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与中国
2009-1
大象出版社
费雷德里克.J.梯加特
125
丘进
无
《大秦国全录》或称《中国与罗马东部》一书是中西交通史的名著。他以我们习见的中国史料,来考证古代大秦与我国的关系,且指出大秦即罗马东部,亦即包括叙利亚、埃及和小亚细亚,且以叙利亚为首。《大秦国全录》发表后,在汉学界中引起热烈的争论,除西方汉学家外,日本学者如已故的白乌库吉、藤田丰八及当代的宫崎市定教授都有论文各抒己见。
作者:(美国)费雷德里克.J.梯加特 译者:丘进
第一章 恺撒奥古斯都提比略(自公元前74年至公元37年间发生于罗马帝国东部和欧洲的事件)观察与评论(事件之间的相关性;黑海作为联系东西方的环节;蛮族部落的活动)第二章 盖乌斯克劳狄乌斯尼禄罗马和帕西亚(自公元38年至公元70年间发生于罗马帝国东都和欧洲的事件)帕西亚和中国(自公元前60年至公元63年间发生于喀什噶尔和帕西亚的事件)观察与评论第三章 韦斯巴芗多密喜安图拉真欧洲的战争公元70~107年妇中国、帕西亚和罗马帝国东部(自公元72年至公元107年间发生于喀什噶尔和帕西亚的事件)观察与评论中国、蒙古和欧洲(自公元前63年至公元107年间发生于天山地区和中欧发生的事件)观察与评论(由维斯图拉河到黄河之间各民族之间的联系)结论对蛮族入侵问题的一些解释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观察与评论附录书刊名称缩略表
如:在前一个地区(天山或罗马东部)发生战争,后一个地区(潘诺尼亚境内的多瑙河或多瑙河下游及莱茵河)也发生战争;前一个地区没有战事,后一个地区也平静安宁。这足以说明亚洲的战争与欧洲的局势是密切相关的。亚洲的战争和欧洲的蛮族入侵是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事件,这一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说明了历史事件之间有着一种规律,而这一规律迄今未引起重视。更重要的是,它扩展了历史研究工作的视界。结果证明,本书的研究方法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即便得出蛮族入侵是由中国西域和罗马东境的战争诱发而起这一肯定的结论,也并不意味着研究工作可以就此结束。相反,这恰恰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去解释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但是,正如以前所提出的,这个问题的论述缺乏精确性,也没有明确的中心。此外,既然原始记载中的事件是战争,那么也就必须从这些战争所造成的影响的某些特征之中去寻找对当时环境条件的解释。在早先发生在亚洲的有确切记载的事件中,曾有40次引起了欧洲的重大反响,此前没有一次引起如此的结果。可见蛮夷的入侵无疑是天山或罗马东方战争的结果。这一时期的所有战争,都是在各对抗民族之间经常发生的生存和冲突之中,特别是当这些民族的冲突导致交战国双方人民之间的正常交往中断的情况下爆发的。当中国发动对蒙古的战争或与西域诸国的战争时,当罗马入侵帕西亚和亚美尼亚时,敌对情绪遂代替了民族的交往。无论这种越过国境的往来建立得多么成功,要弄清远东或近东的战争与欧洲蛮夷起义之间的关系,就必须透彻了解人们的某些正常活动。这种活动十分敏感地受到战争的影响——战争一爆发,交往关系立即中断;一旦和平得以恢复,关系也随之重新建立。而应和这种环境和条件的人类活动和交往关系正是通商贸易。中国人与塔里木地区诸国、并通过他们及其他中介国家与叙利亚形成的贸易关系是举世瞩目的。同样,正如本书所讨论的那样,当塔里木的商路上发生战争时,在帕西亚,在亚美尼亚或叙利亚边境地区也发生了动乱。显然,塔里木地区的战争阻断了丝路的交通,进而引起丝路沿线直至幼发拉底河流域各地的敌对行动。
《罗马与中国:历史事件的关系研究》中译稿通过大量中外历史文献资料的比较分析与研究,不但介绍了西方史学研究中常用的历史比较法,而且还具体地通过对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的交通与阻断的分析,说明了古代罗马帝国与中国之间的时隐时现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关于中国与东罗马关系的研究,虽然早在19世纪时已由夏德的《中国与罗马东部》开其端,张星娘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接其后,但它们仅停留在地名、人物和史实的考订方面,尚未能将东西方的历史作一有机的对比联系,从而找出它们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汉代对西域的经营对罗马帝国的影响。
无
这是西方人用史料堆砌的论点:罗马与中国的相互影响。主要是说:在罗马帝国初期,中国东汉王朝初期,西域的局势动荡,导致丝绸之路的断绝,从而引发西亚地区的战争,又引发罗马帝国北方蛮族的入侵。从时间顺序的排列看,这些事件应该是有内在关联的。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论点是:匈奴的分裂和西迁,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覆灭!史料详尽、严谨是此书的特点,但读起来未免有些枯燥。
本人从医,业余爱好历史。刚去了趟西安,和几位教会的弟兄姐妹一起在“大秦景教流入中国碑”前留了美好的合影。
该书的作者认为汉语古籍所说的大秦,并不是指的罗马帝国,而是当时的罗马帝国的叙利亚这个行省。蛙某不才,捧读了。徜徉在别人考据的成果不劳而获,真是快哉啊!
之所以现在只给四星,是因为薄薄一本卖25元,太贵了,虽然晓风书屋只算我八折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