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品牌传播论

舒咏平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舒咏平  

页数:

307  

Tag标签:

无  

前言

1997年,教育部正式将新闻传播学列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这是新闻传播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由此上溯79年,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新闻学研究会,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新闻学的学术研究;由此上溯40年,1957年,作为传播学最重要对象的大众传播开始以“群众思想交流”的译名为国人所知;由此前行13年,2010年,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仅在一年之中。已经可以列出很多件可圈可点的事情,“中华新闻传播学者文丛”的出版,就是其中之一。经历了92年的风雨和春秋,对于一个人的个体生命来说,已近期颐之年;对于一个学科来说,也应是臻于成熟之时。学科成熟的标准在于学科范式的形成。按照首倡范式学说的美国学者库恩的说法。“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科学共同体由一些科学专业的实际工作者组成,他们由所受教育和见习训练中的共同因素结合在一起,他们自认为,也被人认为专门探索一些共同的目标,也包括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共同体的内部交流比较充分,专业方面的看法也比较一致。同一共同体成员很大程度上吸收同样的文献,引出类似的教训。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史就是这样的学术共同体在前60年左右的时间于探索和奋斗中初见雏形,在后30多年的时间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迅速壮大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在政治运作中的巨大作用,由于新闻、传播的业务开展与新闻、传播实业组织的紧密联系,中国有相当多的政治人物和新闻、传播的业界人物进入或一度进入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的“科学共同体”,或者,考虑到在新闻传播研究中,不同于一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文性质研究占有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位置。我们在更为宽泛的意义上称之为“学术共同体”。真正完全投身于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学术共同体”的,是一批新闻传播学界的以学术为生命的学者,他们主要生活、工作在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就人数而言,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1978年,中国恢复新闻学硕士生教育;1985年,开始培养博士生;1999年,有了博士后流动站。目前,中国内地共有新闻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

内容概要

本书是第一次就“品牌传播”概念展开理论阐述的学术著作。作者立足于传播学大视野,循着新媒体、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广告主即品牌主的实践指向,进行了品牌传播的理论研究。在倚重应用传播学本体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如“品牌传播将从本质上涵盖广告、公关与营销”,“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互动传播成为主流”,“广告传播选择的其实不是混沌的媒体,而是精准的广告载具”,“广告传播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必须走,“告公信力建设之路”,“创新思维体现于广义灵感论中”,“现实社会中,传播应用的本质就是各种意见的博弈”。该书学术思维敏锐,论述规范,是品牌传播、广告传播等应用传播学科不可多得的理论著球。

作者简介

舒咏平,安徽黄山人,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与南京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广告与品牌传播方向博十生导师。存《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广告》、《中同广告》、《食业研 究》、《中国名牌》等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广告传播学》、《新媒体与广告互动传播》、《广告创意思维》等酱作十余种。同时作为学院派的广告与品牌传播专家,主持或参 与长安汽车、沱牌曲酒、博弈实业、山工机械、中辰药业、傻子瓜子、波司登羽绒服、海澜服 饰、德力西电器、华中电力、曲美家具、兴发食品、成亨食品、天目湖旅游等八十余家企业的品牌传播、发展战略、广告营销的策划咨询。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广告传播·演进与变革 论广告生存的变革 广告接受心理的微观发生——兼论马克斯·萨瑟兰的“羽毛效应说” 广告互动传播的实现 广告传播公信力的缺失与导入 广告公信力评估模型的建构与操作 数字传播环境下广告观念的变革 碎片化趋势与“广告载具”的微观承接 创意整合:新媒体环境下的研发广告一体化 从广告话语看新世纪社会价值观的取向——深圳房地产广告的话语分析 搜索引擎:数字广告的集散媒体 新媒体广告趋势下的广告教育革新 中国广告国际化六大契机 四大行业广告传播效果的调查报告 广告社会效果的调查报告 网络广告受众接触行为的调查分析 基于受众评价的广告社会效果研究 广告公信力状况的媒体调查报告第二编 品牌传播·时代的选择 论“品牌传播” 品牌传播: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内涵演进的取向 组织传播中“事件驱动”的开发 责任化务实: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形象传播的基调 消费者对品牌接受心理的调查 基于网络的品牌传播“长尾化” 从“迪士尼”看文化品牌的立体拓展之路 公共关系“和谐度”指标的失落与回归 品牌危机的网上扩散与消弭——以迪奥的“莎朗·斯通事件门”为例第三编 传播理论·传播的真相 创新时代传播学的特殊地位及发展趋势 意见博弈:传播的内在图景 广义灵感论:自我传播效应 博客私语传播的正负效应 从课程设置看美国的传播学研究生教育附录A 品牌传播学的拓荒与叩问——舒咏平教授学术访谈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确实,人们从接受“传播”概念之始,其理解总是或多或少地偏向于信息线性扩散之内涵的,包括新闻的报道、知识的传输、观点的宣传等。而当我们提出“传播即意见的博弈”之观点,人们自然要问:在这些信息线性扩散的传播中,意见的博弈存在吗?我们的回答是:意见的博弈依然存在,只不过其博弈不是一种外在的显露,而是一种内在的显现。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对一个信息的接受与理解不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且充满信息接受者的主体色彩,即接受者总是对信息的诸多含义进行着选择性理解。而所谓“选择性理解”,“是指人们的理解容易受愿望、需要、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选择性理解在任何方式的传播中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选择性理解意味着,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消息可以产生非常不同的反应”。①而这种对信息含义的选择性理解,其实质就是接受者内心深处关于信息的各种意见博弈的结果。而现代解释学的诞生与存在,其实就基于对属于人文精神结晶的信息——“文本”——进行不同的理解,或曰基于解释者内心进行意见博弈的真相之上。如果说线性传播中传播者的意见确实体现到了文本上,但文本一旦形成,传播者的意见“不限制文本可能被解释为何种意义”,“文本会被任何有阅读能力的人利用,提供多种可能性”②。在多种可能意见内涵的选择中,接受者、理解者就必然会掺人个人的因素。因此,对文本或对信息的理解永远是个人的理解,理解者在意见博弈中追寻着信息文本的“原意”,而得到的总是不同于“原意”的新的意义、新的意见,致使理解成为流动的、当下的、非确定的意见博弈过程。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人类实践的社会性与历史性,构成了超越客观立场的“前见”,而“前见”不是必须被消除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然地发生着作用,参与着我们理解的过程,并决定我们对世界敞开的倾向性。③也就是说,人们的理解活动或意见的内在博弈中,总是或多或少倾向于对应个性偏向或“前见”的意见选择。

后记

本书收录的论文,主要是我自2001年后关于广告、品牌传播、传播学的探索与思考。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传播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是,我与我的学术同仁们见证了新闻传播学的诞生。但在这一学科中,本人所从事的广告学研究,却显得有点边缘化。其因:一是新闻学、传播学的相对成熟与强大;二是广告学因偏重实用、且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而尚未有厚重的理论沉淀。正是在此背景下。我努力进行了传播学大视野下的广告研究,并有了本书诸论文的问世。我的思维轨迹是循着新媒体、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广告主(品牌主)实践指向,而进行品牌传播的理论研究,因研究倚重传播学本体,自然也就不免对传播学进行了一些涉足。这样,本书就形成了“广告传播·演进与变革”、“品牌传播·时代的选择”、“传播理论·传播的真相”三部分。本书中有一篇文章是个例外,即我于1997年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上的《广义灵感论》,她是我十多年思考的结晶,且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当时是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而从认识论上写作的,当我编写本书时,发现它完全契合了传播学的自我传播内涵,故加上“自我传播效应”的副标题而收于书中。由于时代变革太快,整个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几乎均存在一种遗憾:论文一经发表,其资料与命题就已显落后。但任何存在均是一种历史的存在,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结集出版的本书论文均未作更新,以让她们守候着曾经对应的时代,记录着当时本人真实的思想。由此也留下了种种的不足,恳望各位读者见谅。我是2O(]O年从安徽师范大学调入华中科技大学的。在这所享有低调、务实、奋进之美誉的学府,有着一个富有同样学风的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而我正是沐浴着这个学府、这个团队的学术之风,才有了本书的成果。因此我要向学院两任院长吴廷俊教授、张昆教授,以及各位同事致以感谢,向形成教学相长良好氛围之主体的学生们致以感谢!而本书诸论文的最初面世,还需归功有关期刊编辑、主编们的慧见,在此也特致感激之情。在我的学术追求过程中,我远在黄山市黟县的年迈父母总是不断牵挂着、鼓励着我;而我的妻子周秀荣则不仅激励着、鞭策着我,更承担了各种家务,让我有个最好的写作环境。因此,借本书出版之时,我要向我的亲人道一声:谢谢!


编辑推荐

《品牌传播论》:中华新闻传播学者文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品牌传播论 PDF格式下载



很专业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