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在MIT上学

佩珀·怀特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0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佩珀·怀特  

译者:

孙鹏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佩珀·怀特曾就读于MIT的机械工程系,他凭借睿智的眼光、情文并茂的描写,对自己早年在MIT辛酸的求学、生少和创业经历进行了全景式的回放,以“身在其中”的方式展示出MIT的独特风貌,带给读者关于人文精神的深刻反思。在与作者共同缅怀这段黄金岁月的过程中,相信每一个对MIT心存向往的人,都能够身临其境,切实体验到在MIT学习、生活的每一个平实的日子。

作者简介

佩珀·怀特,早年曾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冯·卡门学院,并在1981-1984年期间就读于MIT的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

书籍目录

前言序幕第1章 报到第2章 上课第3章 休息第4章 期中第5章 筹措助学金第6章 期末第7章 协会第8章 学监第9章 春天到了第10章 运筹帷幄第11章 “运动至死”第12章 课程2.70第13章 自杀就意味着解脱吗第14章 永动机第15章 “我坏故我在”第16章 闪光灯之父第17章 课程6的快乐第18章 结果第19章 事实并非如此 第20章 质量控制第21章 继续教育致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在MIT上学 PDF格式下载



很快便看完了这本书,作者在MIT上学的经历给了我一个活生生的MIT校园生活情景。向往去哪里的愿望也更加浓烈。不知自己何时才能有机会坐入MIT的教师,与那里的教授一同思考。


对于一个在中国读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MIT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本书通过对作者自己三年来在MIT的学习生活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领域:这个领域学术至上,双手加大脑是唯一的生存工具。对比现在中国工科院校甚至包括名牌大学,中国的大学生太过轻松,也没有过多的考虑为了什么才走上大学之路,而这本书非常清晰的告诉你在美国的某个地方,有一群高智商的人在为自己为国家努力的学习高端科技,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本书实在发人深省。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学校图书馆,非常高兴能在当当网上买到这本书。


我其实更想叫它Theideafactory:MIT,因为这本书和那些所谓的“在清华上学”,“在北大上学”完全不一样,很感人,很真实。


看这本书,感触最深的就是一位在MIT学习的以色列军官说,在MIT学习比他经历的六日战争还要苦。作者描述得很不错,适合激励自己,不适合作为休闲的时候看。


在mit的学生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经历,面对同样的困难,但区别是,他们一个个的克服了,而我们一个个的回避了,差距就这么产生了。
这是一本好书,MIT名字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虽然书有一些旧,但纸张还是没有泛黄。书中的人名是作者虚构的,但教授的名字都是真实的,作者是以自己的回忆撰写此书的。读起来就仿佛自己置身于倍感压力的MIT。


写了MIT的正反两面。一所名校,不是神殿,而是无数的努力和坚持。


假期给自己充充电~
MIT


送人的,和我在图书馆看的一样一样的,直接上5分了!


这是让我在任何时候都会感动的一本书


上大学时买的 睡前读物 还不错吧


总算找到一本心仪的书了~~嘻嘻


不错,不错,挺好的


大学时看的,觉得很不错,现在来看还是很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挺好的书,发货挺快


理工科的圣殿啊就是当当给了我一本旧书再不它之前肯定也是样品好在上面没有钢笔道~


这本书写的很好 很细致也很生动 好像我也去mit上学了一样 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只是作者写的是80年代他上学时的事儿 略微有点儿久远 其它都很好


书的作者是一个留美的欧洲学生,MIT的生活确实让人震撼


书的内容很充实,反映出了MIT的方方面面,至于翻译,除了文笔比较流畅之外,很难说还有什么其他的优点。随手翻了翻,SAT被翻译成了“数学学习能力测试”,recursion(计算机术语递归)被翻译成了“递推公式”,不得不让我对其他专业术语能否翻译准确表示一下担忧。


MIT正处于转型期 祝她好运


让我体会知识就是财富、生命是人最基本的东西、爱情和友情是生命中最美丽的部分、在某些地方还是存在着不公平、、、


很适合在研究生入学之前看,有助于国内的学生能够自强自律,过好难得的研究生生活。


只能说是翻译过来的少了一份那种真实的感觉


大有裨益,适合即将踏上米国国土的准留学生。


封面明显有些旧了,不过这书出版也很久了。内容不知道怎么样。要仔细看了才知道


虽然书封皮旧了一点,但书很好!!


虽然距今已有30年,读来仍有滋味


书比较脏,自信擦净收藏了。有些忙,还没细看,翻了翻,和期待的接近。


科学技术的圣殿,我的麦加:)


因为是特价所以买了这本书本人在复旦大学读硕士,对MIT有一定的梦想结果书到了以后发现内容与想象中相差甚远其实也不太愿意给差评不过凭良心说只能是一般般


书有点旧 感觉一般


以为好,买了,一读,后悔买了


书的质量很不好!都不如盗版的。内容也一般,没有期待的那么好!!!而且,整整一个星期我才收到。不建议买。


  读了这本书,有几点感触
  
  1通才教育
  
  “你在这里学习什么并不重要,我们将教会你思考,我们会让你成为专家,接着你可以从事任何你想要做的任何事情。 ——MIT机械工程系米基克教授”
  不错,大学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大学教会的是你的独立思考,之后你要靠自己学习,你并不仅仅是掌握一门专业而应该博晓古今、学贯中西。你可以看到在MIT,当理工科生谈起音乐的时候,他们看起来就像是一名知识渊博的音乐系教授,当他们谈起历史时,看起来就像是以为著作等身历史学专家。你还可以看到有提前到达课室的学生在利用泊松分布预测迟到的人数。
  然而在中国的大学,培养出来的都是一批批一无所知,知识结构单一的学生
  
  2关于考试
  
  “罗斯瑙去参加公司的董事会了,而考试的大部分时间杰米都不在教室。专业人士是不会作弊的。”
  想想广东某大学期末考试那个作弊的场景那叫一个壮观,各种作弊手段层出不穷,而且是在老师在场事发生的。如果老师不在场,那岂不闹翻天。周边其他的大学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大学缺乏专业人士。
  值得一提的是MIT的考试允许带任何资料进考场,不过即便如此,题目依然难得高不可攀。学院也不会让学生背那些公式、定理,他们需要的是大脑加双手
  
  3关于学习
  
  MIT的学习压力如此之大,以至于有这样的传言:学习、朋友和睡眠这三样你只能够选择两样。很多学生都选择了放弃睡眠。于是,你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平均每天只睡三到四个小时。这样做为的就是有更多的时间埋头于理工科研。Mit被誉为地狱,当你连续两个学期都拿C的时候你就会被勒令退学。有些学生受不了这种压力而选择轻生,这包括作者的朋友。
  佩珀怀特在书里这样写道:
  “竞争的压力几乎残酷到了摧人心志的地步,大家都在为争取着剩下的机会,如果你不能创造价值,那么你就将成为历史…我们常常学会了努力进取并用外在的标志来表达自身的价值,而忽视了享受学习、掌握和完成的过程本身,而后者才是更自然的人类满足感的来源……在MIT接授教育让我设法使自己清白,做个好人;我努力不成为自我主义者,而努力让自己人性化地思考。”
  想想广东某大学或者国内其他大学的学生学习多么打哈哈,考试之前划一下重点然后看一看就可以通过了,从来没有听说谁毕不了业的。这一点与体制也有很大关系。不是可以轻易改变的。
  
  总之,中国的大学要改革了。想想咱引以为傲的清华北大在国际上排在200名上下。
  
  PS:本书让我深入体会到美国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的独特面貌,描述了一个让人向往的MIT。偶尔还是可以拿出来YY一下的。
  


  据说这本书是麻省理工一门课程的必读材料。在前言里,一位麻省理工的在校生说,“我读了这本书,因此我选择了来麻省理工。”还有一位麻省理工合作社的收银员说,“这是我读过的最动人的书了。”
  
  我想这本书似乎并没有那么地“动人”。只是一本日记式的流水帐。也许这就是MIT典型的工程师式的务实风格?
  
  书中最有趣的部分是佩珀参加全国永动机批驳竞赛的章节。
  佩珀与两位电子工程系和物理系的学生代表MIT对阵伯克利大学,通过合理的测试和推理,找出一台“永动机”的运转和能量流动方式,证明它不是永动机。这一部分很有意思。
  
  以下是题外话……
  
  MIT的严厉是出了名的,但从佩珀的原汁原味的记述来看,MIT比我想象中还要恐怖不知多少。
  
  我的电脑里有一篇2003年保存的网文,原始出处已经找不到了,这里转帖一部分:
  
  ——————————
  “很多人听说MIT的「凶悍」,即使申请时万幸被录取了,仍不敢贸然前往。
  
  现读机械系博士班的程启正记得,当他收到MIT的I-20(入学许可)后,曾考虑是否该来此「送死」。他一位住过波士顿的学长告诉他:「会死也要来一次,总要给自己一个和全世界高手过招的机会呀!」
  
  「不惜一死」的代价值得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进入这样一所学校,自然对自己的期望也会提高」,江炯聪表示,过去他一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对老师、对学生还有那么高的标准存在。「经过这样的洗炼还能够出得去的话,我有信心没有什么是别人做得到,而我做不到的事了。」 ”
  ——————————
  
  我想我永远也达不到它的入学标准,就算有幸进去,只怕也是去“送死”……
  
  但是我还是从心底里佩服这间学院。正如佩珀说的,“……在查尔斯河剑桥镇这边,学院青灰色的爱奥尼亚式立柱,还有前面的新古典主义权威都激励着我一定要达到学院的标准:绝对的、无懈可击的最好。”
  


  在大一的时候,曾经看过风格类似的一本书《哈佛新鲜人》,讲的也无非是在这些人精的学校里,那些曾经的佼佼者如何拼命的生存的事,只不过没有这本书里讲述的两个自杀的故事。作者无疑还是有好的心态的,从其叙述的轻松语言就可以看出,也许这要归功于其在本科受到的一些文科的教育吧。
  


你终于读书思考了啊。


那天你说清华不可能排40多。。。应该是标准的问题。。。另外这里非常隐晦的。。。把我们学校也扯出来了


文科男更仰慕MIT,MIT的经济类和管理类,可是很强的,工科强的学校文科一般也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