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自由精神哲学

(俄罗斯) 别尔嘉耶夫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俄罗斯) 别尔嘉耶夫  

页数:

277  

译者:

石衡潭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百余年前中国学术开始现代转型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经几代学者不懈努力己取得了可观成就。学术翻译在其中功不可没,严复的开创之功自不必多说,民国时期译介的西方学术著作更大大促进了汉语学术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学人开眼看世界,知外域除坚船利器外尚有学问典章可资引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又开始了一轮至今势头不衰的引介国外学术著作之浪潮,这对中国知识界学术思想的积累和发展乃至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可谓有目共睹。新一轮西学东渐的同时,中国学者在某些领域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出版了不少重要的论著,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借此如株苗之嫁接,已生成糅合东西学术精义的果实。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企盼着,既有着自身深厚的民族传统为根基、呈现出鲜明的本土问题意识,又吸纳了国际学术界多方面成果的学术研究,将会日益滋长繁荣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降,西方学术界自身的转型也越来越改变了其传统的学术形态和研究方法,学术史、科学史、考古史、宗教史、性别史、哲学史、艺术史、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日益繁荣。研究方法、手段、内容日新月异,这些领域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面貌,也极大地影响了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的学术取向。不同学科的学者出于深化各自专业研究的需要,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以求能开阔视野,进发出学术灵感、思想火花。

内容概要

  《自由精神哲学》不是神学著作,也不是按照神学方法写的。它也不是学院哲学。它属于不同于科学哲学的先知哲学。这是一本自由的神学哲学书,是用自由精神哲学和自由宗教灵知精神写成的。其中有意识地打破哲学、神学与神秘认知的界线,西方思想喜欢在自己主流学术形式中确立这些,在学院哲学学派中如此,在天主教与新教学派中亦然。

书籍目录

  苦难之后我们如何接受神?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精神与自然  第二章 象征、神话与教义  第三章 启示、信仰、认识阶段  第四章 精神的自由  第五章 恶与赎    第二部分  第六章 神、人与神人  第七章 神秘主义与精神道路  第八章 神智学与灵知  第九章 精神发展与末世论难题  第十章 教会与世界  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精神与物质、心理与生理的区别不是基本的与最后的对立。唯灵论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在这里对立起来,自然主义也是如此。从“自然”内部来看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区别,就产生了精神与灵魂的混同或者混淆。宗教形而上学与神学走到深处,就在创造者与被造物、恩典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处停住了。但在这种具有其深刻实用主义意义的对立之中,创造被自然化了,被客体化了,因此创造者也被自然化与被客体化了。在被创造的自然世界里没有发现有精神,这个世界是彻头彻尾自然主义的,不具有深度。深度只是在与之对立的创造者那里,而精神仅仅在神的恩典行动中,而这意味着,只有神的精神。人被想象为自然主义的存在,其中有灵魂,却没有精神。人是特殊的自然存在,而非精神存在,他成为精神存在只是出于恩典行动。基督教神学通常主张,人是由灵魂和身体组成的,精神只是它们在圣灵行动激发下的状态。在托马斯·阿奎那的体系中,“自然的”与“超自然的”的对立得到了经典的与清晰的表达。托马斯主义彻底地将被造世界存在、人的存在自然化了,而把哲学变成了对自然的自然知识。在这种对自然被造性的认识中,有人所行走之路的真理、真正经验的真理。但反对这样来表达关于存在的最后与终极真理的宗教形而上学与神学是自然主义的形而上学与神学。不仅“自然”,而且“恩典”都被自然化了,因为客体化与对象化好像是在外部的,而非在深处形成。  精神与自然的对立应该被承认为基本的对立。这根本不意味着建立某种二元论的形而上学。这种对立完全是另一种格局中确立起来的,而不是客体化存在,亦即自然化存在的格局中建立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自由精神哲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