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隋书

(唐)魏徵等 现代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作者:

(唐)魏徵等  

页数:

540  

译者:

庄小霞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隋书》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属于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由官方主持的、由后继朝代编撰前代历史的史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隋书》在开皇、仁寿年间,王劭曾编过八十卷。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时任秘书丞的令狐德棻向唐高祖李渊提出修撰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下令中书令封德彝、舍人颜师古修撰《隋史》,然而编撰进程停滞不前,一直到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下令重修五朝史,并由魏徵担任《隋书》的主编,至此迄止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隋书》共历时三十五年才编撰完成。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由魏徵监修总揽其成,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人编撰,史论部分则全为魏徵所作,因此旧题为魏徵所撰。贞观十五年(641年)下诏仆射于志宁、太史令李淳风、著作郎韦安仁、符玺郎李延寿修撰《五代史志》,最终完成于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因为《五代史志》虽然是梁、陈、齐、周、隋五个朝代的合志,但内容最详于隋,并且成书之时,梁、陈各书都已单行,于是将其编入《隋书》,成为《隋书》十志三十卷。并且因为此时魏徵已去世,由长孙无忌负责监修,因此《隋书》也被题为长孙无忌所撰。

作者简介

作者:(唐代)魏徵 等 译者:庄小霞 编者:刘后滨 丛书主编:张传玺

书籍目录

卷一 帝纪第一高祖上卷二 帝纪第二高祖下卷三 帝纪第三炀帝上卷四 帝纪第四炀帝下卷五 帝纪第五恭帝卷三十六 列传第一后妃文献独孤皇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炀帝萧皇后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李穆子浑穆兄子询询弟崇崇子敏梁睿卷三十八 列传第三刘昉郑泽柳裘皇甫绩韦谟卢贲卷三十九 列传第四于义子宣道宣敏阴寿子世师骨仪窦荣定元景山源雄豆庐勐子毓勣兄通贺若谊卷四十 列传第五梁士彦子刚梁默宇文忻王谊元谐王世积虞庆则元胄卷四十一 列传第六高颎苏威子夔卷四十二 列传第七李德林子百药卷四十三 列传第八河间王弘子庆杨处纲杨子崇观德王雄弟达卷四十四 列传第九滕穆王瓒嗣王纶道悼王静卫昭王爽嗣王集蔡王智积卷四十五 列传第十文四子房陵王勇子俨秦孝王俊子浩庶人秀-庶人谅卷四十六 列传第十一赵煚赵芬杨尚希长孙平元晖韦师杨异苏孝慈兄子沙罗李雄张煲刘仁恩郭均冯世基厍狄嵌卷四十二 列传第十二韦世康弟洗艺冲从父弟寿柳机子述弟旦肃从兄雄亮从子謇之族兄昂昂子调卷四十八 列传第十三……

章节摘录

苏威的儿子苏夔,少年时就有盛名闻于天下,招引罗致宾客,四方的士大夫很多前来依附。后来讨论音乐问题,苏夔与国子博士何妥各自都有所坚持,于是苏夔、何妥都各自成一家之言,朝廷让百官表示自己的异同,官员们多数附和苏威,于是赞同苏夔的占了十之八九。何妥愤恨道:“我读书四十多年,反倒受屈于毛头小儿!”于是上奏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吏部侍郎薛道衡、尚书右丞王弘、考功侍郎李同和等结为朋党,在官衙中称呼王弘为世子,李同和为叔,说二人就相当于苏威的儿子和兄弟。又说苏威用不正当手段使他的叔伯兄弟苏彻、苏肃等人弄虚作假当了官。还有国子学请荡阴人王孝逸为书学博士,苏威的属下卢恺,引他做府中的参军。皇上命令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等人全面审理,事情都有证据。皇上把《宋书·谢晦传》中朋党的事,命令苏威诵读。苏威惶恐畏惧,摘下帽子叩头。皇上说:“谢罪已经晚了。”于是免去苏威所有官爵,以开府的身份还回家中。知名之士受苏威牵连获罪的有一百多人。不久,皇上说:“苏威是有德行的人,只是被人所耽误了。”让他恢复官籍。一年以后,恢复邳国公爵位,拜官纳言。随从天子祭祀泰山,因不敬被免官。很快又恢复原位。皇上对群臣说:“世人说苏威伪装清廉,家里金玉无数,这是胡乱说的话。但他生性乖僻,不明白世事关键,追求名声太急切,顺从他的就喜欢,违背他的就震怒,这是他的大缺点.”不久命苏威持节巡抚江南,可以随机处置事务。过了会稽,一直越过五岭才返回。当时突厥都蓝可汗经常制造边患,又派苏威到可汗驻地,与他们缔结和亲盟约。可汗就派遣使臣来京贡献地方特产。苏威因为辛勤劳苦,晋位大将军。仁寿初年,又拜官为尚书右仆射。皇上到仁寿宫,以苏威总理事务。等到皇上回京城,御史上奏称苏威职务内的事多数没有处理,请求审问他。皇上发怒,斥责苏威。苏威拜谢告罪,皇上也就不再追究。后来皇上又到仁寿宫,不适,皇太子从京城来侍奉皇上的疾病,下诏命令苏威留守京城。


编辑推荐

《隋书(套装共2册)》为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隋书 PDF格式下载



冲着编译团队买的,队伍很强大,一定程度上也是书质量的保证。拿到手之后果然没有失望,内容很好!


一直想找时间读读历史,但是第一因为买一本动辄就是几十要不就是几百,第二担心自己读不下去觉得浪费。现在这本很划算,拿到书的时候,比我想象的好多了,不像这个价位的图书,内容很容易理解,对于初学者是一部 不错的历史书。


一共买了六本,大概地翻了翻。最喜欢这本


目录还好,内容也可以,就是错误太多,时间、人物都回搞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