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情的菩提

林清玄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0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作者:

林清玄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情的菩提》是作者菩提系列散文精品自选集。菩提系列散文原书共有10册,他别是《紫色菩提》《凤眼菩提》《星月菩提》《星月菩提》《拈花菩提》《清凉菩提》《随喜菩提》《有情菩提》《随喜菩提出》《有情菩提》,是作家写作生涯中最生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情的菩提》从中选文78篇文字精烁优美,风格清新隽永,寓意深刻,读者可以窥见作家内在的成长与蜕变历程。与《心的菩提》堪称姊妹篇。
菩提喻教中觉悟的境界。作家通过作品,使那些命运多舛,意志消沉、心浮气躁的人们获得“免疫力”重新充满希望和信心,如拔云见雾的心灯把读者的心底照亮。文章看似“镜花水月”实则含蓄内敛,追求出尘尘出世,淡泊清净。

书籍目录

自序报岁兰黄昏菩提飞人芒花牡丹也者月到天心横过十字街口不要指着月亮发誓家家有明月清风黄昏月娘要出来的时候怀君与怀珠一朝太阳雨总有群星在天上阿火叔与财旺伯仔静静的鸢尾花心灵的护岸佛手玉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情的菩提 PDF格式下载



  (节录于本人毕业论文《林清玄散文中的禅味人生》部分章节)   林清玄散文创作的内容和出发点和禅学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他的创作理念上,这种联系也是处处体现的。林清玄本人就曾经皈依100多个师父,从他们那里学会许到了许多生活智慧,他自己也是每天诵读经文,在创作中将禅学理念带进去也是很自然的事。   (一)转向静观,以手写心   "静观"是指深度的沉思静祷、专注的一种修持和情操。但是,静观的狭义意思是指一个迈向神人密契的相交经验和历程。“静观”的历程是从思维的默想进达到心灵的感悟。要在散文创作中转向内心的静观,首先必须在生活中转向内心的静观,要想写,首先就必须有感悟。   1.注重观照内心,追求清净淡泊   可以说内心世界可以说是一个散文家最为柔软的地方。林清玄作为一个主张佛性及禅味的散文家,始终保持了一种对心灵的观照,专注凝神,以憩静喜悦的心态逐渐深入,自然而然地步入清净大觉、追求清净淡泊。   静观强调的静,不是指停止身体的各种劳碌活动而去做另外的沉思默想的活动,因为沉思默想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扰乱心神的活动。静是一种心境,关键是心绪思维的敛静。   林清玄散文静观着探索人的内心,但他不是站在一个高度去审视,而只从自己出发,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以自己的感悟去感悟别人。他说“只有简单朴素的生活才能更接近生命的真实,自我教育才是教育中最有效的方式”,他觉得“我原是宇宙间一把客尘,在某一个偶然中,被塑成生命,有知、情、意,看其来是有的、是独立的,但缘起缘灭,终又要散灭于大地。”于是“希望彻底洞见生命的真实,抛弃一切粉饰,得到真正的解脱”最终寻找心灵的故乡,走向一个光明的所在。    2.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心,真淳自见   林清玄散文的散文可以说就是自我写照的思想笔记。他以一颗静观的心看世界,又以一双静观的手写世界。在他的散文中,无一不是体现了他的内心。“如果我们企图要停驻在过去的快乐,那是自寻烦恼,而我们不时从记忆中想其苦难,反而使苦难加倍。生命历程中的快乐或痛苦,欢欣或悲欢都只是写在水上的字,一定会在时光里流走。”他写他的思索,写他的人生观,写他的心。   他失恋过,他觉得“在生命里,有很多历程除了苦痛,没有别的感受。失恋,至少还值得回味,至少有凄凉之美,至少还令我们验证到情感的真实于虚幻。他认为“从有星星的时候,人就开始了在情感挣扎的历程,而即使世界粉碎成为微尘,人仍然要在情爱里走过漫漫长夜,哭过茫茫的旷野”,他也有过身心俱幻的感觉,但是他因为静观,他发现”身心俱幻正如流水上写字,第二笔未写,第一笔就流到远方。”于是他“让锦瑟发声,让飞花落下,让春蚕吐丝,让蜡烛流泪,让时光的河流轻轻流过一些生命里伤心的渡口”   我们看到了他的心,那是一颗纯净而思索的心。他也许有和我们一样的忧烦,也许有和我们一样的困境,但在他那颗静观的心看来,“我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使我们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苦的人,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经历过更巨大的苦难,也因为我们不知道世上的别人,有许多正拖着千斤重的脚,在走过火热水深、断崖鸿沟”,于是便懂得珍惜自己,便懂得更好地活在当下。   (二)佛性写作,以心传心   “鱼是永不闭眼睛的,昼夜长醒,用木鱼做法器是为了警醒那些昏庸的人,尤其是叫修行的人志心于道,昼夜长醒”,这是林清玄在他的散文《佛鼓》 中提出来的,他没有要求大家都出家念佛,但是在他的散文中,以禅引导世人,让世人走出困境、走出心灵的桎梏,寻找人心灵的归宿和原乡,发掘人性中的真、善和美的意味是非常明显的。    1.以禅引导世人   禅,并非是天上的云彩,可望而不可及。林清玄用心灵告诉大家:禅其实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林清玄说“禅的本质--自由自在、单纯朴素、身心调柔、流动无滞”。他主张依靠真诚和虔敬的信念生活。因此在他的散文中,佛性写作相当明显。大乘佛学中就有所谓"众生皆有佛性"之说,意思是在人的主体或众生的本性中,早已存在着能达成觉悟与解脱的先验条件。林清玄用带有浓厚禅味的散文,以爱为灯,以美为光,指引着世人。   林清玄在台湾经常举办公益演讲,还创办了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以帮助世人更好地成长生活。他时时鼓励着人们,要保持一颗美好而会欣赏的心。一切的美丽是可以预约的。让我们在心中预约希望。清泉会在山中慢慢地流,花儿会在春天悄悄的开放,而我们,应该放飞自己的希望。    林清玄用生命实践书写着起承转合的散文,他用心灵感召书写着清明灵动的散文,他引领人心走向的大量的著书立言使得他成功地塑造了近乎完美社会魅力,再加上当时台湾独特的社会人文、宗教等背景配合,使得林清玄在将文学与宗教进行整合之后,产生了如虎添翼的神格化现象,这也令他从一个单纯的作家跃升为读者造神心态下的教主与救世主,为此他被台湾人称为“道德楷模”和“人生导师”。   2.“法无文字,以心传心,以法传法”   《楞严经》说:“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佛教所言“心”是纯粹的内在体验,无法用言辞解说或文字传达,这不仅因为体验是非思维的精神活动,无逻辑可言,如佛经中常言“不可思议”,而且因为体验是纯粹个人化的行为和成果,如《坛经》契嵩本那个著名的譬喻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换言之,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是规范化、形式化的东西,而人的体验却是无限定、非规范化的形态,因此,语言在表达人的体验方面,是无能为力的。深受佛教影响的林清玄自然对这个理论相当了解,这一点在他的散文中都可以体现出来。《雪的面目》讲述了赤道国家有一位小学教师努力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是不管怎么说,孩子们都还是不能够明白。他说雪是纯白色的东西,孩子们猜测雪像盐一样;他说雪是冷的东西,孩子们猜测雪像冰激凌一样;他说雪是粗粗的东西,孩子们猜测雪像沙一样。老师始终不能够让孩子明白雪是什么,在考试的时候,有几个孩子居然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咸的沙。因此,林清玄就非常感叹地说“就像我们在雪中,什么也不必说,就知道雪了”。在这个的基础上林清玄还感悟到“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都是用语言文字难以形容与表现的”,“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念念不住,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林清玄的写作理念多少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在表达某种心理体验的时候他并不是将这种体验直接写出来,而是将读者带到和作者一样的心境中去,不必说什么,“就像我们在雪中,什么也不必说,就知道雪了”。   同时,《楞伽经》一切佛语之“心”是无比清净的真性,是人所追求的终极境界,是一种存在于内心的感觉,而不是存在于现象中的实在,它也就无法通过语言文字去认识。在林清玄的作品中,这一类的体验往往都的通过佛教故事来体现的。


  在毛概的课上看完《情的菩提》,p3里放的刚好都是我喜欢的温暖的歌。适合这个温情的下午。
  喜欢林清玄,是在一份决定我们小命运的高考卷子上,那篇叫《阳光的味道》轻轻的扣动了我的心弦。如今,我已记不大请文字内容了,但我依旧记得那个故事。
  他学佛,情的菩提里处处可见智慧的佛语,还有他的人生感悟,看了,仿佛那些本该纠缠的事就自然而然的化解了。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我看的散文不多,那会都不爱看散文,即便是后来,也只是看旅行散文和龙应台。
  他的文字里处处可见生活,生活里有人也有禅,这是我最喜欢之处。我希望,对生活感恩,而不是同情或嘲笑。
  


   读林先生的书,是高二的时候,那会身心陷入情感的囹圄而不能自拔。林清玄,一个远在台湾的朴实的散文家,用他感同身受的文字,像一肱肱清泉,滋润了我的心房,心间那扇锈迹斑斑的门,在那一刻洞开。
   早上苍白的月亮和夜晚的光耀之月是同一月,痛苦沉溺之自我与光明成本之自我,不也是同一个自我吗?为何要向世人展示那苍白的一面呢?


  喜欢林先生的书,买了一本‘心的菩提’送给景,
  他又送我这本‘情的菩提‘。很是喜欢。
  我有一个习惯,好的书,可反复读的书才买,其他的书看看就好。
  很好笑的想起一个女子的话,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她说的是男人,我说的是书。呵呵~~`
  
  林先生的书,是可以放在枕边,有空闲的时候,细心品味的。
  就像饮茶一样,清淡,恬静,可深思,亦可宜情。
  


   早就听闻林清玄先生的大名了,可是就是未曾真真切切地去领悟、感知林清玄笔下的禅意。在图书馆误打误撞,借得一本《情的菩提》,阅罢方知自身平日太拘泥于小节,如果能如先生般大度、超然,那么,生活就会过得更洒脱了。
   私以为,佛学是高深莫测,深奥难懂的。然而,林清玄以淡淡的、清新的笔调,以一名和善的长者,一名生活中绝对的智者的身份,向我们娓娓道来,一则则短小却意义深刻的佛学故事,一句句妙不可言的生活警句,无不令人为之赞叹与信服。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禅意,只是我们忙碌的脚步,使我们来不及停下细细感悟罢了。
   《情的菩提》是林清玄先生“菩提系列”的散文精选集,也是他到达写作巅峰时出版的合集,以深入浅出的笔调,道出生活中的禅意。何谓“菩提”?菩提喻指佛教中觉悟的境界。林清玄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化作美好心情,把我们读者的心灯点燃。如拨云见日把读者的心底照亮。文章内容寓意深刻,文字精练优美,风格清新隽永。追求超凡脱俗,淡泊清净,充满着禅境的喜悦,引领着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
   林清玄笔下的佛学,是浅显易懂却又寓意深刻的。《情的菩提》的每篇散文,都是先由生活中再稀松平常不过的小事小物讲起,随之很自然地引出当中的禅意,抒发自身对于佛学、对于生活的感悟。
   先生笔下的佛学,也并非无情、冷眼看人间的那种绝对的“超然”。该书的开篇,便以《报岁兰》和《飞入芒花》两篇散文,表达了自己对去世父亲的思念与对年老母亲的敬爱之情。“童年时代,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星星点点,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也不再有了,只有当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如何从芒花中哗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绽放的光泽,想起在这广大的人间,我唯一的母亲。”——摘取自《飞入芒花》的末句,看似平淡,实则感人至深。看到这一句,无不让人也联想到天底下最伟大的母亲,想到母亲为了子女为了家庭,不辞辛苦,等到儿女长大成人,却发现母亲早已白了头发。
  在书中,林清玄妙语连珠,一句句地警醒着梦中人。在我看来,他童年生活在农村的经历,无疑给他的作品增添了一抹生动鲜活的色彩。在《夏日小春》里,他就以台湾南部农村最常见的山樱桃、青莲雾、野木瓜为题材,从这普通的农作物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很单纯,也可以有很深刻的幸福。”只可惜,人总是有着七情六欲,往往很少有人会满足于现在的处境,所以,我们才会面对着那么多庸人自扰的羁绊,过着自己看来也不快乐的生活。
   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这是我眼中的《情的菩提》。在一篇仅有160多字的小散文《两只眼睛》中,林清玄更是充分显示了他的超脱——“情感是我们心的眼睛。智慧是其中一只,慈悲是另一只。当我们过度钟情的时候,一只眼瞎了,因为钟情使我们痴。当我们生起怀恨的时候,另一只眼瞎了,因为怀恨使我们嗔。一个爱恨强烈的人,两眼就会处在半盲状态。在我们从爱欲中得到菩提,有更广大的爱时;在我们连那些可恨的人都能生起无私的悲悯时;我们心的眼睛就会清明,有如晨曦中薄雾退去的湖水。”人要学会宽容,学会善待自己与他人。记得有人说过“生气就是拿别人的失误来惩罚自己”,所以,根本不需要因为爱恨而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看开点,人会经过一次次的历练而变得更成熟,从而看问题也更清楚明晰。
   林清玄对佛学的研究真的非我辈所能及,他能从普通生活中感悟到佛学之道,以一种平和的、富有禅意的态度去生活,真的是一种超脱的境界。只要放宽心,平心静气,生活中的烦恼自会消除。看了先生的书,我真的看淡了很多事情,看透了许多事物的本质。当我因为某些琐碎的小事而烦心时,只要想到先生的话,心情就逐渐平复下来。虽然不是佛教徒,但是通过看《情的菩提》,发现佛学真的能够给人许多的感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我们凡人能真正感悟到六祖慧能的禅诗时,虽不能“立地成佛”,但肯定也能够活得自在洒脱。


  从你这里,我才知道并去读林清玄。
  很喜欢这个有如此雅致的名称,就像苏西你的一样。
  
  另外,你和景是天生一对。
  希望有一天,我能走出如履薄冰。
  


命如朝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