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网络道德问题研究

吕本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吕本修  

页数:

218  

字数:

238000  

内容概要

  《新世纪应用伦理学丛书:网络道德问题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网络道德概述、网络、网络的一般含义与特点、网络的特定含义与特点、网络的构成与功能、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概念释义、网络社会的特点、网络社会的价值、网络道德、网络道德主体、网络道德规范、网络博客、网络游戏、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规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网络道德概述
第一节 网络
一 网络的一般含义与特点
二 网络的特定含义与特点
三 网络的构成与功能
第二节 网络社会
一 “网络社会”的概念释义
二 网络社会的特点
三 网络社会的价值
第三节 网络道德
一 网络道德的依据
二 网络道德的特点
三 网络道德的价值
第二章 网络道德主体
第一节 网络道德主体的地位与特点
一 网络道德主体的概况
二 网络道德主体的地位
三 网络道德主体的特点
第二节 网络道德主体面临的困境
一 网络主体面临的道德困境
二 网络道德主体困境的哲学分析
第三节 网络道德主体的重塑
一 网络道德主体重塑的基本原则
二 网络道德主体重塑的实现途径
第三章 网络道德规范
第一节 网络道德规范的内涵与特点
一 道德规范
二 网络道德规范
第二节 网络道德规范确立的依据
一 功利主义伦理学
二 义务论伦理学
三 权利论伦理学
第三节 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容
一 网络道德原则
二 网络道德基本规范
第四章 网络博客
第一节 网络博客的特点
一 博客的内涵
二 博客的兴起与发展
三 博客的特点
第二节 网络博客的价值
一 政治价值
二 经济价值
三 道德价值
第三节 网络博客带来的道德困惑
一 网络博客引起的道德问题
二 网络博客引起的道德冲突
第五章 网络游戏
第一节 网络游戏的特点
一 网络游戏的分类
……
第六章 网络道德教育
第七章 网络法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网络道德概述  “互联网”、“网络”、“网络社会”等词汇无疑是当代社会的显性词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日益向我们的生活延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第一节网络  网络是网络道德产生的基础,正确理解网络的含义特点与结构功能是研究网络道德的出发点。  一 网络的一般含义与特点  网络,通常被人们指称为“互联网”,当然,“互联网”是网络,并且是信息时代最典型的网络存在形式,但并不是网络的全部,网络概念的外延要广泛得多。  从词源上看,“网络”一词来自古汉语的“网”,“网”和“络”同义,后来复合成一个词。《说文解字》解释“网”字说:“网,庖犠氏所结绳以渔也,从n,下象网交文,凡网之属皆从网。”,“网”古指人们打鱼的工具;“络,絮也,一日麻未沤也。”“络”就是未经沤过的生丝。《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网络”为:第一,网状的东西;第二,指由许多互相交错的分支组成的系统;第三,在电的系统中,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一定的要求传输的电路或其中的一部分,叫网络。可见,网络,原为网状的东西,后来引申为由纵横交错的联系而成的组织或系统。  一般意义的网络,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系统性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等存在着不同的网络,如管理网络、教育网络、服务网络,等等,网络的内容可能各不相同,但是,只要可以称其为网络,就一定是由严密的组织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能够自成体系。  (二)关联性或互动性  网络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构成要素之间不是没有联系、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内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的变化以及整个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性质上看,可能是积极的、良性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恶性的。总之,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整体系统之间存在这种关联与互动的关系。  (三)可控性  可控性是针对网络系统的功能与作用而言的。一方面,网络作为一个系统,对其外部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可控性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保障网络充分发挥其正向功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网络系统内部,由于其互联性或互动性,因此,可以通过改善网络内部某一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相关要素以及整个网络系统的积极变化,从而使整个网络系统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网络道德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