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向百年大党

赵丰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

赵丰  

页数:

298  

内容概要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90华诞,其后便是进入百年的历程。《走向百年大党》立足于党执政的现实,从多个方面展示党在迈向百年的征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的科学化水平,《走向百年大党》的主要内容包括:走向百年的新起点;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党执政的成功经验;党的百年奋斗目标;加强党执政规律的探索;执政能力面临新的考验;跳出兴亡周期律:忧党之心和兴党之责任;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党内民主和党务公开;党要管党与从严治党;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百年宣示;以丰富的实践与理论成果为世界政党发展做出贡献等。
  《走向百年大党》的作者是赵丰。

作者简介

  赵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教授。近年来出版过党史、国史类著作《谁来重奖邓小平》(华夏出版社)、《刘少奇》(中国和平出版社)、《国民党抗战纪实》(中国戏剧出版社)、《天堂挽歌》(朝华出版社)、《中国:1959—1961》(四川人民出版社)、《忠字下的阴影——文化大革命中的怪现象》(朝华出版社)、《红色牛棚——中国“五七干校”纪实》(青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大反“左”》(改革出版社)、《共和国统一战线风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三面红旗”风云录》(广西人民出版社)等。应邀为全国各地举办专题讲座1800多场,直接受众20多万人次。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与社会体制改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
第二章 观世情、识国情、看党情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
第一节 党执政环境的新变化
第二节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第三节 确保长期执政的历史考验
第三章 “进京赶考”的合格答卷
——党执政的成功经验
第一节 党执政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执政党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四章 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百年奋斗目标
第一节 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第二节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节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四节 社会主义发展活力大大增强
第五章 与时俱进则兴,反之则衰
——加强执政规律的探索
第一节 世界政党的执政现状及其启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特点
第三节 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第六章 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
——执政能力面临新的考验
第一节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第四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五节 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第七章 历史与现实的警示
——跳出历史周期律
第一节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第二节 先进性只证明过去和现在
第三节 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第八章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忧党之心和兴党之责
第一节 忧党体现清醒与明智
第二节 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战略
第九章 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第一节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长期的任务
第二节 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
第三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第四节 让学习成为党的时代特征
第十章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一节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第二节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十一章 探索决策的新路径
——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第一节 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二节 必须从全局出发
第三节 从群众中汲取智慧
第十二章 珍惜党的生命
——党内民主和党务公开
第一节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第二节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第三节 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第四节 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第十三章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本色
——党要管党与从严治党
第一节 党的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基础
第二节 管得住治得严党才不会变色
第三节 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
第十四章 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
——加强廉洁从政教育
第一节 标本兼治,惩防并举
第二节 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
第三节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第十五章 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一节 从理论到实践的新开拓
第二节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三节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第四节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五节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第十六章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党的百年宣示
第一节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二节 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第三节 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结语 以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为世界政党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在这种巨大社会需求的刺激下,各类文化艺术竞相发展,多种文化产品和服务大量涌现,不同所有制的文化单位同时并存。我们必须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竞争力。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活力、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要以市场为主导、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微观活力。要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实现增强宏观控制力和提高微观竞争力的统一。  切实抓好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竞争力最终要体现在文化产品的质量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进行较量的主要阵地。文化产品没有受众市场,也就根本谈不上竞争力。建设先进文化的首要任务是多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出精品力作。精品就是要反映新时代、歌颂新生活、创造新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弘扬主旋律,反映真善美。精品应该既能拿大奖,又有大众、大市场、大效益。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走向百年大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