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世纪文化名人与上海-蔡楚生

李亦中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0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

李亦中  

页数:

216  

字数:

127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蔡楚生(1906.1.12—1968.7.15)编剧、导演。广东潮阳人。十二岁在杂货店当学徒。十九岁在汕头参加工会,担任工会戏剧演出的编剧、导演、演员,曾与人合写滑稽短片《呆运》。1927年至上海,曾在华剧、民新、汉伦等影片公司拍摄的《海外奇缘》、《热血男儿》、《女伶复仇记》等影片中扮演角色,并为天一影片公司编写剧本《无敌英雄》。1929年入明星影片公司,任助理导演。1931年入联华影业公司,任编剧、导演,编导《都会的早晨》、《渔光曲》、《新女性》、《迷途的羔羊》等影片。其中《渔光曲》于1935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荣誉奖,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37年到香港,与司徒慧敏合作编写《血溅宝山城》、《游击队进行曲》等电影剧本,并为大地、新生等影片公司编导《孤岛天堂》、《前程万里》等影片。1941年赴桂林。1943年创作五幕舞台剧《自由港》。1944年至重庆。1946年参加组建上海昆仑影业公司。1947年与郑君里合作编导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1948年再度赴香港。翌年与苏怡等共同发起粤语电影清洁运动,推进华南电影的革新。 建国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一届委员、第二届主席团委员、第三届副主席,中国影协第一届常务委员,第二、三届主席。曾与王为一合作为珠江电影制片厂编导影片《南海潮》。其作品故事性强,情节缜密,描写细腻,意境深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著有《对分镜头剧本和文学剧本的一些看法》、《创作四题》等论文。 电影剧作 1929:无敌英雄  1933:飞花村  1937:联华交响曲·两毛钱、艺海风光·歌舞班  1938:血溅宝山城(与司徒慧敏合作)、游击队进行曲(与司徒慧敏合作)  编导故事片  1932:南国之春、粉红色的梦、共赴国难(与孙瑜、史东山、王次龙合作)  1933:都会的早晨  1934:渔光曲  1935:新女性  1936:迷途的羔羊  1937:联华交响曲·小五义、王老五  1939:孤岛天堂  1940:前程万里  1947:一江春水向东流(上下集,与郑君里合作)  1961:南海潮

作者简介

李亦中,男,教授,现任电影电视系主任,上海交大美国电影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团体兼职有: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家协会高校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学术方向为影视理论、影视创作的教学与研究,开设《影视艺术导论》、《中外电影史》

书籍目录

序引言第一章 南国的野小子 童年往事——学生意——第一次“触电”第二章 上海滩不想念眼泪 投向东方大都会——“黑兵”第三章 从“明星”到“联华” 师从郑正秋——跳槽第四章 走出象牙塔 冬天里的“春天”——转变第五章 一鸣惊人 《都会的早晨》——《渔光曲》第六章 三十而立 《新女性》——《迷途的羔羊》——《会客室中》第七章 抗战岁月 心系“孤岛”——厚积薄发第八章 再见上海 《一江春水向东流》——南下北上后语附主要参考书目蔡楚生随笔日记选 《朝光》(1933) 《落壳》——聂耳和我们一群(1935) 《影场夜话》(1935) 《苏垣纪行(节选)》——《迷途的羔羊》摄制外景日记(1936)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世纪文化名人与上海-蔡楚生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