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通天秘旅

梁东元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梁东元  

页数:

268  

Tag标签:

无  

前言

  太阳当头照耀,知了在茂密的枝叶间哗然叫成一片,往日时光和眼前现实逐渐交融为一体。因为怕堵车,不能准时赶到,我每一次出来采访都必须提前驱车上路,先到约定地点之后再耐心等待。  长期而艰辛的采访调查,常常在这样的情景中一次次展开。  在花园东路北极寺老干部局干休所的3号楼旁,我一边等候航天医学权威贾司光教授午休起来,一边记起了八年前来这栋楼采访拍摄另一位老人的情景。那位老人就是当年中央专委办公室秘书长刘柏罗,和贾司光是多年的邻居。当年的采访是为了拍摄一部名为《国家往事》的大型纪录片,但遗憾的是,由于政治或外交的原因,直到老人去世的时候,仍无法看到这部纪录片的问世。后来,因为我的《尖端科学写实系列》中《596秘史》和《中国飞天大传》两部作品的连续播出,我还又曾和北京台的朋友一起来看望刘柏罗的老伴吴路青,听这位88岁的老太太如少女般得意地讲述他们的事业与爱情。  和刘柏罗一样,85岁的贾司光也是瘦骨嶙峋,也戴了一副厚厚的眼镜。老人一边抖动着青筋暴露的双手,给我讲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边竭力睁大两只昏花老眼强调说,现在咱们国家最怕的是什么?不是没有高精尖的东西。而是没有一心为国家安全着想的人,尤其是在要害岗位上的人。我不是哪个单位的,我是国家的人呐。国家培养了我,我就必须为国家着想,为国家说话。  这一天是2008年6月24日。在此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曾多次因为了解和核实某件事情而如回家一般造访这栋老房子……  在航天员中心新建的实验楼内,陈景山虽然已经退休,早就不干室主任这个角色了,但仍然被聘请回来,做舱外服研制工程的顾问。从20世纪60年代末“曙光号”舱内服开始,陈景山就参与领导研制工作了。

内容概要

迄今为止的几十年问,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了很多艰苦探索,有些是世人已经熟知的,但还有很多秘密的研究及其背后的故事是大众所不了解的。例如在载人航天各大系统中位列第一的航天医学工程,对中国人上天的历史至关重要,却因为种种原因,多年来从未予以系统、全面和深刻的披露。  本书作者采访了上百名老专家和当事人,查阅了数以千计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尽描述了从“863”计划到“921”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中国航天医学工程围绕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和完成天上任务而展开的各种艰难而曲折、光荣而悲壮的非凡历程,披露了中国人为了上天而发生的众多台前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简介

梁东元,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创作员。主要关注并倾心于尖端科技与自然环境题材的创作。著有长篇纪实《天啸》《原子弹调查》《中国飞天大传》《596秘史》《“曙光号”全解密》,长篇散文《额济纳笔记》《倾听大师们的声音》《走过额济纳》,长篇小说《红色》等。在《南方周末》、《人与自然》等报刊上主持专栏。参与撰写和拍摄1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国家往事》、10集电视纪录片《居延沧桑》、4集纪录片《航天英雄》以及《春天的故事》、《便衣队长》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863”计划到“921”工程 一、邓小平坐上了航天飞机 二、第一系统 三、“921”工程秘而不宣 四、小耗子搭便车 五、生命是第一位的 六、自己有,不受欺第二章 人命关天 一、关键时刻差点掉链子 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三、做最坏的准备 四、就怕出事 五、走向发射场 六、脱离地球引力 七、伟大与渺小第三章 冰火两重天 一、天堂里危机四伏 二、太空第一走 三、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 四、天上一分钟,地面十年功第四章 天外有人 一、舱外服成了拦路虎 二、咱们就是国家队 三、睡梦中还在敲键盘 四、地面习惯是天上的敌人 五、万事俱备,就在东风 六、天空留下了翅膀的痕迹 七、日落西山红霞飞后记:谢谢你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从“863”计划到“921”工程  一、邓小平坐上了航天飞机  1968年,中国为了实现载人航天计划,秘密组建了507所,也就是后来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航医所)。  507所整合了当时国内各个部门从事航天医学和工程的骨干力量,把原来零星分散艰难摸索的专家们聚集起来,随后即紧紧跟踪美国和苏联的航天动向,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开始了“曙光号”飞船工程研制的秘密历程。  然而,梦想到现实的征途是如此遥远,那一代人有很多并没有料到,自己竟然至死都没有看到中国人登上天的那一刻。一千二百多年前,李白曾仰天长叹,噫吁喊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是如此之难,上青天更是千倍万倍于蜀道之难,而时间流逝到20世纪下半叶,除了美国和苏联,全世界对于一步登天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即。  中国地大物博,人多事多,当“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千头万绪,各种问题和困难堆积如山,客观上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实现众多宏伟目标了。无奈之下, “曙光一号”工程半道而返,中国人第一次载人航天的梯子被暂时撤了下来。有一阵子,从上到下都在集中精力搞各种应用卫星,外界似乎也能看出来,中国人上天的日子,恐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再被人提起了。  1978年8月,邓小平说,我国不参加太空竞赛。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和苏联以及欧洲空间局的载人航天活动早已经更新换代,从飞船到航天飞机,从飞船对接到空间站建设,从月球到火星,国外同行们的视野和触角开始伸展得越来越遥远,取得的一个个成就令中国人感叹连连。  所幸的是,航医所几经沉浮,虽然伤筋动骨,一再精简,但最终还算是保留了下来。  ……


编辑推荐

  调查亲历者的亲身经历倾听当事人的当时故事  载人航天,人是头等大事,怎样保证生命在太空的安全?航天医学工程,这个人们知之甚少的领域,在中国人上天的征途中发挥了何等巨大的作用?航天员上天是不是一帆风顺?光荣背后。有着多少我们看不到的曲折和艰辛?《通天秘旅:中国载人航天第一系统传奇》中,众多亲历者实话实说,详细讲述了从“863”计划至今的几十年间,中国载人航天领域的历史秘密。  “曙光号”悲壮下马之后,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面临怎样的生存危机?  从“863”计划的酝酿到“921”工程的论证,期间的激烈争论为何长达七年之久?  中国人为何要感谢外国对于中国尖端技术的封锁?  航天员是怎样炼成的?  天堂里究竟有什么样的重重危机?  九重天上,中国人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通天秘旅 PDF格式下载



本书没有其姊妹篇《曙光号全揭秘》写的好,其实我国载人航天还可以写出更精彩的文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