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NO.9

李成勋 编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李成勋 编  

页数:

3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第13次学术年会的论文集,共收集了国内十多个著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资深专家学者25篇文章。本书主题是基于转型是未来中国发展主旋律这一出发点,围绕转型重要意义、转型背景、转型方向、转型主要领域、转型路径与方法以及国际转型经验等展开讨论。书中的理论观点具有较强论据性与较高学术性,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对经济领域的研究者以及相关政府决策者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成勋,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任基本理论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1986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务长,教授。1992年2月起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曾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论》及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总计出版独著、合著、主编、副主编学术著作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共发表自撰文字400万言。  林跃勤,曾公派俄罗斯留学多年,回国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从事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经济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转型经济、宏观经济。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纪委、人事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国务院重大委托课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重大委托课题、教育部应急课题、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课题、企业发展战略等多项研究。近年,独立或合作编著、译多部。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上百篇。一些课题成果和政策建议受到高层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主要学术兼职:中国社会战略学研究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东欧中亚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理事。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转型方向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转型新阶段
切换经济增长动力 推动经济社会大转型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国面临的挑战与下一步的改革方向
经济发展方式评价准则初探
第二篇 转型路径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要素与实现途径
基于以人为本视角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产业革命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产业转型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清洁消费是清洁生产的源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之一
税收调控、税制改革与社会发展转型
科技创新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消费公平、起点公平与社会公平
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心态与经济体制转型
强化资产负债双边主动管理 向资源节约型银行转变
……
第三篇 转型比较
后记

章节摘录

  间接税具有税负容易转嫁的特性,因此,征收间接税的直接效应是提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而税负归宿由商品的供求弹性决定。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而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较大,这就决定了生活必需品的购买者承担大部分的税负。低收入阶层购买生活必需品的份额较大,而高收入阶层购买生活必需品的份额较小,最终导致这类税收具有累退性。一些学者对流转税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国低收入阶层的流转税负担重于高收入阶层,弱化了税收公平分配的作用。此外,间接税基本上实行单一税率,难以实现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公平原则。因此,间接税的经济调控功能体现在对经济总量的直接调节,并不具有对经济中不同群体间收入的转移作用。  直接税的税负不易转嫁,征收直接税的直接效应是减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实际财富。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马歇尔(Marshall,1890)基于边际效用递减原理竭力主张对富人财产和个人所得征收累进税,认为应该把富人手中的一部分收人集中于国家,以提高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福祉。新剑桥学派认为,通过实行累进所得税和没收性财产税等措施,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既可以消灭私人财产的集中,抑制食利阶层收入的增长,也可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就个人所得税而言,累进税率缩小了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财产税而言,累进税率缩小了富裕居民和贫穷居民之间的财富差距;就社会保障税而言,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税种的受益人通常是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因此,直接税的经济调控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对经济中不同群体间收入的转移作用上。  综上,间接税调控的直接变量是价格,直接税调控的直接变量是可支配收入和实际财富,两者之间的区别导致了直接税和间接税在经济调控职能中的不同作用。凯恩斯(1936)认为,各种间接税的征税对象是人们手中用于消费的货币,如果将这些货币通过征税作为政府支出,则达不到提高有效需求的效果。因此,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税制结构应以直接税为主,辅之以间接税。  ……


编辑推荐

  转型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代名词,其核心和精髓是改革与创新,它将与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始终相伴随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成功转型之日,也就是中国经济顺利崛起之时;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不能不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NO.9(2011):转型与战略》聚焦新时期中国发展模式转型方方面面的问题,从理念、战略、政策、体制、产业与创新等诸多领域、不同层面深入探讨转型方向、路径与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NO.9(2011):转型与战略》由国内十多个著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实力强大的作者阵营认真撰写和专题讨论修改,具有广阔的视野、最新的资讯以及多样性、专业性与权威性观点。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NO.9(2011):转型与战略》力图提供具有较强论据性与较高学术性的理论观点,以及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因而,可以成为学者、经营者与决策者等有益的参考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NO.9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