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台湾研究25年精粹

邓利娟|主编 九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6  

出版社:

九洲出版社  

作者:

邓利娟|主编  

页数:

414  

字数:

156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首先,厦大台湾研究团队有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团队内部向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有谁要以某某派自称,在研究院内部就会立刻招致非议;其次,厦大台湾研究团队一直注意吸收海内外台湾研究学者不同的思想精华,厦大台湾研究学术生命的延续离不开海内外同行的知识加特。个人认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有完整的学科体系为依托,注重基础研究,特别注意研究的学术规范性。厦门大学的台湾研究还得益于多学科综合研究优势,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和文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打造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最坚实的知识基础。 展望未来,我们不仅需要继续弘扬前辈先进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促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的精神,更要脚踏实地,常怀自省之心,在深化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前沿性研究。本辑五本论文集名为精粹,实为我院全体在岗研究人员的学术自白书,希望它有幸成为所有对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爱之深,责之切的学术同行们针砭批判的对象——任何善意的批评和指正都将成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继续成长的动力。

书籍目录

澎湖不属同安考周婴《东番记》研究澎湖危机 ——贸易、战争与谈判评荷兰在台湾海峡的商战策略明郑台湾建置考论清代移民台湾之政策 ——兼评《中国移民史》之台湾的移民垦殖从闽台物缘看福建移民及其影响清代台湾的地权交易 ——以典契为中心的一个研究晚清闽台的商业贸易往来论清代台湾社会的转型日据时期台湾农家经济与米糖相尅问题1895-1937年台湾地方社会的教育和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 ——读台湾乡土文献日据时期台湾经济总体评价日据时期台湾社会的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光复前台湾农业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台胞在大陆组织统一革命团体推动台湾光复运动李友邦有关历史问题探讨光复初期台湾的行政长官公署制台湾光复初期的经济问题 ——兼论二·二八事件的起因试论台湾二·二八事件中的民主与地方自治要求

章节摘录

  在上面为台湾文学作文化定位的三种表述中,第一种是分析性的语言,将台湾文学纳入文化中国的范畴中;第二种表述以感性的语言,将台湾文学归入中华民族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第三种提法则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他承认台湾文学作为一种传统,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重要资源并受到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滋养的,但另一方面又说,台湾文学是一种“迥异于中国大陆”的文学传统。“迥异于中国大陆”的说话比较含糊,如果是说台湾文学与当今中国的大陆的文学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和互补,这还是言之成理可以认可的。如果是说,台湾文学已经在中华民族文学传统之外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传统,这种论断就颇为可疑。第一,从对台湾文学作品的分析阅读中,并没有发现这种号称“新传统”的文学,而且论者也没有以实际的作品来论证他的这一观点。第二,一种新的文学传统的形成绝非是轻而易举之事,一定必须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酝酿、摸索、积累和构筑的过程。经济、政治的变革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新的文化传统,它还必须经过社会的选择和文化的选择。第三,虽然台湾与大陆隔绝多年,但中华文化传统却一直是生机旺盛。正如台湾成功大学教授、著名作家马森先生所言,“今日台湾的现实,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对先期移民文化的继承,也不是单纯地对日本殖民文化的继承,而是全中国各地文化在台湾所形成的中华文化的大熔炉,其融合性超过大陆上任何一个地区。”第第四,语言不仅是一套符号系统,而且也是一套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只要一个中国作家还用中文写作,不管他生活在哪一个地区,只要他的作品具有艺术生命,他就将活在中文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学的一部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台湾研究25年精粹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