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风雨岁月

刘冰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刘冰  

页数:

274  

Tag标签:

无  

前言

陈云同志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紧密相连。为了深入开展国史研究,也为了使陈云生平与思想的研究做到经常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于2005年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决定,成立“陈云与当代中国”课题组,吸收各方面从事陈云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并请一些老同志和有关领导担任顾问。为给分散在各地区各部门有志于陈云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使陈云生平与思想研究能够持久深入地开展,课题组在2006年陈云同志诞辰101周年时决定,今后每年陈云同志诞辰纪念日前后,举办一次面向全国征文的学术研讨会,并不定期地出版“陈云与当代中国”论文集。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课题组先后与当代中国研究所、上海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共吉林省自山市委等单位合作,举办了三次“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经评审入选研讨会的论文共有199篇。

内容概要

共和国史上那场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从文教领域首先发动的,清华大学作为高校的重中之重首当其冲。本书作者刘冰1956年至1978年在清华《大学工作并一直担任该校主要领导,亲身经历了清华大学“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并深受冲击。1975年刘冰等人因向毛泽东上书告发迟群、谢静宜在清华的错误做法,而被毛泽东批为“矛头是对着我的”,从而“文化大革命”最后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从清华迅速扩大到全国。作者本着对历史及未来负责的态度,记录了自己亲身经历的1964—1976年的那段特殊历史,力图使人们了解“十年浩劫”中一些惊心动魄事件的真实情况,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作者简介

刘冰,原名姚发光,河南省伊川县人,1921年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在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抗大六分校、太岳抗日根据地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在豫西工作。1949年至1953年,在河南工作,任中共河南省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书记,青年团河南省委副书记、书记。1953年任团中央办公室主任、青农部部长;1954年任团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主持工作。1956年调任清华大学党委第一副书记,在清华大学工作二十二年。1978年调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1979年并任甘肃省副省长。1982年调任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兼秘书长,1983年任省委常务副书记。1986年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88年任第七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3年任第八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顾问。

书籍目录

再版序言前言第一章 山雨欲来 一 毛主席批评了教育工作 二 北京大学开始社教运动 三 怀仁堂会议 四 对《海瑞罢官》、《三家村札记》的批判 五 毛主席批评北京市委 六 《五一六通知》第二章 狂风暴雨 一 北京饭店会议 二 第一次受到围攻 三 北京饭店会议结束 四 急风暴雨式的批斗会 五 红卫兵的诞生和红卫兵运动第三章 路难行 一 初次上书毛主席 二 “打倒刘少奇、邓小平”口号的出台 三 上书周总理和中央文革领导人 四 作为王光美、彭真等同志的陪斗 五 囚禁 六 更为残酷的迫害 第四章 宣传队进驻 一 红卫兵运动完结 二 “犯走资派错误”的典型 三 “解放”了的“另册人” 四 王洪文宴请迟群 五 绵阳分校之行第五章 新的斗争 一 “三个月运动”对何东昌发动突然袭击 二 迟群、谢静宜施展阴谋 三 迟群的闹剧第六章 上书毛主席  一 与迟、谢斗争公开化及筹划上书 二 艰难的投书、焦急的等待 三 参加国庆招待会 四 再次上书第七章 招来横祸 一 被告审原告  二 列席政治局会议 三 “大辩论”招牌下的“反击右倾翻案风” 四 周总理逝世 五 “四五”运动被镇压,白色恐怖笼罩清华园 六 斗争何时了,逆境中见真情第八章 粉碎“四人帮”后 一 毛主席逝世 二 “四人帮”覆灭附录 两封信后记

章节摘录

一、关于陈云的党建思想研究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曾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达7年之久,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对党的干部政策和干部队伍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陈云同志根据党的地位和任务的变化,对执政党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陈云同志担任中纪委第一书记近10年时间,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思想。陈云同志的党建思想,是毛泽东建党学说和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届研讨会共有13篇论文集中研究了陈云的党建思想和实践。中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组长王庭大和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刘子忠撰写的《延安时期陈云对党的建设的思想贡献》一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陈云同志在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期间,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深入思考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毛泽东党建学说的形成作出的杰出贡献。全国党建研究会陈东平撰写的《陈云与干部队伍建设》,当代中国所罗燕明撰写的《陈云与延安的干部审查制度》和刘仓撰写的《新时期陈云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思考》,从不同时期和不同视角研究了陈云同志关于干部政策、干部制度、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和实践,深入探讨了陈云的干部工作思想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指导意义。中纪委宣传教育室监察专员阎群力撰写的《陈云关于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思想》,系统地研究了陈云同志在担任中纪委第一书记期间,为明确党的纪律检察机关的性质、作用与工作职责,建立新形势下纪检工作的组织体系和有关制度,严格维护党的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编辑推荐

《陈云与当代中国(第1辑)》是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风雨岁月 PDF格式下载



了解一下清华的历史


我清楚记得,毛泽东的“我的一点意见”的大字报发表后,作者当时是清华大学的党委书记,很快就靠边站了(文革时期使用率极高的口头禅)。其后的遭遇可想而知,批斗,打击迫害,,,,,。刘冰还算是幸运的。作者把这一经历过程忠实的反映出来,批露了一些鲜为人知情况。这是一段历史的悲剧。也是一场闹剧。我们这些亲历者看后感慨万千,希望不要让这一历史在中国重演。


那个年代,令人深思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