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应急管理

童星 等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童星 等 著  

页数:

585  

内容概要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自2010年始,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每年评审一次。入选成果经过了同行专家严格评审,代表当前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水平,体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创造力,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封面、统一版式、统一标准”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

作者简介

童星,1948年8月生于南京,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专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著有《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等专著10多部、《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等教材10多本、《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论文百余篇。现在的研究方向为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理论创新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一 研究背景及其进展 二 风险社会与中国社会风险 三 社会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综述第二章 风险灾害危机综合分析框架 一 新分析框架的建构动因 二 新分析框架的学科溯源 三 新分析框架的内在逻辑 四 基于新分析框架的整合研究第三章 风险灾害危机综合分析框架的运用——以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为例 一 作为特殊公共危机的群体性事件 二 无组织群体性事件演进的动态模型 三 风险场域的运作逻辑 四 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理念 第二篇 实证研究第四章 群体性事件:基层社会矛盾生成与演化的逻辑 一 基于社会矛盾的群体性事件 二 我国社会矛盾的总体特征与发展趋势 三 “有组织一有直接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的生成与演化 四 “无组织一无直接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的生成与演化 五 “有组织一有直接利益诉求”向“无组织一无直接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的转化第五章 感知、放大与沟通:食品安全风险的案例研究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四 主要结论 五 政策建议: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第六章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运行机理、绩效约束与管理优化——以公路交通应急预案体系为例 一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历程和基本框架 二 公路交通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历程和基本框架 三 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应用与修订 四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深层诊断与管理优化 附录 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7年版)第七章 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的政策框架——基于深圳市应急能力评估政策实践的研究 一 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思考 二 应急能力评估的现实考量 三 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的总体框架 四 应急准备评估 五 应急执行评估 六 应急绩效评估 第三篇 政策重点第八章 应急、减灾、维稳必须立足长期作战 一 风险灾害危机的存在具有长期性 二 战略性治理:突发事件应对的新要求 三 非常规应急管理的常规化第九章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 一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二 应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突破方向 三 进一步完善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 四 下一阶段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两个重要载体第十章 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工作 一 高风险社会中公共政策的调整 二 选择重大政策和建设项目,推进和完善社会风险评估 三 加强民众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文化建设第十一章 推进环境风险管理,完善防灾减灾政策 一 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应急失灵” 二 矫正“应急失灵”,推进防灾减灾 三 环境风险中的公众参与状况调查 四 改善环境风险管理中公众参与的途径第十二章 社会风险及其防范 一 重视规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 二 基于时间向度的劳动风险防范 三 基层社会矛盾的整合化解第十三章 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与运行 一 农村社会风险的演变趋势及其结构特征 二 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依据 三 克服制度缺失及非制度障碍,确保风险防范机制运行顺畅第十四章 安全监管模式应从“单一主体”向“多元参与”转型——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 一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制模式的解读与反思 二 民主化管制: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引入多元参与机制的构想 三 民主化管制模式的实现途径及其展望第十五章 完善官员问责,推进风险问责 一 公共危机的最终承受主体是政府 二 三类公共危机及其治理选择t 三 官员问责:诱发型危机下降的重要推手 四 风险问责:减少原发型危机的必然选择主要参考文献附录 课题研究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的研究报告 关于开展应急能力评价与建设的建议 加强食品安全问题政府规制的政策建议 当前关于应对校园惨案和自杀现象的政策建议 基于公共治理视角的灾害风险管理 课题研究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第十五章  完善官员问责,推进风险问责  我国的公共危机治理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SARS”事件前为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治理理念的基础是灾害与救灾减灾,主要关注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强调的是灾害的自然属性与救灾减灾的技术层面;“SARS”事件至今是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治理理念的基础是危机与危机治理,转而关注社会领域的合法性危机,更加强调危机的社会属性与危机治理的政治层面。其间最为重要的转变就是危机及其治理开始具有明显的符号意义,带来了一系列的制度变革,主要包括:推行行政问责制;建立应急预案体系;颁布并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这些制度变革各有侧重,对提升我国的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应急预案不仅可直接应用于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置,也是推动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还在《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颁布之前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它确保了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也能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然而,行政问责制在促进公共危机治理上的效果与作用机理更为独特:第一,从变革力度看,行政问责制力度最大,是制度创新,应急预案则属于制度完善,应急预案此前已大量应用于生产事故、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突发事件应对法》也并非国家减灾救灾立法的开端,之前已有《防洪法》、《防震减灾法》等。  ……


编辑推荐

童星等编著的《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作者在厘清应急管理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对政府应急管理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书中在应急管理领域有多方面创新,最突出的是将灾害、危机、风险三大概念加以整合重构,即提出“三位一体”的战略治理:系统治理、动态治理、主动治理,首先完善现行的应急管理体系,进而推动公共危机治理,最终达成对社会风险的主动治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应急管理 PDF格式下载



非常喜欢!理论应用于实践,这本书让我真正认识到一项研究广度和深度,激励我付出于科研事业


内容详实 理论前沿 实践丰富


书的质量很好,精装正版,纸张印刷质量也很好


这本大部头有点牛,很厉害 。还没来的及看,不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库里的东西都非常不错


书籍有污迹 看了,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