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百问知识管理

萧秋水,陈永隆,唐兆希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萧秋水,陈永隆,唐兆希  

页数:

178  

字数:

1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不管是知识密集型企业,还是资本密集型企业,甚至连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都在向“智造”转型。知识的创造、传播、共享和利用,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与工业社会不同,知识社会的生产手段不再是机器,而是人的头脑和双手,唯有掌握知识管理的要领,方可称雄未来!
《百问知识管理》(作者萧秋水、陈永隆、唐兆希)根据精心收集和归纳出的企业知识管理中典型的145个问题.结合企业知识管理规划和实施的不同阶段,做出中肯、实用的解答,澄清企业对知识管理的疑虑,给出清晰的指引,以浅显易懂的笔触,破除企业对知识管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让知识管理与企业业务融合一起,使知识管理切实为企业发展发挥作用。
《百问知识管理》的追求:内容上深入企业实践,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与阅读体验上简单、简易、简洁。力求通过幽默的语言和文字。去术语化、图表化的叙述手法,达到既好用又好看的目的。

作者简介

萧秋水,本名李艳萍,毕业于旅游经济系涉外饭店管理专业,从事过8年的银行信贷工作,转战IT行业,先后做过ERP实施,产品经理,知识管理,互联网社区运营、投资等。2007中国知识管理人物。现为自由职业者。著有《名博是怎样炼成的》、《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用技巧》。 陈永隆,来自宝岛台湾,管理学博士,一位横跨工程、资讯与管理的跨领域实践者,华人地区虚拟团队组织与运作先锋,台湾《管理》杂志2001—2010年华语500大企管讲师,也是台湾交通大学、台湾科技大学、世新大学、实践大学等校的兼任教授。时代光华《轻松搞懂知识管理》光盘主讲人。2010中国知识管理人物、2008台湾金书奖得主。 唐兆希,网龙公司开心教练,天渔教育创始人,2011年“亚洲最受尊敬的知识型组织奖”(MAKEA)获得者,2011首届“中国知识管理实践新星奖”获得者。知识管理领域永远的小学生……

书籍目录

第一阶段 准备期
一、认识知识管理
1.什么是知识?
2.知识有哪些分类?
3.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是什么关系?
4.什么是知识管理?
5.组织推动知识管理有哪些具体效益?
6.怎么衡量知识管理的长期效益成果?
7.谁是知识管理的受益者?
8.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做知识管理?
9.推动知识管理是从上到下好,还是从下到上好?
10.领导对知识管理不太了解,怎么说服领导重视?
11.怎么对同事说清楚知识管理的好处?
12.知识管理和流程管理的关系是什么?
13.知识管理和企业资源计划的关系是什么?
14.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是什么?
15.知识管理和客户服务的关系是什么?
16.知识管理和研发管理的关系是什么?
17.知识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关系是什么?
18.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关系是什么?
二、诊断、访谈、知识盘点
19.组织推动知识管理时,要不要进行高管访谈?
20.高管访谈中,需要问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21.如果项目团队不懂知识管理.怎么进行高管访谈?
22.访谈涉及哪些人,分别有哪些重点?
23.推动知识管理时,为什么要先进行知识盘点?
24.知识盘点的流程是什么?
25.怎么找出组织的知识愿景与知识管理的核心价值?
26.怎么找出知识管理的执行目标与行动方案?
27.怎么在知识盘点过程中发现知识社群?
28.怎么通过知识盘点,找出知识分类?
三、知识管理规划
29.为确保有效落实知识管理,什么是工作的关键?
30.知识管理需不需要长期的推动计划?
31.知识管理项目计划怎么才能切实执行?
32.组织架构经常变动,知识管理怎么持续推行下去呢?
33.小型企业的知识管理项目应该从何人手?
四、项目团队组建
34.是否需要成立推动知识管理的项目团队?
35.怎么设计知识管理项目团队的组织架构与职责?
36.集团模式的知识管理组织设计有哪些模式?
37.要不要设立CKO?
38.一定要成立知识管理部门吗?
39.知识管理部门的职责有哪些?
40.人力资源主管和知识管理主管是否应该是同一个人?
41.各部门知识管理人员应该取什么名字?
42.什么人适合负责知识管理?
43.招聘不到知识管理专业人士,哪些人可以替代?
44.为什么企业有时候需要借助外力来推动知识管理?
45.组织怎么开展与外部顾问的合作?
46.把外部顾问当成老师还是教练?
47.为什么要多与外界知识管理团队经验交流?
第二阶段 导入期
第三阶段 应用期
第四阶段 扩散期
第五阶段 创新期
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不过,虽然所有企业都适合做知识管理,但要讲究“适合的时机”,当企业高层对知识管理还没有渴求的意识,单凭企业几位基层员工的力量,想推动知识管理是很难的。 9.推动知识管理是从卜到下好,还是从下到上好? 推动知识管理的方式并没有一定的准则。 大部分企业推动知识管理时以从上到下(Top—down)的居多,例如连续多年获评全球最受尊敬的知识型组织大奖(Zhe Global Most Admired Knowledge Enterprise,简称MAKE)的巴克曼实验室的前总裁Robert H.Buckman就曾谈到:“我要推动知识管理,是因为我想打破员工认为藏私可以增加竞争力这样的错误观念。” 也有部分企业是以从下到上(Bottom—up)的方式推动知识管理,也就是由员工自动自发。例如HP的主管就曾很自豪地说:“我们在推动知识管理时,并没有设首席知识官,所有的员工都秉持着惠普文化来力行知识管理。” 就大陆和台湾企业实务来说,推动知识管理的最关键成功因素,仍然是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一把手的支持与肯定,由上而下地展开,可以增加执行的效率,并避免半途而废。说白了,知识管理也是“一把手工程”,所以比较适合的方式是“从上到下”。 10.领导对知识管理不太了解,怎么说服领导重视? 想说服,要看企业的性质、规模等各种条件,并没有一定的法则。 要说服一个商业企业导人知识管理的重要理由可以是:“知识管理可以让企业获利,可以让企业提高竞争力。”商业的本质是赚钱,发展就是硬道理。 但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获利并不是最终的营运目标,因此可以试着从“提高组织竞争力及个人能力”着眼,让组织和员工能认识到,知识能随着彼此的分享而带来利益,帮助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这样,才有可能让知识管理的导人顺畅成功。 以下一些小技巧可以利用: 找出国内外的类似组织成功案例,这些成功案例是很好的指针,说明知识管理能解决组织目前遭遇的瓶颈。 直接报告领导,类似组织或竞争对手(尤其是竞争对手,嘿嘿。我们都懂得竞争对手的作用)已经利用知识管理做到相当程度。顶级的组织是先看到未来的趋势就在布局,落后的组织是看到别人做了才做。永远都是在等人家,为了在未来成为顶级的组织,可以先用这招去做有效的刺激。 要有长期的规划,未来三年每一年要怎么走?会得到哪些具体成效?如果自己都没有准备,那领导更不容易被说服。说服领导前自己要做大量的功课,好处是即使说服不成功,你也成了专家。


编辑推荐

《百问知识管理》是一本普及知识管理的入门书,我们尽量写得浅显,尽量放低门槛。编者采取了一问一答的形式,为此专门收集了比较典型的145个问题:什么是知识?知识有哪些分类?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是什么关系?什么是知识管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百问知识管理 PDF格式下载



实用、深入浅出、答疑解惑、针对性强,适合企业指导知识管理,回答初学者的一些疑问。


还没阅读完,但是看书目逻辑清晰。对知识管理有兴趣的可以拿来阅读并关注圈内的达人。


全新认识知识管理!


面对这么多知识,该如何管理。


常见问题faq


买断货了


看了大纲觉得可以买


很好的书,概念很全


一直觉得自己的知识管理很糟糕,发现了这本书,虽然是讲企业的,但通过该书,先把自己的知识做好管理,及至身边的同事,慢慢地企业里推及,也许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吧。


还不错,有些想法,在我的某个考试里面居然用上了


纸质真的挺一般,比较粗糙,是那种字体行距较密的那种。不知道是不是正品。


很杂很乱 之前微博推荐,就来买了。谁买谁后悔


纸质真的太差了,粗糙得很,印刷也不好,图片都糊了...内容还没看,只是冲着作者去的。


我认为一般,偏企业知识管理多一些,我一开始以为是个人的。目前还没有细看!


能找到自己的所需要的知识


1-前面100来页就是一些基础知识管理知识泛泛而谈。2-后面60多页就是附录,虽说有个别价值,但附录的页数占整个篇幅竟1/3,实在令人无语,这还是附录吗?3-里面大量的软性广告,推荐这个软件公司那个产品的,好多软件公司的产品到底如何,作者不是都有发言权的,为何要推荐罗列。其中缘由作者自知。... 阅读更多


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知识管理,强烈推荐用此书入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