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2-1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林语堂  

页数:

258  

字数:

230000  

译者:

黄嘉德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吾国与吾民》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于本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文化等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并与西方人的性格、心灵等作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所以自1935年出版以来,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曾译成多种文字,在西方广泛流传。本书曾有几个版本,目前最近的是2002年1月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全译本),14.75印张,定价24.8元。本书是林语堂的代表作,影响深远,不断再版。《吾国与吾民》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1895年--1976年)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于该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作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所以1935年由美国纽约约翰戴·公司出版以来,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被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 ,曾译成多种文字,在西方广泛流传。”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

书籍目录

赛珍珠序自序闲话开场第一章 中国人民 一、南方与北方 二、退化 三、新血统之混入 四、文化之巩固作用 五、 民族的童年第二章 中国人之德性 一、圆熟 二、忍耐 三、无可无不可 四、老猾俏皮 五、和平 六、知足 七、幽默 八、保定性第三章 中国人的心灵 一、智慧 二、女性型 三、缺乏科学精神 四、逻辑 五、直觉 六、拟想第四章 人生之理想 一、中国的人文主义 二、宗教 三、中庸之道 四、道教 五、佛教 小引第五章 妇女生活 一、女性之从属地位 二、家庭和婚姻 三、理想中的女性 四、我们的女子教育 五、恋爱和求婚 六、妓女与妾 七、缠足的习俗 八、解放运动第六章 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第七章 文学生活第八章 艺术家生活第九章 生活的艺术收场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吾国与吾民 PDF格式下载



好书,百读不厌。
我个人非常喜欢林语堂。


可惜这个家伙站错了队,不然在国内的地位应该和鲁迅不相上下。不过也许这对他个人更有好处,不至于郁郁而终,而且他的水平一定会被国人重新认识的


林先生的书,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适合细细品读。


书的装订质量不太好。可能是运气问题。很难说这是《吾国与吾民》的全本。


竟然发现有错页现象啊,后面20页的到了前面第8页,郁闷!!换书程序太麻烦,懒得换了当当不会是从非正规渠道进的货吧??


作者以英文写作,经过他人翻译为中文后,就少了一份情趣


  林语堂的英语文笔自然是极好的,他善用排比长句,一口气读下来真是酣畅淋漓,真是难为他想得来。如果说这于议论文上尚有限,那于小说上飞文染翰就是不可限量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京华烟云》比本书能够多一颗星的重要原因了。
  
  这本书的翻译翻成半文言半白话的样子,可能是因为年代比较早,当时翻译文风就是如此。但是我就受不了这样的翻译,要白话就白话,要文言就文言,这样半生不熟的真没有美感。比如“友邦人士之来侨居于中国者,其势不能不感于中国”,不觉得很奇怪吗?这是减一颗星的另外一个原因了。
  
  若要知晓(古代和近代)中国文化,也不是非读此类议论散文不可的,优秀的小说往往更自然更具象地能够感受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红楼梦》、《京华烟云》即是如此(后者又很大程度上受到前者的影响)。议论文难免会给有强加于读者的主观性的论调,而于小说则往往让读者忘记这点,虽然本身也不可避免是主观的。小说的高明作者需世事洞然,而其中人物却不能个个是明白人,他们是出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作者不应该用自己的论点强加于他们。要做到这点是非常困难的,而《红楼梦》在这方面就非常优秀,就连作者对薛宝钗是贬是褒都让人争论不休。而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作者的目的在于搭建一个环境给读者,至于是贬是褒,就由读者自己判定吧。本来这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又何必知道作者的观点而影响了读者自己的判断呢?(咦,扯远了……)
  本书还是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写的,但写一类人毕竟不容易。能抓住一类人的共性已实属不易,太过注重共同点往往会失去对个性的把握。在这方面,应该说林语堂还是做得不错的。
  
  本书几乎介绍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这点从目录就能看出,我也就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考量作者所写与当下时代,会发现很多方面已经发生了质变。比如儒家道家思想,你很难在你的朋友中发现以这样的人生观生活着的人,即使号称喜欢道家思想的我,也更多的只是一种遥远的仰望,而不可能有那样的仙风道骨。这些古老的文化,虽然对当代人们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起到重要影响,但是作者所描绘的人们的心态和哲学观,我觉得看起来更像是对古代文人的描写,至少是在近代以来就慢慢消失了的。由此可见,五四运动以来,思想上生活状态上的变化是多么显著。任何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没有使文化发生如此大的断层,因为这些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先哲思想,他们又怎么会自己想出德先生赛先生呢?可见外来文化的冲击之大。徘徊在崇洋媚外和夜郎自大之间,最终竟是精华尽去,徒留糟粕。林语堂所在的那个时代,大概还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的遗风,这本书便是对这些文化的一种总结。


  最近有一个新闻报道,讲一个做清洁工作的打工女,把准备带回家的3000元钱装在腰包里,在给顾客擦玻璃的时候,钱不慎随风散落,都被路人捡走了。新闻播出之后,大家纷纷捐款,数目达到2万元之多。
  这个新闻让我想探究:我们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民族?难道仅仅能够用见利忘义或者见义勇为来形容吗?或者仅仅用人都具有两面性来搪塞?别的民族是不是也像我们中国人这样呢?或者说,我们中国人跟别国人不一样在哪里?
  
  有一些问题的答案,早在1933年林语堂就写在《吾国与吾民》里了。
  
  赛珍珠在《吾国与吾民》的序言里说:“我想这一本书是历来有关中国的著作中最忠实、最巨丽、最完备、最重要底成绩。”《吾国与吾民》之所以能够赢得赛珍珠这位以华语作为写作母语之一的作家如此的赞誉,就在于它的研究和写作手法,既不同于外国人抱着观光猎奇心理的隔靴搔痒,也不同于某些国人出于自卑或者自傲片面地批判或者鼓吹。林语堂在自序里写道他是“用心灵来观察,用精神来思虑”,确实如此。这本书处处浸透着中国人的思想,却又处处充满着清醒的思考。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基本要素”,通过对中国人民、中国人的德行、心灵和人生理想的分析,描绘出中国人的思想轮廓,下部“生活”通过对妇女、社会、政治这三个相互关联要素的描写,图解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说上部是下部的归纳,下部是上部的注脚。
  
  林语堂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正当民国时列强侵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之际,民族命运风雨飘摇,知识分子受到社会责任的感召,积极探索救国之道。这本《吾国与吾民》,一方面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民族,另一方面也在寻求中国能否“挨过政治危机而不覆灭”的答案。
  
  林语堂找到了中国为何是世界上唯一续赓至今的文明的答案,就在于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心灵。
  
  一是新血统的混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活力。
  
  纵贯中国历史,大致每九百年一个循环:先是混乱的年代,继之以一个武功强盛而短命的统一时期,接着一个漫长的全盛的统一朝代,这个朝代历时久矣渐生腐败,内忧外患共同作用之下,外族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新鲜血液。我将之总结为:乱——收——治模式。
  
  这个混乱带来新发展过程类似于《失控》(最近几乎每篇文章都会提到它)中所提到的“扰动”:太过平静的环境不利于生物的繁荣,适量的扰动比如草原上的一场野火、大洋深处的一阵洋流,都会带来更繁盛的局面。我们人体也是如此,只有经历过跟感冒等一些小疾病的斗争,机体才慢慢补齐必要的免疫力。
  
  动乱对于个体来讲是灾难,对于民族来讲确实新生的良机。
  
  二是家族制度扩大了民族的数量,铸造了民族核心性格。
  
  家族是中华民族的基本和核心单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西方社会还有“社团”的存在作为缓冲不同,从“家”直接跳到了“国”的层次。家族制度对外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溶解力,同时也促使每个个体以家族为核心,增加家族人数、为家族做出贡献。家族制度如何形成民族核心性格在后面将会讲到。
  
  三是阶级流动性提高了民族的质量。
  
  所谓的阶级流动性主要是科举制所造成的。上下阶层之间有流动的可能,不断地为统治阶级补充新鲜血液,避免了统治阶级的同质化,避免了最终的腐败命运。
  
  四是来自农村又回归农村的通俗做法保证了民族的稳定。
  
  具有知识、受人敬仰的统治阶级(也可以称为士绅阶级)的入仕与致仕,是进与退之间的平衡,是都市文明与自然文明之间的平衡,使我们这个民族既有不断文明的倾向,又保存着从大地得来的质朴的原始思想。
  
  因为上述四个原因,我们的“老大中国”一直处于“延长的童年”时期,好像维纳斯一样青春永驻。
  
  在论及中国人的德行时,《吾国与吾民》重点挑选了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这个三个德行加以阐述,此三者产生的原因同出一源:人口稠密,经济压迫迫使人民无盘旋之地,家族制度使得人没有隐私,必须注重与他人的关系;个人自由缺乏宪法与法律保障。因此必须形成了忍耐、不多管闲事和冷淡从容的性格。
  
  当然中国人也有和平、知足、幽默和保守性的德行,在书中都有阐述。与我们中国人的德行相呼应的是:在政治领域中,存在着公共精神的缺乏和由于家族制度居于统治地位所带来的徇私舞弊、特权、乡属制度等现象。这些精神和现象在现今的中国既有延续也有改变。
  
  因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性格,我们中国人的心灵呈现出智慧、女性型、缺乏科学精神的特征,凡事除了要合乎逻辑外,还必要符合情理,有时甚至为了情理可以不要逻辑。
  
  这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的影响就是:文学分为带有教谕的文学和优美的文学,前者主要见于文以载道的四书五经,后者则是能够抒发真性情的诗词曲赋喜剧小说。前者可在儒家思想中体现,后者则在道家思想中体现。关于儒道对于中国人的影响,书中当得意的时候,人人都是儒家主义者,当失意的时候,人人都是道家主义者。儒家和道家给中国人的进与退都找到了安身之所。
  
  正因为道家是真情的流露,所以道家思想贯穿于诗书画建筑等艺术中,历来有“诗书画一体”之说。同时,与西方艺术相比较,中国艺术呈现出柔美婉约的气质,可比之为爱美之神爱普罗;而西方艺术则呈现出热烈狂欢的精神,可比之暴君狄俄尼索斯。
  
  
  
  林语堂的语言优美、幽默、思维发散,恰恰是一个完全的中国人样本,用独一无二的研究视角成全了这本中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书。
  


  著者的眼有多冷,心就有多热,虽然他自称要做一个“清醒了的幻梦者”,字里行间还是能感受到那股脉脉温情的暗涌,钱钟书如他在《苏东坡传》里深信的那样,“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对于这片土地,相信他也是持了类似的“同情的了解”。结语结地妙,“原来吾们是老苍苍的人民了”,整日醉心于信步柳堤,看云卷云舒,不仅不再寄望于“进步”的允诺跟”冒险”的刺激,还要付之一笑,且冷笑之。最后用新秋譬喻吾国的生命进程,深情之至,忍不住想贴上来:
    “在吾们的生命中临到一个时期,那时春的烂漫,已成过去的回忆;夏的茂盛,已成消逝歌声的余音,只剩微弱的回响。当吾们向人生望出去,吾们的问题不是怎样生长,却是怎样切实地生活;不是怎样努力工作,而是怎样享乐此宝贵为欢乐之一瞬;不是怎样使用其精力,却是怎样保藏它以备即将来临的冬季。”
    
    “因是我最爱好秋,因为她的叶子带一些黄色,调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浓郁,它又染上一些忧郁的神采和死的预示。它的金黄的浓郁,不是表现春的烂漫,不是表现夏的盛力,而是表现逼近老迈的圆熟与慈和的智慧”
    
    “它的青表现生命与力,它的橘黄表现金玉的内容,紫表现消极与死亡。明月辉耀于它的上面,它的颜色好像为了悲愁的回忆而苍白了,但是当落日余晖接触的时候,它仍能欣然而笑。一阵新秋的金风掠过,木叶愉快地飞舞而摇落,你真不知落叶的歌声是欢笑的歌声还是黯然销魂的歌声。这是新秋精神的歌声”
    
    多么智慧的一笔~
    他说诗歌是吾民的宗教,遂以辛弃疾的一首《丑奴儿》收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此地恰到好处,为之击节~
  
  


  如果不是上班和生物钟的需要,我恐怕要一下子把这本书看完了,碰到精彩绝伦处,不禁要反复阅读,如饮甘醇。
  翻看此书,就如在一个宜人的秋日午后,坐在玻璃窗前,午后的阳光照在临窗的桌椅上,听一位博古通今的睿智老者讲述着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而你还不曾察觉这些故事的存在,更没有看透这一串串故事背后的真实。
  听他娓娓道来,你会惊讶于他对你所处的环境是如此的了解,分析的是如此的透彻。
  这本书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虽然距离现在已有80年左右的时光,但他笔下的国人及社会现状跟现在比较起来,似乎没有太多的变化。想想也是,放在两三千年的历史跨度里,80年虽然发生了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也只是一个瞬间。在这样的一个瞬间之内,国人特性及社会又能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书的内容以一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重要因子展开,覆盖面很广,涉及到历史、宗教、心理、心灵的归宿、文学、社会制度、书法、歌剧、绘画、诗歌、建筑、国人性格等等方面逐一论述。
  文字优美,读起来郎朗爽口;对人的心理状态的描述,分寸得当,你会惊讶于他的观察是如此的仔细;对人的性格特征及行为的分析,让你对发生在身边许多不理解的事情慢慢开始理解了,因为许多感情用事的行为可能并不是行为者自身决定的,而是其长期所处的社会氛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他只不过是在既存的社会框架内演绎着属于他的角色,而一个人若要突破该框架赋予他的角色,没有相当的独立思考能力与一往无前的勇气,是很难做到的。 否则他会因为他的特立独行而引来诸多的非议与不解,甚至有被抛弃的危险。
  想记住的内容太多太多,可真正能记住的又没有多少。艺术的气韵生动,气质的隐忍平和,性格的中庸之道,心灵的诗意田园,生活的知足常乐,政治的肮脏龌龊,文化的喜闻乐见,情感的幽怨绵长,诗歌的浪漫飘逸,宗教的入世关怀。。。。。。
  社会在继续前行,以螺旋的方式,我们不可回避地置身其中,书中所提的每一个因子都在驱动并影响着我们,同时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对这些因子作细微的修正。了解这些,能更真实感知自身所处,减少一点迷惘。


  On Femininity
  With the wholehearted respect for Lin Yutang, no one is bold enough to assess his glaring achievements to the whole literary or the secular world. This book – My People and My Country which Lin Yutang instilled the most of his wisdom to posed a brand “new” China to the entire western world when published. Till today, this masterwork is still the key available for the westerners to peep into the essence of China and her people. In effect, the moment westerners are intensively approaching the essence and core of China, we Chinese have also set about examining ourselves as well as comparing our life with what was depicted in the book. Systematically organized by Mr. Lin, the book is composed of two major parts and nine themes from “Bases” to “Life”. Mr. Lin applied his humor to this epic and elaborated idea in a mild tone, in accordance with his genuine love for this venerable homeland. Inspired by him, I intend to cast a spotlight in one specific term – femininity, with insight to its inherence and how it describes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Thus, selected amongst all nine themes, the “femininity” from “The Chinese Mind” has firstly evoked my deep reflection o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Femininity denotes womanliness and the quality of being female according to the dictionary, nevertheless, it is attached with profounder meaning to embody the personality of the Chinese. Intelligent but humble as we are, the Chinese are displaying just like the tender and placid women at the first sight of the other nations. What intensifies is the dependence of tuition, as Mr. Lin had mentioned in the book,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Chinese head is full of common sense but shy of abstract terms. In the ligh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authors, the poets, and the word processors tend to grab the readers’ eyes and thoughts majorly via imagery. The more sensible the poets are, the more specific imagery they will apply to the prose. Using the pattern of the imagery is nearly rooted in the Chinese culture, which is similar to women’s reac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life. The male are inclined to examine the nature by abstract definitions while the female prefer to establish concrete images on everything. We are not the race of sufficient rationalists, merely getting in touch with the external world naturally with tuition. Consequently, the word “femininity” comes out at stage to best characterize “my country”.
  As for “my people”, masculinity pops out against femininity,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westerners cherish. Throughout the splendid history of our empire, masculinity at one time armed our ancestors to defend the conquerors, especially in the warfare. Gone are the days when all Chinese people had obligation to strive for the necessities to survive. At the present, by the reason that Chinese are blessed with peace and prosperity, more values are attached to education. As mentioned above, the art of language-using reveals the inner side of mankind, and education in return boosts the pace of spiritual perfect. In the dynastic epochs, great many scholars were longing for stoicism, showing scorn for aggressiveness, benefit-orientation and radicalism. In the face of westerners, they are deemed as womanlike, or just like feminine. On my part, I suppose education is significantly attributed to this phenomenon. Education has the power to equip its receivers with humanitarianism and perceptiveness, thus these literary men have mercy and compassion for all mankind which is the typical personality a woman has. If we take the externalization of femininity into account, femininity nowadays can be more profoundly paraphrased. The truth is, some young fellows have no adequate masculinity but overtaken by femininity. Factor weighing heavily for that is the vague self-identity and they have no adequate access to but to yield to the society where the values are unfavorably collapsing. With the horizon widened and the mind broadened, it is quite probable for some young men to follow their inner voice which I suppose is no harm. However, under the circumstance that they only scheme to attain distinction or design to come to the front, femininity will definitely become a curse to the society. Moreover, our ultimate tolerance may also elevate these people’s desire.
  Despite of the fact, there still exists favorable phenomenon that the men who are well-bred as every citizen has the equal chance to be cultivated make the most of their intelligence, posing a gentleman’s atmosphere. No clear and fixed boundary can be drawn between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gentleman.
  On the whole, the word femininity may be the most insignificant towards the entire culture, nevertheless, the love and care of its people is undeniable. Mr. Lin inspired every individual to think about his country, and the dark side of the country is exposed but however it is , the love remains lodging in the deepest of his heart.
  


  这是一本对希望理解中国人的读者有着莫大帮助的书。由于半白话的原因,书中一些部分并不能引起我的兴趣。最开始读的时候我并没有按照书的顺序读,而是从下半部讲述娱乐的部分开始(略微显得有点浮于表皮),然后阅读越觉得有意思,把后半部就看完了。前半部似乎整个论调有点偏灰暗,不比得后半部来的轻快愉悦,看的我也很沉闷。
  看完只有一个感觉:中国人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当然,娱乐方面被同化得太多了,但是在思维方面,倒是一点变化也谈不上。是好还是不好这真是不好断定,或许这是民族特色。


   开头赛珍珠的序,没人觉得翻译有问题吗?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些不知所云的“底”。读起来一点都不通顺,晕死
   开头赛珍珠的序,没人觉得翻译有问题吗?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些不知所云的“底”。读起来一点都不通顺,晕死


  吾国与吾民
  
  向来不喜欢进行这种情况的分类,比如南方就喜欢商贸,北方就彪悍,喜欢打战,再诸如某个朝代,就要以一两个名人为代表,讲那一个朝代,实在是没有太大说服力。
  我一直相信个体的独立性。
  吾国与吾民
  
  向来不喜欢进行这种情况的分类,比如南方就喜欢商贸,北方就彪悍,喜欢打战,再诸如某个朝代,就要以一两个名人为代表,讲那一个朝代,实在是没有太大说服力。
  我一直相信个体的独立性。


   这本书由于很多原因不好找啊,不好找。。。
   我说的不好找说的是没有阉割过的不太好找。 有资源有限,就我找到的版本说下我的感受吧。
   首先,说下这本书让我吃惊的几个地方:
  1. 虽然他写书时间距离现在将近一百年了, 但是对于现在的中国, 我还是可以对号入座地找到现象,用这本书里的原因进行解释, 完全没问题。 更让我吃惊的是,很多东西,林语堂也不是原创, 而是用的韩非子的论点, 我靠!!牛逼大发了,原来不是咱们老祖宗不行, 是咱们这些后辈不争气呀。。。
  2. 在书刚开始的时候他写道了洋人说中国人体力不行,不爱干净等等,然后他就回写道西方商人在中国三十年,每天都呆在西方文明的泡泡里,然后回到英国就介绍中国人,说中国人不爱干净云云,对中国人太不公平了, 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片地方,不了解他的文化, 只看到了一个因为战争连年失败,人们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的中国人形象。
  3. 这本书被很多人嫌弃的原因是,给中国人泼脏水。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我通篇看到的是犀利的讽刺和冷静的分析, 如果连这都受不了, 我只能说, 你承受能力太差了。
  4. 因为看的原版,说下他的英语吧。一句话, 他说的英语跟我们说的屌丝英语差别不小。。。
  
   其次,学贯中西的大师的作品, 我看过的也就这一本。 虽然也看过何伟的书, 但是何伟的书总是以西方人的视角看的中国人,他看到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的样子, 剖析中国人,但是在人们行为的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他却涉及很少,原因很简单, 何伟有时候自称记者,也就是记录者, 他没有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的文化背景支撑, 当然也不会这么深层次地讨论中国。
  
   再次,如果我在大学等碰上这么个大师。。诶。。


   这不是我第一次读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但很惭愧,这是我第一次认真读完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人生如茶,在辗转中日渐宁静,在沉浮中逐步归于平淡。历久弥新越陈越香的是人生的智慧和明达的心灵。
   第一次读《吾国与吾民》在十年前。十年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但所幸,十年时间,足够培养领悟,足够我真正读懂理解先生的文字和思想。读同一本书,我不再“头涔涔而泪潸潸”。茫茫书海,我终寻得相似的心灵。
   林语堂先生八十年前在《吾国与吾民》中写下的,今天看来依然是点中了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命穴。先生对中国人的德行、心灵、人生理想、政治艺术生活作了深入骨髓的描述、分析、评判。先生设绛帐,让八十年后的我,奉若神明。
   谈中国人的德行,先生说,眼前浮现出一个性情温和而圆熟的人物印象。在任何环境,他能保持一颗镇定的心,清楚地了解自己,亦清楚地了解别人。
   自古以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国人认为知识的培育发展在于智慧的领悟。而从领悟出发,培育出和平、知足、镇静、忍耐四种美德。由此先生又描绘出十五种民族德行的特性。这些特性中有美德、也有非美德,有中性品格,也有恶行。而一切的特性都包含在“圆熟”这个词里。先生认为“圆熟”是一个消极的品性(国民性),显示出一种静止消极的力量。这种文化品行以支持力和容忍力为基础,缺乏进取和争胜精神。这种文化让人在任何环境下富有妥协精神而自足于和平状态。先生认为,中国人把心的位置看得太高了,以致剥削了自己的希望和进取欲,无形中生成一条普遍的定律:幸福是不可以强求的。这种“圆熟”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社会环境,是几千年来中国特有的社会政治园地孕育的。
   先生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详细拆解了三大“恶劣”而重要的德行: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读着先生精练形象的文字,我联想看过的一些当代文人分析国民性的论作,言辞激烈锋芒毕露,大段大段看似逻辑严合的论述体系,多用例子搭建,所论观点是先生仅用寥寥数笔便勾勒清晰的。上下五千年,既然是国民的德行,一定是稳定的,可述的,自古以来可以佐证的事件不胜枚举。我一面不屑当代人炒先生的“冷饭”,没有创新发展;一面又说服自己,人文道理与自然科学和政治科学不同,犹如很多艺术成就高高矗立千百年,后世根本无法超越。既然无法超越,还不允许今人把前人总结的道理反复说道说道么?说总比不说好,大家都说声音肯定更响亮些。
   在“贤能政府”一节,先生赞同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韩非子的中心主张是建立法治政府以代替人治政府。好好先生孔子的理想政府充满道德意识,将每个统治者当作贤人君子,且“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韩非子主张法治政府把每个统治者当作坏人看待,设制种种条款,约束其行为,防止遂行歪念。韩非子的治国思想更符合西方人性本恶的假设。“圣人之治国,不持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这是法家哲学道德观的基点。“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德与法本不是矛盾的两面,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然法律必当走在前面。
   对中国人的理想,先生说,孔教为中国人民的工作姿态,道教为游戏姿态。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则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服镇痛剂,抚慰了创伤的灵魂。何尝不是这样?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即使片刻的光阴,想到山水田园、树影月光、斜阳晚钟,心情便会奇迹般由烦躁嘈杂变得澄澈安宁,在现实主义的潮水中涌出几许浪漫主义的情愫。
   先生认为诗在中国替代了宗教的任务,诗塑造了中国人的一种人生观,深深渗入社会生活,赋予中国人一种慈悲的意识,一种丰富的爱好自然和忍受人生的艺术家的风度。诗替中国文化保持了圣洁的理想,给予人们终日劳苦无味的世界以一种宽慰。从诗中,我们静听雨打芭蕉,轻快地欣赏茅屋炊烟与晚云相接而笼罩山腰,留恋村径闲览那茑萝百合,静听杜鹃啼,令游子思母。春则清醒而怡悦;夏则小睡而听蝉鸣喈喈;秋则睹落叶而兴悲;冬则踏雪寻诗。先生感慨,“吾几将不信,中国人倘没有他们的诗,还能生存迄于今日否?”
   现代人常感空虚乏味,被问“幸福吗?”如果常常觉得幸福,必不会有此国问。为什么幸福感缺失?和我们心中早已没了诗意是否有一点关联?
   读书的过程,感觉世间一切可知的朴素哲学及文学艺术的美都给我们的老祖宗发掘穷尽了。人类哲理的最后一字已经道出,最美的诗词就在眼前,书法绘画建筑艺术的风韵已近极致。不禁自问,当代的我们还能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做些什么?我想,无论准备做什么,保护、学习、提炼、传承民族文化瑰宝,是当务之急,是责无旁贷。
   在先生眼中,中国有光荣灿烂的艺术,和微不足道的科学,有伟大的常识和幼稚的逻辑,有精致的、女性的、关于人生的闲谈,而没有学者风味的哲学。中国人的思想是实用的、精明的、灵敏的,是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思想。先生在《吾国与吾民》的自序中写到:“我堪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扰烦恼,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须乎他们的粉饰。她将调整她自己,一如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
   同一本书,十年之后的重逢,带给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当我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这本杰作于我而言是暴殄珍物。杰作在静静等待知音,当我的能力可以与之相配时,重读起来必然可以获得曾经无法撷取的光华,将我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中。先生曾经将发现一位自己最爱好的作家比喻成遇见一见倾心的情人,他的风格、他的趣味、他的观念、他的思想方法都恰到好处,仿佛你与他早已有了心灵上的联系。你浸润在文学情人的怀抱,获得灵魂的粮食。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自己相似的作家,才能获得读书的真谛。如何寻找,没有人能教你去怎么做,你必须独立自主去寻找,也许你自己也不知道他是谁?在哪里?但一旦与他的文字相逢,你的本能就会告诉你,这就是我要找的人。相似的心灵是同一条灵魂的化身,再悠长的时间,再遥远的距离,我依然可以感觉到他的心跳。
  


   这个题或许给予的评价太高,但是真的觉得这本书是一本百科全书。最初林语堂在我印象中只是一名国学家,但看完这本书甚至觉得他是一名政治家。林语堂先生虽然写的是上个时代的中国,对现在的中国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现在的中国和一百年前的中国是极其相似。透过这本书,不仅看到了过去,也看到了现在。推荐这本书,语言白话,易懂!喜欢!


  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把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给读完了。
  
  当初买这本书是为了练英语。因为我不想彻底扔下英语,又不想太辛苦,所以决定买本好看的英文书慢慢读。对于我这种对西方文化很不感冒的人来说,这本由精通英语的中国人用英文写的关于中国的书,是最好的选择。恐怕也只有这样的英文书,我才能保持兴趣把它读完。
  
  在网上找到了一个不知道谁翻译的中文版,然后发现这个中文版比英文难懂多了,用的净是文言,还净是乱码。而且,不知道是翻译者偷懒还是别的原因,好多地方给跳过去没有翻译。所以,还是得靠自己。书里的生单词特别多。是刚开始读的时候,就算有金山词霸帮忙,也可能一个小时读不了两页。后来好多了,有些单词见多了就记住了,加上后面的内容也比较轻松,一次可以多读几页。
  
  说实话,以我的水平,字面意思好多都弄不明白,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更是领会甚少。不过,单就我读到的这一层皮毛而言,林语堂先生已经让我服得五体投地了。佩服他的英语。要把中国东西说得让外国人能明白,多难啊,他居然能把“平仄”这种概念用生动的英语写出来。佩服他对中国的琢磨。他讲的那些关于中国的东西,慢说外国人,就是中国估计也没几个人能想得出来,只有当别人一说时,才会反应:“哦,对对,还真是这么回事。”佩服他看待中国的态度,仿佛既置身于其中,又能跳出来。不管是赞美还是批评,都说的很有道理,而且语气都很温和,与那个时代那些喜欢怒骂的作家迥异。
  
  还感觉这本书是先抑后扬。前面写了很多中国、中国人的特点,像是在批评,但是读到后面又觉得这些特点又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最后觉得当一个中国人还是挺好的。


  “在英国是禁止在室内是抽烟的,但在中国,我感觉好像可以随心所欲。”   
  说上述这些话的是著名的斯诺克球星奥沙利文。在2012年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四分之一决赛后,“火箭”奥沙利文叼着香烟走进新闻发布厅,在记者的话筒前一边吞烟吐雾,一边回答问题。而正对着新闻发布厅大门的柱子上就醒目地张贴着“禁止吸烟”的中英文双语提示牌。当记者问到在英国的比赛结束后他是否也会叼着烟进新闻发布会时,奥沙利文做出了上述的解释。   
  奥沙利文先生来过中国几次,在中国呆的时间有多长,笔者无从考证,想来不会太多。不过,我对奥先生的目光犀利佩服至极,一眼就能洞穿中国的特征。   
  诚如奥先生所言,中国的确是一个极其“自由”的国家。可以随地吐痰、扔垃圾、擤鼻涕、小便甚至大便;可以在电影院旁若无人的喧哗,可以在会上包括高规模的全国“两会”上睡大觉;夏日可以在街上光膀子,如果身体足够强壮,冬天亦无妨;可以随手折花,可以在电线杆上、厕所墙壁上、公交车座椅上信手涂鸦,卖补肾药、麻醉药、迷奸药乃至枪支弹药和窃听器之类。以上种种,只要愿意,基本上每个国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干。   
  如果你有些人脉,恭喜你,你的自由更多了。你可以拿些公家的信纸、电池、U盘、电话机之类,只要体积别太大,太显眼,统统可以装包里带回家,咱中国就是“大家拿”。你还可以不买票乘车、不掏钱入戏院,反正你方便我,我方便你,大家就都方便得很了。   
  如果你经商,恭喜你,你的自由升级了,只要有保护伞,肉可以随便注水,奶粉可以随便加料;你可以随便开春楼、赌场,你还可以随便招小弟帮你砍砍杀杀。   
  如果你有权力,恭喜你,你基本上绝对自由了,天马行空,想干啥干啥。你可以山珍海味随便吃,你可以开着公车随便走,你可以国内国外随便游。而这些都不用掏你一毛钱。    如果你权力到了一定级别,恭喜你,你简直自由地灵魂都可以出窍了。你可以坐在家里礼物红包随便收,你可以官帽随便发,你看中的女下属女明星可以随便玩,二奶、三奶随便养,只要身体足够好,养百来个也没人管。你可以将几十亿的国有资产当白菜随便卖,你还可以将价值不菲的企业、别墅当白菜自己买;地可以随便征,民房可以随便拆,谁得罪了你,人也可以随便抓。你的巨额财产可以随便转移到国外,你的家人也可以随时到国外定居。   
  比较而言,外国则实在太不自由。不就是丢了点垃圾,拿了点宾馆的小“礼物”吗?上次几个欧洲国家还一致声明不欢迎中国游客。有没有搞错?咱国人买了那么多奢侈品,为他们低靡的经济补充大量新鲜血液,简直比他们的上帝还上帝。   
  别说外国了,这香港同胞也不待见咱。还都是炎黄子孙呢,还一脉相承呢,在地铁上吃个餐,在迪斯尼公园里睡个觉,在草坪上尿个尿,就左指责右罚款的,真是洋奴汉奸卖国贼!   
  还是咱们这儿好啊,来的都是客,管你香港人还是外国人,都能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奥先生在新闻发布厅抽烟算个球,来了就当自个儿家,别作礼,别客气,咱大陆人民能做的全世界人民来了都可以随便做。   
  当然,自由在哪儿都不是绝对的,咱们也有点儿不自由。咱不能骂国家领导人,骂自己的领导就更不行了,否则死翘翘;咱不能造谣、传谣,只能说说谎言;咱不能和领导唱反调,只能保持高度一致;领导的决策你只能举手,不准摇头;咱不能选自己的领导;咱不能上访、游行、示威,否则就得到牢里或精神病医院休息休息、治疗治疗,除非向帝国主义示威。   
  不过想了想,中国的领导叫“公仆”,就是全中国人的仆人的意思,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瞧瞧,哪国的领导有咱的境界高啊?满世界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仆人啊?咱们领导都全心全意服务了,还唱反调,还骂,着实不应该。都二十一世纪了,仆人也有尊严的嘛。   比来比去,还是觉得咱中国社会自由度最大,政治上一丝不苟,人民幸福指数最高;而外国社会自由度最小,政治上乱七八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当某外交官在联合国大会说“我们的人权比美国好五倍,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应该感到幸运!”时,岂止是感到幸运哦,简直充满了幸福、自豪和骄傲,让那些外国佬们,通通羡慕嫉妒恨去吧!


  《中国人》涉及的话题太广,堪称一本关于中国人的小百科全书。这造成一种结果,不容易清晰地总结出一条核心脉络。因为这五花八门的话题,是很难简单归结于几条共同前因的。另一方面,尽管这本书460多页的体量已不算短,但对于这么多的话题,真正能在每个话题上分配的篇幅终归有限,自然无法更多展开,做更加深刻的阐述。但这不妨碍这本书成为一部好的“案例集”,作为读过其他专门领域书籍之后的扩展材料。
  
  因为这种百科全书的特点,又因为或许作为结合其他专门阅读的扩展材料更能发挥作用,所以提供一份更全面的目录,有助于读者迅速知道这本书到底都讲到了什么,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
  
  
  
  第一部分 背景
  
  引言
  
  第一章 中国人
  ----北方与南方
  ----退化
  ----新血统的混入
  ----文化的稳定性
  ----年轻的种族
  
  第二章 中国人的性格
  ----老成温厚
  ----遇事忍耐
  ----消极避世
  ----超脱老猾
  ----和平主义
  ----知足常乐
  ----幽默滑稽
  ----因循守旧
  
  第三章 中国人的心灵
  ----智力
  ----女性化
  ----缺乏科学
  ----逻辑
  ----直觉
  ----想象
  
  第四章 人生的理想
  ----中国的人文主义
  ----宗教
  ----中庸之道
  ----道教
  ----佛教
  
  
  第二部分 生活
  
  引言
  
  第五章 妇女生活
  ----妇女的从属地位
  ----家庭与婚姻
  ----理想的女性
  ----女子教育
  ----恋爱与求婚
  ----妓女与姬妾
  ----缠足
  ----妇女解放
  
  第六章 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
  ----社会头脑的缺失
  ----家庭制度
  ----裙带、腐败和礼俗
  ----特权与平等
  ----社会等级
  ----阳性的三位一体:官、绅、富
  ----阴性的三位一体:面、命、恩
  ----乡村制度
  ——“仁政”
  
  第七章 文学生活
  ----一种区分
  ----语言与思维
  ----学术成就
  ----学府
  ----散文
  ----文学与政治
  ----文学革命
  ----诗歌
  ----戏剧
  ----小说
  ----西方文学的影响
  
  第八章 艺术生活
  ----艺术家
  ----中国书法
  ----绘画
  ----建筑
  
  第九章 人生的艺术
  ----人生的乐趣
  ----住宅与庭园
  ----饮食
  ----人生的归宿
  
  第十章 中日战争之我见
  ----一个民族的诞生
  ----旧文化能拯救我们吗
  ----新民族主义
  ----酝酿中的风暴
  ----压力、反压力、爆发
  ----蒋介石其人其谋
  ----为什么日本必败
  ----中国未来的道路
  
  
  1935年版《牧场语》
  ----中华民国的真相
  ----领袖人才的要求
  ----我们的出路
  
  
  关于《吾国与吾民》


  《中国人》,一字一句地读完了,看过后,一直一直想着写读后感,却迟迟不能下笔,只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在林语堂大师《中国人》面前都觉得囊中羞涩,没有什么好字好话赞美这部书,感到羞愧!
  
  《中国人》是一部介绍中国人的书,从中国的政治、历史、社会大的背景来介绍中国,从中国的诗歌、书法、绘画介绍中国的文化,从中国的儒家、道家和佛教等信仰在中国的影响力来讲述中国人的性格、恋爱、婚姻和生活。
  
  读了这部《中国人》,对国民的更为深刻的了解与理解,包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包括如意时儒家思想当道,失意时道家明哲保身,闲弄花草赋闲诗;也包括国民的性格与生活。
  
  在《中国人》里看到家庭对中国人的重要性,特别看到夫妻之道时,忽地一笑,哈哈~古往今来,多数男子乃“惧妻”之人,读到此处,想到颇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男子那副“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表情,扑哧一笑,哈哈!
  
  《中国人》是一部好书,值得收藏,值得再三阅读,好书!


   黄嘉德翻译这本书的目的在于,让你觉得自己的语文水平回到了学前班。每句话看一遍基本上除了几个关键词就啥也看不懂了。碰上有两个逗号的复句,即便是认真读上好几遍,也完全不理解其中的逻辑和指代关系。半古不白,之乎者也跟现在句式混在一起,结果就是谁也看不懂。


  内容不去评论,目前只看了第一部分,但是黄先生的译本文白相杂,读起来很是废力··不推荐,据说沈益洪的不错,已买
  内容不去评论,目前只看了第一部分,但是黄先生的译本文白相杂,读起来很是废力··不推荐,据说沈益洪的不错,已买
  内容不去评论,目前只看了第一部分,但是黄先生的译本文白相杂,读起来很是废力··不推荐,据说沈益洪的不错,已买
  内容不去评论,目前只看了第一部分,但是黄先生的译本文白相杂,读起来很是废力··不推荐,据说沈益洪的不错,已买


  很早之前看的了,不过这是自己第一次这么细致的接触到关于中国人的人性以及相关习性制度的书,很震撼林老的深邃的智慧,能对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关于中国人的一切社会生活,思想道德观察思考的那么仔细和透彻,在这本书的影响下,还去看了林老的其他的书,也是因为这本书,彻底的喜欢上林老这个人了


  写中国人国民性非常有见地的一本书,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读来令人拍案。很多问题剖析入理,又能跳出来从另外的角度解读。恐怕只有林语堂这样学贯中西的大家才能写出这样客观而深刻的书——而且还是用英文写的。 简介说“是中国公民成长必读之书”,确实是非常恰当的评价。 ps,同为天枰座,林语堂的知识分子的尖酸刻薄和鲁迅先生的匕首投枪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啊~都是俺们天枰座的人才


  
  如果你是处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清醒有抱负的作家,在这个战火纷飞,水生火热的中国混乱的背景下,怎样向对中国历史一知半解,对中国有偏见的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呢?
  
  或者,更现实一点,怎样在一系列新文化运动的文学大家中让你的文字流传后世?
  
  对于林语堂这个作家名字,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知道”状态。很少有人知道他作为国际学者这一角色。在谈到他的国际文学地位的时候,不得不谈到这部用英文写成的,向西方介绍当时中国与中国人的著作:《吾国与吾民》(又名《中国人》)。因为这本书,他在西方文学上得到了一席之地,在那样动荡的年代。
  
  起初,林语堂并无意写此书,“而拟翻译五六本中篇名著”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生活艺术及文化精神。书局的意见是,“作生活之艺术在先,译名著在后”。因为中国人的生活艺术被西方世界知道很长时间了,但一直没有专门的书来详细介绍这些最令人听来如痴如醉的东西。正如赛珍珠之言:长期以来,西方人等待着新的解放青年去寻找合适的语言连贯地为我们解释中国的一切。也正如现在所看到的,林语堂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我可以坦诚相见,因为我与这些爱国者不同,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都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这些掷地有声的话是作为《自序》列在全书的开始,读者都可以很轻松地在一开始就看到这段话,并且很轻松地被这些话震撼。不粉饰太平,他是这样说的;全书读完,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十分佩服林语堂能将当时中国与中国人的特点大胆地向西方世界展示,包括其中的负面,例如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因循守旧这样的看着不舒服、敏感的形容中国人的词汇。但是在他笔下,这些词汇好像改变了感情色彩一样,读者可以明显从字里行间中体味到作为中国人的荣誉和自豪。而且看完之后想一想,觉得还真就那样一回事。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更难得的,其中有众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中国人所著的书中有一个普遍的缺陷:感性色彩浓而使著作中的逻辑性不够严密,特别是有关概念、定义、解释方面。自身的中西式混合教育使林语堂能够自如地应对思维上的差异。
  
  比如说,他在书中另类解释这样一句话:“中国人之所以能写出优秀的诗歌,是因为他们用肚肠来思考的。”(这是当时西方中国盲们对中国人好吃无果的无聊讽刺。)他的步骤是:先抛出“中国人总是习惯用感情来思维”,再引出传统说法“满腹经纶”等来证明“中国人把腹部作为一切知识和学问的贮藏所”。再印证西方心理学家已证明的“腹部是贮藏情感的地方”得出“思考是情感越多,肚肠对一个人的思想所负的责任就越大”的结论,从而自然而然的将整句话性质和感情色彩一百八十度转变。把犀利的箭温柔折断还回去。
  
  随着阅读的深入,《中国人》更像是一种林语堂式的外交。他巧妙地用没有避开任何西方敏感词的方式,使西方世界的第一道抵触封锁线失效,给人感觉,“咦,这还是一窝里斗的典型啊”,潜在为其书的认知度加分。书中引用举例大量的西方谚语、典故、名人,无疑降低了中国生僻词汇对西方读者的障碍。始终穿插着的以西式为主的幽默创造了一种针对西方的有趣熟悉的氛围,让人在像似听故事般被潜移默化。
  
  某种程度上,这与周总理面对新中国当时的外交难题时情景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周利用政治层面的智慧幽默化解。相同的是,结合努力与头脑维护中国易碎的一点仅存的尊严。
  
  虽然已过了七十六个年头,这本书的价值依然在发光。从书中,可以感触到七十六年前的现状与环境,相较于当代,进步、发展的艰辛可触可感,从心底发出一种责任让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好更完善地继承文化,并且为中国的进一步传承感到任务艰巨而伟大。不单单只是让“中国”这两个字仍然存在于世界。
  


  
  声明:引号内均系书中原文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孔子
  
  
  这本书始成于1934年,一个家国同忧、万民其愤的时代。时光已经过去78年,但现在读起来却依旧新鲜、依旧亲切、依旧可观。
  捧着这本书,会看到一种对自己国家由衷真实明白的爱,没有矫作,只有真情。对林语堂先生致以崇敬。这本书完全不能通过阅读一次就可以真正读懂读透。而短短的一则书评也并不能真正说出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和价值。
  之所以注意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民俗学老师推荐的《中国人的脸面观》而得以有幸拜读。现在想起来,非常感谢老师的推荐和自己的细心。
  在这部书中,目前最吸引我的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人滑稽的人生观
  “汉语中充满了把人生看作演戏的比喻:中国官员的就职离职被说成‘上台’、‘下台’,某人提出一项略有夸张的计划会被称为‘唱高潮’。我们确实把生活看作了舞台,我们喜欢的喜剧多为高级喜剧,不管是新宪法草案、民权草案、禁烟委员会,还是讨论人员遣散的会议。我总觉得这些喜剧津津有味。但我希望我们的人民有时也应该严肃一些。幽默正在毁掉中国,它的破坏作用是无以复加的。人们那种响亮的笑声未免有点儿过分,因为那仍是超脱老滑者的笑,任何热情与理想之花,一旦碰到这种笑声,都会凋谢而死。”
  看来,常言所说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确实不假;戏剧在中国人生活的渗透确实很广,除上述提到的还有“XXX腔”之类的:值得留心注意。
  二、中国宿命论
  社会等级观念与等级内平等的观念导致了中国某些社会行为规范的产生。这就是三个不变的中国法则——面子、命运和恩惠(阴性的三位一体)。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种现象引起的唯一可能称道后果是特权和贵族阶层的消失。这又将我们带到命运这个题目上来。使这种明显的社会不平等得以延续的因素是:没有谁会永远被踩在脚下,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经常调换位置。……我们羡慕他,但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不公平的,我们称之为‘命’或者‘运气’”。
  “宿命论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它是儒家传统意识的组成部分。这种信仰与社会等级观念紧密相联,有以下说法为证:‘安分守己,听天由命’,‘顺应天命’。孔子在谈到自己思想发展过程时说‘五十而知天命’,又说‘六十而耳顺’。这种宿命论观点是中国人个人力量与满足的来源,可以用来解释中国人为什么心灵是那样平静。”
  仔细反思一下现实生活,这种宿命论直到现在仍然存在。两个冤家路窄的死对头或者家族,当其中有一家垮下去的时候,总会感叹说这是“命”而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失败早已经在很久之前就埋下了伏笔。《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和所有的爱恨情仇都与宿命论息息相关。
  三、中国:文章与文学的区别
  “中国古典文学中优秀散文是有的,但这需要人们独具慧眼,运用一个新的价值标准,自己去寻找。无论是思想和感情的解放还是文体的革新,人们都需要到一群稍有些不太正统的作家中去找。……语言的束缚带来了思想的束缚,文言是死的,根本不可能表达一个确切的思想,结果总是泛泛而谈、模糊不清。在这种泛泛而谈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学者们,完全缺乏逻辑推理的训练,故而议论中经常显示出一种极端的幼稚。这种思想与文学的不一致,造成了一种认为思想与文学互不相关的情形。这就把我们带到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来了。要弄懂中国的政治,就得了解中国的文学。我们或许应该避免‘文学’一词,而说‘文章’。这种对‘文章’的尊崇,已成为整个国度名符其实的癖好。这一点在现代的公告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抄完这段话以后,脑海中突然间想起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关于中国当代的传媒语言。在文章中,作者提到当前中国无论是官方公告还是媒体语言都亟待整治,用越来越多的新词异词来代替,而一般词语往往也被附加了隐性含义。看来确实有必要去细细梳理中国的官方语言以及传媒语言发展史了。
  
  最后,想小小地提及一下林语堂先生对国共抗日战争的公允评价。对那场战争的了解,只有真正亲历过才有发言权和评论权,读着林老的评论,确实有一番重新的看法。跳出了以前那个小小的框子,对当时的中国局势有了更多一个角度的审视。
  
  以上提出的三点,是就我目前水平而言,我最感兴趣的三点。
  
  
  


  性格——
  温厚而热爱和平,
  避世而缺乏公共精神,
  老成而嘲笑热情和理想,
  守旧而抗拒改革与创新,
  圆滑中庸,含蓄忍耐,知足常乐。
  
  思想和行为——
  语言意象化而欠缺抽象思维,直觉猜测而罕有逻辑推理,鄙视劳动实践;
  以家族为核心的裙带联系,注重五伦内的私德而摒弃公德;
  讲究情面而厌恶制度法律,喜欢人际关系和道德的陈词滥调;
  迷信文字和宿命论;
  追求特权而并不期望平等;
  无知因而自负。
  
  时至今日,这些传统中国人的最大特点有的已在冲击下改头换面,有的仍在不屈不挠地生长繁衍。


   因为是部门读书活动的指定阅读书目,抱着任务式的阅读,跳过了中间的几章,却也收获颇多,特别是到最后的几个章节,谈论中国人的饮食、衣着和心态的时候,好像就在述说身边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个跃然纸上,其中,当然包括我自己。
   孔子和老子,孔教和道教,入世和出世,有为和无为,好像现在的我,心态越来越平稳之际,越来越接近了老子的道家学说,能够一个人闲庭漫步的时候不会选择球场上的激烈拼杀,能够平静的时候不会想到聚会吵闹。就好像书中提到的一个人闲暇时候所做的事情,才是真正认识一个人的方式,如我一般,阅读、运动,都是一个人独处的方式,或许是单身的生活久了,习惯了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好,一个人想运动就运动,想几点睡觉就几点睡觉,不用说晚上一定要打电话,更多时候是觉得到了一定年纪了,该做这个年纪该做的事情了,才去想成家立业,每个人在不同时期想的事情,道教和孔教两者的比较,兴许就是这样的此消彼长。
   这次带着任务读书,一个是因为到时候要发言,另外是因为书本身是用白话文写的,很晦涩,也很难懂,读的很慢,但是所思所感也颇多,读书本身,快有快的收获,慢也有慢的享受。读书,看着中国人自己写中国人的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事情,好像也在述说着自己。
  
  2012-9-9于汕头大学图书馆
  


  钱钟书曾经说过:“早熟的代价就是早衰。”与尼采不同,长寿的中国社会——不是未曾经历过浪漫和刚烈的青年时期,而是持续不断的挫折与苦难的轮回以及基因中早熟和消极的分子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没有在经历精神的不断毁灭与重生中走向疯狂,而是保持这种缓慢沉着的步调将能够适应新境况的品质又一次发挥到极至。这种强制性的古老传统将成熟的要求提到了极高的地位,这势必导致生命的反动和逃逸。“青春永葆”的只是傻瓜或糊里糊涂的天才,他们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的退路和归宿,从而使之趋于平衡完满。青春的姿态只是张弛有度的表演,下台后还隐约怀着一丝兴奋和追念,踏踏实实地重新做人。
  
  或者,如我,干脆逃向一个年轻民族的怀抱。在那里,他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消极的老猾者,对一切怀着迟疑、嘲笑、无所作为的态度,只是欣赏着生命的律动,观赏贝尔克利、叔本华、尼采、狄尔德和斯宾格勒的作品,为之惊叹和陶醉。但——这仅仅只是一种炫目的、服从本能的暂时性麻醉,他的生命态度与其说是彻底的迷失和狂欢,不如说是用收放有度的刺激组成平衡中庸的清静的一部分,从而达到心目中的桃花源。
  
  由此观之,字里行间所流溢出的,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桃源梦者。那个波澜激荡的时代,只有这样的人才具有热肠挂住,冷眼看穿的智慧,能写得出这样真诚而中肯的评论,只是那抹闲逸底下,仍然弥漫着一股超脱老猾,一种趋于虚无和空白的绝望。


  这是一本经过时间检验的好书,很大程度上也是当前乃至未来中国的写照。是外国人了解中国人,更是中国人了解中国人的很不错的书!!!
  所以很推荐看一下。字数够了么?字数够了么?字数够了么?字数够了么?字数够了么?字数够了么?


2012-04-14 20:28:04 Smileboy* (生活在当下,学习在此时)
你好好看看你写了些什么啊,凡事不都有个过程吗?当年火车刚开动时候还跑不过马车呢,要是中国实在养不住你这尊大佛,拜托你去英国或者其他国度吧,做人最基本原则是自重自爱,如果自己连自己祖国都可以写到至此,那么想象一下日常生活中多人对事的抱怨该有多少多大啊?
删除
举报> 删除 2012-04-18 22:41:07 小螃蟹 (喜欢自由,不喜欢被威胁。)
楼上激动了。“不喜欢就滚蛋”理论已经没落了。
删除
举报> 删除 2012-04-18 23:47:41 夏日飞雪Sara (微博:@ sarahwinner)
同意二楼的看法,不过我坚信一点: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删除
举报> 删除 2012-04-29 23:57:22 喜欢龙须挂面 (读书如吃饭,杂点好)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爱国,可有人告诉过我们为什么要爱国,爱国具体是爱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说祖国好就对了,可是又对在哪里呢?太背景了,被统治阶级一遍又一遍的洗脑,活生生地沦为了努力。我想说,我们应该爱我们的民族,而不是一味的国家,不被生活认同的思想就是有问题的,就应该大胆地说出来,这样民族才能进步。我讨厌小日本,但是大和民族的精神却不得不让人佩服,他们懂得反省,懂得如何进化,而现在的我们,不懂,完全没有民族凝聚力,人和人之间太冷漠,看看这:http://user.qzone.qq.com/907289751/blog/1335714083#!app=2&pos=1335714083 简直就是悲凉。哀哉。
删除
举报> 删除 2012-05-25 14:18:00 靓女
原因大家都懂,可为什么就是没有人想去改变,当有人反抗,而能聚成一股力量时,这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求枭雄,带领我们闯出自己一片天
删除
举报> 删除 2012-06-21 22:42:11 弥賽亞之靈 (真讀書人世間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好 有见地啊
删除
举报> 删除 2013-02-17 22:42:30 华林悄悄地 (抑郁躁狂症患者 ¬_¬)
楼主在中国随地大小便和在英国随地大小便一样没人管,顶多被路人录下来传到 youku 或者 youtube。
中国有些知识分子就喜欢黑自己人,最后都黑出翔了,什么问题都不解决,就是靠写这些渣渣混口饭吃。


中式“自由”几时休


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


中国人并不一无是处,就像曾经被看成一无是处的落后地区的人们一样,但是不允许批判而且不提倡,这是我不能同意的。留学生都这么傻么?很少看见聪明的。


自由这里是随意,不是平等的合理的自由,中国的自由不平等,平等的自由不存在于此。而已。


黑的漂亮!


教育体制和上层官员有这份觉悟的话,中国不至于今天这个地步


做点实际的


评论字数太少发不了,所以复制了···


早点看到就好了,读了半月还以为自己语言退化到啥地位了都看不懂中国话了。。。


你说的我完全相反,感觉90后的我更加的普世思想


那恭喜,说明你已经被西方文明所改变了。
但如果你出生并成长在中国,我相信这些根深蒂固的东西虽然也许在此时被批判得狗血淋头并弃如敝屣,但是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仍然会隐隐地亮出獠牙。


文字极美:)


承蒙雅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