先生(1916.7.12—2001.7.14),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繁县。生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国际知名学者,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选》、《中国传说故事》、《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神异篇》、《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袁珂先生的大多数著作在香港、台湾均多次翻印,在国外有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克、韩国、世界语等多种译本。其作品被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入选学校课本。

书籍目录

序原序第一章 导言一 神话不是空想出来的/神话的起源和与劳动的关系/反抗神话的神的出二 中国神话只存零星片段的原因/神话的历史化/诗人和哲学家对于神话的保存与修改三 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一部古书:山海经/山海经的图画和文字/山海经有散漫和疏略的缺点/还有必要对这部书的文字方面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四 神话的演变和发展/神话的迷信/神话和传说/神话和仙话/为什么要研究神话第二章 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上)一 屈原天问里提出的问题/混沌给儵忽凿了七穷/阴阳二神经营天地/巨灵“造山川、出江河”/治理洪水受责罚的懒汉夫妇/鬼母吞吃她的儿子/钟山的烛龙神二 龙狗盘瓠的故事/从盘瓠到盘古/盘古开天辟地/盘古的神力和变化/盘古和烛龙神/盘古的葬所三 诸神创造人类/汉画里的伏羲和女娲/雷公的被囚和遇救/一颗牙齿的伟大作用/伏羲女娲在葫芦里躲避洪水/哥哥和妹妹的结婚/人类的由来四 华胥氏之国/雷泽边上的巨人足迹/天梯的种种/都广之野的建木/木神而兼生命之神的句芒/伏羲的创造和发明/“钻木作火”的古老传说/伏羲的后化五 女娲抟黄土造人/女娲建立婚姻制度/高禖神庙的欢乐盛会/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的战争/“女娲补天”六 大蟹和陵鱼/归墟里的五神山/海神而兼风神的强/龙伯国大人的开玩笑/仙山的传闻/“黄金时代”的上古/笙簧、芦笙和“跳月”/栗广之野的十个神人/女娲的退休第三章 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下)一 太阳神炎帝教人民播种五谷/炎帝在医药上的贡献/炎帝的子孙后代/追随赤松子升仙去了的炎帝小女儿/巫山的朝云和暮雨/“精卫填海”二 少昊诞生的神话/有趣的鸟的王国/被抛弃在大海里的琴瑟/小 昊和蓐收的神职/国王丑到了应得的惩罚/少昊的子孙后代/“大傩逐疫,穷奇食蛊”三 颛顼和强/颛顼叫重黎隔断了天和地的通路/讲究法的颛顼/遄顼的子孙后代和他的鬼儿子们/彭祖长寿的秘密/颛顼叫猪婆龙演奏音乐/颛顼死后的奇怪变化四 神和人发生了距离/给人带来灾祸的奇禽怪兽/奇怪而于人无害的生物/药用的动物和植物/熊穴、九钟/山林水泽的鬼神/善良的天帝帝台/古神逢第四章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一 黄帝和“皇帝”/黾仑山上的帝都/半天云里的花园/视肉/火老鼠和火浣布/妖媚的武罗神/象罔找到了黄帝失落的玄珠/玄珠给震蒙氏女儿偷去了/玄珠变做了三珠树二 五方的上帝/鼓和钦坞谋杀葆江/受到惩罚的贰负的臣子危/神荼和郁垒/“夜游神”/知道天地鬼神事情的白泽兽/黄帝的子孙/黄帝在西泰山会合天下鬼神/晋于公听请角三 关于蚩尤的种种传说/蚩尤赶走炎帝?鼓动苗民反封黄帝/蚩尤和黄帝双方军队的阵客/黄商冲出大雾的包围。魑魅魍魉怕听龙吟声/天女魃和应龙的战功/被人们赶逐的旱魑/奇异的军鼓第五章 帝俊、帝喾和舜第六章 羿和嫦娥的故事第七章 鲧和禹治理洪水第八章 远国异入第九章 夏以后的传说(上)第十章 夏以后的传说(下)附录:缅怀父亲袁珂

章节摘录

  女娲创造了人类,义替他们建立了婚姻制度以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不料有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故,忽然打起仗来,这就破坏了人类生活的幸福和安宁。  这水神共工,是天上一个有名的恶神,人的脸,蛇的身子,红色的头发,性情愚蠢凶暴。他有一个臣子,名叫相柳,也是人脸蛇身,浑身青色,长着九个脑袋,性情残酷贪婪,是他手下一个最大的帮凶。他还有一个臣子,名叫浮游,也是他的一个大帮凶。这浮游,生前的状貌是怎样我们已经不知道了。只知道他死后曾经化做一头红熊,跑到晋平公的屋子里去,躲在屏风后面,探头缩脑地向屋里窥看,结果把晋平公骇出了一场病。共工还有一个没有名字的儿子,也不是个好东西,死在冬至这天,死了以后变成厉鬼,在人间作祟。这鬼什么都不怕,却单单怕红豆,聪明的人们了解他的这种习性,就在每年冬至这天作了红豆稀饭来禳祓他,他一见红豆稀饭,就只好远远地逃跑开去。共工周围这帮人都是坏蛋,倒是他的一个名字叫做惰的儿子还好,这位公子秉性恬淡,没有别的嗜好,只是喜欢漫游各地,观览名…胜水,只要是车子、船或步行能够到达的地方,都有他快乐而潇洒的游踪。人们对于这位公子的观感还不错,他死了以后,大家就奉祀他做了祖神,祖神,就是旅行之神的意思。古时候人们每逢出门旅行,定要先祭祖神,称为祖道或祖饯,附带设了酒宴,给出门的人送行,取神灵护佑,一路平安之意。  这一次共工和祝融打仗,这位公子想来还是远游去了,并没有参预其事,参加战争可能性很大的,有那个蛇身九头的怪物相柳和那个死后变熊作怪的浮游以及那个害怕红豆的鬼儿子。只是古书的记载简略,具体的情况怎样,未闻其详,只好阙疑。我们只知道这次战争打得非常猛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了凡间。水和火,这两种性质的东西,本来是互不相容的,无怪虽然有的传说说共工就是那人脸兽身,经常坐着云车,前面驾了两条龙的祝融的儿子∞,父子俩最后也只好以兵戎相见了。共工和他手下的那群帮凶,在江流里坐了大木筏子,鼓动了大波大浪,前去攻打祝融,大江里各种水族动物,想来就是他的兵马;可是终于敌不过愤怒的火神发作出来的炎炎的猛火,烧得这些元帅和兵丁一个个焦头烂额。结果,根据善常胜恶的法则,代表光明的火神胜利了。代表黑暗的水神——那个野心家和侵略者,是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这边的队伍,情况相当的悲惨:可以肯定说明的,就是那性急的浮游在一气之下跑去跳了淮水,那害怕红豆的鬼儿子也有可能是在这场战争失败以后一气气死的,九个脑袋的相柳虽没有死,却也臊得跑到昆仑山北边去躲着,不好意思见人。至于水神共工本人呢,眼见事业成空,部卒凋零,又羞又恼,也觉得再没脸面存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西方的不周山碰去。这一碰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碰死,苏醒转来,以后又去和治理洪水的大禹捣乱,可是因为他这一碰,却使天和地改变了原先的模样,使世界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灾祸0。  原来这不周山,乃是一根撑天的柱子,经水神共工这么一碰,撑天的柱子给碰断了,大地的一角也给碰损坏了,看哪,半边天空坍塌下来,天上露出些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做了纵一道横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在这种大变动中,山林起了猛烈燃烧的炎炎的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出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海洋。人类在这种情况中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同时还遭受着从山林里窜出来的各种凶兽猛鸟的残害,我们想想,这时候的世界,岂小就是一幅活地狱的画图!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样惨烈的灾祸,痛心极了,没法去惩罚那个死而复活的凶恶的捣乱者,只得又辛辛苦苦地来修补天地的残破。  这件工作,真是巨大而又艰难呀,可是慈爱的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的幸福,一点儿也不怕艰难和辛苦,勇敢地独自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拣选了许多五色的石子,架起一把火将它们熔炼做了胶糊状的液体,然后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来把苍天上一个个丑陋的窟窿都填补好。仔细看虽然还有点儿不一样,远看去也就和原来的光景差不多了。又怕补好的天空再坍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用来代替天柱,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空再没有坍塌的危险了。这以后她又才去收拾一条在中原地方为恶已久的黑龙,她杀了黑龙,又赶走厂各种猛兽、凶鸟,使人类不再惧怕禽兽的祸患。然后她再把芦草烧成灰,堆积加多,淤塞住了滔天的洪水,这一场灾祸,总算给伟大的女娲一手平息,她的孩子们终于从死里逃生,得到了拯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神话 PDF格式下载



   真正接触到中国古代神话的话应该是很小的时候了,那时候经常听老师说那么一两个故事,你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但那都是零散的,看完这本中国神话的时候才对中国神话有了真正的了解。这本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老先生撰写的一部全面叙述中国神话体系的著作。神话是民族的体现,当然,中国的神话自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本书主要是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依次叙述了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帝夋、帝喾和舜,后羿和嫦娥的故事等。在文章的最后也附有袁珂之子撰写的怀念父亲的文章,回忆了袁珂老先生的生平和治学情况。并且在出版的时候也带了100多幅与内容有关的话,不仅使得读者更加了解到神话所展现的场景,而且也让这本书有了更高的收藏价值。这些神话中不免让我最为记忆深刻的就是在描述诸神与人类的幸福时代的时候,这一部分主要是写了董永七仙女,牛郎织女,弃,挚,尧,舜,后羿等人间英雄的诞生。中国的牛郎织女我相信当然可以与希腊的《奥德赛》,《金羊毛》,法国的《尼贝伦指环》并列的。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了,我一如既往的认为神话和童话故事不会因为时代的交替,物质文明的进步而轻易的消亡,因为这是中国古代人民的精神的象征,更是象征整个中华民族!(力荐这本书!)


   这是我见过的最完整的中国古代神话集子。老一辈学者袁坷先生从中国古典书籍里概括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系统性强,史料详实,文字优美,装帧精致,令人爱不释手。
   中国神话零散,系统性差,多散落于历史记载与常人难以读懂的《山海经》。袁老师以扎实的古文底子,严谨的学术态度,收集整理,以优美的现代语言展现给我们,真是功德无量!老师不但告诉我们有哪些故事,而且仔细注明出处,实在是我们的楷模,特别是对于在互联网下长大的孩子,只会刷网页,复制、粘贴的孩子,意义重大!
   页面用粉红色打底,配有插画,很是可爱!
   感激出版社能推出内容过硬、形式可人的书籍,希望每一位看到此网页的朋友都能找来读读,受受熏陶,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卓越!
  


   看到日本动画产业的兴盛让人感叹,更可气的是,我感觉他们动画里有很多的神话都来自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
   这本书记录的奇闻怪相都能激发很多人的想象,有很多都是没有播出过或者推广过的,而我在《火影忍者》中可看到过不少。


  古剑里三位上古神仙(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伏羲为天帝,天柱倾塌之后,启用神剑昭明赴东海斩杀巨鳌。 取其足支撑四极,暂止天穹倾颓之势。并贬太子长琴为凡人,落凡后寡亲缘情缘,轮回往生皆为孤独之命。
  女娲掌管地界,带着龙渊部族和自己的部族隐居在幽都,神力渐渐消散。
  神农掌管人界,用昭明剑心创造了巫山神女,为流月城提供神血,后来不知所踪。
  太子长琴:火神祝融之琴所化。
  
  ----------------------------------
  以下是书里的相关神话人物。
  伏羲、女娲:兄妹or夫妻,人身蛇尾。
  神农:女娲之后的若干年代的大神,尝百草。
  
  东方上帝:伏羲,木神句芒辅佐
  南方上帝:炎帝(神农),火神祝融辅佐
  西方上帝:少昊,金神蓐收辅佐
  北方上帝:颛顼(黄帝之孙),海神兼风神禹强(鲲鹏)辅佐
  中央上帝:黄帝,风神后土辅佐
  -----这是淮南子的说法,其实三皇五帝更为流行,但具体人物也一直在变。
  
  太子长琴:颛顼的曾孙(颛顼--老童--祝融--太子长琴),居住于西北海外的榣山上,会创作美妙的歌曲。
  
  鱼妇:颛顼死后附在鱼身上,半边为人半边为鱼,称为“鱼妇”,大约是说鱼做了他老婆。
  
  神农之女:居于姑瑶之山上,死后名为女尸,化为瑶草,吃了让人被喜爱。天帝哀怜她早死,封她为巫山的云雨之神,朝为白云暮为细雨。神农还有个早夭的女儿,精卫。
  
  山鬼(武罗):居于青要之山,乘赤豹而从文狸。“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开”,恋慕某天神。--阿阮的人设应该也结合了这个
  
  偃师:周穆王时曾有人进献一名匠人名叫偃师,他用皮革木头等制造了一位假人,能像真人一样跳舞,还用眼神去挑逗周穆王的妃子。穆王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巫咸:巫咸国是一群巫师组成的国家,最著名的有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
  
  
  烛龙(烛阴):钟山之神,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蛇身而赤,直目正乘,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
  以上,等看完古剑的世界观小说之后再补充。
  
  
  


  小时候从各种故事中零星看到过一些神话: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女娲补天。。。每一个都充满神奇的想象力,但却又不成系统,只如零星宝石散缀于天边。直到今日看到袁珂老师的书,才如掀开了长久覆盖于天的幕布,星河灿烂,源远流长。
  感觉越是上古时代的神话越浪漫瑰丽,云雨雷电都有精魂,山泽大川藏有精怪,每一次的大雨和雷电不是后世儒生编撰的帝王RP太低,只是精灵自由地行云布雨,太阳君会和他们的妈妈住在桑树上,当金鸡鸣叫时,他就坐着辇车去上班,东海有遗琴,时而会发出琴鸣之声。。。
  这些神话故事,让自然界变得如此美丽动人。后世屈原、李白的文学作品中多引用了上古神话。多么期待今人能将这些神话故事再发扬,为我们创作出更多有趣的文学作品!


   首先,这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准确点是上古)神话,从创世到西周,详略得当,犹如一幅浩渺的画卷。当然比起库恩和斯威布的《希腊神话》,略显单薄和零散。
   其次,这位四川老乡语言是相当生动有趣,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如果说这本书最早是50年代出版,里面的语言可以说是20世纪末,简而言之,作者是位可爱的老先生,就像儿时偎依在爷爷的怀里,听他讲那些民间传说。
   我读这本书一鼓作气,就用了一个下午就读完了,酣畅淋漓,大呼精彩。当然没有细究后面的密密麻麻的注释。
   最后,这本书唯一的缺点也是那个时代出版的书籍共同的缺点,就是里面马毒稍重,什么都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解释,总是劳动人民最共荣,君王将相最可恶,什么剥削啊压迫啊……这些观点现在看来固然可笑,但是那个时代政治环境使然,得理解作者。还有,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有些影响阅读的流畅感。
   总之,这是一本了解中国神话的经典,很期待今人能再整理更为系统全面的版本。


  研究神话,至少要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神话,这是一本致力于此的袁珂著作,在此书的基础上,又补充完善而著了《中国神话传说》,袁珂先生无论学问还是做人,都是无可挑剔的,当然,限于意识形态和时代环境的局限,不免有些瑕疵,但终究瑕不掩瑜。读。
  中国古代神话向来被人认为是缺少系统性,而且多没有完整的情节,神话在古籍中的存在只是只言片语,东一句,西一句,让人读来略显杂乱。袁珂先生这本书应该是概观中国古代神话全貌的一个有力尝试,不仅将原本散乱的神话串联起来,而且润色了文字增强了表现力合可读性。
  里面对神话的一些见解可能随着神话研究的发展而暴露出它的不足,但袁珂先生治学问的认真却是不容置疑的。
  09年在重庆博雅书城购得此书,倚在床头读上几页,岂不快哉!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不知道古代神话,就不能很好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
  这本书也会引你去思考,神话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平易的语言,很好读,但又不浅薄。


   首先必须要承认这本书必然是花了作者很大的精力写成的——正如作者所说,中国的神话散布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古籍当中,更加上神话与历史的混杂,使得对于神话故事的甄别和选择有相当大的难度,这需要有这个方面极深的造诣。
  
   但如果,这仅仅是本神话的话,我想会更好一点。用评论的方式去讲神话在作者看来是合理的,但我恰恰不太习惯这一点。可以理解因为资料的琐碎等各种原因,使得作者也许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写这本书,如果把一个个零星的神话故事罗列出来,那几乎就成了一本把大部分历史书籍中的神话放在一起翻译出来的东西,这必然没有太多的价值。
  
   但神话故事就是一个个故事,让我不太能接受的是作者鉴于历史大环境的原因,始终在用一种当时的价值观来评价这些神话,这在现在看来却是有点不太合适的了。本来一个个单纯的故事,若是用这些观点来评价,未免有些生硬而滑稽了。
  
   中国到底有没有神话?其实这是个很难说的事情,也许历史上有,但从某个时期开始,神话就慢慢地失传了,我想这是一件非常值得今人遗憾的事情。非常喜欢希腊和印度留存下来的完整的神话世系,可惜啊!


   火影仁者,不知道让多少孩子着迷,我也惊奇
  
   日本动漫的想象力,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 原来,早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们就已经有这样的描绘了


  袁老先生的这本著作是我看过的有关中国古代神话的书籍中最好的一本,慢慢翻着,才能细细感触那些已经湮没于时间洪流中,流传于我们祖先之间的萌芽认知,那些中华文明之魂的由来。


  非常经典的书。有趣又不失严谨,很难得。作者又是该领域的最大权威。 作者稍受马毒,所以极个别地方有点别扭,但是瑕不掩瑜啊!
  整理中国神话确实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作,吃力不讨好。不仅神话故事的零散片段散落在大量的文献中,而且中国神话有一个特点:神话故事不是在一个框架下不断完善,充实细节;而是新产生的神话会覆盖掉旧神话,英雄的事迹会覆盖或者错误的按到神的故事中去。使得矛盾的地方很多。
  所以更加感叹作者工作的不易和重要!
  曾几何时,我们的先民多么富有浪漫的幻想啊!屈原和庄子的著作里就满是神话和瑰丽的想象。但是或许因为孔子儒家排斥神怪,使得汉以后神话不仅没有充实发展反而散失的更多。
  袁珂先生功德无量。
  


  神话故事,我是从小就听着长大的。在读了《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之后,更是受益匪浅。神话,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人都应该略知皮毛的传统知识。而遗憾的是,如今中国发展的脚步似乎已将这些文化远远抛在身后了。不久前,我很诧异地发现,许多二、三十岁的人们都已对中国神话渐渐疏远。似乎,人们记得最清楚的只剩“嫦娥奔月”了。那些令人神往的人物,比如女娲,伏羲,共工,刑天,神农氏等都几乎消声匿迹。作为一位怀旧派的支持者,读到了这样的一本书还是很令人欣慰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推荐有兴趣的人们来阅读这本书。


以往阅读的有关于中国古代神话的书,大多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单独分开说,比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样子。这本书却是分版块:世界是怎么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帝俊,帝喾,舜......夏以后的传说,每个版块下有这个时期相对应的传说,体系完整,语言很是通俗易懂,有时候相当有趣,活灵活现,引人入胜。作者讲故事的时候不局限于一家之言,比如开天辟地就不仅仅有盘古那个版本,此外还有考证和评述,对于想大概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人来说,确实是一本好书。
然而,由于很多东西都是从《山海经》,《天问》等等其他书中整出来的,有些时候某些部分的故事性和情节性就不是那么强。比如,古时的《山海经》是有插图的,配上文字,一目了然,但是若单单将文字拿出来,就显得有些单薄,所以作者在书中列举了那么多的异兽异人以及各种神仙奇奇怪怪的长相性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反倒不多,不过这个是《山海经》自身的特点和中国神话的零散所造成的。作者偶尔会在书中加上自己的评述和观点,一方面他的看法使人受益匪浅,另一方面不得不说作者有时候会有点将自己的看法价值观加在神话故事上,显得带了些主观的色彩。
看了《the man from earth》,有个情节我还记忆犹新,就是男主约翰说自己是耶稣以及他所说的那140字的《新约》,很多人事物,由于不同人的不同目的,在时光的流变中面目全非,正如约翰所说的,他不知道耶稣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也无法考据,这些神话传说本来的面目。神话开始的时候,也是它自身终结的时候。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中国神话故事,带了历朝历代的痕迹,几经转变,形成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那些传说。神话的变化性,神秘性,多面目,以及其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所带的时间的痕迹,深深吸引着我们,而这些东西也是神话的魅力所在吧。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其实和某些《圣经》中的故事有些相似,比如女娲伏羲兄妹俩躲进葫芦避过水难和诺亚方舟的传说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类的想象力神奇地想通了,不管是东西方,不管是什么民族。
而让我觉得很是奇怪的是,古希腊传说中的神不管多么奇异,他们的形象虽然也会有像美杜莎之类的形象,虽然宙斯也会变化成牛,但大多是和人类相差无几,而我们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大多是人兽结合或者是畸形残缺的长相,比如黄帝是四个头啊或者长着牛头啊,形天被砍头后用双乳做眼睛啊,盘瓠是龙犬啊,异兽则往往是不同动物的肢体器官组合而成。不知这是否是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
读得不是很深,但好歹总算知道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其中的神话典故,好歹知道纣王所用来惩罚人的是“炮格”而不是“炮烙”之刑,好歹知道北方偏旱,南方偏湿是因为黄帝蚩尤大战时立下大功但由于被邪气所侵而滞留人间的旱魃和应龙......也算是有所收获吧。


收藏啦,小时候最喜欢的书就是中国神话


"雨追十二月桐"的评论细致而有说服力,看来是真喜欢神话的。希腊神话的人本主义特征非常显著,诸神也以人的形态存在;而中国、埃及的神话喜好动物,可能是跟早期的动物图腾文化发达有关。


相比较希腊罗马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少了些浪漫,几乎没有 唯美梦幻的爱情;但也少了许多恐怖,没有像欧洲神话里有宙斯惩罚人类,令其全部灭亡,对帮助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施以严惩这种极不人道的事情。我不喜欢打打杀杀,对战争厌恶恐惧,所以说实话,袁珂老先生的这本书里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一章几乎没有看。我对书中的爱情是挺感兴趣的。它与我印象里的爱情观有很大不同。
大禹治水,30岁还未婚,涂山有位姑娘叫女娇,态度娴雅,仪容秀美,大禹对她很是满意,女娇也喜欢大英雄,两人算是情投意合,最终大禹抱得美人归。婚后大禹继续治水,一次大禹变作一只熊开凿岩石,刚好妻子送饭来,但她只看到了熊,很正常的吓得扭头就跑,大禹就在后边追,但他忘记变回人形,妻子很是害怕,于是变成一个石头,大禹又气又急,冲着石头叫道:“还我儿子!”之后,石头崩裂落下一个小孩。这便是我不能理解和震惊的地方,大禹最后脱口而出的竟是这样一句。妻子何在?生育的工具?虽说是神话,但它至少反映了先人对待两性关系的态度,先人是有多么轻视女性,又多么依赖女性,在这样无奈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繁衍后代这样的任务还未完成,于是借大禹之口说出这样的话。这样的爱情在我看来,不要也罢,只是可怜了女娇,被丈夫惊吓,不仅没得到丈夫安慰,成了石头还要为丈夫生下孩子。
嫦娥与后羿的故事倒没什么可复述的,只是一个原本是神仙的女人不甘人间生活寂寞,希望回到天宫做神仙的事,和我原本了解的一样。只是替嫦娥惋惜,那一刻的自私让她最终独守广寒宫,一说她变成了月宫中一只癞蛤蟆。爱情的脆弱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诱惑面前,爱情终敌不过前途,荣耀。梦想未能成真,也失了爱情,嫦娥也是后悔的吧。我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事业,感情遭受创伤的后羿在洛水边遇到了情感生活不顺的洛神宓妃,两个失意的灵魂当然会迸发出热烈的激情。宓妃的花心丈夫当然不愿意妻子出轨,虽然他自己风流成性,最终宓妃妥协,同意不再跟后羿交往。这样一件闹到天帝那里的事情,嫦娥不可能不知道,或许嫦娥只是对后羿更加失望,才会选择离开,只是这么多年来,有多少像我一样无知的人一直误解她,谁曾经真正体会嫦娥内心的挣扎与不甘呢?
另一个女人我不能不提,褒姒。她不喜笑但深受王的宠爱,于是就有人说她有妖气。袁珂先生对她的评价实在是中肯。“作为一个奴隶而跻身青云的她,照理说做梦都应在笑,可她就是不喜欢笑,有时甚至连一个莞尔的笑都没有.......隐藏在一个奴隶深心里的欢乐和痛苦,谁又能清楚的知道呢?是爱情的记忆在缠绕她吧,是羞耻的凌辱在折磨她呢?实在是很难说."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都没有盘古开天辟地带给我的感触大。“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每次想想那幅画面,就觉得心潮澎湃。混沌的天地间,突然间风起云涌,随着天地分离,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树木花草一一呈现,盘古化作了世间一切美好。精练的几笔,却能让人勾勒出无数画面,令人意犹未尽。盘古其实和大地之母盖亚有点像,但中国神话的风格和古希腊罗马的很不同,可能是自身文化背景的原因吧,个人感觉中国神话都是很古朴的,色彩总是庄重的几种,像夸父逐日,应该只有红日和黄土。而西方的则是各种华丽的描述,像是金羊毛,阿波罗的战车,绚烂多彩。觉得中西方的差异早就种下,东方的英雄都是内敛的、孤独的,西方的则是外向的、万众瞩目的。


点进此书页面看到这样一个书评标题瞬间有些惊喜啊~


ls也是同好呀,握爪!


握爪!我可以说也是因为古剑来看《山海经》和《中国古代神话》的~^ ^


在看起来很严肃的书目下,看到了古粉的惊喜感简直难以言喻(⊙▽⊙)


~_~楼上也握个爪!


握爪^ ^


推荐你看看钱穆写的《黄帝》,配合上玩轩辕剑系列,感觉一定很好的。


作者稍受马毒这个问题,也是当时政治环境的逼迫使然。


看似轻松的语言其实包涵他一生的研究


啊啊啊 我不小心点了什么我不喜欢的投票。。。我错了 我很喜欢的。。。


楼长是啥专业的?


啥专业重要么


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楼长那位推荐看这书的导师啊


哈哈 我导师才真的是不重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