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报告
2011-12
经济管理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编
395
公平与繁荣始终是人类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公平与繁荣成为中国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新课题。为恰当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财富的持续增长之问的关系,把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财富持续增长之间的微妙平衡,我们将其置于公平与繁荣的框架中来理解、研究。从公平与繁荣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来把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相关社会价值的选择,从而正确理解与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水平及其演进趋势。为适应对公平与繁荣之间关系理解的社会需求,以及适应实现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与现实需要,《2011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报告——公平、繁荣与政府行为优化》在基础理论与基本实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2011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报告——公平、繁荣与政府行为优化》由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编著。
绪论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何意义重大?
第一部分 总报告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决定与总体特征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政府行为优化
第二部分 公平体系与价值追求:基本概念与规范性理论
公平的性质、结构与规范性理论
价值的网络化组合、公平的测量与政府行为优化
第三部分 专题报告
中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行为优化
中国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行为优化
中国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行为优化
中国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行为优化
中国住房保障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行为优化
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行为优化
中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政府行为优化
第四部分 理论探索
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中国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内生性因素及其临界值
政策偏好、基础教育责任分担与非均衡发展
晋升锦标赛与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失衡
协同效应、政府行为互补性与社会经济绩效
版权页: 插图: 此外,人们在谈论公平时由于运用的参照标准的不同,也会形成较为复杂的结果。下面的几个例子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例1:假设两个人在沙漠中进行长途跋涉,其中一个人从其物品中找到一袋水(a flask of water)。如果两个人都喝这袋水,两个人谁也走不出沙漠因而都将死亡。如果仅供一个人喝,那么他可以活着走出沙漠而另外一个死亡。拥有水袋的人是否应该与另外一个分享这袋水呢?意即如何分配这袋水才是公平的呢? 例2:同样考虑沙漠中严重缺水的两个人。他们在前面不太远处看到一袋水,并且同时跑向水袋试图先拿到水袋。跑得快的可以拿到水袋并声称其拥有这个水袋。由于这个水袋的水只能够供一个人活着走出沙漠,那么跑得快的人拿到水袋并声称其拥有这袋水是否公平?如果其中一人视力较好或具有更好的观察能力先看到水袋,因而在另外一个不知道水袋存在的情况下就先跑过去而拿到水袋,那么这种情形下先拿到水袋的人拥有这袋水并仅自己使用是否是公平的呢? 例3:考虑一个可用移植的肾在两个病人间的分配问题。假设病人A仅30岁并且没有其他疾病,病人B已经60岁且有糖尿病。病人B为进行肾移植已经等了两年,若不进行肾移植不久将死亡,病人A只等了不到两个月且在不进行肾移植的情况下可以存活稍长一段时间。现在有人提供一个肾并且适用于这两个病人。那么在此种情形下将这个肾移植给谁是公平的呢? 至此,希望每个读者能够停下来,思考一下如何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在回答上述三个问题时自己的逻辑及其前提是什么? 事实上,每个人可能对上述每个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每个不同的答案又基于此答案的预设前提,或以承认某一个逻辑上更为在先的命题为基础。每一个论证在逻辑上都是有效的,或者,很容易通过推演达到这一点,或者说所有结论的确都源自于各自的前提。由于前提或预先承认的命题不同,因而问题最初的出发点已经变化,那么就需要再去追问这些出发点的公平性,“对于这些对立的前提,我们没有任何合理的方式可以衡量其各个不同的主张”(麦金太尔,2003:9)。因为每个前提都使用了与其他前提截然不同的标准或评价性概念,从而给予我们的诸多主张也就迥然有别。理论预设或各自前提的不可公度性(incommensurability),导致了论证结构与结论的不可公度性,因而问题会越来越复杂。
《2011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报告:公平繁荣与政府行为优化》编辑推荐:为适应对公平与繁荣之间关系理解的社会需求,以及适应实现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与现实需要,本报告在基础理论与基本实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