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敬宜笔记集萃

范敬宜 人民日报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人民日报  

作者:

范敬宜  

页数:

345  

字数:

3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敬宜笔记集萃》为范敬宜的笔记散文集,其中的每一篇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不加雕饰,秀色天成。读的时候,你的思想,你的感情也都为文章所吸引,或卷或舒,得大自由,得大自在。
  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奉劝读者们:见了《敬宜笔记集萃》,千万不要放过。

作者简介

  范敬宜,1931年生于江苏吴县,1937年迁居上海。先后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和上海圣约翰大学。1951年离开上海,远赴东北,从事新闻工作,历任东北日报助理编辑,辽宁日报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1984年调京,历任国家外文出版局局长、经济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年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系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包括《总编辑手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范敬宜文集》等。

书籍目录

“人走茶凉”属正常
日归日归归未归
大师与小卒
漫步巴黎忆恩师
一张名片五十年
蓝色的火焰
从章太炎想起王佩诤
人到晚年学说话
叶圣陶的尊师情结
校长的人格魅力
变黄的作文卷子
北方工大有座艺术馆
惭愧
垫过猪圈的名碑
访旧须趁人未老
可爱的“燕子”
课文应收《隆中对》
莫忘博物馆
离筵壮歌
人近七十学听话
两块和田玉
从“一位罪犯”说起
龙年春节忆“沙龙”
任仲夷的幽默
“鉴定家”的堕落
有这样一位县长
青年歌手,请你理解
古战场上电话多
如果周庄当年……
“余束发”是谁?
上海女画家忆旧
红楼忆吴梅
上海人的心气
话说“洋泾浜”
名医的医风
华尔道夫饭店感怀
为“五分钟发言”鼓掌
“世外桃源”爱鸟情
云南鲜花论斤卖
换个角度谈张謇
变在不知不觉中
胡绳的最后一篇文章
踏雪想“闲事”
春夜听琴
柯灵在我家疗伤
革命的“铜豌豆”
香雪海之恨
惜哉!樊伯炎先生
听中山先生当年的声音
“老泪”何以“浑浊”?
记者为何不“记”?
孟母碑前思“母教”
涸者如斯夫
昆曲欣逢又一春
难忘深深一鞠躬
漂亮的回答
有山无水又何?
再谈母教
流风遗韵忆画坛
雨歇波平政亦闲
华年二十去如飞
黄浦源头说清浊
新《阅江楼记》
惊听洋人说评书
蚕豆滋味究若何
“一样话,千样说”
站在“旱桥”看上海
刮脸刀的联想
巧得丁总新“教程”
明天毕业唱什么?
“吃不了的统统给我!”
好山何以不“入岳”?
艺坛勿忘吴湖帆
修车摊上话“瘦身”
莫把“大资”当“小资”
《登楼赋》回归记
谒柳祠,念公仆
谁在坐这“冷板凳”?
重游卢浮感慨多
初闻“健康长寿”
我与“的哥”常交往
盼盼的“逆反诗”
垃圾桶上的文字游戏
不爱长城非好汉
诗家情怀史家笔
陪着孙辈一起长大
“岂能如尽人意”?
季老病中写新书
五十年后才相会
温馨的小黄花
雪窗静思
回应“许嘉璐的话”
流光何曾把人抛?
求阙
李双江谈“拼文化”
邓颖超的“电话更正”
假的多了真变假
话说“认不得了”
请为爷爷奶奶写点书
猫的喜剧
安于当个“老头儿”
五年·百篇·四谢
京城餐韵
“艾培”还在期待……
清华园的“孩子们”
老上海的“市声”
季老的“书桌”
“敬宜愚兄,您好!”
飞车追薯
“千年文书好合药”
一缕幽香入梦来
听于丹,忆于廉
“幸福家庭寿星多”
寒鸦万点入城来
红绿灯前说“习惯”
一曲催眠忆儿时
他们为何想读《文心雕龙》?
“文”“白”之争情未了
附录
爱琴海凭眺
“到海得清无?”
最易往往是最难
“?康生活要喝粥”断想
试着说点新鲜话
“小平同志,别来无恙”
再闻钱老讲“艺术”
“要听懂草木的叹息”

章节摘录

  《人到晚年学说话》  人到晚年,万事休歇,不免俯仰平生,总结得失,这时忽然感悟:尽管在报海沉浮了几十年,其实还没有怎么学会说话。  所谓没有怎么学会说话,并非说自己说的话让人听不懂,而是说把光阴花在学套话、官话、空话上太多,而群众要听的、愿听的、爱听的话却越来越说不利落,很少能说出可以说到群众心坎上的那种话。  这个感悟,是由一件小事引发的。  我是在上海长大的,虽然在北方工作、生活了将近50年,仍然十分关注上海的情况。近几年,上海变化极大,许多朋友都劝我回去看看。对此,我深信不疑,然而迟迟没有成行,缺乏那种冲动。原因是有关上海的发展变化,新闻媒介报道得十分充分,无非是楼高了,路宽了,地绿了,天蓝了,车快了,等等。即使不身临其境,也能想象个大概。  可是,后来我竟让一位年轻人说动了心,这是《新民晚报》的青年编辑。在通电话的时候,我问她能否讲几件可以说动我回上海的事情,她当即举了三件,都是没有怎么上过报纸和荧屏的:第一,公共车辆在马路上转弯时不再“敲帮”了;第二,公共汽车司乘人员不再推乘客的腰背了;第三,商店里不再喊话,提醒顾客“注意钱包”了。  果然灵验,这三件小事把我吸引到了上海(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不赘)。  这里,需要向不熟悉上海情况的读者解释几句。第一,关于公共车辆“敲帮”:由于过去上海街道普遍比较狭窄,公共车辆到站或转弯时,售票员总要探身车外,用木板猛敲车帮,要路边车辆行人让路。现在不用“敲帮”,说明路面拓宽,或调整了行车路线,路况大有改善。第二,关于不推乘客。过去上海公共车辆特别拥挤,车一到站,乘客蜂拥而上,有的吊住车门不放。司机无奈,只好下车粗野地连推带搡,把乘客塞进车内。现在不再推搡,说明公共交通问题有了缓解。第三,关于商店喊话问题。过去大小商店总有一两个戴着红袖章的退休老职工,坐在两米多高的凳子上“监视”店内往来人员,防止扒手。现在没有了,说明在商店增多人也就不那么挤的同时,治安情况有所好转,或者商店的管理办法也改进了。  今年春节,我到上海之后,经过细心观察,证明那位年轻编辑所言不虚。这三件事情虽小,且不易为外地人觉察,其实反映的却是大问题,即上海市的党政领导,确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像这样为普通市民津津乐道、人人都有切身感受的事情,为何不见有人把它写成《上海最后一辆黄包车送进博物馆》那样的新闻,作为报纸和荧屏的头条呢?如果写好了,很可能被评为中国好新闻一等奖的呀。  如果埋怨我们的新闻记者缺乏新闻敏感,那是不公平的。我首先自问:你当过多年报纸总编辑,虽然也经常鼓励记者写“原汁原味”的反映老百姓喜怒哀乐的新闻,但是,如果哪位记者写了这样三件小事的新闻,你有胆识把它放到要闻版的突出位置吗?你会不会也批评记者“缺乏高度”“缺乏深度”,要求彻底改写,使它变成一篇新闻八股?  看来,尽管我们天天提倡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实际上是很难的。难就难在不容易冲破框子,放下架子,和老百姓平起平坐,向他们学习如何讲话,如何表达。只有平易,才能近人;只有近人,才能感人。最感人之处,即在平易之中。因为老百姓最喜欢的是实实在在,而不是成串的“高级形容词”。  龚自珍有首论诗的诗:“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清深不自持;洗尽狂名消尽想,本无一字是吾师。”为诗如此,为新闻何独不然!  (原题为《感人即在平易处》)  1999年5月1日  《叶圣陶的尊师情结》  叶圣陶是我最崇敬的前辈作家,我从小就爱读他的作品。给我以终身影响的是两本书,一本是《稻草人》,一本是他和夏丐尊合著的《文心》。前者教我如何做人,后者教我如何为文。  可惜,我只见过一次叶老,而且只有短短半个小时。即使这样,他的道德风范也给我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  由于种种原因,我在50岁以前一直无缘见到叶老。1984年秋,我调到北京工作以后,很想马上去拜访他。可是那时他身体已经不好,双目接近失明,平时杜门谢客。我便不好意思去惊动他。1985年秋天,听说他病重再次入院,我预感来日不多,只好托人递话:“当年草桥中学蔡校长的外孙想来探望,切盼破例一见。”  蔡校长,是我的外祖父蔡晋镛(云笙),苏州草桥中学(现苏州市第一中学)的首任校长。后来的文学家叶圣陶、历史学家顾颉刚、大画家吴湖帆,都是该校第一期学生。记得我幼年时经常听到外公提到他们的名字,并以此自豪。现在我特意提起外公,无非是希望叶老能重视这层关系。  果然,叶老很快就答应见面。我喜出望外,如约来到北京医院,走进病房,却不见叶老,正感奇怪,叶老的女儿叶至美告诉我:“老人家听说老校长的后代要来,非常高兴,现在正在里面洗脸、换衣服哩!”  正说着话,叶老从卫生问出来了。他穿着一身熨得很平整的玄色中式便服,一双很新的圆口布鞋,好像要会见的是什么贵客。显然,他看不清楚我,只能顺着我说话的方向,抱拳作揖,连声说:“蔡先生的外孙来看我,实在不敢当,不敢当……”  我扶叶老在沙发上坐定,向他表述对他的仰慕之情,他就深情地回忆起少年时代的蔡校长:  “那是1907年,我14岁,蔡先生是30岁。他从日本考察回来后,就在苏州一批士绅支持下,把这所新式学堂办起来了,那时叫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草桥中学是它的俗称。”  “当时的校舍、设备非常简陋,可是聘请的都是第一流的教师。不用说别的,连美术教员也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像陈迦庵、樊少云。后来草桥中学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人才,包括政治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教育家,主要原因是有一大批高质量的师资,使学生在中学时代就打好了基础。”  叶老说这些话时,脸上洋溢着对师长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他说:“你外公当这个校长真是苦啊,一年到头住在学校里,连过年也不大回家。一身长衫,两袖清风,真是为人师表。他不但教学生读书,还教学生品德、礼貌。上百个学生在饭堂里吃饭,一点声音也没有,碧碧静,碧碧静……”“碧碧静”,是地道的苏州话。  “蔡先生教我们唐诗,每个星期都要学生练习在课堂上当场做诗。他在黑板上出题目,学生就在下面做,他也在上面陪着做。学生写一首,他要写五首。我现能写两句诗,都是蔡先生当年逼出来的。”  我问叶老:外公在草桥中学的时间为什么不长?他说:“蔡先生是被逼下台的。当时有个当官的,硬要把成绩很差的儿子塞进草桥中学,——用现在的话说,是走后门,——蔡先生坚决拒绝。后来眼看顶不住了,就愤而辞职,并且发誓以后再也不办学校了。”  这件事,我后来在全国政协开会时,也听叶至善先生讲过,可见叶老平时也常提起。这是后话。  我又问叶老:这些往事都过去六七十年了,您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叶老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个人一世除了父母,影响最大的是老师,怎么能忘得了呢?”  当我起身告辞时,叶老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非要把我送出病房。我再三拦阻,他说:“不可以的。看到你,也等于看到蔡先生了。”等我走出十多步,再回头时,只见他还站在那里抱拳目送。一瞬间,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范敬宜的“笔记”是他自己的谦称,实际上都是美妙的散文或小品文。他几十年从事报纸编辑工作,有丰富的惨淡经营的经验。现在的“笔记”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信手拈来的。敬宜不但在写作上有坚实的基础,他实际上是一位中国古代称之为“三绝”的人物,诗、书、画无不精妙。  我还想奉劝读者们:见了范敬宜的“笔记”,千万不要放过。  ——季羡林


编辑推荐

  《敬宜笔记集萃》是作者范敬宜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所开专栏《敬宜笔记》的文章汇编。书中收入了范敬宜的多篇随笔,书中的文章都是非常短的,内容则比较多样。有的讲世界大事,有的讲国家大事,更多的则是市井小事,个人感受。没有半句假话、大话、空话、废话和套话。讲问题则是单刀直入,直抒胸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敬宜笔记集萃 PDF格式下载



写来写去,虽是日常小事,却渗透人性,传递信念,可以学习、模仿。


应当是很好的书


人民日报社的书出到这个份上涮是相当不错了


不错,文笔优美,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