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变迁
2010-6
南钢 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0-06出版)
南钢
267
《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变迁》从上海近代社会的变迁入手,讨论上海城市家庭的变迁,指出政治变革、西学东渐、城市化和商业化、移民过程是上海城市近代家庭形成的基本动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上海家庭近代转化的两条途径,即传统家庭适应近代城市生活而发生的变型和新式城市家庭的产生,前者反映了传统家庭功能的变异,后者则意味着具有近代性的商人、工人、知识家庭的产生。进而,从观念和实践两方面,具体讨论了近代上海家庭教育所发生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如婚姻观、子女观、亲子观、健康观的变化,以及家庭教育内容、形式、教材等方面的推陈出新。然后,在近代上海社会制度变革和教育制度建设的背景下,在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关系中,进一步讨论了家庭教育问题。最后,全书以讨论近代上海家庭教育变迁的因素、特征、价值和主题作结,对研究进行理论总结。
南钢,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编审、教育学博士。长期从事中国教育史、家庭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参编《中国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序绪论第一章 开埠前上海的家庭教育状况第一节 古代上海的家庭教育第二节 明清时期上海家庭教育的新因素第二章 近代上海社会与家庭变迁第一节 近代上海家庭变迁的社会基础第二节 近代上海家庭的变迁第三节 近代新式家庭的产生第三章 家庭教育观念的近代变革第一节 对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抨击第二节 近代优生优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 家庭教育理论的近代发展第四章 家庭教育实践的近代变迁第一节 走向科学化的家庭教育原则与方法第二节 家庭教育内容的近代发展第三节 家庭儿童读物的近代透视第四节 家庭儿童玩具和游戏的近代变迁第五章 社会变迁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实践第一节 家庭教育期望的近代变迁第二节 女性与家庭教育变迁第三节 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与家庭教育第四节 走向社会化的家庭教育第六章 家庭教育近代变迁的理论探索第一节 家庭教育近代变迁的基本因素第二节 家庭教育近代变迁的主要特征和问题第三节 家庭教育近代变迁的当代价值第四节 家庭教育变迁的基本主题附录:民国年间家庭教育著作(含编译)目录(1912-1949年)参考文献后记
版权页:再如黄炎培夫妇在孩子黄大能积极参加1935年复旦大学组织的赴京请愿团,但被军警阻挠在火车北站时,竟然冒险赶到车站慰问,鼓励他们要有策略地进行斗争,他还对黄大能说:“胆大而有心细,要勇敢而有策略。”第三,通过遗嘱来教育也是家庭革命主义教育的一种形式。如邹韬奋在遗嘱中说:“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奋勉自励,为我伟大祖国与伟大人民继续奋斗,但四五年来,由于环境的压迫,我的行动不能自由,最近更不幸疾病经年,呻吟床褥,竞至不起,但我心怀祖国,眷念同胞,愿以最沉痛的迫切的心情,最后一次呼吁全国坚持团结抗战,早日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子女)均望予以深造机会,俱可贡献于伟大的革命事业。”②邹韬奋不仅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而且积极鼓励子女献身于祖国的革命事业。再如黄竞西烈士在遗书中这样写道:“母亲大人:你儿媳、小孙,要跪请你善为抚养。遗川弟及宝孙要好好教养,将来可为我报仇。匆此跪请福安!儿竞西叩上。六月二十九日夜。”③黄竞西对后代“报仇”的叮嘱,反映了当时共产党人誓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第四,家庭革命主义教育还表现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教育。如荣月泉的坚持民族正气,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了他的后人。其长子荣志惠当时寓居上海,因家庭与工作单位之间有座日军哨所,过往的中国人都要向日本岗哨弯腰鞠躬,荣志惠不齿于向日本侵略者屈膝,宁愿绕道避开日本哨兵,多行几里路,长年如一日。其三子荣志仁抗战前在外国留学,抗战期间学成回国,为了不愿在沦陷区当亡国奴,便不惜辞别父母,由上海南道仰光,从滇缅公路到重庆,再到陕西宝鸡进“申四”、“福五”工作。长房长孙荣敬信,更加旗帜鲜明,他原来在“雷十德学院”读书,为了抗日救亡,他不惜投笔从戎,参加印缅远征军,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变迁》以近代上海社会发展为背景,对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变迁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对我们了解海派家庭教育的形成、发展及其特色有很大帮助,并且对把握中国家庭教育的近代变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书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史料翔实、可读性强,是一部优秀的家庭教育史研究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孙培青我国的教育史学界历来注重对家庭教育思想的研究,但较少关注社会变迁与家庭教育发展的关系,事实上,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上海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性,所以以上海来考察家庭教育的近代发展无疑最具代表性。《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变迁》正是这样一部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杜成宪
《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变迁》:中国当代教育学术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