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竹人录 竹人续录

金元钰 褚德彝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

金元钰 褚德彝  

页数:

142  

译者:

张素霞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是对中国历代各种艺术门类经典文献的点校整理汇编出版。文献内容涉及金石书画、诗文题咏、戏曲音乐、建筑园艺、工艺雅玩、风俗游冶等反映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和生活情趣的方方面面,文献形式包括诗文、史传、专论、笔记、题跋、著录、图典等,其中文字文献归为甲种,图像文献归为乙种。“丛刊”旨在以创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严谨的古籍整理规范,系统编纂出版中国传统艺术优秀典籍,为艺术创作、研究、教学、鉴赏及对外交流提供基础性文献资源。
  “丛刊”是一个有学术理念、系统构架和延展机制的大型典籍编纂出版工程,列入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十二五”规划,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组织实施。编纂出版过程得到强大的学术专业支撑,延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选题论证、底本评估、点校整理、编辑审校,采用一流印制装帧工艺,倾力打造传统纸质出版精品。
  
每年推出60至80种基本典籍,同时根据情况多元开发普及阅读和数字阅读版本,构筑立体、丰富、开放的“中国艺术文献”阅读、鉴赏、典藏体系。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以创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严谨的构架、延展的机制,对中国传统艺术优秀典籍进行点校整理汇编出版。文献内容涉及金石书画、诗文题咏、戏曲音乐、建筑园艺、工艺雅玩、风俗游冶等反映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和生活情趣的方方面面,文献形式包括诗文、史传、专论、笔记、题跋、著录、图典等,为艺术创作、研究、教学、鉴赏及对外交流提供基础性文献资源。编纂出版工程列入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十二五”规划,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组织实施,延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选题论证、底本评估、点校整理、编辑审校,采用一流印制装帧工艺,倾力打造传统纸质出版精品。同时多元开发普及阅读和数字阅读版本,构筑立体、丰富、开放的“中国艺术文献”阅读、鉴赏、典藏体系。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石渠随笔(繁体竖排、精装)
  《石渠随笔》八卷是清嘉、道年间名臣阮元有关书画著录类的著作。阮元一生主要致力于经史学术的研究,但对书画艺术等“末技”也独有会解,功力深湛。他持“艺术必与学问相通”(《提要》)之论,反对向壁虚造的“萧疏散淡”,讲求“一门一径,皆有考证”(《石渠随笔》卷二)。而他的这些艺术思想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名作《石渠随笔》中。
  《石渠随笔》是阮元于乾隆辛亥奉敕续编内府储藏书画为《石渠宝笈》时,随笔所记之著。在历时两年多的编纂过程中,阮元遍览内府秘藏,选其菁华,札记笔录为《随笔》一书。《随笔》中的许多精要考证,后多为《石渠宝笈续编》所吸收。虽然《随笔》中著录的书画作品基本都见于《续编》,但《随笔》的重要意义仍不容忽视。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鸿篇巨制的《续编》相比而言,《随笔》篇幅短小,便于检阅,《续编》菁华所在又多萃于此书。而且《随笔》虽小,体例却甚为完备,每幅书画之题咏、跋语、年月、姓名、笺素、尺寸、印记等,多加著录,足资考证。
  第二,《随笔》考据精审,明辨真赝,多能订其谬误,从文史的角度详细著录了有关文学、历史、典制等方面的资料,具有丰富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笔》中一些内容为《续编》所无,有更为珍贵的价值。如卷六董其昌行书所用朝鲜进表,《随笔》详录朝鲜国王李倧进表内容,此表不仅《续编》不载,明代诸史籍及朝鲜《实录》中皆不录,而此表可证补《明史》之缺,及与《李朝实录》的相关记载相生发,史料价值极为珍贵。
  第三,《随笔》较集中地反映了阮元的艺术观,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材料。如评宋人《司马温公独乐园图》时他认为“唐以前人画宫室,一门一径,皆有考证。至宋,此风渐替,至明更微,于此二画可见也”,就明确地反映了他“艺术必与学问相通”的观点。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国朝画征录(繁体竖排、精装)
  《国朝画征录》三卷、《国朝画征续录》二卷,清张庚撰。《国朝画征补录》二卷,清刘瑗撰。张庚(1685-1760),原名焘,字溥三,后改今名,字公之干,号浦山,又号瓜田逸史、白苎村桑者、弥伽居士。浙江秀水人。乾隆元年(一作雍正十三年)荐举博学鸿词。徐世昌《清儒学案小传》称其“不为科举业,为文简老朴实,诗亦新颖,五七言古体颇见古人堂奥。兼精六法,所作山水气韵深厚,自成一家。”著作颇丰,有《通鉴纲目释地纠缪》、《补注》、《国朝画征录》、《续录》、《强恕斋文钞》、《诗钞》、《五经臆》、《蜀南纪行略》、《短檠琐记》、《瓜田词》等。《国朝画征录》、《续录》记清初至乾隆初年画家,人各一传,或合传,论其宗派渊源、造诣深浅,凡画家有名论精言,多摘入传。画作未经寓目,得之传述者,附录其姓氏里居与所长之画,不加品评。偶于传后作论赞,发挥画理处尤见精到。余绍宋称其“评论得失虽觉有所偏,如推崇麓台过当,而诎渔山太甚之类,然大体尚不失其平。”“方兰坻记其友朱仲嘉言,谓多遗漏。冯冶堂作《画识》,指其错误。然浦山原以“画征”为名,则遗漏原所不讳,一人之见有限,则错误亦难保其必无,不得以此遽议是书之失。”(《书画书录解题》卷一)《国朝画征录》始撰于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十三年完稿,乾隆四年于睢州开雕。后张庚又作《续录》二卷,初刻时间地点不详,或在乾隆中期之浙江秀水。有题京都墨林斋翻刻本,时间不详。传入日本后亦经数次翻刻,有宽政九年(1797)名古屋静观堂玉润堂刻本、宽政十年名古屋风月堂刻本等。其书在同光以后流传甚广,有同治八年三元堂刊本及重修本、光绪十三年扫叶山房刻本、光绪十九年积山书局石印本、光绪二十一年江都刘氏刻本、宣统二年上海中国书画会石印本等。民国时期又有有正书局(1919,铅印本)、扫叶山房(1922、1936,石印本)、神州国光社(1934,铅印本)等多家机构相继出版,其间有将书名改作《清朝画征录》者。刘瑗,号晴江,阜阳人。撰《国朝画征补录》二卷,以继张庚之作,续其所未及,并收其所偶遗。然记叙多简略,或为经眼,或为转述,不若张作之精当有法,于画理亦少己见。所收人物偶有与张作重复者,如南楼老人,与《国朝画征录》卷下之陈书为同一人。《国朝画征补录》初刻于道光五年,后未见翻刻。
本次点校《国朝画证录》、《续录》以乾隆时刻本为底本,参校扫叶山房刻本等。《国朝画征补录》以道光刻本为底本。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印典(繁体竖排、精装)
  《印典》,八卷,首一卷,清朱象贤撰。象贤,字行先,又字圣涵,号清溪,苏州府吴县人。监生。少从杨宾、沈德潜游,与钮让、白长庚等相友善。先后任泸溪及玉山县丞、万载知县之职秉性敦厚,自奉甚俭。所学渊淹,书法遒劲。着有《闻见偶录》、《印典》等。象贤以行世印谱著作,多排列篆文、钮式之体,少制度、品评、纪述之作,因作是编。《印典》一书,搜罗宏富,去取精审,编排合理,体例谨严。八卷十二门之架构,印史异闻,制度器用,故事诗文等皆有涉猎,堪称印林经典名著。是书卷首分载钮让《序》、让《金玉印章歌为清溪朱行先作》、朱象贤自序、《印典例言》等诗文四则。正文八卷,十二门,即:原始、制度、赉予、流传、故事、综纪、集说、杂録、评论、镌制、器用、诗文。卷末附朱象贤侄廷诏、白长庚二跋。是书之版本,似有如下四种:康熙六十一年朱之劢刻本,雍正十一年朱氏就闲堂刻本,乾隆间宝砚山房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就闲堂本、宝砚山房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皆祖朱之劢刻本,或为后刻,或为迻录,流布印林。本次点校,以清乾隆年间宝砚山房刻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长物志 考槃余事(繁体竖排、精装)
  《长物志》十二卷,文震亨撰。震亨字启美,明万历十三年(1585)生,南直隶长洲人(今江苏苏州)。全书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等类目,涉及现代学科中的建筑、动物、植物、矿物、艺术、园艺、历史、造园等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全书最为核心的部份,为园艺、建筑、艺术等学科,对举凡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的生活日用文化及其精神追求,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对晚明文人的生活方式做了百科全书式的概览,使之成为研究晚明物质文化、建筑营造、文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参考数据之一,是古代造物艺术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
《考盘余事》四卷,明屠隆撰。隆原名屠儱,字长卿、纬真,号赤水,又号溟滓子、冥寥子、一衲道人、蓬莱仙客、鸿苞居士等,生有异才,以诗文雄明隆、万间。本书首卷介绍书版、碑帖,次卷品评纸、墨、笔、砚、画、琴等,末两卷则记载和收录香、茶、炉、瓶及起居、盆玩、文房等一切器用服饰之类。全书所列名目较为琐碎,论述也较为详尽,加之屠隆文辞章句,往往于“率不经意”间流露出其天纵之才情,读来令人口含余香,使得《考盘余事》不仅成为屠隆笔记文学作品之代表,从其内容而言,也是今天研究晚明文人生活起居、文房用具之类器物的重要参考数据,对传统造物艺术尤其是文人士大夫造物艺术及其审美研究,也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新增格古要论(繁体竖排、精装)
  《新增格古要论》十三卷,明人江西吉水王佐撰。佐字功载,号竹斋,明宣德二年(1427)进士,官刑部主事,历员外郎,天顺间出守临安,以勤慎著闻於士大夫间。《新增格古要论》为王氏增补前人曹昭《格古要论》之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博物、赏鉴专著。原书仍名“格古要论”,后人更冠“新增”二字以与曹著区别。
曹昭字明仲,明初江苏松江人,自幼嗜古,“凡见一物,必遍阅图谱,究其来历,别其是否”。曹氏因“常见近世纨袴子弟,习清事者亦有之,惜其心虽有好而目未之识”,遂“取古铜器、书画、异物,分高下、辨真赝,举其要略,书而成编,析门分类”(《格古要论》曹昭自序),撰《格古要论》,成书於明洪武二十一(1388)年三月,“於古今名玩器具真赝优劣之解,皆能剖析纤微。又谙悉典故,一切源流本末,无不厘然,故其书颇为赏鉴家所重。”(《四库提要》)
明景泰七年(1456)四月,王佐据曹氏原考校增补,至其年七月完成。所录篇幅数倍於原书,除自家收藏、搜讨所得、耳目所闻外,又以宋元以来诸名人文集内相关篇章采入。全书共十三卷,新增、续补条目以小字注出,考校增补之外,又将原书重新编次:卷一为古琴论;卷二为古墨迹论上;卷三为古墨迹论下;卷四为金石遗文、法帖题跋;卷五为古画论及古人善画者小传;卷六为珍宝论、古铜论;卷七为古砚论、异石论、古窑器论;卷八为古漆器论、古锦论、异木论、竹论;卷九为文房论;卷十为古今敕诰题跋;卷十一至十三为杂考。其中,卷三新增各家“兰亭考”二十余篇,卷四新增各处碑帖数百项,卷十至卷十三录宋元以来名人敕诰题跋,历考秦玉玺、唐宋以来衣冠文物制度、宋元宫室等,俱为新增主要内容,然亦以杂抄多而识见少为人诟病。
本次整理以《惜阴轩丛书》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明刻本、《丛书集成》本为校本,另参校《夷门广牍丛书》本、《四库全书》本《格古要论》。原书目录与正文篇目行文不同,但便于检索,今仍其旧。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历代名画记(繁体竖排、精装)
  《历代名画记》为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誉为“画史之祖”。全书十卷,可分为绘画历史发展与绘画理论、鉴识收藏、名画家传记三部分,在当时具有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在中国绘画史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承先启后的里程碑的意义。作者张彦远,字爱宾,唐朝蒲州猗氏人。其高祖张嘉贞为玄宗时宰相,曾祖张延赏是德宗时宰相,祖父张弘靖是宪宗时宰相,其家族有“三相张家”之称。彦远幼承家讯,博学能文,工书擅画,精鉴赏,历官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迁舒州刺史,官至大理卿,尝从崔龟从、李荀撰《续唐历》。其人尤工书法,擅长隶书,书《三祖大师碑阴记》、《山行诗》等。此次整理,以毛氏《津逮秘书》本为底本,参校嘉靖本和《王氏画苑》本,附录收入历代主要著录。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竹人录 续录(繁体竖排、精装)
《竹人录》一书分两卷,上卷是竹刻家小传,每篇皆先简单介绍该竹刻家的字号、里贯、世系、师承等,然后着重介绍其所擅长的竹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卷集录了与竹刻相关的诗歌文赋等四十余篇。《竹人续录》也有两卷,一卷辑录诸书中所载竹刻家,间有德彝案语,记述其所见竹刻作品;另附一卷《竹尊宧竹刻脞语》,皆是与竹刻相关的遗闻佚事。《竹人录》和《竹人续录》所记竹刻名家和名作,很多都是作者亲眼所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此次整理点校《竹人录》,是以时代最早、讹误较少的清嘉庆十二年刻本为底本,主要参校民国十一年嘉定张尔延铅印本。嘉庆本所缺部分,则据张氏本补录。褚德彝《竹人续录》成书较晚,由吴湖帆于民国十九年刊印。本次整理点校即是以此为底本。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鸿雪因缘图记(全三册)(繁体竖排、精装)
  《鸿雪因缘图记》共三集,每集分上、下两卷,一事一图,一图一记,凡二百四十图、记二百四十篇,系清完颜麟庆著文,汪春泉等绘图,为作者记述身世与亲历见闻之作。麟庆曾经宦游大江南北,加以性好山水,所至之地皆不废登临,留心考察,见闻宏广,并将自己所历所闻所见一一详加记录,复请当时著名画家汪英福(春泉)、陈鉴(朗斋)、汪圻(甸卿)等人按题绘成游历图,以期使生平雪泥鸿爪之印痕藉以长久保留。是书以图文相副相成的形式,实录其所至所闻的各地山川、古迹、风土、民俗、风俗、河防、水利、盐务等等,保存和反映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所载二百四十图,内涵涉及山水屋木、人物走兽、舟车桥梁,包罗万象,纤毫毕具。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著录此书,称其“以图来记叙自己生平,刻得很精彩,可考见当时的生活实况。《鸿雪因缘图记》凡三集,卷帙最为浩瀚。”此次整理以道光二十九年版为底本。

作者简介

金元钰,嘉定(今属上海)人,生活于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生卒年及成书年代不详。
褚德彝,字原名德义,避宣统讳更名德彝,字松窗、守隅等,号礼堂,又作里堂,别号汉威、舟枕山民等,浙江余杭人。篆刻初师浙派,后精研秦汉印,所作挺秀苍劲。侧款刻篆文,亦短峭入古,别有风韵。书宗河南(褚遂良),能得其渊源,隶书学汉礼器碑,功力最深。着有《金石学续绿》、《竹人录续》、《松窗遗印》等。

书籍目录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石渠随笔(繁体竖排、精装)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国朝画征录(繁体竖排、精装)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印典(繁体竖排、精装)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长物志 考槃余事(繁体竖排、精装)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新增格古要论(繁体竖排、精装)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历代名画记(繁体竖排、精装)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竹人录 续录(繁体竖排、精装)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鸿雪因缘图记(全三册)(繁体竖排、精装)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竹人录•竹人续录》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竹人录 竹人续录 PDF格式下载



排版、纸张、印刷,皆好,属内地出版图书中的精品,完全媲美牛津书的水准,而且稍有,因为是布封。单本塑封,图书簇新,整体又有软体大塑料膜提升包裹,之后覆以外箱,对书有较好保护,有不浪费包装材料,极满意。其实包装过度,成本是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的,而且许多材料一拆即扔也是很大的浪费。大赞这套书。已经收入前两套,酌机会继续跟进。


第一次在当当购物,书是我一直想要,物超所值,就是当当的派送方式有点郁闷!


书的内容很好,印刷的也不错,就是纸张差点


很方便。做的不错的书。


书装帧不错,内容很好。


书不错,包装一般


繁体坚排,还不错,内容就不多说了


装帧华美,纸印精良


竹人续录


423读书日购进的书


zhuren


装帧不错,可惜书内页有损伤、


有许多竹刻铭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