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尺幅间
2008年01月
百花文艺出版社
徐悲鸿
322
无
廖静文撩起沉重的岁月帷幕,打开那扇满目繁花的记忆之窗,灿烂的阳光便欢快地照进我那既阴沉又忧伤的屋子。我重新看见我亲爱的丈夫徐悲鸿坐在那张陈旧的并不宽大的写字台前。虽然他去世已四十六年了,但一切仍如此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他带着凝重的神情,在秉笔疾书;握着毛笔的手强劲有力,没有丝毫颤动。屋子里飘着浓郁的墨香,阳光透过窗外树枝的缝隙,把光影投在他那斑白的头发上和轮廓优美的面容上。他写得如此专注、凝神,文思如泉,工整的文字,从他那蘸满墨汁的笔尖汩汩流出,没有丝毫迟疑、停顿,一气呵成。我从未见他用过带格的稿纸,他的文章都用毛笔写在宣纸上或皮纸上。翻闽这本文集,我仍能亲切地听到悲鸿那颗对祖国、对艺术、对人生满怀热爱的心在胸膛中剧烈地跳动,仍能强烈感受到他的真诚、他的爱憎、他的喜悦和痛苦以及他的希望、期待和责任感……通过这些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悲鸿对古今中外的美术了如指掌。他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上,既推崇古希腊艺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更以自己祖国悠久的文化艺术而自豪。他指出,在表现人的活动方面,中国古代美术就已达到很高的标准,风格宏伟,作法简朴。在山水画方面,他叙述欧洲直到十七世纪以前,还极少头等的画家,也没有真正的山水画。中国在八世纪就产生了王维,其后更有范宽、荆浩、关仝、郭熙;米芾……。范宽以雄伟的魄力和磅礴的气势,挥写黄山实景。米芾则不勾轮廓,点染自然,表现烟云变换的情景,“不啻印象主义作品”,“但米芾生于十一世纪,比印象派早几百年”。欧洲直到十九世纪的几位伟大风景画家才“把风雨晴晦,朝露晚霞表现得十分完美。”使悲鸿深为慨叹的是中国绘画逐渐走向没落,这是由于“文人、工匠皆事抄袭”,他以震聋发聩之音大声疾呼:复兴中国美术,并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沉重的责任。他的许多文章都为此而充满激情或愤慨,使我们看到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画家是怎样热情澎湃地维护、培育、宣扬、挽救自己民族的优秀艺术,而不计个人的毁誉得失,在披荆斩棘中奋勇呐喊。这本文集还附了十几封悲鸿的信函。他写信也都是用墨笔写在纸上,笔迹端正,从不潦草,运用朴实简练的词句,毫无矫饰。此册收集了悲鸿从1919年至1951年的部分文章,体现了悲鸿的艺术观、人生观、教育观和一些生活中的哲理。岁月的长河载着人们的思念滔滔流逝,这些文章却都带着那个时代的情怀和痕迹保留了下来,让人们在这世纪之交时,重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这个划时代的新时期中,中国美术的发展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昌盛走向更加繁荣的坦途,丰盛的艺术之林必将结出硕果。长眠在地下的悲鸿也一定会为此而感到无限欣慰。1999年4月26日写于北京怀鸿室
《奔腾尺幅间》收集了徐悲鸿在1919年到1951年谈论艺术、教育、鉴赏的部分文章。集中阐发了他的艺术观念、教育理想,体现了徐悲鸿的艺术观、人生观、教育观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在这些文字中,似乎看到了一个画家怎样从各方面吸取前人绘画的成就,推陈出新而最终成功,以及怎样自豪于宙国古代画家们的杰作,怎样努力维护和宣传本民族的优秀艺术成果。这些文字难道不是我们最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吗?
序言悲鸿自述旅欧记行《悲鸿描集》自序《悲鸿画集》自序《画范》序——新七法述学学术研究之谈话艺院建设计划近代美术院缘起复兴中国艺术运动中国今日急需提倡之美术论中国画中国艺术的贡献及其趋向全国木刻展中国艺术的没落与复兴新国画建立之步骤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故宫所藏绘画之宝中国之原性浮雕绘画《八十七神仙卷》跋一《八十七神仙卷》跋二评文华殿所藏书画故宫书画展巡礼朝元仙仗三卷述略李唐《伯夷叔齐采薇图》序题王铎书法幅《积玉桥字》跋跋包世卧述怀诗卷我对于敦煌艺术之看法题张雪鸿之画题龚旭斋画任伯年评传对泥人张感言《齐白石画册》序高奇峰先生行述张聿光先生画展志感谈高剑父先生的画《张大干画集》序傅抱石先生画展(节选)赵少昂画展吴作人画展余钟志画展孙宗慰画展梅社首次美展献辞李可染先生画展序叶浅予之国画李桦《天桥人物》跋介绍几位作家的作品《黄养辉画集》序《关山月画集》序剪纸艺术家陈志农先生《舒新城美术照相习作集》序《艺用人体解剖学》序题呼延生书法巴尔堆农文艺复兴远祖乔托传米开朗琪罗作品之回忆序苏联版画展览会普鲁东安格尔的素描左恩铜镌左恩传略法国大壁画家薄特理传泰戈尔翁之绘画达仰先生传古今版画家中一巨星印度美术中之大奇游英杂感美与艺美术之起源及其真谛习艺古今中外艺术论法国艺术近况南游杂感《艺术副刊》发刊词真西游记漫记印度之天堂造化为师儿童如神仙因《骆驼》而生之感想居宁之幸遇记民族艺术新型之剧宣四队研究艺术务须诚笃美的解剖美术漫话忆达仰先生之语危巢小记废话颜色之运用谈大胆智慧漫谈初学画之方法学画之步骤艺术漫话中西艺术之异同与比较性格论书信:致谢玉岑致陈子奋(两封)致舒新城(两封)致黄养辉(两封)致李曼峰致华采真致杨仲子致王莹致刘勃舒致陈笃山致张安治致尾崎清次致廖静文
悲鸿自述悲鸿生性拙劣,而爱画入骨髓。奔走四方,略窥门径,聊以自娱,乃资谋食,终愿学焉,非日能之。而处境困厄,窘态之变化日殊。梁先生得所,坚命述所阅历。辞之不获,伏思怀素有自叙之帖,卢梭传忏悔之文,皆抒胸臆,慨生平,借其人格,遂有千古。悲鸿之愚,诚无足纪,惟昔日落拓之史,颇足用以壮今日穷途中同志者之志。吾乐吾道,忧患奚恤,不惮词费,追记如左。文辞之拙,弗遑计已。距太湖之西三十里,荆溪之北,有乡可五六十家。凭河两岸,一桥跨之,桥日计亭。吾先人世居业农之所也。吾王父砚耕公,以洪杨之役,所居荡为灰烬。避难归来,几不能自给,力作十年,方得葺一椽为庐于桥之侧,以蔽风雨,而生先君。室虽陋,吾先君方自幸南山为屏,塘河为带,日月照临,霜雪益景,渔樵为侣,鸡犬唱答,造化赋与之丰美无尽也。先君讳达章(清同治己巳生),生有异秉,穆然而敬,温然而和,观察精微,会心造物。虽居穷乡僻壤,又生寒苦之家,独喜描写所见,如鸡、犬、牛、羊、村、树、猫、花。尤为好写人物,自父母、姊妹(先君无兄弟),至于邻佣、乞丐,皆曲意刻画,纵其拟仿。时哥宜兴有名画师毕臣周者,先君幼时所雅慕,不谓日后其艺突过之也。先君无所师承,一宗造物。故其所作,鲜Convention(俗套)而特多真气。守宋儒严范,取去不苟,性情恬淡,不慕功名,肆忘于山水之间,宴如也。耽咏吟,榜书雄古有力,亦精篆刻,超然自立于诸家以外。先君为人敦笃,慈祥恺悌,群遣子弟从学,习画问字者至夥。有扬州蔡先生者,业医、能画,携子赁居吾家。其子日邦庆,生于中日战败之年,属马,长吾一岁,终日嬉戏为吾童时伴,好涂抹。吾时受先君严督读书,深羡其自由作画也。吾六岁习读,日数行如常儿。七岁执笔学书,便思学画,请诸先君,不可。及读卞庄子之勇,问:“卞庄子何勇?”先君曰:“卞庄子刺虎,夫子以是称之。”欲穷虎状,不得,乃潜以方纸求蔡先生作一虎,归而描之。久,为先君搜得吾所描虎,问曰:“是何物?”吾曰:“虎也。”先君曰:“狗耳,焉云虎者。”卒曰:“汝宜勤读,俟读完《左传》,乃学画矣。”余默然。九岁既毕四予书,及《诗》《书》《易》《礼》,乃及《左氏传》。先君乃命午饭后,日摹吴友如界画人物一幅,渐习设色。十岁,先君所作,恒遣吾敷无关重要处之色。及年关,又为乡人写春联。如“时和世泰,人寿年丰”者。余生一年而丧祖母,六年而丧大父,先君悲戚,直终其身。余年十三四,吾乡连大水,人齿日繁,家益窘。先君遂奔走江湖,余亦始为落拓生涯。时强盗牌卷烟中有动物片,辄喜罗聘藏之。又得东洋博物标本,乃渐识猛兽真形,心摹手追,怡然自乐。年十七,始游上海,欲习西画,未得其途,数月而归。为教授图画于和桥之彭城中学。方吾年十三四时,乡之富人皆遣子弟入学校,余慕之。有周先生者,劝吾父亦遣吾入学校尤笃,先君以力之不继为言。周先生日:“画师乃吃空心饭也,乌足持。”顾此时实无奈,仅得埋首读死书,谋食江湖。年十九,先君去世,家无担石。弟妹众多,负债累累,念食指之浩繁,纵毁身其何济。爰就近彭城中学、女子学校,及宜兴女子学校三校教授图画。心烦虑乱,景迫神伤,遑遑焉逐韶华之逝,更无暇念及前途,览爱父之遗容,只有啜泣。时落落未与人交游。而独蒙女子学校国文教授张先生祖芬者之青视,顾亦无杯酒之欢。年余,终觉碌碌为教,无复生趣,乃思以工游沪,而学而食。辞张先生,张先生手韩文全函,殷勤道珍重,日:“吾等为赡家计,以舌耕求升斗,至老死,亦既定矣。君盛年英锐,岂宜居此?曩察君负荷綦重,不能勖君行,而乱君意。今君毅然去,他日所跻,正未可量也。”又日:“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愿受鄙言,敬与君别。”呜呼张君者,悲鸿入世第一次所遇之知己也。友人徐君子明者,时教授于吴淞中国公学,习闽人李登辉,挟余画叩李求一小职,李允为力。徐因招赴沪,为介绍。既相见,李大诧吾年轻,私谓子明:“若人者,孩子耳,何能做事?”子明日:‘从负才艺,讵问其年。且人原不甘其境,思谋工以继其读,君何谦焉?”李乃无言。徐君是年暑期后,赴北京大学教授职,吾数函叩李,终无答。顾李君纳吾画,初未尝置意,信乎慷慨之士也。吾于是流落于沪,秋风起,继以淫雨连日,苦寒而粮垂绝。黄君警顽,令余坐于商务印书馆,日读说部杂记排闷,而忧日深。一时资罄,乃脱布褂赴典质,得四百文,略足支三日之饥。一日,得徐君书,为介绍恽君铁樵,恽君时主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因赴宝山路访之。恽留吾画,为吾游扬于其中有力者,求一月二三十金小事。嘱守一二日,以俟佳音。时届国庆,吾失业已三月。天雨,吾以排日,不持洋伞,冒雨往探消息。恽君日:“事谐,不日可迁居于此,食于此,所费殊省。君夜间习德文,亦大佳事,吾为君庆矣。”余喜极,归至梁溪旅馆,作数书告友人获业。讵书甫发,而恽君急足至,手一纸包,亟启视,则道所谋绝望,附一一常州人庄俞者致恽君一批札,谓某之画不合而用,请退还。尔时神经颤震,愤怒悲哀,念欲自杀。继思水穷山尽,而能自拔,方不为懦,遂腼颜向一不应启齿、言通财之友人告贷,以济燃眉之急。故乡法先生德生者,为集一会,征数十金助余。乃归和桥,携此款,将作北京之行,以依故旧。于是偕唐君者,仍赴沪居逆旅候船。又作一画报史君,盖法君之友助吾者也。为装框,将托唐君携归致之。唐君者,设茧行,时初冬,来沪接洽丝商,谋翌年收茧事,而商于吴兴黄先生震之。黄先生来访,适值唐出,余在检行装。盖定翌日午后行矣。黄先生有烟癖,乃卧吸烟,而守唐君返。目睹对墙吾所赠史君画,极称赏。与余道此画之佳,余唯唯。又询知何人作否,余言实系拙作,黄肃然起敬,谓:“察君少年,乃负绝技,肯割爱否?”余言此画已赠人。黄因请另作一幅赠史,余乃言:“明日行。”黄先生问:“何往?”日:“去北京。”问:“何谋?”余言:“固无目的,特不愿居此,欲一见宫阙耳。”黄先生言:“此时北方已雪,君之所御,且无以却寒,留此徐图良策何如?”余不可。因默然。
《奔腾尺幅间》是徐悲鸿文字著作资料集,搜集了他谈论艺术、教育、鉴赏的部分文章,让我们领略这位艺术大师的风采!徐悲鸿不但是现代中国人的骄傲,而且是国际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他生于中国动荡不安的时代,处于因循守旧食古不化的艺术环境中,凭借他难以想象的坚韧及毅力,殚精竭智勇于开拓,结合中西绘画的精髓,为中国的艺术被西方社会理解奠定极佳的基础,留给世人的影响举世无双。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