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家书系.名家随笔经典

刘锡诚 著 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作者:

刘锡诚 著  

页数:

211  

前言

  当今“时尚”的潮水似乎已经漫过了世俗堤岸。在这个“什么都不缺”而缺少文化的时代,有一种狂野之气大有拟将“高雅”挤扁、压烂之势,但是文学并非无所作为,饥渴、茫然、寂寞、郁闷的精神和心灵依然需要文学来疗伤,“缺氧”的空间,依然应该有文学强劲的呼吸。“文学”作为精神食粮,有资格以其高尚的道德、理想、正义精神来温暖人心。这正是编者与出版者推出“大家书系”唯一的出发点和希望。  书写文学的发生,始自文字产生之后,文字使文学有了赋形的外壳。所以,人类语言与文字及人类对于生活观察与思考,是文学产生的基本条件。  中国散文蛛丝马迹地寻根溯源,其血脉可以追溯至甲骨卜辞、易卦爻辞、铜器铭文,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散文”,尤其是《周易》已具有散文的文学雏形。时至春秋战国,“百家竞作,九流并起”,著书立说,各具风采。《论语》风格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寓意深厚;《老子》无为而治,朴素辩证;《墨子》语言质朴,逻辑性强;《孟子》大气磅礴,锋芒显露;《庄子》奇幻斑斓,想象浪漫;《韩非子》论述严谨,雄辩锐利。它们是中国浩瀚散文长河之先河。  关于散文概念,一般都认为它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或者以为是译自西方。事实上,中国“散文概念首创于佛门”,最早出于佛徒口中,从韵文到无韵之文“散语”,再到散漫随意之文“散文”,话语体系逐渐形成。北宋沈括以降,文人的散文文体意识越发明确,可见中国散文的历史,上承“孔孟之温文肃穆,庄列之飘逸灵动,史传之厚重笃实,唐宋八家的风骨兴寄,晚明小品的洒脱情趣”,经历代文人的刻意营造。使古代散文精神深入文心,形成了抒情、议论两大形态的优秀传统,并不断得到发展。及至20世纪“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国散文进一步革新洗礼,推陈出新,个性解放,经历了一次“从古代到现代”的转折,使之从贵族化走向平民化,形式得以拓展,思想得到提升,风格更加多元,使历久而不衰的文体和人文精神传统得以弘扬,使之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文坛的重要文体形式。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说明末小品“并非全是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朱自清也说,“五四”时期,“散文的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方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从清末算起,在那个“挣扎和战斗”的时代,多数作家终于发现了自己,经过章太炎、梁启超、鲁迅、陈独秀、胡适、周作人、茅盾、郁达夫、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等一代人的耕耘,使散文在承袭传统、吸纳欧美之下,生长了新的精神。  写景、抒情、议论是散文的基本艺术形态。它的自由就在于能言己之所言,抒己之所想,既可以写“风花雪月”和“悲欢离合”、苦涩的“闲话”和清幽的“心态”,也可以通过各色人等和社会世相提出批评与呐喊。   散文写作无定法,有的偏于叙事,有的富于抒情,有的长于议论,因此便有了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散文与随笔是一对无法分开的连体婴,如果叙事或抒情多了,人们会说这是散文,如果议论多了,就说它是随笔,人们又常常连说为“散文随笔”。  以文学形态而论,小品与杂文亦属散文。小品与杂文亦是自古有之,宋玉的《答楚王问》、枚乘的《七发》、扬雄的《连珠》、韩愈的《杂说》,都是大家公认的这类文体。这种文学形式,到了近代,多以议论为主,形式短小,言简意赅,内容广泛,风格犀利、尖锐、深刻,冷嘲热讽,幽默风趣,鲁迅视之“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自下而上的血路来的东西”。由于鲁迅等先驱的耕耘和开拓,小品或杂文,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文体形式,延续至今。随着社会和文学的发展,从散文中又分离出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文学等独立的文体形式。

内容概要

写作很像一朝分娩,有痛苦,也有欢乐。我们记忆里清晰地保留着鲁迅的辛辣、周作人的闲适、老舍的幽默及大家们的思想艺术之光。作家们越来越多地自觉行走在人世间那个最庞大的队伍中。他们的真情言说足以证明散文的尊严与神圣。刘锡诚编著的《黄昏的眷恋》是“大家书系”丛书之一,《黄昏的眷恋》是作家提交的一份包罗万象的“私密档案”,从不算遥远的过去浏览至今,既有忆往的苦涩,也有当下的欢乐,既有思想的锋芒,也有艺术的鉴赏,文化与历史,国内与国外,现实与幻想的精神展示。

作者简介

  刘锡诚先生是一位民俗文化大家,主编了多种杂志,他深入民众之中,了解了大量百姓疾苦,收集了大量民间文化,更深思了中国文学的方向问题。他说:“每当创作的欲望和冲动不可压抑,触动到生活的隐痛或情感的深处时,便希望诉诸于文字以便记录和表达出来。”刘锡诚编著的《黄昏的眷恋》精选的五辑“乡村夜话”“田野手记”“思绪摭拾”“留住传统”“行旅留痕”,看似朴实的篇章,实则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思考,使读者随着作者的思绪,体味文化的真谛,真正感受到学术散文随笔的魅力。

书籍目录

【总序】
文学魅力与散文精神
——“大家书系”之随想阎纯德
【自序】
边缘人(代序)
【第一辑 乡村夜话】
远去的村庄
祖屋纪事
家乡的苦菜
黄昏的眷恋
明月几时有
岁月苍黄
想吃一次朝天锅
洋槐树
我的草山
大浪淘沙
长相忆
帽子的记忆
唱给自己的歌
给我一把竖琴
岁月风铃
【第二辑 田野手记】
勒布采风手记
唐布拉采风手记
伊宁情思
凤庆一夕
初识临沧
会说话的山岩
老爷山花儿会记
吕家河听歌
邓尉探梅
塑壁残影
南行记
走马苗寨
【第三辑 思绪摭拾】
又是一年芳草绿
龟蒙难知身后事
雨中访严子陵钓台
渔火夜航
几度东风吹世换
纪念碑的诉说
母亲河
云杉的性格
啜茶紫金庵
喝茶与品茗
山之为镇
酒之女神
十载相逢酒一卮
温馨的忧虑
叩问樵渔
落木萧萧
【第四辑 留住传统】
庚辰春节逛东岳庙会
为心灵祝福
东安市场百年祭
天外晨钟
岁终更始说鸡年
春节常青
正月里来正月正
围炉话春联
几重春色逐灯来
中秋对月思
【第五辑 行旅留痕】
破冰之旅
啊,西西里岛
【后记】

章节摘录

  记得那年,是1940年吧?我和小伙伴们正在街口附近的一堆沙土旁玩得高兴,突然间,干活的大人们奔跑起来。“日本鬼子扫荡来了!”一队汉奸荷枪实弹地走在前头。我的大哥(堂哥)不知从什么地方跑过来,一下子把我夹在腋下,迅疾沿着墙根飞奔而去。我们钻进了村边的那个坟场的树林里,爬进土围子墙脚的一个土洞里。鬼子在树林里一面大声哇里哇啦地喊话,一面挥着东洋刀乱砍滥伐,气氛极其吓人。我们又悄悄转移到一间空场院的厕所里。以为那儿会安全些。谁知日本鬼子连这个平常没有人光顾的肮脏去处都不放过。他们嗷嗷地喊着骂着,用刺刀穿透盖在顶上的秫秸。大哥吓坏了,又抱着我逃进一间闲置很久的磨房,屏着气趴在外面不易看到的磨道里。  鬼子大约在村子里折腾了两个小时,才罢休。没有情报,是不会白白出兵扫荡的。听说他们在东门外杀了人,又抓走了几个农民,抢走了一些鸡鸭,砍掉了不少树木。那会儿,日本军人用刺刀挑死一个中国孩子,是眼睛都不眨一眨的。我经历过好几次扫荡,但这次扫荡,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即使在事情过去了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仍然心惊肉跳,连细节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都曾南迁,先在长沙后到昆明组成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哪想到,为了躲避频繁的扫荡,我们村的区区一个小学,也决定迁移到南乡的山沟沟里去。一行几十个小学生,每人背着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行李和差不多够一周吃的煎饼,从老校向着新选定的临时校址,开始了徒步迁移。跨过铁道不久,就进入了一条狭长的河谷。河谷里投射着斜阳,殷红的落日眼看着就要被蜿蜒起伏的河谷吞没了。慢吞吞地走着,我们这一群农村的孩子,像是残兵败将刚刚从战场上下来似的。默默地,谁也不出声。是累了,还是第一次离家而情绪沮丧?谁也说不清。  路的尽头是一座小观音庙。坐南朝北,高高地矗立在小山村边上的土崖之上,虽然破败,却依然显得威严。观音喜欢这靠山傍水的幽静去处,才在这里安家的吧。如今,她却把自己占据了几十年、多少善男信女朝拜过自己的这方圣土,轻易地就让位给这群惶惶而无宁日的孩子们了。这也许算是菩萨的行善之举吧。尤其在这战乱兵荒把书桌都扫荡以尽的国难时期,把一座神圣的庙堂充做我们的校舍,真值得向她叩几个长头。我的幼小的心灵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感激和欣喜。  濒临倾圮的庙堂里铺满了干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随着我们这帮小小的不速之客的闯入,本来庄严肃穆的庙堂,骤然间变得嘈杂不堪了,焕发出了生气。我们这么小小的年纪,就这样,在这座既做教室,又当宿舍的小庙里,开始了一种新的动荡不安的流亡生活。我还记得这个小村子叫南流泉。一个多么好听的名字呀!  我们的生活是难忘的。同学们常常结伙到村南边的河里去捞鱼摸虾。河很浅,水很清,在河道转弯的地方,积成一个很深很深的水潭,据说那里面的鱼很多。我们在河里纵情地玩,纵情地闹。有时脱得一丝不挂,任着天性自由地发狂发野。在那里,我们几乎忘掉了现实中的一切烦恼。我们的生活本来就很穷困,流亡生活使得我们这帮孩子更是雪上加霜了。我们不得不在夜幕的掩盖下,去干一些不该干的事情。我们潜行到远远的山头上,去给食堂偷些还未成熟的地瓜,作为同学们第二天的伙食。由于长期缺乏油脂,我在儿时有好多年患着夜盲症,一到了夜晚,就像个瞎子,什么也看不见了。一盏油灯,在我的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发红的火豆豆,四周罩着一道微弱的弧形的光环,再外面是无边的黑暗。我记得我的那双底儿很薄的布鞋,在夜地里被什么东西绊掉了,在漆黑的田野里怎么也无法找到。蒺藜扎了脚,疼痛却深深地印在了心里。我的善良的父母,特别是我那粗通文墨但一生附着在土地上、正直地靠着种地供我上到大学的父亲,他要是知道我们这些农民的子弟在外面干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肯定会气得背过气去的。因此,这件事,我始终瞒着他,直到他去世,也不知道他的儿子曾帮着食堂偷过人家的地瓜。这件事如今回想起来,心里仍然很不平静,尽管是儿时的事情,却也是刻骨铭心的。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家书系.名家随笔经典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