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苏轼选集

刘乃昌 齐鲁
出版时间:

2005-9  

出版社:

齐鲁  

作者:

刘乃昌  

页数:

279  

字数:

24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诗人赵翼的这两句诗,从强调文学必须发展、创新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各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领袖的见解,这是符合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实际情况的。苏轼就是北宋文坛上领袖一代的重要作家。他毕生致力于创作,在诗、词、文各方面都有独诣的成就,对宋代文学及后代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影响。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文学艺术识见,实事求是地研究苏轼的宝贵遗产,对于弘扬中华文化精华,推进新时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文艺是群众的事业,一个作家的作品,只要具有社会意义和艺术魅力,就会赢得社会的赞赏,得到广泛的流传。因而作品的社会效果,是检验作家文学成就的重要标尺。 苏轼的作品在宋代社会的传播是十分广泛的,这种情况在当时还没有其他作家能够与之相比。 苏轼,北宋“三苏”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苏轼的词,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苏轼的散文,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

书籍目录

前言:略论苏轼及其文学成就诗选 郭纶 初发嘉州 夜泊牛口 许州西湖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 寄之 和子由渑池怀旧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 “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 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和子由苦寒见寄 骊山三绝句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游金山寺 戏子由 熙宁中,轼通守此邦,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 一诗于壁 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选二) 望海楼晚景五绝(选二)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吴中田妇叹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新城道中二首 山村五绝 於潜僧绿筠轩 於潜女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 不闻雷声也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有美堂暴雨 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 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 无锡道中赋水车 与毛令方尉游两菩寺二首(选一)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小儿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选一) 祭常山回小猎 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留别雩泉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 阳关词三首(选二) 百步洪二首(选一) 石装,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选二) 舟中夜起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 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 前韵二首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选一)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 初到黄州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雨中看牡丹三首(选一) 五禽言五首并叙(选四) 晓至巴河口迎子由 迁居临皋亭 东坡八首(选四) 闻捷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 诗,乃和前韵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选一) 鱼蛮子 琴诗 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 东坡 海棠 别黄州 庐山二胜 题西林壁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 次荆公韵四绝 送沈逵赴广南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选一) 孙莘老寄墨四首(选一) 书林逋诗后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赠王寂 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 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 登州海市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虢国夫人夜游图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 首,各述所怀(选一)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选二)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选一)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遇吏民如家 人,人安乐之。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放怀自得。有书 来求红带,既以遗之,且作诗为戏,请黄鲁直、秦少游各为赋一 首,为老人光华。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送子由使契丹 赠刘景文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日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 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 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 感旧诗 泛颍 淮上早发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 再送二首(选一) 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 送黄师是赴两浙宪 东府雨中别子由. 鹤叹. 临城道中作 慈湖夹阻风五首(选二) 南康望湖亭 秧马歌 八月七日初人赣,过惶恐滩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游博罗香积寺 赠王子直秀才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荔支叹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 食荔支二首(选一) 迁居 纵笔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选一)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尚在藤也。旦 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 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选一) 和陶与殷晋安别,送昌化军使张中.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选二) 纵笔三首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二 首(选一) 汲江煎茶 儋耳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赠岭上老人 过岭二首(选一) 次韵江晦叔二首(选一) 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 不足 自题金山画像词选 行香子(携手江村) 蝶恋花(雨后春容清更丽) 少年游(去年相送)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虞美人(湖山信是东南美)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醉落魄(分携如昨) 沁园春(孤馆灯青) 永遇乐(长忆别时) 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 满江红(天岂无情) 望江南(春未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江城子(相从不觉又初寒)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浣溪沙五首 (照日深红暖见鱼) (旋抹红妆看使君) (麻叶层层苘叶光) (簌簌衣巾落枣花) (软草平莎过雨新) 永遇乐(明月如霜) 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 南歌子(山雨萧萧过)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浣溪沙 (覆块青青麦未苏) (醉梦昏昏晓未苏) 定风波(莫听穿竹打叶声)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洞仙歌(冰肌玉骨) 念奴娇(大江东去) 念奴娇(凭高眺远)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满庭芳(三十三年)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满庭芳(归去来兮)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满庭芳(三十三年) 满庭芳(归去来兮) 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木兰花令(霜馀已失长淮阔) 满江红(清颍东流)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文选 刑赏忠厚之至论 上梅直讲书 江行唱和集叙 留侯论 策别课百官三 决壅蔽 策别安万民五 教战守 喜雨亭记 超然台记 李君山房记 日喻 答黄鲁直书. 文与可画篑笃谷偃竹记 与王定国书 方山子传. 前赤壁赋笱, 后赤壁赋 记承天寺夜游 记游定惠院 石钟山记笱 书吴道子画后甜 答毛滂书 潮州韩文公庙碑 记游松风亭 与参寥子 在儋耳书 书上元夜游 与元老侄孙 又答王庠书 答谢民师书 黠鼠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苏轼选集 PDF格式下载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xīn)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苏轼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文人,其特有的胸怀和凄凉让人折服,此书选苏轼的诗词文各半,对全面了解苏轼的精神世界很有帮助,而且纸张和排印也都还可以。


所选内容比较具有代表性,是能够突出苏轼思想特征的。注释详略得当,很好。纸张质量也还不错,性价比较高。


太喜欢苏轼了用谢灵运的那句话如果天下文采总共有10斗那么苏轼应该就是曹植再世一人独占8斗觉得他的诗词就而已让我们读一辈子了


林语堂是先用英文写才翻译成中文的


非常好。有书卷气咦


纸质很好,正版


我的一位很渊博的国文老师推荐的,内容的选择和评论都非常好,我也是等了很久才买到这本书的。喜欢苏东坡的人,千万别错过啊


内容的选择和评论都非常好,对作品背景及字词的注释比较详细,所选内容比较具有代表性,是能够突出苏轼思想特征的。注释的很好,打算作为孩子提高素养的书。很值!


作品比较全,兼顾诗词文。对作品背景及字词的注释比较详细,虽然没有全篇注释但不妨碍理解。适合想较为全面接触苏轼作品的读者。但具体内容还没有细读,不知道有无错误之处。


很喜欢苏轼的诗词和文章,感觉物有所值


这本书选择的都是作者的代表之作,但是,注解太简略。


纸张印刷还行就是封面有些脏


从苏轼的书里选了很久才定下来买这本,从内容上说它也规规矩矩,但是没有太多惊喜的东西,有点像读书时代的大学语文教材。该有的东西都有,但比预想中还是有所出入。对于苏轼的词选择的不如希望中多,介绍背景和点评也是中中等等。


纸质非常差。


内容还行,喜欢刘乃昌的书。开本、封面设计等太差


书面还挺喜欢的,可里面的内容让人些失望,有些贵
只有些解释,没有欣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