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的生产及形态演进

余琪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余琪  

页数:

282  

字数:

35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余琪所著的《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的生产及形态演进》试图对上海1978年以来城市居住空间的生产及形态演进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的空间生产模式与空间形态演进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努力,希望对研究及理解其他城市、其他空间类型的形态演进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借鉴作用;对研究上海未来城市居住空间的发展政策及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具有参考意义;对城市空间的多维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野。
本书通过对转型期上海的城市居住空间进行生产模式和形态演进双方面的对照研究,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生产方式的转变,区分了不同居住空间生产模式之间的差异,分析了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建筑单体设计三个不同层面的形态演进,并得出结论,不同居住空间生产模式对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具有不同的重要影响。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书研究的范畴确定
1.2.1 研究的对象——城市居住空间
1.2.2 研究阶段的划分
1.2.3 重要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1.2.4 上海作为典型实例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结构图
第2章 “转型”与“空间生产”
2.1 关于“转型”的研究
2.1.1 “转型”的概念
2.1.2 国际社会对“转型”的研究
2.1.3 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转型研究
2.1.4 城市研究领域对“转型”的研究
2.2 “空间生产”的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的城市思想
2.2.2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
2.2.3 新韦伯主义城市理论
2.2.4 国内城市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
第3章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生产方式的转变
3.1 制度变革对上海城市住宅建设的推动影响
3.1.1 两次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
3.1.2 住房制度改革
3.1.3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3.1.4 金融制度改革
3.1.5 上海城市住宅建设的迅速发展
3.2 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生产及消费的转变
3.2.1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居住空间的生产及消费
3.2.2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城市居住空间的生产及消费
3.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居住空间的生产及消费
3.3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的生产模式及特征
3.3.1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生产的五个要素及模式分类
3.3.2 政府职能的计划性生产模式
3.3.3 政府导向的市场化生产模式
3.3.4 企业导向的市场化生产模式
3.3.5 外资导向的市场“代工”模式
第4章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生产的行为者研究
4.1 政府
4.1.1 角色的转变——从“全能型政府”到“政府企业化”
4.1.2 行为的转变——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与博弈
4.1.3 政策的转变——从主导者、调控者到引导者
4.2 房地产开发企业
4.2.1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
4.2.2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不同经济类型
4.2.3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角色一
4.2.4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趋势
4.2.5 房地产企业的局限性
4.2.6 房地产开发中的文化诉求
4.3 居民与购房者
4.3.1 上海市居民构成的变化
4.3.2 居住迁移——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及社会空间的再组织
4.3.3 多样化的购房需求
4.4 其他相关行业
4.4.1 规划建筑设计行业
4.4.2 策划代理机构及房地产中介公司
4.5 政府、企业、居民影响力的阶段性消长
第5章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布局形态演进
5.1 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布局形态的历史基础
5.1.1 解放初期
5.1.2 1949~1978年
5.2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总体布局形态的阶段发展
5.2.1 1978~1990年以计划性生产为主导的第一阶段
5.2.2 1991~2000年计划性生产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第二阶段
5.2.3 2001年以来的第三阶段
5.3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布局形态演进的特征
5.3.1 城市拆迁——城市原有社区的“消散外移”
5.3.2 旧区改造——核心城区居住空间的“马赛克化”
5.3.3 产业升级——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的“圈层分级”
5.3.4 交通导向——近郊居住空间的“指状伸展”
5.3.5 新城建设——远郊居住空间的“跳跃拓展”
5.3.6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高档国际社区的“簇状聚集”
5.4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生产模式与布局形态演进关系
5.4.1 居住空间生产模式对形态演进影响的三个阶段
5.4.2 政府职能的计划性生产模式下的同质化圈层发展
5.4.3 政府导向的市场化生产模式下的战略式跳跃拓展
5.4.4 企业导向的市场化生产模式下的空间扩展与重构
5.4.5 外资导向的市场“代工”模式下的空间极化发展
第6章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的规划模式演进
6.1 改革开放前上海城市居住空间规划模式回顾
6.1.1 1949年以前
6.1.2 1949~1978年
6.2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相关技术政策的发展及对规划模式的影响
6.2.1 1978~1991年改革开放初期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
6.2.2 1992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6.2.3 规划管理下的上海城市居住空间规划特征
6.3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规划实践的典型类型及规划模式
6.3.1 政府职能的计划性生产模式下的居住空间规划模式
6.3.2 政府导向的市场化生产模式下的居住空间规划模式
6.3.3 企业导向的市场化生产模式下的居住空间规划模式
6.3.4 外资导向的市场“代工”生产模式下的居住空间规划模式
6.3.5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规划模式的要素分析
第7章 转型期上海城市住宅单体形态的演进
7.1 影响上海城市住宅单体形态发展的因素
7.1.1 自然环境因素
7.1.2 经济技术因素
7.1.3 政策规范因素
7.1.4 社会文化因素
7.2 转型期上海城市住宅单体设计的发展
7.2.1 住宅户内空间功能的发展
7.2.2 低层住宅
7.2.3 多层住宅
7.2.4 高层住宅
7.2.5 其他类型住宅
7.3 转型期城市居住空间生产模式对住宅单体形态演进的影响
7.3.1 政府职能的计划性生产模式对住宅单体形态演进的影响
7.3.2 政府导向的市场化生产模式对住宅单体形态演进的影响
7.3.3 企业导向的市场化生产模式对住宅单体形态演进的影响
7.3.4 外资导向的市场“代工”生产模式对住宅单体形态演进的影响
第8章 结论
8.1 关于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生产的主要研究观点
8.2 关于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进的主要研究观点
8.3 关于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生产与形态演进关系的主要研究观点
8.4 关于城市居住空间生产与形态演进关系研究的主要结论
附录一 转型期上海城市与住宅发展大事年表
附录二 六种规划实践类型的典型案例
附录三 转型期上海城市各类住宅的典型平面类型案例
附录四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转型期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的生产及形态演进 PDF格式下载



还不错,借鉴借鉴


这本书挺专业的,内容翔实。如果对上海研究有兴趣的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