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红楼梦研究

俞平伯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俞平伯  

页数:

178  

字数:

14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九二一年四月到七月之间,我和顾颉刚先生通信讨论《红楼梦》,兴致很好。得到颉刚底鼓励,于次年二月至七月间陆续把这些材料整理写了出来,共三卷七十篇,名曰《红楼梦辨》,于一九二三年四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经过了二十七个年头,这书并未再版,现在有些人偶尔要找这书,很不容易,连我自己也只剩得一本了。这样说起来,这书底运道似乎很坏,却也不必尽然。它底绝版,我方且暗暗地欣幸着呢,因出版不久,我就发觉了若干的错误,假如让它再版三版下去,岂非谬种流传,如何是好。所以在《修正红楼梦的一个楔子》一文末尾说,(见一九二八年出版的《杂拌》一一一页)“破笤帚可以掷在壁角落里完事。文字流布人间的,其掷却不如此的易易,奈何。”

内容概要

本书是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红学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对高鹗续书、《红楼梦》人物、《红楼梦》风格、后三十回《红楼梦》之原貌等红学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是广大《红楼梦》爱好者、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必备读物。

作者简介

俞平伯(1900-1990),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浙江德清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多年。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诗集《冬夜》、《古槐书屋间》、《冬夜》,散文集《燕知草》、

书籍目录

自序论续书底不可能辨后四十回底回目非原有高鹗续书底依据后四十回底批评高本戚本大体的比较作者底态度红楼梦底风格红楼梦地点问题底商讨八十回后的红楼梦论秦可卿之死所谓“旧时真本红楼梦”前八十回红楼梦原稿残缺的情形后三十回的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图说红楼梦正名红楼梦第一回校勘的一些材料附录红楼梦脂本(甲戌)戚本程乙本文字上的一点比较读红楼梦随笔二则

章节摘录

签是:“……于今衣锦返家园。”后来宝钗说:“这‘衣锦还乡’四字里头还有原故……”这似乎在后文应当有明确的照应,方合情理。那知道凤姐后来竟是胡言乱语的病死了,临死的时候,只嚷到金陵去。至于“衣锦”两字,并无照应。说是魂返金陵,那里有锦可衣?魂能衣锦或否,高氏又何从知道?说是尸返金陵,则衣锦作为殓衣释,也实在杀风景得很。况且书中既说,贾氏是金陵人氏,则归葬故乡情事之常,又何独凤姐?又何必求签方才知道呢?高氏所作不合前八十回,还可以说两人笔墨不能尽同。至于四十回中底脱枝失节,则无论如何,高氏无所逃罪。况且相去只十四回,高鹗虽健忘也不至此。我想,与其说高鹗底矛盾,不如说高鹗底迂谬。程伟元说他是“闲且惫矣”,真是一点不错。他如不闲,怎么会来续书?他如不惫,怎么会续得如此之乱七八糟呢?(20)巧姐年纪,忽大忽小。(第八四、第八八、第九二、第一百一、第一百十七回)这也是全在四十回中的,是高作最奇谬的一节文字,我们不能不详细说一说,先把这几回文字约举如下。(甲)奶子抱着巧姐儿,用桃红绫子小绵被儿裹着,脸皮发青,眉梢鼻翅微有动意。(第八十四回)这明是婴儿患病将抽筋底光景,看这里所说,她至多不得过两三岁。(乙)那巧姐儿在凤姐身边学舌,见了贾芸,便哑的一声哭了。(第八十八回)小儿学舌也总不过三岁,且见生人便哭,也明白是婴儿底神情。(丙)巧姐跟着李妈认了几年字,已有三千多字,且念了一本《女孝经》,又上了《列女传》。宝玉对她讲说,引了许多古人,如文王后妃、姜后、无盐、曹大家、班婕妤、蔡文姬……等;共二十二人。巧姐说:这些也有念过的,也有没念过的,现在我更知道了好些。后来她又说,跟着刘妈学做针线,已会扎花儿,拉锁子了。(第九十二回)即以天资最聪明的而论,这个光景至少已是七八岁了,况且书上明说已认了几年字,又会做精细的活计,决非五六三四岁的孩子可知。且巧姐言语极有条理,且很能知道慕贤良,当然年纪也不小了。即小说以夸张为常例,亦总不过七八岁。在实际上,七八岁的孩子,能如此聪明是百不见一的。算她仅七八岁,已是就小说论,不是以事实看。但这个假设,依然在四十回中讲不过去。巧姐万不能如此飞长,像钱塘江潮水一样。第九十二回距第八十八回只有四回,在四回之中,巧姐怎么会暴长起来?不可解一。从第七十一回到第一百十回,总共不过三年;(第七十一回,贾母庆八旬,第一百十回贾母卒,年八十二岁。)而巧姐已在四回之中过了几年,——至少亦有三年,因两年不得说几年——这光阴如何能安插得下?三十九回中首尾三年,四回中亦是三年;则其余的三十五回,岂不是几乎不占有时间的,这如何能够想像?不可解二。但这还可以疏忽作推诿,小说原是荒唐言,大可不必如此凿方眼;上边所论,不过博一笑而已,未必能根本打销高作底声价,只是笑话却并不以此为止,这却令我们难乎为高鹗辨解。(丁)巧姐儿哭了,李妈很命的拍了几下,向孩子身上拧了一把。那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了。(第一百一回)巧姐被拧,连话都不说,只有大哭的一法,看这个光景她不过三岁,至多亦以四岁为限。若在四岁以上,决不至于被拧之后连话都不说的;况且如巧姐能说话,婆子亦决不敢平白地拧她一把。可见其时,巧姐确是不会说话的,至多也不过会学舌。既然如此,请看上文慕贤良之事,应作何解释?念书,认字,做针线的孩子,过了些时候(九回书),反只会啼哭,连话都不会说了。这算怎么一回事?孩子长大了,重新还原。


编辑推荐

《红楼梦研究》:北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红楼梦研究 PDF格式下载



北斗丛书:红楼梦研究北斗丛书:红楼梦研究


速度快,支持当当速度快,支持当当


具体内容对我的研究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给孩子买的,不错吧


不错,只是还未深读。


俞平伯的语言严谨、简朴,容易读懂。同时地,在各方个面的分析上也相当的细致,作者还引用了前人的诗词、著作来考证《红楼梦》情节 ,列举了方方面面的材料,并且对于自己以前偏颇的观点都有列举,可见其大家风范。另外,本书在分析的时候是分点分层的,非常有条理。作者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并没有胡乱搪塞,而是表明此点自己是存疑的。本书不仅是研究了《红楼梦》本身,而且也批评了一些自诩为研究红学的人。总而言之,这是需得一读的红学著作。我不赞成有人说的主观观点较强,因为红学本身的主观性就很强,如果非得去批判,那么连脂批也信不过了。


这本书是老版本,质量很好,价格也并不贵。


俞平伯先生不愧是红学大家。他对高鹗续的后四十回批驳的入木三分。让人不禁感叹曹高二人的天壤之别。书已看到三分之二,没发现啥印刷问题。是一本好书。赞一个。


经典评论,红学专著。


纸张不好,价格倒也便宜。需要了解的必读书目。


最早是背诵了俞平伯的毛泽东诗词鉴赏,这本是早就渴望阅读的,与刘心武,蒋勋的阅读角度都不同,俞老就因此书被批判的。里面很多惊人的见解。值得一读。


作为红迷可以一看, .;;///


没有什么内容 研究的较浅


即使内容不是非常完备和精准 可是这只是一个读书笔记 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这点值得我们学习


单以内容论,其中很多观点已经过时或者早已经被现在的红学家说烂了,但其中有两点最让人唏嘘:1、谨慎保留的态度,从不乱猜,对不了解的东西只给出自己搜集的各类证据,不随便给出想当然的观点,参照一下目前的红学里面的“瞎猜乱疑派”,其高下有如曹高之别。2、敢于对红楼梦曹雪芹写的部分的一些部分提出商榷和批评,这点更令人钦佩。红楼梦确实超越前人写法,但到现在已经被传的神乎其神,好像一字不得更改,这是不是已经过了。


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不知道周汝昌的如何。


要写论文,老师推荐的俞平伯,看了,觉得有提高。


很好很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


想买书,到亚马逊;想买好书,还是到亚马逊;想买周围见不到的书,更是要到亚马逊。亚马逊图书——质优、价廉、守时、守信。


虽然是本校出版社所出,号称“经典新读”,但实在不好。纸张与印刷质量非常一般,不是名叫《红楼梦研究》就必须用褐红色的字体啊!封面脆弱单薄,粉底洒金都用上了,却不舍得用一张厚点的纸,怎么个逻辑?内里的插图尤不能忍,痴肥俗陋,不晓得从哪里拉郎配的,看风格也许是某本连环画的截图:宝钗黛三人肥瘦失宜、神态粗鄙,贾母应该配为刘姥姥,贾政数人跟庙里供的福禄寿三星一个德行。。... 阅读更多


这本书给人很舒服的感觉,无论是书的设计,还是书本身的内容,亦或是书的作者。唯一不足就是封面太薄,想用另外的封面把它包起来。


包装还行,书的内容当然无话可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