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偶遇

(法)勒克莱齐奥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法)勒克莱齐奥  

页数:

236  

字数:

127000  

译者:

藍漢傑,蔡孟貞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小说集,含《偶遇》、《安格利·马拉》两篇。
  《偶遇》主角是一个混血女孩娜希玛,她和母亲被白人父亲抛弃,一次偶然的机会,娜希玛乔装成男孩,偷偷登上过气电影制片默格的大帆船“阿扎尔”,被发现后受到船主的照顾。蔚蓝的大海、炙热的空气、强劲的海风,两人渐生情愫,一同展开了一段追寻自由与自我的航程。
  《安格利·马拉》源于巴拿马的印第安古老传说。印第安青年巴维托从小在城市长大,十八岁时决定重回出生地寻找生命源头,重新适应了故土。后因爱人被杀,他杀死仇人,遭到警察和走私犯追捕而躲到森林里,成为野人。
  两篇小说写作间隔十五年,但都表现出寻根的渴望、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爱情的企盼。作者在为我们描绘高度文明的世界种种幻象的同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灵魂的国度,在痛苦、失落与渴望间,涌动着隐秘的温柔,追寻绝对、追寻自由。

作者简介

  让·马·居·勒克莱齐奥(J.M.G. Le Clézio,1940·
),全名让·马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法国作家,“新寓言”派代表人物。曾出版五十余本著作,作品有小说、随笔、翻译作品等,代表作有《诉讼笔录》、《寻金者》和《沙漠》等。
  出生于法国尼斯,八岁时举家搬往尼日利亚,直到1950年才返回出生地,青年时期在法国尼斯和英国求学,曾在美国、墨西哥、泰国等多国任教。异国文化的熏陶使得他的作品既不乏哲思,同时充满诗意。
  创作初期受到法国“新小说”派的影响,致力于将文字从日常的平庸状态中释放出来,使之重现本质现实,这一时期锐意创新、手法大胆,主题上关注的是现代社会问题,对后工业社会和现代文明持反抗态度,希望重新回到大自然。创作后期转为探索童年、旅行等主题,风格趋向于平和稳健。
  1963年发表第一本小说《诉讼笔录》,探讨西方社会面临的困扰和恐惧,当年即获得法国重要文学奖勒诺多文学奖,一举成名。1980年,小说《沙漠》获得法兰西文学院颁发的保罗·莫朗文学奖。1994年,勒克莱齐奥被法国著名文学月刊《读书》评为“在世最伟大的法语作家”。
  2008年勒克莱齐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偶遇
安格利·马拉

章节摘录

  她并不太清楚怎么回事,在记忆中默格所牵动的感觉,就像仇恨一般,混合了魅力与憎恶。其实,或许她弄错了,那一切不过是一种感觉,不过是一个孩子的梦,有一天梦到地平线上出现了一艘大船。她记得“阿扎尔” 到来的那天早晨,仿佛它是为她而来的,阳光下的每叶风帆都饱满高涨,那么高,两个尖尖的三角形在深暗的海面上显得相当白净。它的再度到来,仿佛是为了带回她的父亲,为了她,为了那个站在海防巡道上、手被紧握在母亲手中、紧锁在孤独与极度绝望中的小女孩。娜希玛从未真正做过梦,她只是爱上了一幅画面。接着胡安?默格下船来到码头,那样的一个船长,他只看了她一下,眼底闪过饶有兴味的光彩。接下来的夜晚,如同身在梦境,她解开港湾里某艘小船的缆绳,静悄悄地划到锚地中央,然后不声不响地躲在甲板上,抵着帆箱,裹在一条毛毯里,静静等待动身前往世界的另一端。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勒克莱齐奥再次讲述了他热爱的主题:启蒙,痛并自由,有得必有失,文明世界的幻象,对自然之爱,混血的魅力。基于这些,没有什么是道德上的失败者。勒克莱齐奥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本边界广阔、内涵丰富的书。  ——法国《快报》  勒克莱齐奥的风格有着我们难以定义的灵巧,在他的文字里、在他讲述的发生在遥远蛮荒之地的故事里有着某种独唯一的、沉静的东西。  ——法国《阅读》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勒克莱齐奥中篇小说集,充满异域色彩的灵魂小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偶遇 PDF格式下载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比较喜欢《流浪的星星》《飙车》,最不喜欢《战争》,这本《偶遇》先收着,有兴趣再读。


当当网的忠实粉丝了,书只在当当买,这次书是帮朋友订购了,朋友收到后很喜欢,而且也推荐给我,不错!!!!


任何文学奖项,都不是轻易赠送的。夺奖者,是有实力的,诺奖尤其如此。


冲着获奖来的,不会太差吧。还没看


自己拿来看了,还没看完,看完再评


满意。相信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封面挺好看的。纸质也好。


还没看;包装很好。


还没开始读,随意翻了一下,感觉书的纸业不是很好,摸起来很薄,但应该也是正版的。


书不错。。。质量也不错。好像忘 了里面学什么了。。。哦。哦。。


普希金把大海称为“自由的元素”。娜希玛不顾一切地奔向大海,是为了逃离文明世界的虚伪,感受自由的大海给予她的心灵的抚慰和洗礼,寻找现实生活中失去的父爱;默格离开陆地,是因为从名利的巅峰跌倒了谷底,他厌倦了现实世界的尔虞我诈,渴望在自由的大海上摆脱一切烦恼,重新获得生活和艺术的灵感。因此,大海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自由的天堂,诗意的国度,心灵的彼岸。相比之下,小说的后半部分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娜希玛和默格分别回到了陆地上,娜希玛不得不面对感化院的压抑、护士学校的学业带来的压力,默格则走不出麦德林女孩猝死的阴影和竞争对手的算计,事业一落千丈,他心爱的“阿扎尔”也难逃被拍卖的命运,自己一病不起。陆地对他们显然是阴暗的世界、龌龊的现实的象征。勒克莱齐奥在描写两人在大海的冒险时,笔触明朗清新、温馨抒情,陆地则阴郁灰暗、丑陋不堪。大海其实寄寓了作家的人生理想。当娜希玛赶到处于弥留之际的默格身边,拥抱着他,对他深情地诉说着重返大海的计划时,我们的心也情不自禁地为之颤动,仿佛听到了这首关于自由、关于美好世界的乐章动人的余音……


这本书并没有显示在作者百度百科的作品介绍中,我觉得还是他一贯的风格吧,寻找自我的价值,寻求一种理想的存在方式;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娜希玛不断地在漂泊,当她在“阿扎尔”上凌万顷之茫然时,这本是她最渴望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而她却开始想念把自己‘囚禁’在“五月路”潮湿阴暗的小房子里的娜迪亚。。。 或许作者也想说人的欲望总是无休止的吧,又或者他想说一个敢于漂泊的人身后肯定是有一个港湾的,无论这个港湾是风平浪静,潮水缓缓的来缓缓的退;狂风骤雨,波涛不断敲击着海岸线,或是如死寂一般,不闻不问。。。各种的港湾都充斥的各种狂热的爱。 我知道我并未完全读懂这本书,我有一种直觉,在生命的图腾里它会不断地给予我猛烈的敲击,每一道裂痕里填满了不一样的色彩,直到它最后雕塑成型。勒克莱齐奥,你是如何在生命路程的半程中就有如此感悟,何等挫折你在煎受


上海译文,你是老大!封面上“偶遇”两字真糟糕


还没来得及看 基本上是冲着诺贝尔奖的名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