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精神不死

《南方周末》 编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南方周末》 编  

页数:

349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这样一群人,在这样一组文字的面前,任何嘉许皆不免苍白。掩卷之 时,我想起那位传媒先驱的墓志铭:这个长眠他乡的人,说了他应该说的话 ,做了他应该做的事。 当天地间巨大的断裂在刹那间发生,其势已经没有了思索的可能。这本 书里当然有匠心,但是我更想说,本书作者和编者的所有行为,首先是本能 的反应。这是瞬时降临的严苛测试:每一名记者,每一个媒体,都显露了自 己的基因。 它带着这张报纸的印记:冲动,锋利,爆发力;或是前卫,料峭,卓尔 不群。本书记录了惊心动魄的事实,也记录下追寻事实的艰辛。它难能可贵 地发出诚实的声音,人们也由此发现,更多的真话还哽咽在喉头。形形色色 的讲述,各个不同的内心,文字的深处却有共同的底色。坚硬的质疑背后, 我看见对弱小生灵的柔肠;在甚至是最冷的字里行间,也可以触摸到泪水的 温度。 记得20世纪90年代中,《南方周末》一纸风行。当时我在央视《新闻调 查》,1998年初,我们请来尊敬的长者,《南方周末》的创办人左方先生。 大家渴望了解“大案要案”报道的采写内幕,急欲学习《南方周末》的尖锐 和勇敢。然而多少有些出入意料,在“左方谈南方”的最后,左方先生说, 要问他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内容?他最喜欢的是,“人性的故事,真善美的 报道,启蒙的文章”。 这个细节,有助于人们理解《南方周末》的历史传承。当时的主编已是 江艺平,她和左方先生提出了《南方周末》的“报训”:“彰显爱心,弘扬 正义,坚守良知”。2000年,在“千年特刊”上,江艺平用更明晰的语言写 道:“为什么我们从不放弃?因为我们爱得深沉”。 不错,这是老话,但它是一个传媒的核心理念,而核心理念不是时装。 爱——包括生命、人性,是永恒的命题,不因时移世易而可以改换,对传媒 ,也绝非所谓“价值中立”等“专业性”可以替代。这是媒体的立身之本, 当传媒冲入市场的双脚急促踉跄而迈向自由的步履沉重迟缓之时,它的重要 性正日益凸显。 我对《南方周末》的最爱,是它的正直和善良。我认定,人道关怀,是 《南方周末》最宝贵的精神传承。说真话的勇气和探真相的执著,无不源自 对生命的尊重。从人性出发,才不离常识,才有真伪判断,才少奴性,少官 气,不会唯强梁之马首是瞻。爱,让《南方周末》和它的读者保持着血肉联 系,温暖,平易,而非曲高和寡;让它在坎坷的路上不断调适着自身,脱去 稚气、戾气,获得成熟的力量。从汶川大地震现场的绝境归来——亲眼见证 了千百万生灵的生离死别,亲身参与了对生命的关切、援救、呵护,亲历了 心灵熔炼的一群人,值得人们寄予无限的期待。 钱钢

内容概要

这本书全程记录了汶川地震前前后后,救援的紧迫与艰难,死亡的残酷与无奈,官员自杀的冲击与反思,重建家园的急切与困境。重回那段焦苦的日子,重新体会那些泪水的温度,体会心手相牵的撕烈痛感。我们的灵魂,会在冷热交替之间再一次完成坚硬的淬火。

书籍目录

总序:不死的理想随书页飞扬序第一辑 永志“5·12” 汶川没有死去 孤岛汶川的人性百态 北川,悲伤成川 灾后北川残酷一面 北川村民出深山记 理县:西线无“战事” 清平矿工逃生档案 青川的迷惘与坚韧 甘肃文县:被低估的震灾 红白镇,复苏24小时 虹口:寂寞7日 映秀镇:废墟寻觅 映秀镇:波折解救第二辑 生死大救援 作家阿来:随时出发,寻找妹妹 兵将突击 中国军队汶川灾区突进史 邱光华战友讲述:失事直升机的最后一刻 成都华西医院:磅礴急救 国家救援队的真实救援 成都双流机场:生死时速15分钟 “最危险的任务” 英雄任木匠  理想主义涤荡百万志愿者 “川”震海峡台湾动员 如果,每个灾区都有一台摄像机第三辑 负责与问责 “给灾民一个家的感觉” 北川县政府:废墟上艰难重建 真相比荣誉更重要——林强访谈录 回家,再回家 九洲体育馆:幸存北川的表情 ……第四辑 生死与感聩第五辑 重建与纪念

章节摘录

版权页:18日晚上风雨大作,操场上的帐篷被吹得七零八落,体育系的男生们拆东补西,一夜没睡,个个被淋得像落汤鸡,情绪很消沉,在19日上午,雨停之后,大家横七竖八躺在岌岌可危的帐篷里休息。厥铭驰趴在被子上,用枕头盖住自己的头,“我恨对面的山,”他说,“我不想看见它。”这个刚刚20岁的小伙子,肩上已承担了过多责任。下午,这一天体育系二年级第一次生火做饭。粮食不多了,他们把一些面块加到稀粥里,看上去更像一顿饭。周围有其他班的“炊事员”在炒菜,不知从哪儿搞到了腊肉。有人忍不住凑过去多看了两眼,厥铭驰有些生气地命令,“把头转过来,不准看!”这一刻,他才又重新恢复了坚定的意志。而音乐舞蹈系的孙立从来没有忘记他的舞蹈,练功房毁了,他会在草坪上压腿,会在走路时突然来个弧线优美的旋转。“8月份我肯定还是要去北京。”他说,尽管他坚持不透露节目的内容,但他偶尔兴起,会表演一两个其中的动作。在阿坝师专,和孙立一样仍然保持诗意的人并不少,在教学二楼前的树林里,乱糟糟的帐篷区前,来自马边彝族自治县的音乐系学生阿罗阿曲每天到这里盘腿坐下看书,他最近看的是一本研究西方音乐的专业读物,“我喜欢施特劳斯,”他说,“莫扎特也很好。”在他翻到的那一页,正是莫扎特那婉转而神圣的《安魂曲》。在山上的双河村,年轻气盛的杨福建则大发脾气,他名为治安员,实则同时身兼警察、法官、卫生监督员和民事纠纷调解员。前些天他刚刚和村支书陈忠先给大家规划了一片大小便的地方,好不容易解决了卫生问题;今天又发现几棵樱桃树被人砍去了活枝。“哪个砍活树当柴烧?!”这个水果商很是心疼,不禁大叫,“太不像话了,老子要弄他!”几个双河村的年轻人一同响应,果树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周围没人答应,这样的事情只能是城里人干的,但没人承认。很多人警惕地看着暴跳的杨福建,气氛逐渐紧张。陈忠先赶紧跑来,喝止住杨福建,然后一路小跑到果树主人的帐篷,随即又返回,“我调查清楚了,是主人家自己剔的枝。”他边解释边跟周围的城里人使眼色,“不管别人的事,都回去!”是不是主人家自己剔的枝,只有陈忠先自己清楚,但这个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老人,无疑在努力维系双河村聚居点里脆弱的和谐。这样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水只能用来做饭洗菜,谁用来洗脸洗脚就要被罚停水。但陈忠先对偶尔碰到的违规情况往往视而不见,“人家是城里人,爱干净。”他解释说。村子里棚户之间偷窃一直不断,但治安员逮到的大多数人,都被陈忠先放了,那都是些偷食物的人。只是对趁机偷窃财物的人,村里毫不手软,痛打一顿。


编辑推荐

《精神不死:亲历"5·12"汶川大地震》一书汇集了《南方周末》二十五年的精华代表作。如:孤岛汶川的人性百态;使往生者安息让在世者慰藉;压垮北川自杀官员的最后稻草;渭水已无水可流;中国军队汶川灾区突进史;韩国总统李明博“入川”;……每篇作品均围绕汶川大地震展开。杨兴峰、范以锦、江艺平、白岩松、易中天、杨锦麟、贾樟柯、陈丹青、童兵、展江郑重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精神不死 PDF格式下载



买来,放着,没敢读,害怕再一次泪流满面


南方周末算是中国最有良心的媒体了


挺喜欢的一套书,原因是喜欢这份报纸。


给老爸买的书,他非常喜欢!


其实书脏,不过的确不忍给南周差评


南方报系,一如既往的好。。


内容就不说了,值得一看,很深刻。。。


内容不错,鼓舞士气


如题,喜欢南方周末的朋友可以购买


很好 内容充实


一套书,不能一下评吗,都一样的感觉


海明威有一句名言:你可以消灭我,但是你永远打不败我。如果我们中国人这样的人多一些就早一点崛起了!


朋友点名要的书


很好,书不错,非常喜欢!


这套书里唯一不太敢看的书,不知道该怎么回忆灾难和痛苦。


南周的都喜欢 所以买了


一套书中的一本,收藏。


给老公买的,据说还不错


南周的书,一定要推荐!!


比我想象的品质好的多


喜欢南方周末编的东西,单纯地喜欢,此书一如既往的好


没有塑料皮。。。


还没看,但邮寄速度很快,但同时邮寄的同系列的书,唯独这本的塑料密封没有!


我是一个比较讨厌煽情文字的人,所以一般很少买那种煽情的书刊看的。买这套书纯粹是出自对南方周末的喜欢的,书中有一部分时应景报到的篇幅,但也有几篇是作者出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写就的。毁誉参半吧。看个人喜爱。。。多的也就不说了,给4星还是比较公道的。。。


南方周末的东西一直不错!


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精神不死,信念永存


南周的书都适合放家里,留上几十年,至少,是文字记录里面还原了客观的中国。


《南方周末》中的精选


好书,发人深省


书很不错,推荐!


精神不死


说实话 但也可以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