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画风

怀一 著 子游、张修竹、 怀一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0-08出版)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子游、张修竹、 怀一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0-08出版)  

作者:

怀一 著  

页数:

23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画风(16)》是本艺术期刊,主要收录的是有关绘画艺术方面的文章。  《画风(16)》放眼中国画坛,力推卓有成就的中青年画家。同时本书与艺术品市场息息相关,引导高品味的艺术欣赏。并且本书还附录了画家作品及生活图片若干幅。图文相生,赏心悦目。

书籍目录

画风·视觉逗留武艺画风·品味花鸟传神吴冠南堂皇气象周亚鸣笔墨文心梅墨生古今同情何士扬墨彩华章方向画风·观点中国画何处去朱振庚程大利北鱼王孟奇刘二刚于水王祥夫梅墨生吕三李永林 何光锐画风·万象直接而纯粹的力量段正渠形象之灵于凡画风·风月诗词文章画论园林琴曲茶韵画风·经典中国艺术中的仙山{美}巫鸿画风·好读看国学王小波画风·有闲公安三袁画风·清谈诗文园林陈从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中国画中特别强调其文化“品级”。对中国画而言,无论是笔墨或色彩手段的“品评”中,无不以社会文化的“两仪”作为依据和标准,在手段运用中也无一不体现为“群体共生”基础的内涵,既对大义、大道、大我等体现“大”的文化观念和情感性质的顾及和对本质、本真、情性诸多以体现生命活力和存在的因素之间的平衡,也可以认为一个是共识基础的最大化,另一个则是生命欲求的最大化之间的平衡,由此根据同一、统一、同质的要求定下了文化上的品级层次以及诸多形色、笔墨的标准。在这一进程中具体地体现了中国画的历史特征,及文化的观念标识和人伦品质的道德内核并集中在“君子以玉比德”的审美诉求之中。因此它体现了因人而异的风格追求和传统的一贯性之间的统一。由此便是观看古代经典的视角和当今创作应采取的立场。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建立,基于“群体共生”和“个别生命欲求”的最大化以及作为“大人先生”的中庸态度所欲寻求的“和”的目的,都需要作为文明标识形态的符号性体认和运用。因此三位一体的内涵,一元系统的符号特征,隐含在中国画表现的“控制”与“活力”的“二仪”演变之中,体现在趋向“意境”的复杂表达之上。书画同原依据于色彩与笔划“二仪”组合形成系统的演化进程,具有文化的“观念性特征”、“审美的经验性把握”和“性情意境”的无穷期待。“控制”与“活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形态内构在任何范畴内都体现为内部的同质性,实现为生命的人文表达。


编辑推荐

《画风(2010卷16)》是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画风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