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丛子研究
2011-11
中国社科
孙少华
654
《研究》共分上、下两编。上编共有四章。第一,《研究》确实有先秦材料来源。第二,全书材料性质,有“撰述”、有“编纂”,也有流传中的材料变化。本书编纂类文献,体现了先秦时期“丛”、“林”文献的基本特色;撰述类文献,则体现了本书作为“传”、“记”体式的特色。第三,本书文本变化,对人名、地名并无很大改变。这些人名、地名,大多符合先秦两汉史书记载,基本可以作为研究先秦两汉历史文化的依据。第四,考察《孔丛子》的版本与流传,说明本书在流传中发生的篇卷分合与版本差异。 下编是综合性研究,包括《孔丛子》中的家学、文学与学术文化问题。《孔丛子》与孔氏家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本书涉及孔氏家法、家风与家学等思想观念,体现了孔氏家学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孔氏子孙的学术思想自有传承,且与思、孟、荀及稷下学术有关。其中的典章制度,与先秦两汉典籍记载不悖,可以作为研究先秦典制的参考资料。
孙少华 男,1972年9月出生,山东省莱芜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文献学研究,先后在《文史》、《文学遗产》、《文史哲》、《齐鲁学刊》、《中山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国情调研各一项。
序绪论 第一节 《孔丛子》研究回顾 第二节 《孔丛子》研究方法的理论思考上编 第一章 《孔丛子》成书研究 第一节 《孔丛子》与《连丛子》的成篇时代与作者 第二节 《小尔雅》的成篇时代与作者 第三节 《诘墨》的时代与作者 第二章 《孔丛子》文本研究 第一节 孔氏旧藏与孔门编纂体式:丛与林 第二节 传闻异辞与孔门撰写体式:传与记 第三节 文本变化的类型:“以意去取”与“翻刻常误” 第三章 《孔丛子》人名地名辑录 第一节 先秦两汉孔氏子孙名字解诂 第二节 《孔丛子》人名辑录 第三节 《孔丛子》地名辑录 第四章 《孔丛子》版本研究 第一节 《孔丛子》的篇卷分合及其变化 第二节 《孔丛子》明前版本情况辨析 第三节 先唐史书著录《孔丛子》版本材料辨析下编 第五章 《孔丛子》与孔氏家学研究 第一节 孔氏家学的研究意义及其对《孔丛子》流传的影响 第二节 《孔丛子》与先秦孔氏家学的酝酿与演化 第三节 《孔丛子》与汉代孔氏家学的发展 第六章 《孔丛子》学术思想研究 第一节 先秦孔氏子孙的经学思想及其师学渊源 第二节 《孔丛子》引书中的古今文字 第三节 《孔丛子》中的典章制度与先秦两汉古书的关系 第七章 《孔丛子》文学观念研究 第一节 孔子论《诗》与战国时期南北文学的传播 第二节 孔子论《诗》、《书》蕴涵的文学思想 第三节 孔臧四赋与汉初诗赋分途 第四节 《连丛子》与汉末人物品鉴之风 结语:《孔丛子》研究的启示附录 附录一 历代《孔丛子》著录与序跋题识及读书笔记 附录二 《孔丛子》研究著作及论文目录 附录三 《孔丛子》佚文 附录四 《孔丛子》疏正参考文献后记英文目录
本此,我们应该对以往的学术思维与研究方法进行必要的反思。宋代以后陆续对很多古书提出的“真伪”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应区别对待:有些可以形成定论的问题,可以进行必要的商榷与讨论;对那些很难形成定论的“真伪”问题,我们可以不必陷入毫无意义的争论怪圈,只关注本书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就可以了。再说,我们现在所用的“辨伪”方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即如将先秦诸子古书所记与史书比勘的方法而言,就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因为,即使史书较诸子所记更为准确,但不能将诸子文学中“寓言”、“传闻”、“饰说”之类的文献与史书的不合断为伪作。 再如,我们在辨伪过程中一贯使用的文字校雠与比勘方法,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存在的文字差异现象,是学术史上的常态,不足以成为传世文本作伪的证据。其实,即使那些我们公认为真作的古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由于误读、误刻,或者地域方言的差异,也会存在文字不同的情况。但是,这些文字差异,其实并不完全像清儒所言,出现“小学不明则经义不明”的后果。我们处在当今多元化思潮的学术环境中,古文、今文早已丧失了一较短长的阵地,我们也早已不是固守疆域的俗儒,而应将这些资料皆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财富。同一部书中个别文字的不同,只能造成文意理解的差异,有时候并不影响全句的意思,更不会造成“谬之千里”的后果。相反,这种文字记载的差异,有时候反而会大大拓展文学的范畴,可以使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文句的不同精彩之处。与其在哪一个字更准确的旋涡里纠缠不休,倒不如将各种不同的文字都接受下来,深入研究,这样或许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
本书是一部对《孔丛子》的历史、文化、文学等问题进行深入整理的研究专著。尤其是对《孔丛子》编纂、撰写体式与刊刻变化的考论,基本符合《孔丛子》的成书情况,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孔丛子》“伪书”公案问题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教授 傅刚 本书选题属于学术前沿问题。作者能够将文本放置在当时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深入研究,涉及到文学、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思路比较开阔,文献功底扎实,论述不乏新见,属于集大成之作。 ——清华大学教授 孙明君 作者能够注意结合典章名物制度来研究《孔丛子》,虽属初步,然而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扬之水 作者从人名、地名角度切入考察《孔丛子》的文献问题,这对于深入理解和把握《孔丛子》“伪书公案”或其他学术问题,都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吕微 本书是一部对《孔丛子》进行综合性研究的著作。著者对于历代判定《孔丛子》为伪书的诸多疑窦采取了逐代层累式的说明与解构,下了很大功夫;对于孔子论《诗》材料的梳理、对于孔子《诗》学在战国秦汉之际的传播,以及对于孔臧生平与辞赋的研究等方面,都有新的论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吴光兴
孙少华编著的《研究》,共分上、下两编。上编共有四章。第一,本书确实有先秦材料来源。第二,全书材料性质,有“撰述”、有“编纂”,也有流传中的材料变化。本书编纂类文献,体现了先秦时期“丛”、“林”文献的基本特色;撰述类文献,则体现了本书作为“传”、“记”体武的特色。第三,本书文本变化,对人名、地名并无很大改变。这些人名、地名,大多符合先秦两汉史书记载,基本可以作为研究先秦两汉历史文化的依据。第四,考察《孔丛子》的版本与流传,说明本书在流传中发生的篇卷分合与版本差异。 下编是综合性研究,包括《孔丛子》中的家学、文学与学术文化问题。《孔丛子》与孔氏家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本书涉及孔氏家法、家风与家学等思想观念,体现了孔氏家学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孔氏子孙的学术思想自有传承,且与思、孟、荀及稷下学术有关。其中的典章制度,与先秦两汉典籍记载不悖,可以作为研究先秦典制的参考资料。
书口比较脏了,不知道是怎么弄的。内容还是很充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