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呼吸病中医诊治与调理

王有奎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

王有奎  

页数:

176  

前言

  《呼吸病中医诊治与调理》自2007年初出版以来,因内容简明实用而受到读者的欢迎,不少读者来信、来电,既给予鼓励、赞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与建议,还有的是求医问药。考虑到第1版侧重于介绍呼吸病(即肺系病)的基础知识,对各种呼吸病的诊治方法介绍的过于简单,为使中医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每种呼吸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掌握各种呼吸病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的方法,明白中医治疗呼吸病的特点与优势,进一步提高以中医药治疗呼吸病的水平,并使呼吸病患者也能对个人所患的疾病有更清楚的认识及了解个人在日常生活、饮食起居中如何调理,在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支持下,笔者对本书第1版进行了较大修订。本版在保持原版特色的基础上,重点充实了以中医观点对过敏体质及过敏源的认识,对呼吸系统中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等;同时修正了原版中的错漏,在编排方面亦作了相应调整。  第2版编写过程中,得到张丽萍、刘克勤、尹政宪、董晓芸的大力支持,太原市中医院焦国梅院长特为本书作序,对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书中如有不妥之处,尚希同道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中西结合治疗呼吸病的经验体会,对第1版进行了精心修订,详细介绍了呼吸病的有关基础知识和中医诊治与调理方法。包括肺的生理特性和呼吸病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呼吸病的特点、原则、常用中药和古方、验方;感冒、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等常见呼吸病的辨证施治、预防调理和典型病案。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融入了作者40余年的I临床经验,适用于内科医师、基层医务人员、中医院校学生阅读参考,亦可供呼吸病患者求医问药时参阅。

作者简介

王有奎,男,1938年生于河北省黄骅县。在太原市中医医院(原中医研究所)历任内科主任、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太原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老年病学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呼吸病委员会理事。
1963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毕业后即在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从事医疗工作。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具有特色的辨证施治方法及具有高效、长效的验方,尤其在治疗呼吸病方面更有所专长,对治疗多种常见呼吸病有重大创新与突破。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1章 呼吸病的基本知识  一、肺的生理功能  二、肺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三、肺与气的关系  四、呼吸病的病因病机 第2章 中医治疗呼吸病的特点与优势  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在发挥中医特色  二、重在扶正治本  三、坚持补气调气的治疗原则  四、重视整体疗法  五、坚持个体化治疗特色  六、重视“因时制宜”的诊疗方法 第3章 咳、痰、喘的辨证要点与治疗  一、咳嗽  二、痰饮  三、肺系病证治痰七法  四、气喘 第4章 治疗呼吸病常用的中药  一、解表药  二、清热药  三、化痰药  四、止咳平喘药  五、补益药 第5章 治疗呼吸病的常用验方  一、润肺汤  二、健脾化痰汤  三、哮灵汤  四、复健汤  五、疏风止咳汤  六、利咽止咳汤  七、黄芩清肺汤  八、通窍止涕汤  九、温阳利水汤  十、育阴培元汤  十一、燥湿化痰汤  十二、益气解表汤 第6章 治疗呼吸病常用的方剂  一、解表剂  二、祛痰剂  三、止咳平喘剂  四、扶正固本剂 第7章 呼吸病的预防与调理  一、防寒保暖  二、合理的饮食调理  三、劳逸适度  四、忌烟  五、坚持锻炼  六、主动配合治疗  七、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  八、进行预防性治疗  九、缓解期服用扶正固本的药物  十、忌恼怒,避忧思下篇 各论 第8章 上呼吸道感染 第9章 肺炎 第10章 支气管哮喘 第11章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 第12章 慢性支气管炎 第13章 阻塞性肺气肿 第14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15章 支气管扩张 第16章 肺结核 第17章 肺间质纤维化附录A 鼻炎附录B 咽喉炎附录C 常用的方剂

章节摘录

  (五)肺的其他功能  1.肺主一身之表人身之表,是指皮毛而言,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它们依赖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而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机体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所谓“肺合皮毛”,就是指肺与皮毛密切相关,有相互为用的关系。故治疗外感表证时,解表与宣肺常同时并用。  2.肺开窍于鼻,其液为涕鼻为呼吸时气体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鼻具有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这种功能都须依赖肺气的宣发功能。肺气宣畅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肺失宣发则鼻塞不通、嗅觉也差。临床上常把鼻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肺病的依据之一,治疗鼻塞流涕、嗅觉失常,也多用辛散宣肺之法。  3.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脏,属阴;大肠为腑,属阳。两者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肺气清肃下降的功能是保证在大肠传导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若肺气虚弱,可出现气虚便秘;若大肠实热,上熏于肺,也会导致肺气上逆而咳喘胸满。  二、肺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由脏腑、形体、官窍组成,各脏腑、形体、官窍有不同的功能,但又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  (一)肺与脾  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  肺司呼吸而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为谷气,二气在肺中汇合为宗气,宗气与元气相合为一身之气。只有在肺脾两脏的协调作用下,才能保证宗气及一身之气的生成。  人的津液,由脾气生成并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而布散于周身并下输肾与膀胱,肺脾功能协调,是保证津液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若脾失健运,则聚水湿而化饮生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呼吸病中医诊治与调理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本关于呼吸系统的中医临床书,很实用;讲的是作者的临床心得,涉及11种临床常见病,不过有一点像是中医教材的感觉。印刷很好,纸张也很好。


这本书呢 是帮忙代买的!因为同事指定的是要买这本书 估计是有人给他推荐吧


女儿十几年的老毛病治好了。


值得阅读,都是宝贵经验啊 ,但效果要看个人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