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
2009-8
崔国成、 袁淑清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08出版)
崔国成,袁淑清 编
200
“管理学原理”是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管理专业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管理知识水平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综合管理能力为主线,尽可能实现管理教学与学生就业岗位零距离的目的,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了这本教材。编写时考虑到高职教材的特点,体例上突破了传统的编写顺序和篇章结构,根据管理者的工作思路,从通识、原理、职能到方法,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本教材突出了以下特点:1.实用性与综合性。教材内容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原则,注重讲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职能和基本方法,不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实用性、综合性。在内容上既要简明实用,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和实践,又要科学合理,使学生的职业技能符合规范要求。2.层次性与系统性。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形成所必需的专业理论,还能获得非技术职业素质形成以及今后持续学习所需的基础理论。3.实践性与灵活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一线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职业能力不仅体现为实践操作能力,还应包括合作协调能力、沟通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技术的职业素质。管理学课程正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这些素质要求而开设的。本书由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崔国成教授与白城市行政学院袁淑清教授任主编,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于允球副教授、任云良副研究员,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郭长平副教授参加了编写。编写分工如下:崔国成编写第一、二、三、十四、十五章,于允球编写第四、五、六、七章,袁淑清编写第八、九、十、十一章,任云良编写第十二章,郭长平编写第十三章。本书由崔国成教授拟定编写大纲并对全书统稿定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有关著作和资料,在此深表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且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教材突出了以下特点: 1.实用性与综合性。教材内容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原则,注重讲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职能和基本方法,不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实用性、综合性。在内容上既要简明实用,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和实践,又要科学合理,使学生的职业技能符合规范要求。 2.层次性与系统性。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形成所必需的专业理论,还能获得非技术职业素质形成以及今后持续学习所需的基础理论。 3.实践性与灵活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一线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职业能力不仅体现为实践操作能力,还应包括合作协调能力、沟通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非技术的职业素质。管理学课程正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这些素质要求而开设的。
第一篇 通识古今管理第一章 管理学概述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者第二节 管理学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演进第一节 早期的中外管理思想第二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第三章 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第一节 管理理论创新概述第二节 管理模式创新第二篇 掌握管理原理第四章 管理的人本原理第一节 人本原理的基本内涵第二节 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第三节 人本原理的实现途径第五章 管理的系统原理第一节 系统原理概述第二节 系统原理的内容第三节 系统原理的应用第六章 管理的动态原理第一节 动态原理概述第二节 动态原理的基本原则第七章 管理的效益原理第一节 效益原理概述第二节 效益原理对管理工作的要求第三篇 熟悉管理职能第八章 计划第一节 计划概述第二节 决策第三节 目标管理第九章 组织第一节 组织概述第二节 组织结构与设计第三节 组织变革第十章 领导第一节 领导概述第二节 领导的基本要素第三节 领导理论第十一章 控制与协调第一节 控制概述第二节 有效控制第三节 有效协调第十二章 激励与沟通第一节 激励概述第二节 有效激励第三节 沟通概述第四节 有效沟通第四篇运用管理方法第十三章 管理方法第一节 经济方法第二节 行政方法第三节 法律方法第四节 社会心理方法第十四章 管理技术第一节 预测技术第二节 决策技术第三节 计划技术第四节 控制技术第十五章 管理艺术第一节 管理艺术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 用人艺术第三节 公关艺术参考文献
二、管理者的职责与素质(一)管理者的涵义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担负着独特的任务和职能。彼得?杜拉克认为管理者要“创造出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总和的真正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他把投入于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较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作人员的特殊的素质与能力,就要有其特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就要掌握管理者必需的方法和手段,就要密切注视着未来对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泰罗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九个方面的条件:健全的脑力;一定的教育;专门的或技术的知识;机智灵敏、充沛的精力;坚强的毅力;忠诚老实;判断力和一般常识;良好的健康状况。法约尔认为作为一个管理人员一般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体力方面: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反应灵敏;(2)智力方面:有理解、学习和判断的能力,思想开阔,适应性强;(3)品德方面:干劲大,坚定,愿意承担责任,有主动性,有首创精神,忠诚、机智、自尊;(4)一般文化方面:对于不属于所执行职能方面的事物有一般的了解;(5)专业知识方面:对于所担任的技术、经营、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6)经验方面:具有从工作本身产生的知识、经验、教训。赫茨伯格认为,一个管理者一般担任十种角色,即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有三种:(1)代表人;(2)领导者;(3)联络者。决策方面的角色有四种:(1)企业家;(2)故障排除者;(3)资源分配者;(4)谈判者。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有三种:(1)监督者;(2)传播者;(3)发言人。布莱克和穆顿在《管理方格》一书中则认为,理想的管理者是既能关心工作,同时又能对人采取体谅态度;既能管好事,又能管好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特别是管理的领导者,应当成为所管辖组织的灵魂。他除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外,还必须以自己的品格、能力和思想对组织和成员产生强大影响力。
《管理学原理》是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