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胡适英文文存2

胡适,周质平 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

胡适,周质平 编  

页数:

44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胡适英文文存2中国哲学与思想史》由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周质平编选胡适自1919年到1962年前后的重要英文论文及演讲27篇,主要包括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哲学、宗教及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和介绍,既论述了中国古代哲学史从老子到韩非诸子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又对自汉至北宋的中古时期哲学(包括董仲舒、王充等)、唐以后近世时期哲学(包括印度哲学、佛教、禅宗的影响和发展、程朱、陆王)作了考察和分析。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著述宏富,在文学、哲学、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英文写作、演讲能力俱佳,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深远。历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驻美国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书籍目录

Intellectual China in 1919
Buddhist Influence on Chinese Religious Life
The Renaissance in China
The Civilization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Wang Mang, the Socialist Emperor of Nineteen Centuries Ago
Conflict of Cultu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fucianism as a State Religion During the
Han Dynasty
Confucianism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in Chinese History
Development of Zen Buddhism in China
Types of Cultural Response
Social Changes in China
The Indianization of China: A Case Study in Cultural
Borrowing
A View of Immortality
Historical Foundations for a Democratic China
The Exchange of Ideas Between the Occident and the Orient: A Case
Study in Cultural Diffusion
India Our Great Teacher
The Struggle for Intellectual Freedom in Historic China
The Concept of Immortality in Chinese Thought
Chinese Thought
The Natural Law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
Ch'an (Zen) Buddhism in China: Its History and Method
Authority and Freedom in the Ancient Asian World
Yung Wing: One Hundred Years After His Graduation
The Right to Doubt in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Method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 Appeal for a Systematic Search in Japan for Long-Hidden T'ang
Dynasty Source-Materials of the
Early History of Zen Buddhism
Social Changes and Science

章节摘录

版权页:胡适英文笔下的中国文化周质平最近30年来,海峡两岸整理出版了大量胡适的著作和有关的材料,使胡适研究有了相当的提高和普及。但是胡适的英文著作却始终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胡适从1912年起,即以英文发表文章,在往后50年间,他的英文著作包括专书、论文、演讲及书评等。这批为数可观的材料除少数已译成中文以外,绝大部分仍未经学者分析研究。①要想对胡适思想作全面而且深入的了解,他的英文著作是必不可少的材料。胡适在中美外交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他对国际局势的分析,以及他对中国文化一种独特的偏爱,若不透过英文材料是看不到全貌的。胡适在中英文两种著作中。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有着一些微妙的不同。一般说来,胡适在英文著作中对中国文化少了一些批评,多了一些同情和回护。这点同情和回护正反映了胡适在《留学日记》上所说的“国界与是非”的矛盾。①他希望自己能超越国界来论断是非。这种超越国界的是非,在论断外交事务和军事冲突时,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在评论祖国文化时,这个超然而且客观的态度,就很不容易维持了。


编辑推荐

《胡适英文文存2:中国哲学与思想史》收录了胡适有关中国哲学与思想史的论文数十篇。《胡适英文文存》系列结集了胡适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到60年代初之间撰写的英文文章或英文演讲,它们大多都曾发表于颇具影响的英文刊物上,并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按主题分编为《中国文学与社会》、《中国哲学与思想史》和《民族危机与公共外交》三册,由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周质平选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胡适英文文存2 PDF格式下载



适合英语、中文或出国留学的人看看,对中国的思想流派的发展向西方推介,无论是内容对中文的学术价值还是对你英文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


看看大师的英文著作 联系英语


在当当上购买了大量有关书籍,好评。


此版本可买


确是好书啊


因为是胡适的书,所以就买了,书不错但内容太旧,一般读者小心下单。


更期待那本《中国思想史英文纲要》早点出版!顺便提一下,如果能引进冯友兰哲学史(不是简史)的英文本就好了!


一把年龄了还用名著学英语,实在很不甘心。这本书恰好弥补此缺憾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